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李大伯表示要让李二仪去免费帮忙干活并且交食宿费, 被老家的亲戚们拒绝了, 表示都是一家人, 说什么食宿费太寒碜人了,人过来当作走亲戚就行了!我们保证好好教他怎么种地!
二月底的早春,对于李二仪而言, 原本应该是出外踏青参加文会的好时节,现在却变成了正是春耕准备开始的好时节,
因为李二仪实在太缺乏外出经验,除了院试的时候跟着家中男性长辈去到府城之外, 从来没有单独外出过,不放心的李大伯最后还是决定让蒙爸带着李二仪去一趟隔壁县的老家。
蒙爸: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 其实我也从来没有外出过,外出经验这种东西我也没有谢谢!
不知道真相的李大伯以为自己弟弟护送是个靠谱的选择,但是蒙萌知道不是啊!这让蒙爸送很容易就送菜了啊!说不定还没有李二仪自己单独出门来的安全呢!
蒙萌忧心之下, 已经再考虑要不要接着给李二仪布置功课为借口,说自己要和老家的长辈沟通一下, 凭借着这事跟过去走一趟算了。
然而这一来一回, 少说要三五天, 多则七八天, 还有两个月李小弟和李三才就要府试, 李大伯怎么肯放蒙萌在这个时候离开直接说让蒙萌列明单子,到时候蒙爸会交代家乡的老人, 不用蒙萌跟着来回奔波。
蒙萌听闻李大伯此言,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更好地借口,只能谢过李大伯,再想别的办法。
所幸的是,在蒙萌绞尽脑汁也没想出好借口的时候,老家亲戚有一个来县城打零工的汉子上门了。
虽然说是送李二仪出去锻炼,但是家里人出于担心还是帮着收拾了不少行李,这一收拾就耽搁了两三天,不仅李大伯托人捎过去的信有了回复,老家的长辈们还拖人带了口信给家里趁着农闲来城里打工的孩子,说是帮着亲戚李家的兄弟一起回家。
来的汉子自称李二柱,一般家里人都喊他二柱子,是李大伯联系的老人家的二孙子,最近冬季没事在县里做一点杂工补贴家计,最近接到家里传来的口信,听说李家的二兄弟要过去自己家里体验什么耕种,正好快要到春耕的时候,干脆就提前几天辞工来到李家,看看有没有可以帮把手的地方。
李家家风清正,虽然老家人不读书,但也是一样的品格,不是那种有个有钱的亲戚有事没事就会上门打秋风的性格,若不是李二柱特意上门来帮着带人回家,李家甚至不知道李二柱过来县城打工了。
你这孩子,过来县城怎么不过来和叔叔伯伯说一声李大伯虽然满意老家人的朴实,但也不免觉得自己被当了外人,这时代一个家族的人都讲究亲如一家,因此李大伯忍不住说上李二柱两句。
李二柱被说了也不生气,憨憨地摸了摸后脑勺道:我们之前都在老家的县城打零工,这两年正好这边县城有了码头,多了不少打零工的机会不说,工钱也高了不少,所以家里人才过来这边。我过来前爷爷就说了,没事不要麻烦您!说您每次招待起来都太破费了!我们是过来工作的,又不是走亲戚的,没必要让您家知道,我们才没说。
李二柱的爷爷是李大伯的长辈,在族里排行老六,面对长辈,李大伯当然说不出什么不对的话,只能不停的道:六叔这也太见外了!太客气了!
李二柱只是憨笑:说起来咱们一个村子都是亲戚,就算我们家近一点,别人家也是不算远的族亲啊!如果大家都过来,您这边怕是一年到头没得闲了!如果有事情,我们肯定不会客气过来求您帮忙,但这不是没事嘛!没必要麻烦您家啊!
李大伯无奈,只能让媳妇和儿媳妇们帮忙安排李二柱住下,等过一两天再出发。
蒙萌一家自从穿越过来之后,接触的都是城里的小市民,这是第一次看到古代的农家汉子,好奇的蒙爸不由带着王棠凑过去了解一下这个时代的乡野生活。
当听说平日里耕作的一些辛苦和天公不作美的时候血汗白流的时候,蒙爸和王棠不由咂舌,一方面为古代劳动人民的辛苦而感慨,一方面也是同情即将经历一遍的李二仪。
准备好了之后,李大伯雇了一辆骡车,放上带给老家老人孩子的礼物,便让李二仪跟着李二柱出发了。
至于蒙爸有李二柱在,他也不用浪费时间过去一趟了,不管是给孩子们改卷子还是好好复习准备明年的秋闱,都是需要时间的事情。
李二仪跟着李二柱坐了一整天的骡车,因为车上东西多,所以行进地是比较慢的,路上歇息了一晚第二天才到了老家李家村。
一道村子里,李二狗就受到了目前村子里辈分最高的长辈六爷爷的欢迎,隔着老远看到六爷爷的身影之后,就听见六爷爷声如洪钟般的大嗓门喊道:二狗子回来啦!
六叔公喊我嘛!
六爷爷是在喊我!没听说是二狗子吗!两个小孩应答的声音也很有穿透力。
李middot;二狗子middot;仪:这个村里到底有多少狗子!绝望!
