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和城的百姓列在街道两边,从城门涌动到了王宫前。军队从百姓中穿过,为首的少年将军身披银甲,红袍猎猎,正是萧衍。
自打那场胜仗以后,萧衍乘胜追击,又连胜几场,终于将敌军赶退回了边境几百里之外的地方。捷报比军队先回朝,越王大悦,敕封萧衍为定北将军的旨意在萧衍还在回程路上的时候,就下到了萧家。
萧衍未脱银甲,未回萧家,便先进宫谢恩。
大殿之上除了越王,还有萧太傅同洛丞相和百里城主。萧衍跪在大殿之中,手里捏着一封信,听越王对他大加赞赏,夸奖萧太傅教养有方,萧家果真是虎父无犬子。夸着夸着,也就又连带着夸赞了洛丞相和百里城主慧眼识人,当初力排众议,坚持请奏萧衍出征,实在远见。自然越王大抵是忘了当初没有什么众议,反对的从来只是叶丞相一人而已。
几位大人被夸赞得不停地拜谢王恩,跪在正中的萧衍拱手,突然开口:“王上。此次大捷,卫国已经派人送来了书信,要派遣皇三子同温言公主前来拜见王上。”说罢奉上了手中的书信。
越王原本满是笑意的脸变得冷漠严肃,大殿之上也安静起来。宫人接过萧衍手中的书信,奉给了越王。越王接过,也并不打开看,只是将这书信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遍,良久才问:“拜见寡人?”
“卫国来的使者是这样告诉臣下的。”
“何时来?”
“回王上,下月十八。”
越王将书信原封不动地扔给宫人:“交给太子。”
殿上众人,除了萧衍,脸色都变了变。越王抬眼看了看众人,知道他们为什么神色大变,冷笑了一声说:“他们以为,让她来,能左右太子,动摇王宫?寡人当初能不顾太子把她送出去,就不会怕她再回来。”
洛丞相上前一步道:“王上。自然王上圣明,太子持重,可臣下以为,此事还需小心为上。我们与卫国的纷争,前前后后延续了几十年,哪怕是三年前送了公主和亲,却依旧是边关动荡,民不聊生。此番临棠城的动乱,历时近两年,才好不容易平定。卫国此时派遣三皇子来使,臣下以为,居心叵测。还望王上再三斟酌。”
“寡人自有主意。”越王抬手,又招来一个宫人:“传寡人口谕,卫国皇三子将要来访,让六皇子全权负责接待事宜。”
宫人应声退下。
洛丞相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连连说着“王上圣明。”
宫城里传旨的宫人跑得飞快,越王的两道旨意,一封书信到了东宫,一道口谕给了六皇子。
东宫里太子顾昭接到宫人送来的书信,全然没了平日里的稳重模样,忙不迭地拆开了信,看到卫国皇三子将携三皇妃,从前越国的温言公主前来拜见越王时,脸上似喜悦,又似悲痛。手上一用力,便将信纸揉在了一起。
顾昭问前来送信的宫人:“卫国三皇子来我越国的诸多事宜,是谁来负责。”
“回太子殿下,王上口谕,将此事指派给了六皇子殿下。”
顾昭将皱成一团的书信扔在桌上,起身吩咐宫人:“去灵犀宫。”
灵犀宫中,接过越王口谕的皇六子顾晔还没想明白这样一桩麻烦的差事怎么落到了自己的头上,正冥思苦想着喝着茶压压惊,就听到宫人前来禀告,太子殿下已行至灵犀宫宫门前了。顾晔赶紧放下茶盏,太子随即走了进来。
“见过王兄。”
太子虚扶一把,坐了下来,语气听上去如同是个普通的长兄:“晔,无需多礼。”
顾晔笑着在太子身侧的椅子上坐下来,问道:“王兄突然来灵犀宫做什么?”
