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距离的关系,阴冷先一步抵达了永丰仓附近。
阴冷带着朝廷的命令,以朝廷的名义,要李孝常准备粮食并送下山来。这么做的目的,是想要麻痹李孝常,以便让阴冷偷袭永丰仓成功。毕竟数日前,阴冷就算遇伏,也没有直接与李孝常发生冲突。所以,这一次,阴冷索性假装糊涂,以麻痹李孝常。
随后,阴冷将阴世师写的书信派人送给了李孝常。在书信里,阴世师表示,关中群匪猖獗,他决意与盗匪周旋到底,剿匪需要大量的粮食,因此这一次,他派阴冷前来押送军粮。
书信送到了李孝常的手中,他迅速做出了反应,表示会力配合,希望阴冷能在永丰仓外多等待几日,等他准备好了粮食,就派人送下山去。
这个结果,阴冷一点都不意外,他再度回信,表示会等李孝常准备好粮食。之后,他暗中派人在永丰仓四周巡查,寻找上山的路。
阴冷在山脚下驻扎,这个时候,李秀宁、段纶亲自带着部众一千五百人,穿越在秦岭中,朝着永丰仓疾奔。一路上,遍地荆棘,道路难行。居然有不少士兵受伤,甚至有的士兵走路时滑下山坡,也不知接下来是生是死了。
再有困难,也无法阻止李秀宁、段纶的决心,对权利的渴望,对求生的渴望让两人无比坚毅,即使死再多的士兵,也无法阻挡两人前进的决心。足足花费了五日的时间,三军士兵每天只睡三个时辰,余下的时间大部分都在赶路,即使是用饭,也是边走边吃。
五日后,众人终于越过秦岭,进入了华阴县的地界。李秀宁认为,三军绕过了渭南,必然能出其不意,让驻守在永丰仓的隋军措手不及。只要应对得当,必然能顺利夺取永丰仓。若是获得了数以万计的粮食,不仅可以令大兴城缺粮,更可以此要挟杨复生。
也幸亏杨复生兵力不足,没有派兵前来,这让李秀宁、段纶可以从容部署,趁着隋军主力在始平县与杨复生作战的时机,多哦去永丰仓。然而,当李秀宁等人走出了秦岭,打算寻找地方驻扎的时候,探子带回来了一个令两人十分震惊的消息。
在永丰仓外不到五里的地方,出现了一座隋军营寨,初步估算,这座军营里,应当有超过千人的驻军。千人的驻扎不算多,但考虑到自己的兵马也不多,这千余人就难以对付了。尤其永丰仓内还有驻军,一内一外,想要夺取永丰仓,就十分不容易了。
李秀宁觉得十分奇怪,隋军是如何知道我军要突袭永丰仓的?不然,如何解释这股隋军的出现?李秀宁与段纶商议良久,决定先弄清楚情况再说,两人派出了一些士兵,假装是附近的村民,打扮成樵夫,在隋军大营四周砍伐树木,以了解军情。
这时,杨复生已经在始平县与隋军对峙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杨复生只是疑兵之计,并不攻打始平县。始平县是大兴城西边的屏障,若是夺取了此地,固然可以直接攻打大兴城,但同样会逼急了阴世师,一旦阴世师拼命,杨复生也不好受。
杨复生也在等待,希望李秀宁能够吸引阴世师的注意。果然,李秀宁派出去的探子被阴冷的部下所悉。阴冷虽然官职不高,但跟随着阴世师当兵多年,又是斥候出身,有着非常强的侦查意识。李秀宁的探子连续好几日在大营四周出现,阴冷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妥。
经过侦查,阴冷发现,这股探子并非来自永丰仓,而是来自南方秦岭山中,阴冷暗中派人盯梢,发现这股敌人人数不少。虽然部下没有查出究竟是何方的敌人,但阴冷几乎可以肯定,这股敌人与李孝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然何以在他想要攻略永丰仓的时候,出现了这股敌人?
