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城北门外十余里处,空地向北那片胡杨林后,聚集了两万之余的鞑靼骑兵。
他们手执弯刀、背跨弓箭、杀气腾腾……
为首的将领直直盯着黄沙城的方向,只等林宗武率兵出城。
而在黄沙城一侧,另有一万鞑靼兵马设伏,一旦林宗武带兵出城,他们便会趁机攻入城中。
渐渐的,快至黄昏时分,该是准备晚饭的时候了。
黄沙城守护依旧,林宗武并未发一兵一卒……
“说句实话,这酒确实不错,只是,酒具差了点”。
仲逸微微摇摇头:这里是漠北,不是京城的翰林院的,勉强就这么喝吧。
魏申一番‘豪言壮语’后,对面的仲逸连多说几句的兴趣,都没有多少了。
不难看出,在‘谈判’之前,鞑靼方面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先设计暗算仲逸,之后再通过仲逸来引出林宗武率兵出城,之后便趁机攻下黄沙城、东沙城。
林宗武目前的兵力总共在一万之余,等鞑靼攻下两座城池后,他们才会真正开始所谓的——谈判。
而那个时候,黄沙城、东沙城又回到了鞑靼手中,无论怎么谈判,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城池在谁的手里?
谈判随时都可以,那怕是再造出事端,或者比这更严重的后果。而最后‘实打实’的得到好处,才是在谈判之前各自要做的。
“林宗武将军是不会派兵出城的”。
仲逸放下酒杯,淡淡的说了一句:“不过,并不排除他会派出英勇千户所的高手来这里救本官,若本官成功脱险而我城中将士又没有出兵,魏大人岂不是要彻底失望了?”。
鞑靼方面、尤其魏申,确实对林宗武和仲逸做过调查,而他也自认为对林宗武很了解:林宗武的脾气的不太好,而他与仲逸交情确实不错。
这两者加到一起,就是‘仲逸遇险,林宗武必定会发兵出城来救’的结论。
这是魏申的如意算盘。
而林宗武与仲逸到底是什么关系?他曾通过在北直隶一带的眼线多方打听,但结果甚微。
根据之前戎一昶的书信得知:林宗武与神秘的仲云寒关系极为特殊。至于他们之间到底是何关系,魏申目前还不得而知。
魏申对林宗武与仲逸的关注,是从当初在京城外那次较量之后开始的,而魏申被俘于东沙城时,托托曾命人搜查他的房间,发现魏申与戎一昶的信件,就是最好的证明。
“仲云寒就是那套神秘兵书的著书者,这在去年东南抗倭时就传的满城风雨……,除此之外,林宗武为何与仲逸配合的如此默契?这一切都是谜……”。
借助这次谈判,魏申还想为自己增加一个额外的收获:摧毁林宗武与仲逸之间的信任、通过林宗武找出那套兵书的下落。
武将不可怕、文臣不可怕,但二者连在一起却几乎是无敌的。
素有鞑靼方面‘大军师’称号的魏申,自然深谙此理。
“魏大人,若林将军真的率兵出城,若我大明将士真的被你们暗算,这个后果,你可曾想到过?你能承担的起吗?”。
仲逸试探道:“说好的双方谈判,你们这样言而无信,如何让将士们信服,又如何长久立足?”。
魏申则不这样认为,他再次重复道:“我们只想夺回黄沙城、东沙城,别的……之后再谈判吧……”。
好阴损的计划。
仲逸干脆起身而立,不由的活动活动身子:“你,太高估谈判的作用了……”。
四周鞑靼军士虽是兵甲在身,但对仲逸的随意走动丝毫不惧。
在他们看来:这位年轻的监军大人,就是个翰林院的侍读学士,典型的文官加文人,岂能逃得出他们的手掌心?