“孤听闻父王下了一道口谕给你。”
“是有这么一道口谕,王弟也正苦恼着。我向来游手好闲,也不知父王此次竟将这样一桩大事交给我,实在是让我焦虑啊。”
“既然如此,”太子盯着顾晔,口气里全是不容推脱:“不如孤替你做这桩事。”
顾晔脸上的笑终于僵住了。
虽然清楚王兄前来的目的,但顾晔没有想到太子会如此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原本接待三皇子的事便不是什么好差事,顾晔这样整日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皇子是巴不得推掉这样的差事的。现下太子主动提出接过这桩差事,顾晔应当是求之不得,立即感谢太子慷慨大义,然后将这桩事交出去。按照顾晔往日性子,他应当是这么做的,太子心里想着的顾晔,也是要这么做的。可阖宫一直以为不太懂事的六皇子顾晔,脑子里想起了他那位平白无故受太子责骂,又平白无故受了伤的王嫂,心里就不是那么想的了。
顾晔敛了脸上已经十分僵硬地笑,然后对太子说:“多谢王兄好意,可父王难得交代差事给王弟,王弟岂能假手于王兄。王兄好意,王弟心领了。”
太子显然没想到自幼一起长大,还算十分听自己话的六弟竟会拒绝自己。看着顾晔很坚定的模样,太子又说道:“你不必担心父王察觉此事是孤替你做的。各处安排,孤都会用你的名义,你只需按时向父王回禀即可。”
“在王兄心里,王弟是这样贪功怕事之人?”
“晔,你一直不管诸事,这样的事,你做不来的。”
“王兄不让晔试一试,又岂知晔做不来?晔从小在宫中,耳濡目染也学得会了。”
“老六。”太子有些发怒。
“王兄不妨回答王弟一句,您为何非要管这桩事。”
“此事事关越卫两国,不可大意,定要做到十全十美。孤会做得比你好。”
顾晔觉得自己快被太子气笑了,一个当朝太子,为了自己的私心,也会说出这样一番话。顾晔将桌上的茶盏向太子推了推:“晔知道王兄会做得更好,既然晔知道,父王难道会不知道?放着事无巨细的王兄不用,反倒让王弟主持大局,王兄才智卓绝,又岂会不知道父王的用意。所以王兄不要再为难晔了。”
太子捏住茶盏,手上的青筋都凸起来了:“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对孤说的。”
“王兄,这是今早采集的清露泡的茶,王兄应该试试。”
“王兄,温言公主和亲卫国已经三年了。这三年里,她一共送回七封家书,都被母后扣下,任凭母后如何宠爱你,你如何恳求母后,她都不曾交出这些书信给你。事情已经过去了,王兄身为太子,不该执念儿女情长,何况太子妃温婉贤淑,是个好妻子。晔不知道东宫发生了什么,可之前太子妃受伤的消息,竟有宫人议论纷纷。王兄贵为太子,一要用心朝政,匡扶社稷,二要和睦东宫,与太子妃相互扶持才是。王弟不太懂事,有些话如果冲撞了王兄,还望王兄见谅。您同温言公主都已各自嫁娶,就不要执念过去了。”
太子终于捏碎了手里的茶盏,茶盏的碎片扎进了手里,流出了血,可他似乎不觉得疼。顾晔的每一句话都让他愤怒,他站起身,看着顾晔,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齿里咬出来的:“她本不用和亲,肃和城里的官家女子那样多,凭什么要是她。”
太子快步向外走,任凭顾晔在后面怎么叫喊,他都置之不理。眼看着太子即将走出灵犀宫,顾晔终于冲着太子的背影吼了出来:“你明明知道非她不可的缘故,是你保护不了她,又岂能将怒气撒到他人身上。不论是被杖责的宫女,还是太子妃,她们难道不无辜吗!”
