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颈线条流畅,覆着薄薄一层肌肉,修长的脖子因为害羞而垂下,蝴蝶骨就更显突出,将衬衣撑起了一点弧度,像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
再往下,腰线微微收束。更要命的是,他穿的还是傅明渊的衬衣,宽大的衣服一直盖到大腿根,下边露出两条笔直修长的腿,配合着若隐若现的腰臀线条,比不穿还要惹眼。
傅明渊吞咽了一下,快速偏过脸:“我、我先出去……”
纪凡没搭话,动作飞快,只顾着往身上裹衣服。
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收拾整齐,小心翼翼地推开门,就见傅明渊抱臂坐在中庭的沙发上,不知在想些什么。
“我只是……想试试你缝的口袋。”纪凡硬着头皮写道。
小企鹅已经被塞进了内袋里,看起来适应良好,正迷迷糊糊地昏睡着。
“哦,是吗?”傅明渊强装镇定,但耳后一抹微红泄露了紧张的心情。
他起身走到纪凡身前,半跪下来,揉了揉肚皮的位置:“是这里吗?”
纪凡点点头,比了个口型:“睡着了。”
傅明渊于是停下动作,仰起脸笑了一下。
窗外再度刮起了暴风雪,能见度立刻降到了五米以内。这样的恶劣天气并不适合室外作业,再加上小企鹅的存在,他们干脆窝在房间里休息了一整天。
纪凡抱着啾啾,歪躺在傅明渊膝盖上,懒洋洋地听故事。
“……看这份笔记,米沙应该是地质学家,长期呆在南极观测记录火山的活动信息,”傅明渊随手翻了翻,道,“他们一个月通信一次,刚好和补给船的时间一致。”
虽说极地科考站能够实现一小部分自给自足的生产活动,大多数时候,还是依赖于外界补给。
就拿能源来说,部分科考站安装有太阳能板,但是一年里有一半时间都是极夜,算上维修折旧成本,实在是很不划算。
再说风力发电,占地面积过大,建造时容易对脆弱的生态造成破坏。转换效率低下不说,南极的平均风速也很一般,时有时无,完全是“薛定谔的风力发电”。
此外,为了保护极地生态,核能发电是严格禁止的。
这么算下来,在南极建造的那些所谓“绿色能源”,纯粹只是环保者的自我安慰而已。
而且,大部分科考队大多带有科研任务,好不容易来南极一趟,当然不可能只是为了研究发电种菜。太过重视科考站的续航问题,反而本末倒置。
正因如此,灾难发生后,大部分科考站都在短时间内失去了应对能力,只能尽快安排人员疏散撤离。
“米沙也走了吗?”纪凡有点好奇。
“不知道,这里只记录到去年7月。”傅明渊一目十行,翻到尾页,“安德烈退伍后辞去了工作,以机械师的身份来南极找他,之后他们一直在科考站工作。”
从极北到极南,经过漫长的等待,两人最终重逢在世界彼端。
好朋友……会为彼此做到这个地步吗?他们的关系到底……?想到这里,纪凡心里微微一动,扬起脑袋去看傅明渊。
正巧对方也正垂眸看他,狭长的凤眼线条凌厉,乌沉沉的,内里却盛着一汪柔软的光。
纪凡不自在地扭扭脖子,换了个姿势,偏头看向窗外。
窗台上摆放着抽出嫩芽的水培土豆,色泽鲜嫩,给万里冰封的雪原平添了一抹生机。
更远处,可以看到灰蒙蒙的天,天色很暗,像是国内傍晚六七点钟的样子。
纪凡隐约有些担忧。
极夜降临的速度快得出乎意料,他记得刚到“进步站”时,天色还只是稍微有点昏暗,眼下,在室内工作已经需要照明了。
按这个速度,或许不出几天,就会黑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那时候就彻底无法再进行室外作业。
像是觉察到他的心思,傅明渊揉揉他的脑袋:“等明天风雪结束,我会继续去维修室外机。”
纪凡推开他坐起来,焦急写道:“可我明天要上学……”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傅先生身边却没有一个人帮忙,这可怎么办?
“危险的横杠都标注好了,最麻烦的工具箱也运了上去,不会有事的。”
“可是……对了,等我一下。”纪凡灵光一闪,重新回到了龟壳里,点开了特殊商城。
商城里照例满是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一方面是因为节省,另一方面种植速度很快,纪凡这些天攒下了一笔巨款。
他深吸一口气,按下“随机刷新”。
一次,没有;两次,没有;三次……倒是有个好东西,但并不是他需要的。
纪凡不断翻页,目标商品却迟迟不肯不出现,刷新所需要的金叶子倒是一次比一次多。
刷了将近20次,背包里的金叶子所剩无几。终于,他眼前一亮:“找到了!”
只见购物框里,静静躺着一只“对讲机”。
“对讲机?”傅明渊有些困惑地皱了皱眉,突然想到了什么,将电脑转向纪凡,“是说这个吗?”
