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无名山。
从京城出来后,宗武等一路向北,直奔而上。
按朝廷的旨意:他此次北行目的是摸清鞑靼军的作战底细:包括兵力部署、训练部署,甚至于内部变故等。
与宗武同行的总共十人,他留下两名随从去找无风大师,其他人分头去往各地打探实情。
他们约定:三日后在无名山会和。
仅有的两名随从中,皆是上次北征时参与过那支三百人‘奇兵’的敢死之士,其中有一名周姓百户,更是一直追随宗武左右。
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回京后,他也从之前的总旗,升为如今的百户。
当初,他们几人被猎户救下后,送到无名山,由无风大师医治,故此,这次来无名山拜访,也算是前来答谢救命之恩。
对此,宗武特意备好一百两现银。此处不比京城,银票多有不便,甚至太大的银子都找不开,人们往往以物换物:你家的羊皮换我家的粮食,我家的鹿肉换你家的鸡蛋,或者干脆换些衣物,等等。
当然,宗武之所以如此着急来见无风大师,除了要说声感激之类的话外,最主要的还是想当面领教一番:他那瞬间快速移位的轻功。
当然,老者深厚的内力亦令人钦佩不已,当时在凌云山时,卫叔叔所曾说过:“瞬间移位,除轻功了得外,更要有深厚的内力支撑”。
上次因为负重伤,虽外伤愈合,但内伤并未痊愈,宗武在与无风‘比武较量’时,败了下风,差点被这老头一掌击中。
好在,他手下留情。
比试嘛,点到为止,换到两军阵前,恐怕早有一人横躺在地上了。
在凌云山长大,宗武深知一个道理,像这种一等一的高手,必定是来自某个门派,或至少得到某位高人的指点。
而那位高人,亦或是来自某个门派。
师父凌云子早有训示:不得向外人提起凌云山之事,他们既非某个门派,更不是为夺得江湖一席之地,而追名逐利。
宗武也曾想过:若师父再广收门徒,凌云山定会开枝散叶、发扬光大。那或许他们就是一个门派,师父就是一代宗师。
这一点,他也曾与师弟仲逸商议过,连同师妹仲姝在内,他们三人对此看法一致。
当然,这也仅仅是看法。
在宗武看来:凌云山的力量越大,他在军中力量就越大,可以想象,在他的千户所中,若有师妹与师弟这样的属下,那该是怎样的杀伤力?
而在仲逸与仲姝看来:凌云山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所在,无论文韬武略,皆是一种深厚的底蕴。自己的才学不仅仅为维护自身,更多的是:能为别人做些什么?
显然,这两者之间意思不尽相同:至少,在仲逸看来,即便是再次拜到师父门下的弟子,也并非专修武学,谋略与文采,也未尝不可。
对他来说:这出神入化的轻功,已是意外中的意外了。
关于此事,还有许多斟酌之处,况且,凌云子也未明确表态。
宗武与仲逸上次在京城说起此事时,并未深入交流,现在看来,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
无名山,一如往日般寂静,只是相比上次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如今深秋季节,却多了几分生机。
无名山,山下一条无名河,这一切只因山上位神秘的-------无风大师。
没有知道他来自哪里,甚至于无人记得,他何时来到这座山上?
当初无风带着数名年轻人来到此地,他们伐木作屋、平地圈院,几番收拾,虽简陋了些,但总算是住了下来。
无风将后山平整出来,种些果蔬粗粮之类,外加打猎养禽之类,也够他们几人吃喝。他医术了得,众徒弟中,除打猎外,还有专门去各处采集药材的。
北方之地,人少地广,光照充足,此处又与鞑靼毗邻,除卫所驻扎的军士外,住的人就更少了。
不过,这倒是个采药的好地方:地形与光照的光照的缘故,广袤之地,住的人少,采药的人就更少。
如此一来,不少稀有的好药材,也就被无风收入家中。
无名山一带所住的大多是猎户,或以倒腾马匹、兽皮之类,不过外人大多并不知晓有个无名山的存在:随处可见成片山野,谁又会在意,一个被茂密山林掩盖的小山头呢?
