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话肯定是有偏颇的,农村也有疼闺女的,城里也有不疼闺女偏爱儿子的,只是这年头城里人的日子相对比农村人好过太多,加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同,这也造成了城里女孩有比农村女孩更高的上学几率。
木果子这趟在大姑家呆了几天,狠狠涨了一波见识,原来读书的好处有那么大,要不是她过了读书的年纪,她也恨不得重回学校念书呢。
“德成他大姐可是中专生,一毕业就进了医院当护士,现在每个月不算补贴有二十八块钱的工资呢,因为有工作,即便嫁了人在婆家也硬气,就算想要帮衬娘家花的也是自己的钱,婆家人都没办法说三道四的,我觉得他们家送闺女念书这个习惯挺好的,闺女都培养出来了,让她们自己有能力,将来也不需要靠娘家出力,相反还能带来不少好处呢。”
木果子之前也因为相亲对象家送女孩子念书这件事不高兴,还是大姑狠狠给她洗脑了一波,让她意识到这里面的好处。
再说了,她的条件一般,要不是有她姑父这个关系,加上她长得浓眉大眼模样好,对方还未必乐意娶她这样一个农村姑娘呢。
现在是人家挑她,不是她挑人家的时候,别说这会儿对方就供着一个闺女了,就算再多供几个,那也轮不到她挑剔。
“妈,我觉得果子说得对,现在世道和以前不一样了,毛主席都说了,女人也能顶半边天,主席的话还能有错?”
木红军差点就要为他这个妹子举双手双脚鼓掌了。
送女儿歆歆去念书这件事在她六岁后就上了木红军夫妻俩的计划表内,只是现在公社小学有规定,不收不满八岁的孩子,因此木红军以及就没提这件事。
他觉得今天或许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我和胜男琢磨了一下,我们俩就歆歆一个闺女,将来她出息了,才有能力帮我们养老,所以等她满八岁,我和胜男就送她去念书,她能念多远,我和胜男就供多远。”
笑话,多宝贝的一个姑娘啊,难不成将来就让她留村里跟着大伙儿一块种地?好不容易养的细细白白的肌肤晒得黑黄粗糙,东家长西家短的为了一截葱一头蒜计较?
光是想想这个画面,木红军都心疼的厉害。
他想过了,普通人想要离开农村进城的唯一出路就是念书,现在大学没法考,可还有中专,只要考上了中专就能包分配,再说了,木红军不觉得国家会永远禁止高考,一个国家不能没有人才,现在的工农兵大学生都是啥玩意儿啊,就当初隔壁公社被选上的那个幸运儿,三位数的加减法不知道会不会呢,就这样的大学生,那不是开玩笑吗。
所以综合考虑,木红军觉得国家迟早还是会恢复高考的,如果自家闺女运气好,没准还能做高考恢复后头几波大学生呢。
当然,这一切的基于女儿读书的前提上,不然就算高考恢复了,也和歆歆无关。
“对啊,歆歆也快到年纪了吧,我觉得三哥的想法挺好,要是能够考上中专,将来就能包分配工作了,到那时候找对象的选择面也广了。”
木果子连连点头,她也是希望娘家出息人越来越多的,毕竟这门婚事成了,她还算是高嫁,光靠老姑一家撑着不足以她在婆家挺胸抬头,只有娘家越来越好了,她在婆家才会越有底气。
“好啥好啊,瞎胡闹。”
木老太不明白怎么好端端的就扯到孙女念书这件事上了,现在家里就一个长孙在公社小学念书,虽然学费不高,可念书意味着家里少了一个小劳动力,这也是为什么长孙女木芸明明已经到念书的年纪,家里却从来没有考虑过送她去念书的原因。
“你和胜男还年轻,想办法再生一个儿子才是正经事。”
木老太看了眼一旁懵懵懂懂的二孙女,想着今天还是这个二孙女念着她这个奶奶,让儿子送来了麦乳精,一下子有些不好意思说重话了。
可老观念,家里没个儿子就是不成的,不说将来没人养老,就说出嫁的闺女也需要娘家兄弟撑腰啊,没个兄弟,婆家人欺负你都没人帮你出头。
木老太就不明白儿子为啥不肯再生一个,明明也没到养不起的程度。
第170章 躺赢在六零年9
“妈,这事儿不用再说了, 我这辈子就歆歆一个闺女了。”
木红军知道他妈总是放不下让他和媳妇再生一个念头, 可他是真心觉得没必要。
他有两个兄弟一个妹妹, 爸妈疼他, 可同样还有三个人来分薄父母的关注和疼爱,同时还有很现实的一点,那就是家里的物资资源同样被分成了好几分,落到每个人身上的,微乎其微。
木红军不能没良心的说爸妈对他不好,因为作为最小的儿子,他确确实实是受到关注最多的那一个, 可木红军还是忍不住会想要更多。
所以打从结婚后木红军就打定了主意, 只要一个孩子, 不论男女,把他所有的关注和爱给与那个孩子,把他所能积攒的物资资源也留给那一个孩子,幸运的是他的妻子和他有着类似的观念, 并不觉得一定要生一个男孩, 家庭才完美。
“儿子生再多不孝顺依旧和没生一样,女儿只一个养得好了,照样能够给我养老送终。”
木红军掷地有声的说道:“我这辈子可能也没啥大能耐,或许一辈子我和胜男也就只能挣个千八百块钱,养一个闺女,这些钱足够我们供她读书, 给她办下丰盛的嫁妆,可要是再生几个,我们还得给每个孩子建房子,准备彩礼嫁妆,分到每个人头上的可能也就几百块钱,因为给的钱少了,每个孩子的生活幸福度也顺势等分,很大可能,他们每一个人都只能平平庸庸地过一辈子,我把孩子生出来,不能给他好日子,反而让他遭罪,何必呢。”
--
木果子这趟在大姑家呆了几天,狠狠涨了一波见识,原来读书的好处有那么大,要不是她过了读书的年纪,她也恨不得重回学校念书呢。
“德成他大姐可是中专生,一毕业就进了医院当护士,现在每个月不算补贴有二十八块钱的工资呢,因为有工作,即便嫁了人在婆家也硬气,就算想要帮衬娘家花的也是自己的钱,婆家人都没办法说三道四的,我觉得他们家送闺女念书这个习惯挺好的,闺女都培养出来了,让她们自己有能力,将来也不需要靠娘家出力,相反还能带来不少好处呢。”
木果子之前也因为相亲对象家送女孩子念书这件事不高兴,还是大姑狠狠给她洗脑了一波,让她意识到这里面的好处。
再说了,她的条件一般,要不是有她姑父这个关系,加上她长得浓眉大眼模样好,对方还未必乐意娶她这样一个农村姑娘呢。
现在是人家挑她,不是她挑人家的时候,别说这会儿对方就供着一个闺女了,就算再多供几个,那也轮不到她挑剔。
“妈,我觉得果子说得对,现在世道和以前不一样了,毛主席都说了,女人也能顶半边天,主席的话还能有错?”