“魏大人,咱们还是说说与女真的事吧,至于林将军来不来,真不是本官能左右的”。
仲逸随意四下走走,似乎对这块‘小天地’很感兴趣的样子,洞内的建筑很是特别。
之后,他向魏申说上几句:“此事,可是你我二人在东沙城时说过的”。
魏申也起身而立,看样子是陪他‘参观’一番了。
“关于女真之事,我已向大汗详细阐明其中要害,连同其它头领,他们对我的想法很赞同”。
魏申自得道:“此事,还得感谢仲大人,因此救了魏某一命。不过我极力促成此事、说服他们,并非为了大明,而恰恰是因为我们自己”。
或许是真有点‘得意忘形’,魏申连什么叫‘共赢’都忘得一干二净。
“如此甚好,看来你们的首领还是个明事理的人,只要他们能知道其中利害就行,魏大人毕竟是递话之人,否则本官要说的这些,也不会让他们听到,也不能让他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采纳”。
仲逸继续道:“同样的话,自己人说出来和对方说出来是截然不同的,还得要感谢魏大人才是”。
魏申笑道:“仲大人,事已至此,实不相瞒,我们既不想得罪大明,也不想得罪女真。同样,我们既不会真的帮助大明,也不会真的协助女真”。
连这话都说出来了,仲逸心中一亮:看来,眼前的这个魏申,是没有打算让自己活着回去了。
“仲大人,算起来,咱们也是老熟人了,有一事魏某实在不明。想着仲大人与林将军交情如此之深,能否讨教一二?”。
魏申借机切换话题,试探道:“听说大明有一个神秘的人物,他更有一套神秘的兵书,好像林宗武将军与此人关系很特殊,仲大人可知晓此事?”。
咳咳,仲逸感觉刚才似乎有点喝多了。
“魏大人,仲某也有一事不明: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连自己的家园都无心经营,却一心想着掠夺、想着战事……,这样,真的好吗?”。
仲逸答非所问,语气骤变:“当初放你回去,是为大局,劝说之事你也做到了。这本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没想到你自作聪明:却要借助谈判出阴谋……这是自寻死路”。
魏申瞪大了双眼,不由的转过身来,一脸的愕然。
仲逸并未挪动半步,一如之前的语气:“如此,送你上路,本官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
他们手执弯刀、背跨弓箭、杀气腾腾……
为首的将领直直盯着黄沙城的方向,只等林宗武率兵出城。
而在黄沙城一侧,另有一万鞑靼兵马设伏,一旦林宗武带兵出城,他们便会趁机攻入城中。
渐渐的,快至黄昏时分,该是准备晚饭的时候了。
黄沙城守护依旧,林宗武并未发一兵一卒……
“说句实话,这酒确实不错,只是,酒具差了点”。
仲逸微微摇摇头:这里是漠北,不是京城的翰林院的,勉强就这么喝吧。
魏申一番‘豪言壮语’后,对面的仲逸连多说几句的兴趣,都没有多少了。
不难看出,在‘谈判’之前,鞑靼方面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先设计暗算仲逸,之后再通过仲逸来引出林宗武率兵出城,之后便趁机攻下黄沙城、东沙城。
林宗武目前的兵力总共在一万之余,等鞑靼攻下两座城池后,他们才会真正开始所谓的——谈判。
而那个时候,黄沙城、东沙城又回到了鞑靼手中,无论怎么谈判,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城池在谁的手里?
