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应该乘坐地铁回学校的,今天是周三,他晚上回去还要复习一下下午Python课上的知识点,做几道编程题巩固一下,但现在他不想坐地铁,又重新回到拥挤的人群中。
他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决定走回去,一边走,一边用耳机在听 We Are Young,路过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大学路的时候,刘睿涛心里莫名的喜悦达到了巅峰,他一定要停一停,在马路边驻足,打开微博,搜索《母星》,发现都是一些营销号发的通稿,没几个看过电影的人的评价,他又不能剧透,也不好发微博,就又看了一眼豆瓣,输入“母星”两个字,看到显示有一些小组讨论。
这是刘睿涛第一次知道豆瓣竟然还有小组这个版块,然后他就看到了里面充斥的都是一些唱衰《母星》、拉踩陆鸣的帖子。
刘睿涛可以说是听着陆鸣的歌,看着陆鸣的电视剧长大的,他小学、初中同班同学里有很多陆鸣的粉丝,他还知道他们叫艾草。
他一直对追星有着某种莫名的偏见,他知道这样不好,平时不会说出口,但他心里一直觉得:为了一个陌生人,费心费力,还花那么多钱,不值得。他肯定不会为了一个陌生人和其他陌生网友互呛的。
就在今天,情况起了变化,刘睿涛看到那些尬嘲的可笑帖子,气不打一处来,急着要与他们争辩、理论,却发现自己不是小组成员,无法回复帖子,进组又要审核,他只得在转发里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为激动,他一连转发了十多条,而且他豆瓣又不经常用,点进主页一看,他的灰头像账号动态基本都是今天发的,为陆鸣说话的。
刘睿涛被打成了“陆鸣买的低价水军”、“在大粉号召下,时隔多年重新反攻豆瓣的艾草姐姐”。
这些粉圈话术对刘睿涛来说有些陌生,但他还是看懂了这些人是在质疑他点映观众的真实性。从来没有在互联网怼过人,更不必提参与骂战的刘睿涛气死了,但又因为嘴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回击那些阴阳怪气的粉圈嘲人语录。
一直到晚上回到宿舍,他还在为陆鸣被无脑黑而生气,打开朋友圈看到有一个高中女同学发了一条动态,是关于陆鸣的,他火速点了个赞。这一刻,刘睿涛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不好,号称绝不追星的他,正在成为艾草的边缘反复试探。
后来,在经历了《母星》上映期间腥风血雨的舆论战之后,刘睿涛懂了:他这叫被尬嘲虐粉入坑了,但此时普通宅男小刘同志还不清楚这些弯弯绕,他只是感慨这些无聊网友怎么就无脑针对陆鸣,并在拒绝承认艾草身份的情况下,对此感到生气。
《母星》首映结束后,有很多观看电影的微博大V、业内人士、豆瓣影评博主,也都对电影做出了评价。
所有人的说法都很统一,说这是惊喜之作,让人看到未来中国科幻片的无限可能,观影体验不输同题材好莱坞大片,中国电影工业未来可期。
陆鸣忠实的黑粉自然是不相信的,他们自有他们成体系的一套话术。
【这些大V的话听听就算了,上次那部《雷点》最后豆瓣4.5分,正式上映以前,业内也都是吹的。】
【本来就是,大家都要恰饭的嘛,可以理解。皓月这么有钱,买通几个博主夸一夸还不是很简单的事。】
【不是我狗眼看人低,实在是陆鸣过去的电影作品很难说服我他可以拍好科幻片。如果这是一部文艺片,点映之后评价很高,我信的,陆鸣确实是有这个实力的。但这是典型的商业片啊。你见过几个从文艺片转型拍商业片很成功的?都是拍得乱七八糟的,不尊重市场,又想赚钱,拍商业片还要夹带私货,传递一些所谓的审美理念。】
9月30日,《母星》全国公映。
各个购票软件评分超过9.7,更为严格的豆瓣评分开分8.7,《母星》口碑超乎想象的好。
可惜的是,在前三天,《母星》的好口碑并没能直接转化为排片率。
皓月影视是电影业界新秀,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文娱版块子公司,新媒体宣传是强项,和院线谈排片就比不过老牌影视公司了,那些公司和电影院利益捆绑更密切。
头三天,豆瓣评分8.7的《母星》票房一直被评分很水的购票网站也只拿到7.7的喜剧片《超级飞艇》压一头。
第四天,情况发生改变,《母星》单日票房破3亿,总票房达到6亿,成为同期影片票房冠军。
院线还是听到了观众的心声,根据市场反馈,调高了《母星》的排片。
只是此时,依然没有人猜到《母星》之后会打破内地电影单日票房纪录。
作者有话要说: 我来了,我来了,非常抱歉更新晚了,我接下来会更注意时间把控的,斯米马赛。
第43章 《母星》(3)
10月3日起, 《母星》坐稳国庆档日冠的位置,每天观影人次和票房都直线上升,渐渐和其他电影拉开差距, 成为断层票房冠军。
《母星》口碑一路发酵,网上开始出现了《母星》的精神股东, 每天都关注票房走势,在论坛开帖讨论电影内容,预测最终电影票房能不能超过50亿。
陆鸣这段时间的讨论度差不多又回到了顶流时期, 豆瓣大小八卦小组、微博、抖音, 各大社交媒体,一刷新都能看到陆鸣的动态。