木红军差点就要为他这个妹子举双手双脚鼓掌了。
送女儿歆歆去念书这件事在她六岁后就上了木红军夫妻俩的计划表内,只是现在公社小学有规定,不收不满八岁的孩子,因此木红军以及就没提这件事。
他觉得今天或许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我和胜男琢磨了一下,我们俩就歆歆一个闺女,将来她出息了,才有能力帮我们养老,所以等她满八岁,我和胜男就送她去念书,她能念多远,我和胜男就供多远。”
笑话,多宝贝的一个姑娘啊,难不成将来就让她留村里跟着大伙儿一块种地?好不容易养的细细白白的肌肤晒得黑黄粗糙,东家长西家短的为了一截葱一头蒜计较?
光是想想这个画面,木红军都心疼的厉害。
他想过了,普通人想要离开农村进城的唯一出路就是念书,现在大学没法考,可还有中专,只要考上了中专就能包分配,再说了,木红军不觉得国家会永远禁止高考,一个国家不能没有人才,现在的工农兵大学生都是啥玩意儿啊,就当初隔壁公社被选上的那个幸运儿,三位数的加减法不知道会不会呢,就这样的大学生,那不是开玩笑吗。
所以综合考虑,木红军觉得国家迟早还是会恢复高考的,如果自家闺女运气好,没准还能做高考恢复后头几波大学生呢。
当然,这一切的基于女儿读书的前提上,不然就算高考恢复了,也和歆歆无关。
“对啊,歆歆也快到年纪了吧,我觉得三哥的想法挺好,要是能够考上中专,将来就能包分配工作了,到那时候找对象的选择面也广了。”
木果子连连点头,她也是希望娘家出息人越来越多的,毕竟这门婚事成了,她还算是高嫁,光靠老姑一家撑着不足以她在婆家挺胸抬头,只有娘家越来越好了,她在婆家才会越有底气。
“好啥好啊,瞎胡闹。”
木老太不明白怎么好端端的就扯到孙女念书这件事上了,现在家里就一个长孙在公社小学念书,虽然学费不高,可念书意味着家里少了一个小劳动力,这也是为什么长孙女木芸明明已经到念书的年纪,家里却从来没有考虑过送她去念书的原因。
“你和胜男还年轻,想办法再生一个儿子才是正经事。”
木老太看了眼一旁懵懵懂懂的二孙女,想着今天还是这个二孙女念着她这个奶奶,让儿子送来了麦乳精,一下子有些不好意思说重话了。
可老观念,家里没个儿子就是不成的,不说将来没人养老,就说出嫁的闺女也需要娘家兄弟撑腰啊,没个兄弟,婆家人欺负你都没人帮你出头。
木老太就不明白儿子为啥不肯再生一个,明明也没到养不起的程度。
第170章 躺赢在六零年9
“妈,这事儿不用再说了, 我这辈子就歆歆一个闺女了。”
木红军知道他妈总是放不下让他和媳妇再生一个念头, 可他是真心觉得没必要。
他有两个兄弟一个妹妹, 爸妈疼他, 可同样还有三个人来分薄父母的关注和疼爱,同时还有很现实的一点,那就是家里的物资资源同样被分成了好几分,落到每个人身上的,微乎其微。
木红军不能没良心的说爸妈对他不好,因为作为最小的儿子,他确确实实是受到关注最多的那一个, 可木红军还是忍不住会想要更多。
所以打从结婚后木红军就打定了主意, 只要一个孩子, 不论男女,把他所有的关注和爱给与那个孩子,把他所能积攒的物资资源也留给那一个孩子,幸运的是他的妻子和他有着类似的观念, 并不觉得一定要生一个男孩, 家庭才完美。
“儿子生再多不孝顺依旧和没生一样,女儿只一个养得好了,照样能够给我养老送终。”
木红军掷地有声的说道:“我这辈子可能也没啥大能耐,或许一辈子我和胜男也就只能挣个千八百块钱,养一个闺女,这些钱足够我们供她读书, 给她办下丰盛的嫁妆,可要是再生几个,我们还得给每个孩子建房子,准备彩礼嫁妆,分到每个人头上的可能也就几百块钱,因为给的钱少了,每个孩子的生活幸福度也顺势等分,很大可能,他们每一个人都只能平平庸庸地过一辈子,我把孩子生出来,不能给他好日子,反而让他遭罪,何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