谈判随时都可以,那怕是再造出事端,或者比这更严重的后果。而最后‘实打实’的得到好处,才是在谈判之前各自要做的。
“林宗武将军是不会派兵出城的”。
仲逸放下酒杯,淡淡的说了一句:“不过,并不排除他会派出英勇千户所的高手来这里救本官,若本官成功脱险而我城中将士又没有出兵,魏大人岂不是要彻底失望了?”。
鞑靼方面、尤其魏申,确实对林宗武和仲逸做过调查,而他也自认为对林宗武很了解:林宗武的脾气的不太好,而他与仲逸交情确实不错。
这两者加到一起,就是‘仲逸遇险,林宗武必定会发兵出城来救’的结论。
这是魏申的如意算盘。
而林宗武与仲逸到底是什么关系?他曾通过在北直隶一带的眼线多方打听,但结果甚微。
根据之前戎一昶的书信得知:林宗武与神秘的仲云寒关系极为特殊。至于他们之间到底是何关系,魏申目前还不得而知。
魏申对林宗武与仲逸的关注,是从当初在京城外那次较量之后开始的,而魏申被俘于东沙城时,托托曾命人搜查他的房间,发现魏申与戎一昶的信件,就是最好的证明。
“仲云寒就是那套神秘兵书的著书者,这在去年东南抗倭时就传的满城风雨……,除此之外,林宗武为何与仲逸配合的如此默契?这一切都是谜……”。
借助这次谈判,魏申还想为自己增加一个额外的收获:摧毁林宗武与仲逸之间的信任、通过林宗武找出那套兵书的下落。
武将不可怕、文臣不可怕,但二者连在一起却几乎是无敌的。
素有鞑靼方面‘大军师’称号的魏申,自然深谙此理。
“魏大人,若林将军真的率兵出城,若我大明将士真的被你们暗算,这个后果,你可曾想到过?你能承担的起吗?”。
仲逸试探道:“说好的双方谈判,你们这样言而无信,如何让将士们信服,又如何长久立足?”。
魏申则不这样认为,他再次重复道:“我们只想夺回黄沙城、东沙城,别的……之后再谈判吧……”。
好阴损的计划。
仲逸干脆起身而立,不由的活动活动身子:“你,太高估谈判的作用了……”。
四周鞑靼军士虽是兵甲在身,但对仲逸的随意走动丝毫不惧。
在他们看来:这位年轻的监军大人,就是个翰林院的侍读学士,典型的文官加文人,岂能逃得出他们的手掌心?
“魏大人,咱们还是说说与女真的事吧,至于林将军来不来,真不是本官能左右的”。
仲逸随意四下走走,似乎对这块‘小天地’很感兴趣的样子,洞内的建筑很是特别。
之后,他向魏申说上几句:“此事,可是你我二人在东沙城时说过的”。
魏申也起身而立,看样子是陪他‘参观’一番了。
“关于女真之事,我已向大汗详细阐明其中要害,连同其它头领,他们对我的想法很赞同”。
魏申自得道:“此事,还得感谢仲大人,因此救了魏某一命。不过我极力促成此事、说服他们,并非为了大明,而恰恰是因为我们自己”。
或许是真有点‘得意忘形’,魏申连什么叫‘共赢’都忘得一干二净。
“如此甚好,看来你们的首领还是个明事理的人,只要他们能知道其中利害就行,魏大人毕竟是递话之人,否则本官要说的这些,也不会让他们听到,也不能让他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采纳”。
仲逸继续道:“同样的话,自己人说出来和对方说出来是截然不同的,还得要感谢魏大人才是”。
魏申笑道:“仲大人,事已至此,实不相瞒,我们既不想得罪大明,也不想得罪女真。同样,我们既不会真的帮助大明,也不会真的协助女真”。
连这话都说出来了,仲逸心中一亮:看来,眼前的这个魏申,是没有打算让自己活着回去了。
“仲大人,算起来,咱们也是老熟人了,有一事魏某实在不明。想着仲大人与林将军交情如此之深,能否讨教一二?”。
魏申借机切换话题,试探道:“听说大明有一个神秘的人物,他更有一套神秘的兵书,好像林宗武将军与此人关系很特殊,仲大人可知晓此事?”。
咳咳,仲逸感觉刚才似乎有点喝多了。
“魏大人,仲某也有一事不明: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连自己的家园都无心经营,却一心想着掠夺、想着战事……,这样,真的好吗?”。
仲逸答非所问,语气骤变:“当初放你回去,是为大局,劝说之事你也做到了。这本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没想到你自作聪明:却要借助谈判出阴谋……这是自寻死路”。
魏申瞪大了双眼,不由的转过身来,一脸的愕然。
仲逸并未挪动半步,一如之前的语气:“如此,送你上路,本官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