听着顾晔声嘶力竭吼出来的话,太子终于停了下来,低声轻吼了一句“够了”,便又快步踏出了灵犀宫。
顾晔看着已经变得空荡荡的灵犀宫宫门,有些虚弱地向后一个踉跄,幸好身后的宫人及时扶住了他。顾晔揉了揉眉心,想必是方才吼得太用力,有些头昏脑涨。
这些话借着一时冲动说了出来,顾晔有些后悔,可如果不说出来,又会更加抱憾。
真是烦心事。
顾晔招来宫人,吩咐道:“传话到相府、侯府和城主别苑,让众位大人准备着,同我一起安排接待事宜。”
--
自打那场胜仗以后,萧衍乘胜追击,又连胜几场,终于将敌军赶退回了边境几百里之外的地方。捷报比军队先回朝,越王大悦,敕封萧衍为定北将军的旨意在萧衍还在回程路上的时候,就下到了萧家。
萧衍未脱银甲,未回萧家,便先进宫谢恩。
大殿之上除了越王,还有萧太傅同洛丞相和百里城主。萧衍跪在大殿之中,手里捏着一封信,听越王对他大加赞赏,夸奖萧太傅教养有方,萧家果真是虎父无犬子。夸着夸着,也就又连带着夸赞了洛丞相和百里城主慧眼识人,当初力排众议,坚持请奏萧衍出征,实在远见。自然越王大抵是忘了当初没有什么众议,反对的从来只是叶丞相一人而已。
几位大人被夸赞得不停地拜谢王恩,跪在正中的萧衍拱手,突然开口:“王上。此次大捷,卫国已经派人送来了书信,要派遣皇三子同温言公主前来拜见王上。”说罢奉上了手中的书信。
越王原本满是笑意的脸变得冷漠严肃,大殿之上也安静起来。宫人接过萧衍手中的书信,奉给了越王。越王接过,也并不打开看,只是将这书信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遍,良久才问:“拜见寡人?”
“卫国来的使者是这样告诉臣下的。”
“何时来?”
“回王上,下月十八。”
越王将书信原封不动地扔给宫人:“交给太子。”
殿上众人,除了萧衍,脸色都变了变。越王抬眼看了看众人,知道他们为什么神色大变,冷笑了一声说:“他们以为,让她来,能左右太子,动摇王宫?寡人当初能不顾太子把她送出去,就不会怕她再回来。”
洛丞相上前一步道:“王上。自然王上圣明,太子持重,可臣下以为,此事还需小心为上。我们与卫国的纷争,前前后后延续了几十年,哪怕是三年前送了公主和亲,却依旧是边关动荡,民不聊生。此番临棠城的动乱,历时近两年,才好不容易平定。卫国此时派遣三皇子来使,臣下以为,居心叵测。还望王上再三斟酌。”
“寡人自有主意。”越王抬手,又招来一个宫人:“传寡人口谕,卫国皇三子将要来访,让六皇子全权负责接待事宜。”
宫人应声退下。
洛丞相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连连说着“王上圣明。”
宫城里传旨的宫人跑得飞快,越王的两道旨意,一封书信到了东宫,一道口谕给了六皇子。
东宫里太子顾昭接到宫人送来的书信,全然没了平日里的稳重模样,忙不迭地拆开了信,看到卫国皇三子将携三皇妃,从前越国的温言公主前来拜见越王时,脸上似喜悦,又似悲痛。手上一用力,便将信纸揉在了一起。
顾昭问前来送信的宫人:“卫国三皇子来我越国的诸多事宜,是谁来负责。”
“回太子殿下,王上口谕,将此事指派给了六皇子殿下。”
顾昭将皱成一团的书信扔在桌上,起身吩咐宫人:“去灵犀宫。”
灵犀宫中,接过越王口谕的皇六子顾晔还没想明白这样一桩麻烦的差事怎么落到了自己的头上,正冥思苦想着喝着茶压压惊,就听到宫人前来禀告,太子殿下已行至灵犀宫宫门前了。顾晔赶紧放下茶盏,太子随即走了进来。
“见过王兄。”
太子虚扶一把,坐了下来,语气听上去如同是个普通的长兄:“晔,无需多礼。”
顾晔笑着在太子身侧的椅子上坐下来,问道:“王兄突然来灵犀宫做什么?”
