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晚并不愧疚,冯四延鱼肉百姓,谄媚皇帝,一年前杭州府遭了水患,大半百姓流离失所,食无果腹,朝廷的拨款被奉命主治灾情的冯四延贪污下一多半,那年杭州府不知道饿死了多少人,若那些人一个一个的要他偿命,他恐怕死个万儿八千次的也赎不了饿殍遍野的罪。
因果自有他的报应,继续活着,也不过是为祸一方。
徐晚只是怜惜她们姐妹三人孤零零的,怪可怜的,便照看了几下,没曾想,真把她当成那没牙的兔子吗?
过河拆桥的人徐晚着实是瞧她不上。
她帮着冯绾绾料理丞相府的时候怎么不见她这般张牙舞爪阴阳怪气的?
徐晚摇摇头,思忖道自己以后还是不要多管闲事的好,若不多管闲事自己怎么会流落到这种地步?
那头冯绾绾跑到皇帝跟前诉苦,说自己被妃嫔欺负,想念关十三娘,想和她做个伴什么什么的,这头皇帝就跑到了陈太后的跟前儿,面带笑意的问安。
陈太后瞧着他今天还算恭敬,比平日里吊儿郎当的模样好上许多,便舒展了眉头,露出些微笑意,慢慢的印着香茗,招呼着给皇帝上茶。皇帝得了些便宜,揣摩着太后心情尚佳,便和太后说道:“朕听了些后宫的风言风语,说是嫔妃间有些龌龊争斗,儿子觉得这样下去怕是不好。冯修仪虽然位份低,但也是忠烈之士的后代,怎能这样任由欺侮?那边冯四延尸骨未寒,这头他的女儿便在我东陵后宫饱受欺侮,岂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皇后位主中宫,便该有个国母的威严,这般以为纵容下去又是什么道理?”
太后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的凝固了,斜着一道木管缓缓定格在了皇帝的脸上,蓦然半响,才怒极而笑,扯着薄薄的嘴皮,似笑非笑:“怎的?这翻话是你那冯修仪来提点哀家的吗?”
皇帝尚不明太后怎么的脸色就变了,忙起身走到太后的跟前,道:“母后说哪里的话?这些都是儿臣为着大局考虑的一番肺腑之言。”
曾进福的脸皮子抽了抽,有心给皇帝使眼色,奈何皇帝并不看他。
太后慢慢的直起了身子,瞅着皇帝,问道:“平日里师傅们都是这样教你的?”
“这都是母后教导有方......”皇帝以为太后是在夸赞他,砸吧了下嘴巴,想恭维太后几句,胸中却蹦不出几个字来,遂把太后长挂在嘴边的话拿了出来:“您常教导儿臣说前朝后宫是一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遂儿臣处理国事时.......”
皇帝的话没有说完,便被跌在脚边粉身碎骨的马蹄莲青瓷杯吓得跪了下去,口中的话也变成了:“母后息怒,母后息怒!”
太后气到眼角的肌肉都在抽搐,指着门口,忍了又忍,终究还是咬牙切齿的骂了出去:“给哀家滚出去!”
皇帝莫名其妙的被曾进福架了出去,站在廊下瞅着半开的殿门,有些不知所措,一拍脑袋才想起来自己忘记说关十三娘的事情了,寻思着冯绾绾又要好一番闹腾了,顿了顿,吩咐曾进福道:“既然冯修仪说她一个人在宫中孤独,想寻个伴......朕记着冯四延那老匹夫还有两个女儿呢,你去把她们接过来陪着修仪。”
“......”曾进福瞧着皇帝,一阵无力感窜上心头,虽是如此,还是弯着腰跟上皇帝的步子,一边耐着性子劝道:“如今太后娘娘正在气头上,圣上何必再惹太后生气?您既然心疼修仪,便多去褚秀宫陪着,何必再节外生枝?”
“朕是皇帝,何必事事顺着母后?”皇帝走出康宁宫好远,方才觉得腰杆挺的笔直了,瞧着曾进福这一幅前怕狼后怕虎的模样,有些厌烦,总觉得他这个皇帝风光的时候没被这阉人瞧见,反倒是落魄了几次,都在他跟前头,说完这话,也不愿搭理他,只吩咐道:“你去把冯家剩下的两个接到修仪的宫里,要尽快!别的,无需多说!朕心中有数。”
第104章 这真的不是乌龙(二十六)
远远瞧着皇帝和曾进福渐行渐远的身影,徐晚若有所思的低下了头。
手中捧着的是刚刚太后点名要的西湖龙井,转身穿过走廊,准备往殿里去,门口打帘子的丫鬟却说拦住了徐晚,瞧瞧在她耳边说道:“圣上走了,这茶也不必要了。”
徐晚应了一声,隔着虚晃的珠帘,隐约可以瞧见一地的狼藉和太后斜卧的身姿,她端着茶水又下去了,本来这种场合她是不必在跟前伺候的,轮不到她,可是当值的丫鬟告假了,孙嬷嬷便安排了她来。
没曾想却瞥见刚刚那一幕。
这么看来,那个曾进福倒是个聪明的,比草包皇帝要好上许多。
只可惜,皇帝似乎并不听劝。
太后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没有破绽的,姬恪似乎也不是个没用的人,为何会一直找不到突破口?
