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战局突变,有得必有失,乞活军骑兵镇,前出大同镇的五个骑兵营,凡属第一,二,四,七营四个营头,战之全胜,歼灭鞑子并蒙古阿哈军计千人以上。
    可谓大获全功,上述四个营接战了,剩下的一个兵出应州和浑源州中间的,整编骑兵第五营,也同时撞上了鞑子的前锋兵马,可惜这一次,却没有那样好的运气了。
    “营正,快走!”
    第五营营正赵人杰,此刻已经要疯狂了,可惜他却没有丝毫的办法去反败为胜。
    整整四百弟兄啊,就因为他的贪功冒进,结果迎面撞上了鞑子的主力,一朝被咬死,现在他身后,还足足跟着七八十个鞑子的骑兵,紧追不舍,显然也发现他是一条大鱼。
    他原本在应州东北处,截杀鞑子的前锋,结果部署到位之后,一番苦战,歼灭鞑子兵三十多人,其余蒙古骑兵百来人,但是由于部下仓促上阵,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让一个鞑子马甲带着两个白甲冲出了包围圈。
    后头还跟着十几个蒙古鞑子和阿哈,他就直接带一整个都紧紧追赶,可惜追了十几里地,竟然碰到了满洲萨哈廉亲自率领的四个满洲牛录主力,刚一接战,就迅速崩溃下来。
    一路连赶带跑,麾下的骑兵越战越少,可是鞑子却紧紧追赶,不肯松口,还有些许蒙古骑兵,已经绕道他的先头,去围追堵截去了。
    “我昔日乃一介大头兵,得主公起于微末,提拔简进,今日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后有追兵,前有堵截,何苦拖累弟兄!”
    赵人杰是知道鞑子兵看中了自己这个所谓的大将,必定是不肯放过的,而身边紧紧跟随的三十多骑。奔走到此时,已经人仰马翻,不能继续逃了,跟着自己。就注定只有死路一条了。
    于是等过了山丘,寻了一地竟然直接翻身下马,然后冲身后惊愕万分的部下狂吼道,“为主公尽忠,就在近日。我赵人杰位列大军统帅,拖累三军,罪该万死,请诸位弟兄替我带个话给我主,我甘愿受死,请主公善待我的家人!”
    于是,又怕他身边那些亲兵上来拉扯,耽误时间,又看自己胸膛一侧,被弓弩射穿的伤口。惨笑了一声之后,遥望南面,口中凄苦的叹息了几声,然后举刀架于脖颈之处,狂吼道,“休要我这等罪人,各自逃命去吧,鞑子要的是我!”
    那些亲随骑兵,眼见他竟然如此做派,纷纷动容。可是一个领头的队正,翻身下马却被赵人杰逼退,心知他已经必存死志,于是回头看着麻木的三十余骑。已经各个麾下战马踹息不止,若折一人活三十人,他也知道该如何决断了。
    于是大手一挥,“尔等只管回去报信,我在此与诸位弟兄阻敌!”
    也拿着刀上来,站立在赵人杰五步之外。脸上竟然还带着笑。
    “尔等快走,不然我愿自戮于此!”
    赵人杰心知他也存了死志,于是跟着笑了一阵,才对剩下的骑兵狂吼一声,那些个骑兵,若说不感激,必定是假的,可是有心想留下一起全忠义之礼节的,却被赵人杰一个个盯着不敢下马。
    “营正保重!”
    下头一个排正,心知多说无益了,就忍住心头的悲愤,狂吼了一声之后,却不再看他,只是脸上被烟雾熏的漆黑,两道清晰可见的泪痕,止不住的滑落下来。
    “你我兄弟,今日要在此战死了,得乞活军选中,此生何其幸运,愿我主他日问鼎江山,匡扶社稷,不再叫天下人受苦受难矣!”
    赵人杰目送这些骑兵离开之后,冲着留下的亲兵队正笑了笑,然后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以刀驻地,支撑着往山丘坡顶上来。
    那队正眼见他走的踉跄,于是赶紧上来扶住他,一道往山丘上走。
    女真鞑子前锋,追的甚急,不过一会的功夫,就奔走到山丘近处不足百步的距离上,眼见两人居于山丘之上,于是惊讶,怎的南蛮子不跑了?