敌人人数不明,带军将领不明,阴冷不敢异动,便立刻叫来亲信,令他赶往大兴城,述说此间的情况。为了避免书信落入敌人之手,阴冷没有写信,而是采取了口述的方法。
亲信迅速策马疾奔,不过两日,就匆匆赶回了大兴城,见到了阴世师。
阴世师听完了心事的话,心中也是疑惑,这股敌人很是突兀,看来,李孝常真的与李秀宁勾结在一起了,而且那股敌军十之是李秀宁派来的援军。如果确实是这样,仅仅凭阴冷的那点兵马,是无法收复永丰仓的。
可是永丰仓又不得不收复,而且要尽快收复。阴世师决定派兵增援阴冷,好在这个时候,屈突通那边已经有了消息。屈突通在接到军令之后,立刻作出了部署,只要宋老生抵达了霍邑,他就立刻与宋老生交接防务,赶回关中。
既然李孝常与李秀宁已经勾结在一起,阴世师觉得只能暂时等待,只要屈突通回到了关中,大兴城得到数万大军的支援,阴世师的底气就更足了一些。
阴世师让来者回去告诉阴冷,继续打探消息,他会尽快派兵支援。信使匆匆离开之后,阴世师又派出了几名使者,一方面催促宋老生尽快赶到霍邑,一方面让屈突通务必安排好霍邑的防务,尤其要给宋老生交代好一切事务、
如今李孝常与李秀宁勾结在一起,李渊若是能进入关中,就能获得永丰仓的粮食。此消彼长之下,大兴朝廷岌岌可危。所以,李渊一方面绝对不能突破霍邑,一方面,还要剿灭关中群匪,这可真是责任重大啊!
阴世师感觉到了肩膀上的千斤重担,但他不能退缩,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杨复生此时还不知阴世师的心态,但他部署在大兴城的探子,还是探查到了大兴城的一些异样。消息传到杨复生耳中,他知道,这个时候的阴世师,肯定是心乱如麻了。他立刻派出了信使,赶往冯翊郡,这时候,需要孙华出手了,有他配合,尽力延缓屈突通赶回观众的时间,对杨复生是十分有利的。
--
阴冷带着朝廷的命令,以朝廷的名义,要李孝常准备粮食并送下山来。这么做的目的,是想要麻痹李孝常,以便让阴冷偷袭永丰仓成功。毕竟数日前,阴冷就算遇伏,也没有直接与李孝常发生冲突。所以,这一次,阴冷索性假装糊涂,以麻痹李孝常。
随后,阴冷将阴世师写的书信派人送给了李孝常。在书信里,阴世师表示,关中群匪猖獗,他决意与盗匪周旋到底,剿匪需要大量的粮食,因此这一次,他派阴冷前来押送军粮。
书信送到了李孝常的手中,他迅速做出了反应,表示会力配合,希望阴冷能在永丰仓外多等待几日,等他准备好了粮食,就派人送下山去。
这个结果,阴冷一点都不意外,他再度回信,表示会等李孝常准备好粮食。之后,他暗中派人在永丰仓四周巡查,寻找上山的路。
阴冷在山脚下驻扎,这个时候,李秀宁、段纶亲自带着部众一千五百人,穿越在秦岭中,朝着永丰仓疾奔。一路上,遍地荆棘,道路难行。居然有不少士兵受伤,甚至有的士兵走路时滑下山坡,也不知接下来是生是死了。
再有困难,也无法阻止李秀宁、段纶的决心,对权利的渴望,对求生的渴望让两人无比坚毅,即使死再多的士兵,也无法阻挡两人前进的决心。足足花费了五日的时间,三军士兵每天只睡三个时辰,余下的时间大部分都在赶路,即使是用饭,也是边走边吃。
五日后,众人终于越过秦岭,进入了华阴县的地界。李秀宁认为,三军绕过了渭南,必然能出其不意,让驻守在永丰仓的隋军措手不及。只要应对得当,必然能顺利夺取永丰仓。若是获得了数以万计的粮食,不仅可以令大兴城缺粮,更可以此要挟杨复生。
也幸亏杨复生兵力不足,没有派兵前来,这让李秀宁、段纶可以从容部署,趁着隋军主力在始平县与杨复生作战的时机,多哦去永丰仓。然而,当李秀宁等人走出了秦岭,打算寻找地方驻扎的时候,探子带回来了一个令两人十分震惊的消息。
