扫盲的工作很简单,从认识自己的名字开始,学习平时用到的常用字,简单的算术记账。
    阿锦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教起别人来也是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接受扫盲学习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妇女,最小的二十几岁,最大的也有六十岁。
    曾经她们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上学的机会,现在厂里有机会重新学习,她们眼中的渴望与热情是年轻人所不能相提并论的。
    她们带着老花镜,拿着铅笔和,全神贯注的听着阿锦的讲解,听不懂的还会积极举手提问。
    因为阿锦充满耐心,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使得工厂里的文盲急速减少。
    她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就连街道的居委会也来找她去教学。阿锦在工作的之余,也作为一名业余教师,加入扫盲的队伍中,在需要她的地方发光发亮。
    改革开放以后,各种店铺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冒头。李大麦为人老实忠厚,修理技术高超,生意也越做越红火,慢慢的又收了几个徒弟,开了几家分店。
    正如郭丽红前世记忆里的一样,别人还在玉米饼子,萝卜白菜。李大麦家里已经开始过上了小康的生活,成为了方家村的第一个“千元户”,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是衣食无忧了。
    老二建福在军校读书时,认识了一个姑娘,姑娘温柔善良,家里条件也很好。
    二人情投意合,姑娘也不嫌弃他的出身家庭,建福就把她领回家见了阿锦,于是很快就准备结婚了。
    两人结婚时,建福自己的钱只够买自行车的,而作为“有钱”的姐姐,阿锦给他出钱买了手表和缝纫机。
    李大麦更是大方,送了给他一台收音机,要知道收音机可是这个年代金贵的物件,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
    房子倒是可以不用担心,俩人都是军人,以后住在军队的家属大院里就行。
    至于老三建运,他仍然还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无法自拔,自然也就没有时间去找对象了。
    阿锦也并不逼迫他,作为一个拥有自由开放思想的现代人,阿锦还是支持自由恋爱,缘分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
    阿锦和李大麦结婚以后并没有孩子。李大麦也不着急,只说等小满长大以后再要孩子也不迟。
    而阿锦不想要孩子倒不是为了小满,她只是单纯的不想再体验一遍生孩子的痛苦罢了。
    这种生孩子当母亲的“幸福感”,还是留给原主自己享受吧。
    阿锦一直等到了小满初中毕业,感受到来自灵魂的疲惫感,她知道是时候该离开了。
    现在生活条件也有了,建福已经成家,建运的前途一片光明,小满的学习基础也打好了,只要高中不放松,大学肯定会考上的。
    所有的一切阿锦都安排好了,只差原主回来了。
    离开之前,阿锦和李大麦说想要去方家村的老宅子里看看。
    于是李大麦就抽出一天时间,骑着自行车带着她回去了。
    阿锦站在老宅子门前感慨万千,最困难的时期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她对李大麦说:“我进去看看,你别跟着了,屋里面挺脏的,我一会儿就出来了。”
    李大麦眉心紧促,不知为什么,从今天出门开始,心里总有种不安感。
    阿锦看出他的不放心,握着他的手,又亲了亲他的脸颊:
    “听话,我很快就出来了,你不放心的话就在外面喊我。”
    李大麦感觉到脸上的湿润,这才不情不愿的放她进去了。
    春天大地开始复苏,树木开始发芽,和煦的春风拂过他的脸颊,李大麦又想起了刚才阿锦的嘴唇亲在他的脸上的感觉,柔软香甜。
    他向门里张望,努力想要看清屋里的情景,老宅子里光线不足,他只能看见阿锦的身影忽隐忽现,随着阿锦的身影渐渐与屋里的黑暗融为一体,他心里的不安扩大到极致,似乎他失去了极为重要的东西,他猛然冲屋里喊道:
    “招娣!招娣!你好了没有?快出来吧!”
    他着急的看向屋里,仔细听着屋里的动静。
    里面的人也听到了他的呼喊声,屋里很快又响起了脚步声,伴随着脚步声一起传来的还有他极为熟悉的声音:
    “来了,来了,看把你急的。”
    李大麦看到她的身影又从黑暗中慢慢显现出来,心里这才松了一口气,急忙上前拉住她的手:
    “看好了吗?我们回家吧!”
    招娣也回握住他的手:“好,回家。”
    --

章节目录


快穿:我只想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远方耳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远方耳朵并收藏快穿:我只想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