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道:“王大人,草民对你没有怨恨。刚刚大人您问我为何不在家休养,这个问题很简单,家已经没了,我还如何在家休养?”
“家已经没了?莫非....”王莽一惊,面色有些不自然,他已经想到了缘由所在,料定这个百姓的家以及家人都被前段时间的那场大地震付之一炬了。
“还请大哥节哀顺变,天灾并非人祸,人力不能强求。若是大哥您自暴自弃,这岂不是令得已经逝去的亲人更加难以安息瞑目?”
中年人面无表情道:“话虽如此,但我女儿本来不应该会死的,可都是因为大人您的旨意才导致我女儿身死。”
“这是何故?”王莽奇道:“我自问以前并未见过大哥您,您何故说您女儿因我而死?”
“是啊,我相公这次还是头一回来陇南郡,您女儿的死怎么会和我相公有瓜葛呢?”上官凝萱问道:“您刚刚说您女儿是因为我相公的旨意导致身死,不知是因为哪道旨意?还请您把具体情况说来听听。”
中年人道:“在一开始的时候,我很想杀了你们报仇。然而若是没有你们,我女儿也同样没有活路,所以我和你们之间既有恩怨,又没有恩怨。想来像我这样情况的人还有很多吧。”
“前段时间一场巨大地震降临,我的家和妻儿全部被地震掩埋。地震发生后,城中将士第一时间前来救援。他们不仅替我找到了妻儿尸体,也替我救回了那个奄奄一息的女儿。将士之所以会这么快来救援。想必这都是王大人您的功劳,是您下的令让他们第一时间救援受灾百姓,这事我的确很感激大人您。
但是大人您先前曾下令说只调拨三十万旦粮食赈灾。因为那场地震之故,整个陇南郡几乎颗粒无收,户户百姓家中存粮也几乎毁于一旦。我女儿因为您的这道旨令,无法在最虚弱的时候得到充足的米粮供应。她会死,难道和大人您毫无关系吗?
当然,她被救出来的时候的确很虚弱,奄奄一息,或许她本来就撑不了多久。但说到底她会死,其中的缘由还是和大人您有关。
若是当日她能够多得一些米粮供应,或许她能缓过那口气不用身死。可是发放赈灾粮食的人说大人您有严令,只一日供应两餐细粮。
如此之少的米粮,如何能让一个极度虚弱的人渡过危险?您麾下将士救我女儿有功,但您下令克扣粮食亦有过。先前所有百姓都称颂大人您是当世圣人,草民想问问大人您为何要下令只调拨三十万旦粮食赈灾?
据我所知,大人您在这三年总共囤积的粮食应该有足够多吧?就算没有千万旦也有八九百万旦。您既然有如此之多的粮食,那您为何就不肯调拨这些存粮赈灾呢?若是您肯的话,或许我女儿不会死,或许其他和我女儿一样的人也不会死。”
“原来如此!”
王莽听到解释,这才明白其中缘由。
“您说的很对,您的女儿身死的确和我有关,您说我有功也有过,这话也没错。当日天灾来临之时我曾对部下将领下达了严令,每个州郡只调拨三十万旦到五十万旦粮食赈灾,绝对不准多调拨一粒,违令者军法处置。不过哪怕是让我重新来过,我也会下同样的命令。
每个地区的赈灾粮食不可能超过这个数,这是我的底线。只是让我没想到的是,我下达下去的军令会有偏差。当日我下令之时曾说赈灾粮食要优先供应老弱妇残孕以及受伤群众。
将士没有严格依照我的军令行事,这是我的过失,是我治军不严才导致这种惨剧发生。敢问大哥,您可知道当日发放赈灾粮食给您的将士是哪一位么?”
“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您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并且还无动于衷。”中年人冷冷道:“您有近千万旦粮食,别说区区一个甘肃,那怕是再多两三个甘肃发生天灾,您也能供养的下来吧?您为何就不肯多调拨一些粮食?”