在永丰仓外不到五里的地方,出现了一座隋军营寨,初步估算,这座军营里,应当有超过千人的驻军。千人的驻扎不算多,但考虑到自己的兵马也不多,这千余人就难以对付了。尤其永丰仓内还有驻军,一内一外,想要夺取永丰仓,就十分不容易了。
李秀宁觉得十分奇怪,隋军是如何知道我军要突袭永丰仓的?不然,如何解释这股隋军的出现?李秀宁与段纶商议良久,决定先弄清楚情况再说,两人派出了一些士兵,假装是附近的村民,打扮成樵夫,在隋军大营四周砍伐树木,以了解军情。
这时,杨复生已经在始平县与隋军对峙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杨复生只是疑兵之计,并不攻打始平县。始平县是大兴城西边的屏障,若是夺取了此地,固然可以直接攻打大兴城,但同样会逼急了阴世师,一旦阴世师拼命,杨复生也不好受。
杨复生也在等待,希望李秀宁能够吸引阴世师的注意。果然,李秀宁派出去的探子被阴冷的部下所悉。阴冷虽然官职不高,但跟随着阴世师当兵多年,又是斥候出身,有着非常强的侦查意识。李秀宁的探子连续好几日在大营四周出现,阴冷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妥。
经过侦查,阴冷发现,这股探子并非来自永丰仓,而是来自南方秦岭山中,阴冷暗中派人盯梢,发现这股敌人人数不少。虽然部下没有查出究竟是何方的敌人,但阴冷几乎可以肯定,这股敌人与李孝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然何以在他想要攻略永丰仓的时候,出现了这股敌人?
敌人人数不明,带军将领不明,阴冷不敢异动,便立刻叫来亲信,令他赶往大兴城,述说此间的情况。为了避免书信落入敌人之手,阴冷没有写信,而是采取了口述的方法。
亲信迅速策马疾奔,不过两日,就匆匆赶回了大兴城,见到了阴世师。
阴世师听完了心事的话,心中也是疑惑,这股敌人很是突兀,看来,李孝常真的与李秀宁勾结在一起了,而且那股敌军十之是李秀宁派来的援军。如果确实是这样,仅仅凭阴冷的那点兵马,是无法收复永丰仓的。
可是永丰仓又不得不收复,而且要尽快收复。阴世师决定派兵增援阴冷,好在这个时候,屈突通那边已经有了消息。屈突通在接到军令之后,立刻作出了部署,只要宋老生抵达了霍邑,他就立刻与宋老生交接防务,赶回关中。
既然李孝常与李秀宁已经勾结在一起,阴世师觉得只能暂时等待,只要屈突通回到了关中,大兴城得到数万大军的支援,阴世师的底气就更足了一些。
阴世师让来者回去告诉阴冷,继续打探消息,他会尽快派兵支援。信使匆匆离开之后,阴世师又派出了几名使者,一方面催促宋老生尽快赶到霍邑,一方面让屈突通务必安排好霍邑的防务,尤其要给宋老生交代好一切事务、
如今李孝常与李秀宁勾结在一起,李渊若是能进入关中,就能获得永丰仓的粮食。此消彼长之下,大兴朝廷岌岌可危。所以,李渊一方面绝对不能突破霍邑,一方面,还要剿灭关中群匪,这可真是责任重大啊!
阴世师感觉到了肩膀上的千斤重担,但他不能退缩,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杨复生此时还不知阴世师的心态,但他部署在大兴城的探子,还是探查到了大兴城的一些异样。消息传到杨复生耳中,他知道,这个时候的阴世师,肯定是心乱如麻了。他立刻派出了信使,赶往冯翊郡,这时候,需要孙华出手了,有他配合,尽力延缓屈突通赶回观众的时间,对杨复生是十分有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