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
收拾完,杨东平都快累瘫了,看看一地的盆盆罐罐,还行。把内脏拿到树下,刨个坑埋进去,就大功告成,可以回去做饭了。
剥了七、八粒米煮粥,杨东平就准备凉拌个苦菜,这个菜可以消炎;再炒一大盘獾肉,可以补气血;炖个萝菔汤,可以解毒生津。两菜一汤够了。随着米粒的熬煮,特殊的米香一直围绕着杨东平跟圆圆,越闻越饿,馋得圆圆也不跟着杨东平打转了,就老老实实蹲在火塘边,一脸馋样的等吃,杨东平特别高兴,一切都值了。
趁做饭的功夫,先把油熬上,把之前装脂肪的大石罐一个个放进火堆里,这样可以同时兼顾其他事,又不耽误时间。半人高的大石罐有三个,证明獾可真肥。等菜都炒好了,可以吃饭时,獾油也熬得差不多,得了三个大半罐獾油。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只剩半罐的油渣皮,可以炒菜吃,香;也可以撒点盐当零食。
吃饭的时候杨东平在心里想“还好火塘够大,就是做饭的时候很热,有点熏,冬天还好,夏天可就难受了,一定要改成土灶,既能节约燃料,又干净卫生。”
粥软糯有弹性,清甜回甘,香气扑鼻;兔肉特别嫩滑,一点腥膻都没有,入口即化;苦菜也别有一番滋味。
不知不觉,杨东平跟圆圆又把全部食物都吃完了,一人一兽大眼瞪小眼,杨东平赶紧摸了摸小家伙的肚子,就怕它吃撑了,还好,滚圆的肚子,没到爆的可能性。
圆圆讨好的舔了舔杨东平的手指,哼唧两声。
松了口气,杨东平告诫自己,一定要定量,再好吃也不能胡吃海喝,对身体不好。
既然能打猎,肉食就不会缺,杨东平不打算委屈自己跟小家伙,熟能生巧,慢慢的,一步一步去大自然中取肉,在于弱肉强食的世界,也是一种乐趣。
吃完好好休息了会,趁火塘还有余火,杨东平再加了几块柴,准备把浸泡得差不多的獾肉块处理出来。
石锅烧一大锅水,等水开后,把洗干净的獾肉放进去焯一会,再捞出来清洗干净,估计没什么血后,最后烧一大锅清水,放盐,再放一把青蒿在里面,转眼水就变成翠绿色,很漂亮,把獾肉放进去煮熟,捞出来晾凉晒大半干,拿回屋再阴干透,这样就是最简单的肉干。又好吃又能保存,这是杨东平做给自己跟圆圆的零食。
等一切收拾完毕,杨东平才闲下来,想想之后的祭祀,准备再去翻翻书籍,看有什么特殊要求没有,自己也好早点准备。
……
祭祀火种要在晚上,晚上火才能对自然界产生最大的威慑力,而火在晚上才光彩明亮,耀眼。
祭祀要有主持人,也就是巫,得有祭品,现在准备的是五谷,作为尊重,参加祭祀的人要把自己打理干净,不要带有污浊。
作为主持的巫,要唱巫歌、跳巫舞,沟通火种,以求火种的庇护,让火种赐予族人力量。
因为没有巫亲自教导,能不能学到巫歌与巫舞的精髓,这就要看有没有做巫的天赋。
临时当巫都是逼不得已的事,其他的杨东平暂时不多考虑,还有两天时间就到月球之夜,必须要学会。
歌是古风的曲调,记住调子就好,词可以自由发挥,其实就是汇报现实中的困难与成果,祈求火种赐予力量与保护。
舞蹈比较难,看着那些完全违背力学原理的扭曲舞姿,杨东平面无表情。
第31章
以舞降神者,为“巫”
火种是自然力量,是图腾,也是神灵。
夜,很明亮,天空中大大的地球,发着莹莹淡蓝色光芒,柔和,不刺眼,比之地球白天的光线暗些,跟快下雨的阴天差不多,日月晷上的刻度都看得很清楚,视觉完全不受影响,蓝色的冷光,增添了一丝朦胧的神秘与浪漫。
农历2026年9月15日,月球进入漫长的夜晚,也是杨东平来到月球的第七天,经过对太阴岛、玄山的初步了解后,发现原始火种已经缩小到不能完全庇护玄山周边后,杨东平从巫留下的书籍找到让其壮大的办法,那就是祭祀。
这是杨东平第一次准备祭祀,在月球上的祭祀,作为巫的候选人,也是唯一的候选人。
把祭品整理好,放在储物袋,给自己脸上画好火焰图腾,穿上红袍,带着圆圆来到火塘。
火塘周边36根“路灯”经过15天的充电,个个跟小太阳似的,照得火塘周边纤毫毕现,争相发着光与热,述说着原始祭祀的荒蛮与神秘,“路灯”是卫士也是战士。
这场相隔了几千、上万年的祭祀,只有杨东平跟一小兽,是落幕还是开始…
走进火塘广场,周边几乎落针可闻,而小家伙估计也知道今夜很神圣,没有调皮,一脸严肃,身姿平稳的走在杨东平身边。
三十来米的坑底还是只有一朵巴掌大的火焰,隔得再远些都怕看不清楚,对比太强烈了。在地球光的照射下,火焰红中带蓝,最后竟慢慢变成尊贵的淡紫,犹如清晨那抹东来紫气,又犹如火中帝王般威严。
火塘外围这十二个祭台上的青铜器有“鼎”盛肉食,“簋”盛粮食,“觯”(Zhi四声)盛酒,共四组,也就是说在四个方位上,每个方位分别有一组。“这是指左青龙,右白虎,上玄武,下朱雀四方神兽。”杨东平蛮佩服自己的想象力。