“孤听闻父王下了一道口谕给你。”
“是有这么一道口谕,王弟也正苦恼着。我向来游手好闲,也不知父王此次竟将这样一桩大事交给我,实在是让我焦虑啊。”
“既然如此,”太子盯着顾晔,口气里全是不容推脱:“不如孤替你做这桩事。”
顾晔脸上的笑终于僵住了。
虽然清楚王兄前来的目的,但顾晔没有想到太子会如此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原本接待三皇子的事便不是什么好差事,顾晔这样整日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皇子是巴不得推掉这样的差事的。现下太子主动提出接过这桩差事,顾晔应当是求之不得,立即感谢太子慷慨大义,然后将这桩事交出去。按照顾晔往日性子,他应当是这么做的,太子心里想着的顾晔,也是要这么做的。可阖宫一直以为不太懂事的六皇子顾晔,脑子里想起了他那位平白无故受太子责骂,又平白无故受了伤的王嫂,心里就不是那么想的了。
顾晔敛了脸上已经十分僵硬地笑,然后对太子说:“多谢王兄好意,可父王难得交代差事给王弟,王弟岂能假手于王兄。王兄好意,王弟心领了。”
太子显然没想到自幼一起长大,还算十分听自己话的六弟竟会拒绝自己。看着顾晔很坚定的模样,太子又说道:“你不必担心父王察觉此事是孤替你做的。各处安排,孤都会用你的名义,你只需按时向父王回禀即可。”
“在王兄心里,王弟是这样贪功怕事之人?”
“晔,你一直不管诸事,这样的事,你做不来的。”
“王兄不让晔试一试,又岂知晔做不来?晔从小在宫中,耳濡目染也学得会了。”
“老六。”太子有些发怒。
“王兄不妨回答王弟一句,您为何非要管这桩事。”
“此事事关越卫两国,不可大意,定要做到十全十美。孤会做得比你好。”
顾晔觉得自己快被太子气笑了,一个当朝太子,为了自己的私心,也会说出这样一番话。顾晔将桌上的茶盏向太子推了推:“晔知道王兄会做得更好,既然晔知道,父王难道会不知道?放着事无巨细的王兄不用,反倒让王弟主持大局,王兄才智卓绝,又岂会不知道父王的用意。所以王兄不要再为难晔了。”
太子捏住茶盏,手上的青筋都凸起来了:“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对孤说的。”
“王兄,这是今早采集的清露泡的茶,王兄应该试试。”
“王兄,温言公主和亲卫国已经三年了。这三年里,她一共送回七封家书,都被母后扣下,任凭母后如何宠爱你,你如何恳求母后,她都不曾交出这些书信给你。事情已经过去了,王兄身为太子,不该执念儿女情长,何况太子妃温婉贤淑,是个好妻子。晔不知道东宫发生了什么,可之前太子妃受伤的消息,竟有宫人议论纷纷。王兄贵为太子,一要用心朝政,匡扶社稷,二要和睦东宫,与太子妃相互扶持才是。王弟不太懂事,有些话如果冲撞了王兄,还望王兄见谅。您同温言公主都已各自嫁娶,就不要执念过去了。”
太子终于捏碎了手里的茶盏,茶盏的碎片扎进了手里,流出了血,可他似乎不觉得疼。顾晔的每一句话都让他愤怒,他站起身,看着顾晔,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齿里咬出来的:“她本不用和亲,肃和城里的官家女子那样多,凭什么要是她。”
太子快步向外走,任凭顾晔在后面怎么叫喊,他都置之不理。眼看着太子即将走出灵犀宫,顾晔终于冲着太子的背影吼了出来:“你明明知道非她不可的缘故,是你保护不了她,又岂能将怒气撒到他人身上。不论是被杖责的宫女,还是太子妃,她们难道不无辜吗!”
听着顾晔声嘶力竭吼出来的话,太子终于停了下来,低声轻吼了一句“够了”,便又快步踏出了灵犀宫。
顾晔看着已经变得空荡荡的灵犀宫宫门,有些虚弱地向后一个踉跄,幸好身后的宫人及时扶住了他。顾晔揉了揉眉心,想必是方才吼得太用力,有些头昏脑涨。
这些话借着一时冲动说了出来,顾晔有些后悔,可如果不说出来,又会更加抱憾。
真是烦心事。
顾晔招来宫人,吩咐道:“传话到相府、侯府和城主别苑,让众位大人准备着,同我一起安排接待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