王莽答道:“并非我不肯,而是我无能为力。至于缘由,您再等一两天就会知道了。不过我看您似乎已经心萌死志,不知您是否愿意等这个时间。”
“本来我的确已经没有任何活下去的念头,家人以死,亲友皆逝,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中年人道:“不过既然你说不愿多调拨粮食赈灾还有其他缘由,那我多等一两天又有何妨。我倒要看看你这个圣人是否名至实归。”
“多谢!”王莽道:“我不可能因为某个人或者某部分人就放弃绝大多数人的性命不管不顾。我有我的难处,你有你的不满,当我的难处和你的不满产生矛盾的时候,要想顺利解决这个事情,只有在两者之间进行一个比较,等比较过后再进行抉择。
这位大哥,我不劝人生,也不劝人死,因为生死都由自己做主,外人若是强行干涉只会徒增烦恼。倘若当你得知我的苦处后,我希望您能够理解我的做法,好好判断自己究竟是生还是死。至于您今后的事,我不会强加干涉。”
言罢,王莽也没有继续说下去的心思,转身就走。
王莽对于这位中年人女儿的死虽然有责,但他也无能为力。
每个活着的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他管控不了每个人都能够严格遵照他的指令行事,他只能在严加督促的情况下继续严加督促,尽量降低不好的事情发生概率。倘若要他拿出所有囤粮来赈灾甘肃,他是万万不愿意的。
他心中有自己的一杆秤,当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时候,他只能选择对绝大多数人有利的方向。
现在这位中年人的女儿因为王莽的赈灾军令之故导致身死,王莽除了惋惜之外还是惋惜。
一来一回,已经是深夜。
王莽匆匆睡过一夜后,到了第二日天亮,城主杨宏和总兵苏淳早早来到,等待和王莽一起去关口迎敌。
王莽洗漱完毕后,领着王静烟、上官凝萱和三千士卒以及天玄子、月芷、囚牛等人直奔陇南郡最前沿关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家已经没了?莫非....”王莽一惊,面色有些不自然,他已经想到了缘由所在,料定这个百姓的家以及家人都被前段时间的那场大地震付之一炬了。
“还请大哥节哀顺变,天灾并非人祸,人力不能强求。若是大哥您自暴自弃,这岂不是令得已经逝去的亲人更加难以安息瞑目?”
中年人面无表情道:“话虽如此,但我女儿本来不应该会死的,可都是因为大人您的旨意才导致我女儿身死。”
“这是何故?”王莽奇道:“我自问以前并未见过大哥您,您何故说您女儿因我而死?”
“是啊,我相公这次还是头一回来陇南郡,您女儿的死怎么会和我相公有瓜葛呢?”上官凝萱问道:“您刚刚说您女儿是因为我相公的旨意导致身死,不知是因为哪道旨意?还请您把具体情况说来听听。”
中年人道:“在一开始的时候,我很想杀了你们报仇。然而若是没有你们,我女儿也同样没有活路,所以我和你们之间既有恩怨,又没有恩怨。想来像我这样情况的人还有很多吧。”
“前段时间一场巨大地震降临,我的家和妻儿全部被地震掩埋。地震发生后,城中将士第一时间前来救援。他们不仅替我找到了妻儿尸体,也替我救回了那个奄奄一息的女儿。将士之所以会这么快来救援。想必这都是王大人您的功劳,是您下的令让他们第一时间救援受灾百姓,这事我的确很感激大人您。
但是大人您先前曾下令说只调拨三十万旦粮食赈灾。因为那场地震之故,整个陇南郡几乎颗粒无收,户户百姓家中存粮也几乎毁于一旦。我女儿因为您的这道旨令,无法在最虚弱的时候得到充足的米粮供应。她会死,难道和大人您毫无关系吗?