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黑色对讲机图标。
“上个月突然出现的,”傅明渊点开它,展示给纪凡看,“怎么都删不掉,要不是没有网络,我都要以为是病毒了。”
点开软件,对话框样式简约,通讯录里只有“小乌龟”一个名字。
--
再往下,腰线微微收束。更要命的是,他穿的还是傅明渊的衬衣,宽大的衣服一直盖到大腿根,下边露出两条笔直修长的腿,配合着若隐若现的腰臀线条,比不穿还要惹眼。
傅明渊吞咽了一下,快速偏过脸:“我、我先出去……”
纪凡没搭话,动作飞快,只顾着往身上裹衣服。
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收拾整齐,小心翼翼地推开门,就见傅明渊抱臂坐在中庭的沙发上,不知在想些什么。
“我只是……想试试你缝的口袋。”纪凡硬着头皮写道。
小企鹅已经被塞进了内袋里,看起来适应良好,正迷迷糊糊地昏睡着。
“哦,是吗?”傅明渊强装镇定,但耳后一抹微红泄露了紧张的心情。
他起身走到纪凡身前,半跪下来,揉了揉肚皮的位置:“是这里吗?”
纪凡点点头,比了个口型:“睡着了。”
傅明渊于是停下动作,仰起脸笑了一下。
窗外再度刮起了暴风雪,能见度立刻降到了五米以内。这样的恶劣天气并不适合室外作业,再加上小企鹅的存在,他们干脆窝在房间里休息了一整天。
纪凡抱着啾啾,歪躺在傅明渊膝盖上,懒洋洋地听故事。
“……看这份笔记,米沙应该是地质学家,长期呆在南极观测记录火山的活动信息,”傅明渊随手翻了翻,道,“他们一个月通信一次,刚好和补给船的时间一致。”
虽说极地科考站能够实现一小部分自给自足的生产活动,大多数时候,还是依赖于外界补给。
就拿能源来说,部分科考站安装有太阳能板,但是一年里有一半时间都是极夜,算上维修折旧成本,实在是很不划算。
再说风力发电,占地面积过大,建造时容易对脆弱的生态造成破坏。转换效率低下不说,南极的平均风速也很一般,时有时无,完全是“薛定谔的风力发电”。
此外,为了保护极地生态,核能发电是严格禁止的。
这么算下来,在南极建造的那些所谓“绿色能源”,纯粹只是环保者的自我安慰而已。
而且,大部分科考队大多带有科研任务,好不容易来南极一趟,当然不可能只是为了研究发电种菜。太过重视科考站的续航问题,反而本末倒置。
正因如此,灾难发生后,大部分科考站都在短时间内失去了应对能力,只能尽快安排人员疏散撤离。
“米沙也走了吗?”纪凡有点好奇。
“不知道,这里只记录到去年7月。”傅明渊一目十行,翻到尾页,“安德烈退伍后辞去了工作,以机械师的身份来南极找他,之后他们一直在科考站工作。”
从极北到极南,经过漫长的等待,两人最终重逢在世界彼端。
好朋友……会为彼此做到这个地步吗?他们的关系到底……?想到这里,纪凡心里微微一动,扬起脑袋去看傅明渊。
正巧对方也正垂眸看他,狭长的凤眼线条凌厉,乌沉沉的,内里却盛着一汪柔软的光。
纪凡不自在地扭扭脖子,换了个姿势,偏头看向窗外。
窗台上摆放着抽出嫩芽的水培土豆,色泽鲜嫩,给万里冰封的雪原平添了一抹生机。
更远处,可以看到灰蒙蒙的天,天色很暗,像是国内傍晚六七点钟的样子。
纪凡隐约有些担忧。
极夜降临的速度快得出乎意料,他记得刚到“进步站”时,天色还只是稍微有点昏暗,眼下,在室内工作已经需要照明了。
按这个速度,或许不出几天,就会黑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那时候就彻底无法再进行室外作业。
像是觉察到他的心思,傅明渊揉揉他的脑袋:“等明天风雪结束,我会继续去维修室外机。”
纪凡推开他坐起来,焦急写道:“可我明天要上学……”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傅先生身边却没有一个人帮忙,这可怎么办?
“危险的横杠都标注好了,最麻烦的工具箱也运了上去,不会有事的。”
“可是……对了,等我一下。”纪凡灵光一闪,重新回到了龟壳里,点开了特殊商城。
商城里照例满是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一方面是因为节省,另一方面种植速度很快,纪凡这些天攒下了一笔巨款。
他深吸一口气,按下“随机刷新”。
一次,没有;两次,没有;三次……倒是有个好东西,但并不是他需要的。
纪凡不断翻页,目标商品却迟迟不肯不出现,刷新所需要的金叶子倒是一次比一次多。
刷了将近20次,背包里的金叶子所剩无几。终于,他眼前一亮:“找到了!”
只见购物框里,静静躺着一只“对讲机”。
“对讲机?”傅明渊有些困惑地皱了皱眉,突然想到了什么,将电脑转向纪凡,“是说这个吗?”
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黑色对讲机图标。
“上个月突然出现的,”傅明渊点开它,展示给纪凡看,“怎么都删不掉,要不是没有网络,我都要以为是病毒了。”
点开软件,对话框样式简约,通讯录里只有“小乌龟”一个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