绝望的二狗子哥哥李二仪暂时告别了蒙萌的生活,打发掉这个学问没问题的哥哥,剩下的便宜弟弟们和蒙爸、王棠的学问可就成大问题了。
两小弟学习的时候,在蒙萌的压迫之下,蒙爸和王棠也跟着学了学,只是背书的速度是赶不上两个小弟了,但是所幸院试的考试内容中帖经的部分不多,乡试更是没有帖经这种考试形式,所以蒙萌也没有强求两人要将书本内容背的滚瓜烂熟,只是要求要知道每句古语的意思和出处罢了,毕竟这时候的科举最喜欢考的就是截搭题。
--
二月底的早春,对于李二仪而言, 原本应该是出外踏青参加文会的好时节,现在却变成了正是春耕准备开始的好时节,
因为李二仪实在太缺乏外出经验,除了院试的时候跟着家中男性长辈去到府城之外, 从来没有单独外出过,不放心的李大伯最后还是决定让蒙爸带着李二仪去一趟隔壁县的老家。
蒙爸: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 其实我也从来没有外出过,外出经验这种东西我也没有谢谢!
不知道真相的李大伯以为自己弟弟护送是个靠谱的选择,但是蒙萌知道不是啊!这让蒙爸送很容易就送菜了啊!说不定还没有李二仪自己单独出门来的安全呢!
蒙萌忧心之下, 已经再考虑要不要接着给李二仪布置功课为借口,说自己要和老家的长辈沟通一下, 凭借着这事跟过去走一趟算了。
然而这一来一回, 少说要三五天, 多则七八天, 还有两个月李小弟和李三才就要府试, 李大伯怎么肯放蒙萌在这个时候离开直接说让蒙萌列明单子,到时候蒙爸会交代家乡的老人, 不用蒙萌跟着来回奔波。
蒙萌听闻李大伯此言,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更好地借口,只能谢过李大伯,再想别的办法。
所幸的是,在蒙萌绞尽脑汁也没想出好借口的时候,老家亲戚有一个来县城打零工的汉子上门了。
虽然说是送李二仪出去锻炼,但是家里人出于担心还是帮着收拾了不少行李,这一收拾就耽搁了两三天,不仅李大伯托人捎过去的信有了回复,老家的长辈们还拖人带了口信给家里趁着农闲来城里打工的孩子,说是帮着亲戚李家的兄弟一起回家。
来的汉子自称李二柱,一般家里人都喊他二柱子,是李大伯联系的老人家的二孙子,最近冬季没事在县里做一点杂工补贴家计,最近接到家里传来的口信,听说李家的二兄弟要过去自己家里体验什么耕种,正好快要到春耕的时候,干脆就提前几天辞工来到李家,看看有没有可以帮把手的地方。
李家家风清正,虽然老家人不读书,但也是一样的品格,不是那种有个有钱的亲戚有事没事就会上门打秋风的性格,若不是李二柱特意上门来帮着带人回家,李家甚至不知道李二柱过来县城打工了。
你这孩子,过来县城怎么不过来和叔叔伯伯说一声李大伯虽然满意老家人的朴实,但也不免觉得自己被当了外人,这时代一个家族的人都讲究亲如一家,因此李大伯忍不住说上李二柱两句。
李二柱被说了也不生气,憨憨地摸了摸后脑勺道:我们之前都在老家的县城打零工,这两年正好这边县城有了码头,多了不少打零工的机会不说,工钱也高了不少,所以家里人才过来这边。我过来前爷爷就说了,没事不要麻烦您!说您每次招待起来都太破费了!我们是过来工作的,又不是走亲戚的,没必要让您家知道,我们才没说。
李二柱的爷爷是李大伯的长辈,在族里排行老六,面对长辈,李大伯当然说不出什么不对的话,只能不停的道:六叔这也太见外了!太客气了!
李二柱只是憨笑:说起来咱们一个村子都是亲戚,就算我们家近一点,别人家也是不算远的族亲啊!如果大家都过来,您这边怕是一年到头没得闲了!如果有事情,我们肯定不会客气过来求您帮忙,但这不是没事嘛!没必要麻烦您家啊!
李大伯无奈,只能让媳妇和儿媳妇们帮忙安排李二柱住下,等过一两天再出发。
蒙萌一家自从穿越过来之后,接触的都是城里的小市民,这是第一次看到古代的农家汉子,好奇的蒙爸不由带着王棠凑过去了解一下这个时代的乡野生活。
当听说平日里耕作的一些辛苦和天公不作美的时候血汗白流的时候,蒙爸和王棠不由咂舌,一方面为古代劳动人民的辛苦而感慨,一方面也是同情即将经历一遍的李二仪。
准备好了之后,李大伯雇了一辆骡车,放上带给老家老人孩子的礼物,便让李二仪跟着李二柱出发了。
至于蒙爸有李二柱在,他也不用浪费时间过去一趟了,不管是给孩子们改卷子还是好好复习准备明年的秋闱,都是需要时间的事情。
李二仪跟着李二柱坐了一整天的骡车,因为车上东西多,所以行进地是比较慢的,路上歇息了一晚第二天才到了老家李家村。
一道村子里,李二狗就受到了目前村子里辈分最高的长辈六爷爷的欢迎,隔着老远看到六爷爷的身影之后,就听见六爷爷声如洪钟般的大嗓门喊道:二狗子回来啦!
六叔公喊我嘛!
六爷爷是在喊我!没听说是二狗子吗!两个小孩应答的声音也很有穿透力。
李middot;二狗子middot;仪:这个村里到底有多少狗子!绝望!
绝望的二狗子哥哥李二仪暂时告别了蒙萌的生活,打发掉这个学问没问题的哥哥,剩下的便宜弟弟们和蒙爸、王棠的学问可就成大问题了。
两小弟学习的时候,在蒙萌的压迫之下,蒙爸和王棠也跟着学了学,只是背书的速度是赶不上两个小弟了,但是所幸院试的考试内容中帖经的部分不多,乡试更是没有帖经这种考试形式,所以蒙萌也没有强求两人要将书本内容背的滚瓜烂熟,只是要求要知道每句古语的意思和出处罢了,毕竟这时候的科举最喜欢考的就是截搭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