--
剥了七、八粒米煮粥,杨东平就准备凉拌个苦菜,这个菜可以消炎;再炒一大盘獾肉,可以补气血;炖个萝菔汤,可以解毒生津。两菜一汤够了。随着米粒的熬煮,特殊的米香一直围绕着杨东平跟圆圆,越闻越饿,馋得圆圆也不跟着杨东平打转了,就老老实实蹲在火塘边,一脸馋样的等吃,杨东平特别高兴,一切都值了。
趁做饭的功夫,先把油熬上,把之前装脂肪的大石罐一个个放进火堆里,这样可以同时兼顾其他事,又不耽误时间。半人高的大石罐有三个,证明獾可真肥。等菜都炒好了,可以吃饭时,獾油也熬得差不多,得了三个大半罐獾油。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只剩半罐的油渣皮,可以炒菜吃,香;也可以撒点盐当零食。
吃饭的时候杨东平在心里想“还好火塘够大,就是做饭的时候很热,有点熏,冬天还好,夏天可就难受了,一定要改成土灶,既能节约燃料,又干净卫生。”
粥软糯有弹性,清甜回甘,香气扑鼻;兔肉特别嫩滑,一点腥膻都没有,入口即化;苦菜也别有一番滋味。
不知不觉,杨东平跟圆圆又把全部食物都吃完了,一人一兽大眼瞪小眼,杨东平赶紧摸了摸小家伙的肚子,就怕它吃撑了,还好,滚圆的肚子,没到爆的可能性。
圆圆讨好的舔了舔杨东平的手指,哼唧两声。
松了口气,杨东平告诫自己,一定要定量,再好吃也不能胡吃海喝,对身体不好。
既然能打猎,肉食就不会缺,杨东平不打算委屈自己跟小家伙,熟能生巧,慢慢的,一步一步去大自然中取肉,在于弱肉强食的世界,也是一种乐趣。
吃完好好休息了会,趁火塘还有余火,杨东平再加了几块柴,准备把浸泡得差不多的獾肉块处理出来。
石锅烧一大锅水,等水开后,把洗干净的獾肉放进去焯一会,再捞出来清洗干净,估计没什么血后,最后烧一大锅清水,放盐,再放一把青蒿在里面,转眼水就变成翠绿色,很漂亮,把獾肉放进去煮熟,捞出来晾凉晒大半干,拿回屋再阴干透,这样就是最简单的肉干。又好吃又能保存,这是杨东平做给自己跟圆圆的零食。
等一切收拾完毕,杨东平才闲下来,想想之后的祭祀,准备再去翻翻书籍,看有什么特殊要求没有,自己也好早点准备。
……
祭祀火种要在晚上,晚上火才能对自然界产生最大的威慑力,而火在晚上才光彩明亮,耀眼。
祭祀要有主持人,也就是巫,得有祭品,现在准备的是五谷,作为尊重,参加祭祀的人要把自己打理干净,不要带有污浊。
作为主持的巫,要唱巫歌、跳巫舞,沟通火种,以求火种的庇护,让火种赐予族人力量。
因为没有巫亲自教导,能不能学到巫歌与巫舞的精髓,这就要看有没有做巫的天赋。
临时当巫都是逼不得已的事,其他的杨东平暂时不多考虑,还有两天时间就到月球之夜,必须要学会。
歌是古风的曲调,记住调子就好,词可以自由发挥,其实就是汇报现实中的困难与成果,祈求火种赐予力量与保护。
舞蹈比较难,看着那些完全违背力学原理的扭曲舞姿,杨东平面无表情。
第31章
以舞降神者,为“巫”
火种是自然力量,是图腾,也是神灵。
夜,很明亮,天空中大大的地球,发着莹莹淡蓝色光芒,柔和,不刺眼,比之地球白天的光线暗些,跟快下雨的阴天差不多,日月晷上的刻度都看得很清楚,视觉完全不受影响,蓝色的冷光,增添了一丝朦胧的神秘与浪漫。
农历2026年9月15日,月球进入漫长的夜晚,也是杨东平来到月球的第七天,经过对太阴岛、玄山的初步了解后,发现原始火种已经缩小到不能完全庇护玄山周边后,杨东平从巫留下的书籍找到让其壮大的办法,那就是祭祀。
这是杨东平第一次准备祭祀,在月球上的祭祀,作为巫的候选人,也是唯一的候选人。
把祭品整理好,放在储物袋,给自己脸上画好火焰图腾,穿上红袍,带着圆圆来到火塘。
火塘周边36根“路灯”经过15天的充电,个个跟小太阳似的,照得火塘周边纤毫毕现,争相发着光与热,述说着原始祭祀的荒蛮与神秘,“路灯”是卫士也是战士。
这场相隔了几千、上万年的祭祀,只有杨东平跟一小兽,是落幕还是开始…
走进火塘广场,周边几乎落针可闻,而小家伙估计也知道今夜很神圣,没有调皮,一脸严肃,身姿平稳的走在杨东平身边。
三十来米的坑底还是只有一朵巴掌大的火焰,隔得再远些都怕看不清楚,对比太强烈了。在地球光的照射下,火焰红中带蓝,最后竟慢慢变成尊贵的淡紫,犹如清晨那抹东来紫气,又犹如火中帝王般威严。
火塘外围这十二个祭台上的青铜器有“鼎”盛肉食,“簋”盛粮食,“觯”(Zhi四声)盛酒,共四组,也就是说在四个方位上,每个方位分别有一组。“这是指左青龙,右白虎,上玄武,下朱雀四方神兽。”杨东平蛮佩服自己的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