当然,她被救出来的时候的确很虚弱,奄奄一息,或许她本来就撑不了多久。但说到底她会死,其中的缘由还是和大人您有关。
若是当日她能够多得一些米粮供应,或许她能缓过那口气不用身死。可是发放赈灾粮食的人说大人您有严令,只一日供应两餐细粮。
如此之少的米粮,如何能让一个极度虚弱的人渡过危险?您麾下将士救我女儿有功,但您下令克扣粮食亦有过。先前所有百姓都称颂大人您是当世圣人,草民想问问大人您为何要下令只调拨三十万旦粮食赈灾?
据我所知,大人您在这三年总共囤积的粮食应该有足够多吧?就算没有千万旦也有八九百万旦。您既然有如此之多的粮食,那您为何就不肯调拨这些存粮赈灾呢?若是您肯的话,或许我女儿不会死,或许其他和我女儿一样的人也不会死。”
“原来如此!”
王莽听到解释,这才明白其中缘由。
“您说的很对,您的女儿身死的确和我有关,您说我有功也有过,这话也没错。当日天灾来临之时我曾对部下将领下达了严令,每个州郡只调拨三十万旦到五十万旦粮食赈灾,绝对不准多调拨一粒,违令者军法处置。不过哪怕是让我重新来过,我也会下同样的命令。
每个地区的赈灾粮食不可能超过这个数,这是我的底线。只是让我没想到的是,我下达下去的军令会有偏差。当日我下令之时曾说赈灾粮食要优先供应老弱妇残孕以及受伤群众。
将士没有严格依照我的军令行事,这是我的过失,是我治军不严才导致这种惨剧发生。敢问大哥,您可知道当日发放赈灾粮食给您的将士是哪一位么?”
“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您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并且还无动于衷。”中年人冷冷道:“您有近千万旦粮食,别说区区一个甘肃,那怕是再多两三个甘肃发生天灾,您也能供养的下来吧?您为何就不肯多调拨一些粮食?”
王莽答道:“并非我不肯,而是我无能为力。至于缘由,您再等一两天就会知道了。不过我看您似乎已经心萌死志,不知您是否愿意等这个时间。”
“本来我的确已经没有任何活下去的念头,家人以死,亲友皆逝,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中年人道:“不过既然你说不愿多调拨粮食赈灾还有其他缘由,那我多等一两天又有何妨。我倒要看看你这个圣人是否名至实归。”
“多谢!”王莽道:“我不可能因为某个人或者某部分人就放弃绝大多数人的性命不管不顾。我有我的难处,你有你的不满,当我的难处和你的不满产生矛盾的时候,要想顺利解决这个事情,只有在两者之间进行一个比较,等比较过后再进行抉择。
这位大哥,我不劝人生,也不劝人死,因为生死都由自己做主,外人若是强行干涉只会徒增烦恼。倘若当你得知我的苦处后,我希望您能够理解我的做法,好好判断自己究竟是生还是死。至于您今后的事,我不会强加干涉。”
言罢,王莽也没有继续说下去的心思,转身就走。
王莽对于这位中年人女儿的死虽然有责,但他也无能为力。
每个活着的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他管控不了每个人都能够严格遵照他的指令行事,他只能在严加督促的情况下继续严加督促,尽量降低不好的事情发生概率。倘若要他拿出所有囤粮来赈灾甘肃,他是万万不愿意的。
他心中有自己的一杆秤,当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时候,他只能选择对绝大多数人有利的方向。
现在这位中年人的女儿因为王莽的赈灾军令之故导致身死,王莽除了惋惜之外还是惋惜。
一来一回,已经是深夜。
王莽匆匆睡过一夜后,到了第二日天亮,城主杨宏和总兵苏淳早早来到,等待和王莽一起去关口迎敌。
王莽洗漱完毕后,领着王静烟、上官凝萱和三千士卒以及天玄子、月芷、囚牛等人直奔陇南郡最前沿关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