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怎么回事?怎么不走了?”。
    钦差随从见带队的差役突然驻足,立刻策马上前问询。
    三边镇所属县衙的一名差役前来拜道:“启禀各位大人,前方有刁民闹事,县衙已派人在三边镇查看,为安全起见,请各位大人绕道而行”。
    “绕道而行?南北主道,仅此一条,何来绕道一说?”。
    钦差随从斥道:“那羊肠小道,岂是钦差仪仗可走的?成何体统?等着,我去请示二位钦差大人”。
    这时,另外一名衙役趁机绕到一侧,向神府知县与榆林知府说明实情。
    “启禀二位大人,不知为何,今日凌晨,大煤矿的所有苦力暴动,控制了所有看场的守卫,后来,他们冲出大院,烧院外的栅栏,各自逃散了”。
    那差役低声说道:“由于群山阻隔,又无人通报,县衙也是刚刚知道的,好在周围再无草木,火势已被压下去”。
    “马三呢?大彪他们呢?这么多人看着,怎么就让苦力给拿下了?”。
    神府知县已抖成一团,似乎感觉头上那顶乌纱已不属于自己了:“大煤矿从未出过事儿,这可如何是好?”。
    那衙役踮起脚尖,附耳道:“据报信人说,马三爷昨晚去了三边镇,根本就不在矿上,还带走身手最好的护卫。此外,大彪和二头刘大顺也没了踪影”。
    “还他码什么马三爷?一群废物,平日里狗仗人势,这次怎么没能耐了?”。
    知府康祺也只得压低声音:“既然人都跑了,也不在这一时,命人守好东去通道,应付过去三边镇的事儿再说”。
    末了,他再次吩咐道:“待会儿,钦差大人从三边镇过,你们务必一如往常,待钦差仪仗过去后,你们立刻去处理”。
    “遵命,小的立刻去禀告各位大人”,那衙役私下望望四周,立刻混入人群,仿若无事。
    康祺急忙带着属下向二位钦差走去。
    另一侧,王侍郎与张御史,正训斥着前来报信的衙役。
    “区区几个刁民闹事,就要钦差绕道?我大明几时闹过这样的笑话?”。
    在刑部当差多年,这位侍郎大人脾气确实不太好:“所有人都听着,谁要是敢再说半句,本官与张大人,就要请出钦差印信了,休怪王法无情”。
    “还愣着干什么?前面开路,直奔三边镇”。
    钦差随从大喊一声,大队人马立刻开动,继续南下。
    正欲上前劝说几句的康祺,见到这幅架势,也只得乖乖退了下去。
    这队人马中,除了两位钦差,还有刑部、都察院、陕西布政司、按察司衙门的人。
    同时,榆林知府、通判及部分属员,还有部分知县。
    连同仪仗兵、随从、护卫,所有人加到一起,完全可称得上------声势浩大了。
    …………
    “启禀二位钦差,前面就是三边镇了,山野之地、草木繁芜”。
    知府康祺上前禀道:“俗地俗景,并无看头”。
    这话说的再明白不过:既然没什么看头,就赶紧走吧。
    “不急,不急,本官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么个地方,既然来了,何不好好看看?”。
    张副都御史见康祺脸色异样,他却不紧不慢道:“当然,喝杯茶,总是要的,再着急,也不再这一时半会儿”。
    “遵命”,康祺立刻吩咐左右:“前面开路,马上准备迎接二位大人”。
    …………
    三边镇,南北主道。
    本镇最好的三家栈前,站满了官吏差役。街上几乎没有行人,更无闲人,平日里热闹非凡的小摊小贩,几乎全没了踪影。
    最红火的赌场全部关门,那些好赌之人全都闷在屋里睡大觉,几乎没有一丝声响。
    至于青楼之类,更是人去楼空,姑娘们皆被分散到各家小酒楼、栈,总算是能过一会儿安生日子。
    “康知府,你没说实话,这三边镇看着还不错嘛:街面干净、周围环境也不错”。
    来到街上,受众人各种大礼、再寒暄一番后,刑部侍郎反而有了兴致,他提出:要到各处走走、看看。
    这个提议就有意思了:这分明就是仲逸的差事嘛。
    “快,命人前面开路,二位钦差大人要到小南山看看”。
    康祺再次吩咐左右:“记住,务必要保护好二位大人的安全”。
    此言一出,属下立刻领会,一通安排吩咐,衙役们立刻向南边开去。
    不用说,他们是从北边下来,此刻又去小南山,康祺如此安排,用意再明显不过:为了阻止钦差去东边。
    东边,就是大煤矿。
    同时,当地衙役已将从三边镇各个方向把守:只准出,不准进。
    如此一来,即便有人来镇上说大煤矿之事,也没有机会了。
    “先不急,诸位一路劳顿,何不先用些茶水、点心之类?再赶路不迟”。
    副都御史吩咐所有人:“大家先到栈歇息,之后继续南下”。
    就在这一刹那,不知为何,或许是本能,或是潜意识使然,知府康祺突觉头皮一阵发麻,从头顶到脚底,隐隐透出一股微微寒意来。
    钦差本是路过榆林府,却偏偏直奔知府衙门,来知府衙门又偏偏要南下,南下又偏偏路过三边镇。
    路过三边镇,又偏偏不走了。
    看似一个个的偶然,连到一起,就是必然了。
    此刻,他才似乎明白:看来,这两位钦差,正是冲着大煤矿而来。
    至于所谓的百姓伸冤税赋之事,或许有之,但绝非重点所在。
    钦差,能回到京城才是钦差,若回不了京城,无论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都已不重要了。
    一个大胆的想法冒出康祺的心头:此处大部分衙役为榆林府治下,但钦差的随从官吏、护卫也不在少数,若是硬碰硬的话……
    “不行,不行,对抗钦差,视同谋反,那可是要灭九族的”。
    康祺心中暗暗叫苦:“眼下人多眼杂,莫说对付不了钦差随从,就是知府衙门的属官,各个知县、县丞等,谁敢冒这个险?”。
    钦差领着皇命,有临机专断之权,甚至先斩后奏……
    想到这里,这位康知府不由一阵颤抖,他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老子都他码做到知府,现在都他码什么时候,竟会有如此想法?
    …………
    “站住,什么人?钦差大人在三边镇,任何闲杂人等不得进入”。
    镇子西边一条山道上,罗英与程默被衙役守卫拦住。
    “瞎了你们的狗眼,这是朝廷翰林院侍读仲大人,他奉朝廷旨意来西北各地了解民意,你们县衙就没有接到告知吗?还要看令牌吗?”。
    罗英说道:“方才我们沿路见到有人南逃,仲大人见钦差大人,有要事相商,误了事,你们担得起吗?”。
    “小的知罪,仲大人,快这边请”。
    两个小小的县衙守卫,是断断不敢阻拦京城来的这位‘仲翰林’的。
    --

章节目录


大明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南宫草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宫草堂并收藏大明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