只要挑拨的皇帝起了杀心,与太后窝里斗。
他们两败俱伤,姬恪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瓦解陈家的兵权便不是什么难事。
……
转眼便到了端午,皇帝与皇后齐齐到康宁宫用午膳。
因着皇后在,太后的脸色慈善了许多,频频把自己觉得可口的菜夹到皇后的碗里,皇后一面吃一面谢恩,太后眉目间全是慈爱,转身便和皇帝说道:“皇后虽然性子绵软了些,但胜在温柔小意,你们若是琴瑟和鸣,哀家的心便也放下了。”
--
因果自有他的报应,继续活着,也不过是为祸一方。
徐晚只是怜惜她们姐妹三人孤零零的,怪可怜的,便照看了几下,没曾想,真把她当成那没牙的兔子吗?
过河拆桥的人徐晚着实是瞧她不上。
她帮着冯绾绾料理丞相府的时候怎么不见她这般张牙舞爪阴阳怪气的?
徐晚摇摇头,思忖道自己以后还是不要多管闲事的好,若不多管闲事自己怎么会流落到这种地步?
那头冯绾绾跑到皇帝跟前诉苦,说自己被妃嫔欺负,想念关十三娘,想和她做个伴什么什么的,这头皇帝就跑到了陈太后的跟前儿,面带笑意的问安。
陈太后瞧着他今天还算恭敬,比平日里吊儿郎当的模样好上许多,便舒展了眉头,露出些微笑意,慢慢的印着香茗,招呼着给皇帝上茶。皇帝得了些便宜,揣摩着太后心情尚佳,便和太后说道:“朕听了些后宫的风言风语,说是嫔妃间有些龌龊争斗,儿子觉得这样下去怕是不好。冯修仪虽然位份低,但也是忠烈之士的后代,怎能这样任由欺侮?那边冯四延尸骨未寒,这头他的女儿便在我东陵后宫饱受欺侮,岂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皇后位主中宫,便该有个国母的威严,这般以为纵容下去又是什么道理?”
太后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的凝固了,斜着一道木管缓缓定格在了皇帝的脸上,蓦然半响,才怒极而笑,扯着薄薄的嘴皮,似笑非笑:“怎的?这翻话是你那冯修仪来提点哀家的吗?”
皇帝尚不明太后怎么的脸色就变了,忙起身走到太后的跟前,道:“母后说哪里的话?这些都是儿臣为着大局考虑的一番肺腑之言。”
曾进福的脸皮子抽了抽,有心给皇帝使眼色,奈何皇帝并不看他。
太后慢慢的直起了身子,瞅着皇帝,问道:“平日里师傅们都是这样教你的?”
“这都是母后教导有方......”皇帝以为太后是在夸赞他,砸吧了下嘴巴,想恭维太后几句,胸中却蹦不出几个字来,遂把太后长挂在嘴边的话拿了出来:“您常教导儿臣说前朝后宫是一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遂儿臣处理国事时.......”
皇帝的话没有说完,便被跌在脚边粉身碎骨的马蹄莲青瓷杯吓得跪了下去,口中的话也变成了:“母后息怒,母后息怒!”
太后气到眼角的肌肉都在抽搐,指着门口,忍了又忍,终究还是咬牙切齿的骂了出去:“给哀家滚出去!”
皇帝莫名其妙的被曾进福架了出去,站在廊下瞅着半开的殿门,有些不知所措,一拍脑袋才想起来自己忘记说关十三娘的事情了,寻思着冯绾绾又要好一番闹腾了,顿了顿,吩咐曾进福道:“既然冯修仪说她一个人在宫中孤独,想寻个伴......朕记着冯四延那老匹夫还有两个女儿呢,你去把她们接过来陪着修仪。”
“......”曾进福瞧着皇帝,一阵无力感窜上心头,虽是如此,还是弯着腰跟上皇帝的步子,一边耐着性子劝道:“如今太后娘娘正在气头上,圣上何必再惹太后生气?您既然心疼修仪,便多去褚秀宫陪着,何必再节外生枝?”
“朕是皇帝,何必事事顺着母后?”皇帝走出康宁宫好远,方才觉得腰杆挺的笔直了,瞧着曾进福这一幅前怕狼后怕虎的模样,有些厌烦,总觉得他这个皇帝风光的时候没被这阉人瞧见,反倒是落魄了几次,都在他跟前头,说完这话,也不愿搭理他,只吩咐道:“你去把冯家剩下的两个接到修仪的宫里,要尽快!别的,无需多说!朕心中有数。”
第104章 这真的不是乌龙(二十六)
远远瞧着皇帝和曾进福渐行渐远的身影,徐晚若有所思的低下了头。
手中捧着的是刚刚太后点名要的西湖龙井,转身穿过走廊,准备往殿里去,门口打帘子的丫鬟却说拦住了徐晚,瞧瞧在她耳边说道:“圣上走了,这茶也不必要了。”
徐晚应了一声,隔着虚晃的珠帘,隐约可以瞧见一地的狼藉和太后斜卧的身姿,她端着茶水又下去了,本来这种场合她是不必在跟前伺候的,轮不到她,可是当值的丫鬟告假了,孙嬷嬷便安排了她来。
没曾想却瞥见刚刚那一幕。
这么看来,那个曾进福倒是个聪明的,比草包皇帝要好上许多。
只可惜,皇帝似乎并不听劝。
太后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没有破绽的,姬恪似乎也不是个没用的人,为何会一直找不到突破口?
只要挑拨的皇帝起了杀心,与太后窝里斗。
他们两败俱伤,姬恪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瓦解陈家的兵权便不是什么难事。
……
转眼便到了端午,皇帝与皇后齐齐到康宁宫用午膳。
因着皇后在,太后的脸色慈善了许多,频频把自己觉得可口的菜夹到皇后的碗里,皇后一面吃一面谢恩,太后眉目间全是慈爱,转身便和皇帝说道:“皇后虽然性子绵软了些,但胜在温柔小意,你们若是琴瑟和鸣,哀家的心便也放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