不过,最近的几个山村,却对无名山颇为熟悉,尤其是无风大师,经常为他们赠些跌打创伤之类的药,有个头疼发热之类的毛病,也可在这里很快医治。
猎户们经常外出,登山爬坡,穿林过河,难免受些外伤,无风的出现简直帮了大忙,而且,他从来不收银子。
作为感谢,猎户们经常向这个老头带些猎物:兔子、野鸡,甚至野山羊等。
礼尚往来嘛。
时间久了,在附近的村民看来,无风大师也是他们的村民了。
不过,无风特意叮嘱过:不得向外人提起自己的存在,他的理由是:自己只是个好医之人,不愿招惹是非,不明身份的人到访,恐打乱目前的生活。
如此一说,附近村民当然是照办的,他们的想法也很简单:无风大师医术再好,但人手有限、药材有限,若随便来个人就找他,怕就要忙不来了。
同理,若外边来了什么歹人、坏人要加加害于他,那村民们以后就没有这么好的郎中了。
就这样,无风在无名山静静的住了下来,当地村民视他为本村人,而外面的人,则根本不得而知。
要说宗武等人上次被猎户救下后,送到无风山,还其中也是有缘故的。
当时,宗武等身负重伤,且刚刚与鞑靼交战过,换做任何有良知的大明子民,都会搭救的。
无风每次与猎户村民们交谈时,经常会向他们问道鞑靼的情况,尤其朝廷派来与他们交战的将领、谋士等。
他似乎对双方的战事,尤为感兴趣。
特别是朝廷这边,主要将领的情况。
这些猎户经常在这一带混迹,不少人甚至私下与鞑靼的人做些买卖:用上好的马匹换粮食,或者上好的兽皮换马崽。
在他们看来:应是无风大师家中某个亲戚,在朝廷军中当值,而且还是个统兵之人,他这才如此关心朝廷将领动向。
他既然这么问了,猎户们岂有不坦诚相告的道理?
也正是以为此,猎户们看到宗武等受伤的将士后,便将他们拉到无名山,没准这些人当中,就有无风大师要找的人呢?
无风果然没有拒绝对宗武等人的医治,不过,这些将士中确实没有他要找的,后来痊愈之后,宗武等就回了京城。
“无风大师,别来无恙,晚辈林宗武,特来拜会,上次我们兄弟等人身负重伤……”。
见到无风后,宗武与两名随从立刻上前拜道。
“老朽倒先要向林大人道喜:上次见面时,林大人还是百户,如今都升为五品千户了”。
宗武话为讲完,无风却微微笑道:“各位将士们为朝廷杀敌建功,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出手相救,就不要言谢了”。
宗武心中微微一怔:这老头,他是如何得知自己升为千户的?
看样子,他知道的远不止这些。
难道,这也是他向那些猎户打听到的?
--
从京城出来后,宗武等一路向北,直奔而上。
按朝廷的旨意:他此次北行目的是摸清鞑靼军的作战底细:包括兵力部署、训练部署,甚至于内部变故等。
与宗武同行的总共十人,他留下两名随从去找无风大师,其他人分头去往各地打探实情。
他们约定:三日后在无名山会和。
仅有的两名随从中,皆是上次北征时参与过那支三百人‘奇兵’的敢死之士,其中有一名周姓百户,更是一直追随宗武左右。
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回京后,他也从之前的总旗,升为如今的百户。
当初,他们几人被猎户救下后,送到无名山,由无风大师医治,故此,这次来无名山拜访,也算是前来答谢救命之恩。
对此,宗武特意备好一百两现银。此处不比京城,银票多有不便,甚至太大的银子都找不开,人们往往以物换物:你家的羊皮换我家的粮食,我家的鹿肉换你家的鸡蛋,或者干脆换些衣物,等等。
当然,宗武之所以如此着急来见无风大师,除了要说声感激之类的话外,最主要的还是想当面领教一番:他那瞬间快速移位的轻功。
当然,老者深厚的内力亦令人钦佩不已,当时在凌云山时,卫叔叔所曾说过:“瞬间移位,除轻功了得外,更要有深厚的内力支撑”。
上次因为负重伤,虽外伤愈合,但内伤并未痊愈,宗武在与无风‘比武较量’时,败了下风,差点被这老头一掌击中。
好在,他手下留情。
比试嘛,点到为止,换到两军阵前,恐怕早有一人横躺在地上了。
在凌云山长大,宗武深知一个道理,像这种一等一的高手,必定是来自某个门派,或至少得到某位高人的指点。
而那位高人,亦或是来自某个门派。
师父凌云子早有训示:不得向外人提起凌云山之事,他们既非某个门派,更不是为夺得江湖一席之地,而追名逐利。
宗武也曾想过:若师父再广收门徒,凌云山定会开枝散叶、发扬光大。那或许他们就是一个门派,师父就是一代宗师。
这一点,他也曾与师弟仲逸商议过,连同师妹仲姝在内,他们三人对此看法一致。
当然,这也仅仅是看法。
在宗武看来:凌云山的力量越大,他在军中力量就越大,可以想象,在他的千户所中,若有师妹与师弟这样的属下,那该是怎样的杀伤力?