    转念一想,此必困兽犹斗,曰三十人马,拼杀起来,也必有伤亡,于是不敢怠慢,于原地驻守,并呼唤周遭企图包围的蒙古骑兵慢慢上来。
    但见蒙古鞑子丢了其余三十多骑,只往这边来,赵人杰心知自己走到最后一步了,于是哈哈大笑一声,于原地突然出刀,自戮脖颈处而死。
    那亲兵队正,眼见如此,亦无落泪伤感,只是叹息一声之后,以刀刃加身,亦随营正身侧倒地而亡。
    明崇祯五年六月初十,乞活军骑兵镇第五营营正赵人杰并亲兵队正赵井田,于应州东北一处未知名的小山丘处英勇就义,时年三十有二,同样,他也是乞活军在这场战役中,损失的第一位营正以上的将官。
    ……
    “第五营去一大将也。”
    当回到雁门关,负责指挥协调关内剩余的五个骑兵营的梁四九,接快马来报时,忍不住叹息了一声,第五营这一战,算是丢掉了精气神了,不仅最精锐的一个都被打残了,阵亡了一百三十人,伤了九十几个,还一口气丢了一位营正和一个都校尉。
    其余队正,排正,什长等十余人,这等损失,乃是乞活军骑兵镇建军以来,头一遭一个王牌主力都,被彻底打垮的例子。
    “交代县,呈给主公过目吧。”
    眼下李璟坐镇代县,负责指挥前线作战,他不敢将这种消息隐瞒,于是差人先行上报。
    只等了一日,李璟文书就到了,许第五营残部汇合第七营,走小石口入关休整,以第七营副营正赵普,暂代第五营营正一职。
    ……
    “鞑子的主力,已经云集到应州一代了,根据各堡垒传递的消息,有真鞑子八000人以上,蒙古鞑子约一万五千人,其余阿哈随从等各万人上下。”
    李登高卸任宁武总兵官,重新担任李璟身边的乞活军都督,专职负责钱粮和情报等后勤工作,魏小宝和刘天文,亦由他直接统辖,如今,在代县的乞活军驻地之中,往来的文书参议,络绎不绝,不时就有新的情报送来。
    李璟更是打起了精神,连新婚的苏婉,也被他抛弃在淳县,并一度有将苏婉和李采薇等家眷往岢岚州送的打算,可是担心影响三军士气,倒一时没有成行。
    “鞑子损失不起的,这三次前哨接战,虽然咱们也丢不少人马,但是鞑子的伤亡,计千人上下,哼!我倒要看看,鞑子能承受多少这种损失!”
    李璟心烦第五营突然的损失,可是又无可奈何,要是他的部队整训完毕,装备了新式的武器装备,改良了大炮,还怕什么鞑子,还守什么雁门关,早就直接带着大军出关迎战去了。
    “对了,孙元化如今可曾愿意出门造炮了?”
    “回禀主公,他被朝廷锦衣卫送来之后,一时不肯开口说话,亦不见人,但是闻鞑子兵入寇之后,倒还正常了些,眼下正指挥岢岚州工匠,摸索铸炮,只是一时难以成型,咱们派去南方的人马,也未归来,只怕要耽搁下来,赶不上与鞑子的作战了。”
    李登高事事都要记在心里,以防李璟发问。
    “无妨,此乃长久之计,非一日之图,只要他肯住持铸炮,便是一大功劳,往后用他的时候可不会短少。”
    李璟点着头,突然看见桌上的一封奏本,遂冷笑一声,“怎样,朝廷还未给予明确答复么?”
    他问的是自个在五月底,向朝廷上奏的一道奏本,大意是鞑子入侵宣大,兵锋直指山西,他愿起麾下十万将士,北上抗敌,但请朝廷册封,给予名义上节制宣大的名义,这名义,自然就是直指宣大总督了。
    “未有丝毫动静,咱们在京里的暗线,也无回报。”
    李登高苦笑一声,本朝开国以来,除了那些勋贵们,到后来,有哪个武将是通过一路战功升迁一任总督的?闻所未闻啊,他宁愿相信李璟自立为王,也不愿相信朝廷会答应这个条件。
    “不肯?”
    李璟冷笑着,随意翻了翻奏本,
    “保定总兵麾下整整一个正兵营,囤积在阜平,既不北上打鞑子,又不西进来增援咱们,我看就是朝廷的一手棋子,准备随时和鞑子剿杀我们吧。”
    又气愤的说道,“但凡建军以来,朝廷每日便落后半步,一不许我钱粮,二不许我官职,真乃欺人太甚也!”
    李登高摸准了他的脉络,加上下边人天长日久的鼓噪,于是乘机上来进言道,“主公!今天下兵马,居于主公一人之手,兼山陕秦晋之地,俯视中原,更得三军用命,无不感恩戴德,地方安居乐业,皆是主公雨露恩德!”
    说完之后,他身后的那些参议文官和驻守武将,皆懂!
    于是各将各官无不跪倒在地,口呼主公之后,无不劝进。
    李璟这次可不再任由朝廷戏弄,于是传令三军,只击退鞑子之后,克日称王建制,兵锋遥指京师!(未完待续。)
    --

章节目录


大明末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昭陵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昭陵秋并收藏大明末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