毫无疑问, 陆鸣原本国民度就很高,如果把前艾草也纳入统计范围,那陆鸣的粉丝数也是很可观的。
--
他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决定走回去,一边走,一边用耳机在听 We Are Young,路过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大学路的时候,刘睿涛心里莫名的喜悦达到了巅峰,他一定要停一停,在马路边驻足,打开微博,搜索《母星》,发现都是一些营销号发的通稿,没几个看过电影的人的评价,他又不能剧透,也不好发微博,就又看了一眼豆瓣,输入“母星”两个字,看到显示有一些小组讨论。
这是刘睿涛第一次知道豆瓣竟然还有小组这个版块,然后他就看到了里面充斥的都是一些唱衰《母星》、拉踩陆鸣的帖子。
刘睿涛可以说是听着陆鸣的歌,看着陆鸣的电视剧长大的,他小学、初中同班同学里有很多陆鸣的粉丝,他还知道他们叫艾草。
他一直对追星有着某种莫名的偏见,他知道这样不好,平时不会说出口,但他心里一直觉得:为了一个陌生人,费心费力,还花那么多钱,不值得。他肯定不会为了一个陌生人和其他陌生网友互呛的。
就在今天,情况起了变化,刘睿涛看到那些尬嘲的可笑帖子,气不打一处来,急着要与他们争辩、理论,却发现自己不是小组成员,无法回复帖子,进组又要审核,他只得在转发里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为激动,他一连转发了十多条,而且他豆瓣又不经常用,点进主页一看,他的灰头像账号动态基本都是今天发的,为陆鸣说话的。
刘睿涛被打成了“陆鸣买的低价水军”、“在大粉号召下,时隔多年重新反攻豆瓣的艾草姐姐”。
这些粉圈话术对刘睿涛来说有些陌生,但他还是看懂了这些人是在质疑他点映观众的真实性。从来没有在互联网怼过人,更不必提参与骂战的刘睿涛气死了,但又因为嘴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回击那些阴阳怪气的粉圈嘲人语录。
一直到晚上回到宿舍,他还在为陆鸣被无脑黑而生气,打开朋友圈看到有一个高中女同学发了一条动态,是关于陆鸣的,他火速点了个赞。这一刻,刘睿涛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不好,号称绝不追星的他,正在成为艾草的边缘反复试探。
后来,在经历了《母星》上映期间腥风血雨的舆论战之后,刘睿涛懂了:他这叫被尬嘲虐粉入坑了,但此时普通宅男小刘同志还不清楚这些弯弯绕,他只是感慨这些无聊网友怎么就无脑针对陆鸣,并在拒绝承认艾草身份的情况下,对此感到生气。
《母星》首映结束后,有很多观看电影的微博大V、业内人士、豆瓣影评博主,也都对电影做出了评价。
所有人的说法都很统一,说这是惊喜之作,让人看到未来中国科幻片的无限可能,观影体验不输同题材好莱坞大片,中国电影工业未来可期。
陆鸣忠实的黑粉自然是不相信的,他们自有他们成体系的一套话术。
【这些大V的话听听就算了,上次那部《雷点》最后豆瓣4.5分,正式上映以前,业内也都是吹的。】
【本来就是,大家都要恰饭的嘛,可以理解。皓月这么有钱,买通几个博主夸一夸还不是很简单的事。】
【不是我狗眼看人低,实在是陆鸣过去的电影作品很难说服我他可以拍好科幻片。如果这是一部文艺片,点映之后评价很高,我信的,陆鸣确实是有这个实力的。但这是典型的商业片啊。你见过几个从文艺片转型拍商业片很成功的?都是拍得乱七八糟的,不尊重市场,又想赚钱,拍商业片还要夹带私货,传递一些所谓的审美理念。】
9月30日,《母星》全国公映。
各个购票软件评分超过9.7,更为严格的豆瓣评分开分8.7,《母星》口碑超乎想象的好。
可惜的是,在前三天,《母星》的好口碑并没能直接转化为排片率。
皓月影视是电影业界新秀,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文娱版块子公司,新媒体宣传是强项,和院线谈排片就比不过老牌影视公司了,那些公司和电影院利益捆绑更密切。
头三天,豆瓣评分8.7的《母星》票房一直被评分很水的购票网站也只拿到7.7的喜剧片《超级飞艇》压一头。
第四天,情况发生改变,《母星》单日票房破3亿,总票房达到6亿,成为同期影片票房冠军。
院线还是听到了观众的心声,根据市场反馈,调高了《母星》的排片。
只是此时,依然没有人猜到《母星》之后会打破内地电影单日票房纪录。
作者有话要说: 我来了,我来了,非常抱歉更新晚了,我接下来会更注意时间把控的,斯米马赛。
第43章 《母星》(3)
10月3日起, 《母星》坐稳国庆档日冠的位置,每天观影人次和票房都直线上升,渐渐和其他电影拉开差距, 成为断层票房冠军。
《母星》口碑一路发酵,网上开始出现了《母星》的精神股东, 每天都关注票房走势,在论坛开帖讨论电影内容,预测最终电影票房能不能超过50亿。
陆鸣这段时间的讨论度差不多又回到了顶流时期, 豆瓣大小八卦小组、微博、抖音, 各大社交媒体,一刷新都能看到陆鸣的动态。
毫无疑问, 陆鸣原本国民度就很高,如果把前艾草也纳入统计范围,那陆鸣的粉丝数也是很可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