而在仲逸与仲姝看来:凌云山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所在,无论文韬武略,皆是一种深厚的底蕴。自己的才学不仅仅为维护自身,更多的是:能为别人做些什么?
显然,这两者之间意思不尽相同:至少,在仲逸看来,即便是再次拜到师父门下的弟子,也并非专修武学,谋略与文采,也未尝不可。
对他来说:这出神入化的轻功,已是意外中的意外了。
关于此事,还有许多斟酌之处,况且,凌云子也未明确表态。
宗武与仲逸上次在京城说起此事时,并未深入交流,现在看来,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
无名山,一如往日般寂静,只是相比上次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如今深秋季节,却多了几分生机。
无名山,山下一条无名河,这一切只因山上位神秘的-------无风大师。
没有知道他来自哪里,甚至于无人记得,他何时来到这座山上?
当初无风带着数名年轻人来到此地,他们伐木作屋、平地圈院,几番收拾,虽简陋了些,但总算是住了下来。
无风将后山平整出来,种些果蔬粗粮之类,外加打猎养禽之类,也够他们几人吃喝。他医术了得,众徒弟中,除打猎外,还有专门去各处采集药材的。
北方之地,人少地广,光照充足,此处又与鞑靼毗邻,除卫所驻扎的军士外,住的人就更少了。
不过,这倒是个采药的好地方:地形与光照的光照的缘故,广袤之地,住的人少,采药的人就更少。
如此一来,不少稀有的好药材,也就被无风收入家中。
无名山一带所住的大多是猎户,或以倒腾马匹、兽皮之类,不过外人大多并不知晓有个无名山的存在:随处可见成片山野,谁又会在意,一个被茂密山林掩盖的小山头呢?
不过,最近的几个山村,却对无名山颇为熟悉,尤其是无风大师,经常为他们赠些跌打创伤之类的药,有个头疼发热之类的毛病,也可在这里很快医治。
猎户们经常外出,登山爬坡,穿林过河,难免受些外伤,无风的出现简直帮了大忙,而且,他从来不收银子。
作为感谢,猎户们经常向这个老头带些猎物:兔子、野鸡,甚至野山羊等。
礼尚往来嘛。
时间久了,在附近的村民看来,无风大师也是他们的村民了。
不过,无风特意叮嘱过:不得向外人提起自己的存在,他的理由是:自己只是个好医之人,不愿招惹是非,不明身份的人到访,恐打乱目前的生活。
如此一说,附近村民当然是照办的,他们的想法也很简单:无风大师医术再好,但人手有限、药材有限,若随便来个人就找他,怕就要忙不来了。
同理,若外边来了什么歹人、坏人要加加害于他,那村民们以后就没有这么好的郎中了。
就这样,无风在无名山静静的住了下来,当地村民视他为本村人,而外面的人,则根本不得而知。
要说宗武等人上次被猎户救下后,送到无风山,还其中也是有缘故的。
当时,宗武等身负重伤,且刚刚与鞑靼交战过,换做任何有良知的大明子民,都会搭救的。
无风每次与猎户村民们交谈时,经常会向他们问道鞑靼的情况,尤其朝廷派来与他们交战的将领、谋士等。
他似乎对双方的战事,尤为感兴趣。
特别是朝廷这边,主要将领的情况。
这些猎户经常在这一带混迹,不少人甚至私下与鞑靼的人做些买卖:用上好的马匹换粮食,或者上好的兽皮换马崽。
在他们看来:应是无风大师家中某个亲戚,在朝廷军中当值,而且还是个统兵之人,他这才如此关心朝廷将领动向。
他既然这么问了,猎户们岂有不坦诚相告的道理?
也正是以为此,猎户们看到宗武等受伤的将士后,便将他们拉到无名山,没准这些人当中,就有无风大师要找的人呢?
无风果然没有拒绝对宗武等人的医治,不过,这些将士中确实没有他要找的,后来痊愈之后,宗武等就回了京城。
“无风大师,别来无恙,晚辈林宗武,特来拜会,上次我们兄弟等人身负重伤……”。
见到无风后,宗武与两名随从立刻上前拜道。
“老朽倒先要向林大人道喜:上次见面时,林大人还是百户,如今都升为五品千户了”。
宗武话为讲完,无风却微微笑道:“各位将士们为朝廷杀敌建功,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出手相救,就不要言谢了”。
宗武心中微微一怔:这老头,他是如何得知自己升为千户的?
看样子,他知道的远不止这些。
难道,这也是他向那些猎户打听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