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前的军人形象有着很大的差别。
这样的军人形象能不能代表部队,让观众看见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或者说军旅题材的电视剧适不适合拍摄成情景喜剧。
有人觉得不错,通过这种喜剧的形式拉近军人和观众的距离,让观众看到军队的另一面。
况且炊事班没有政治任务,不需要严格的保密条例,是个很好的切入点,能更自由发挥。
有人觉得是瞎胡闹,这部电视剧会让观众觉得部队不团结,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没有集体荣誉感,影响军人的形象,也影响百姓对军人的信任。
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以后会不会连战争电视剧也进行娱乐化,这个后果谁来负责。
在空政中心,双方讨论的非常激烈。
讨论到了最后,主题成了在新的形势下,部队的宣传工作应该怎么展开,是坚持主旋律,还是尝试加入娱乐消遣的内容,向着大众靠拢。
八十年代,观众还喜欢看主旋律的影视剧,现在观众更倾向于娱乐性强的片子。
面对香港和台湾的影视剧,面对武侠片和言情片,除了上了年纪的观众,没有人再喜欢看主旋律的电视剧。
这是空政电视艺术中心面临的困境,他们有国家拨款,拍摄出来的电视剧不愁销路,华国电视台肯定会播出,只是收视率令人堪忧。
怎么着也没办法和《京城人在纽约》相比,甚至比《过把瘾》这类言情剧也不如。
林子轩送来的这个剧本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是主旋律还是大众化,是塑造概念化的形象,还是塑造鲜活的人物。
这是开放和保守的争论。
空政中心的讨论没有结果,他们把林子轩找了来,想听听林子轩的想法,怎么会想拍这么一部军旅题材的电视剧。
林子轩听到这件事,发现自己有点想当然了。
《炊事班的故事》是个好本子,只是出现的早了点,这时候华国的情景喜剧刚刚发展起来,军旅题材相对敏感一些,只能说整个社会的开放程度还不够。
不过他还想尽力的争取一下。
“上面不是提倡摸着石头过河么?这是新事物,咱们先拍出来试试,看看观众的意见和社会上的评价,要是反响好的话就继续,不行的话就停掉好了。”林子轩提议道。
第一百八十五章 说服
林子轩赞同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不能过度娱乐化,他同样不想看到各种战争神剧的出现,不过适当的增添生活化的元素有助于获得观众的认同感。
实际上,《炊事班的故事》也属于主旋律,主题还是宣传正能量,只是多了喜剧的成分。
“一部电视剧面对的是观众,最终还是要观众来评判,咱们拍出来后邀请部队上的军人和普通观众先看,要是他们觉得有损军人的形象,那就不播了,至于造成的损失,咱们双方各占一半。”林子轩建议道。
他这么说是为了说服空政中心的领导,把投资定下来。
在他提交的制作计划里,《炊事班的故事》投资120万,拍摄30集,合4万一集。
以目前的市场行情,这算是良心价了,91年的时候一集情景喜剧最多2万块,这不是市场放开了嘛,民营资本的进入拉高了电视剧整体的制作费用。
演员和幕后人员的薪酬涨的最快,京城的物价也在上涨,过两年估计制作费用还会翻倍。
想要制作一部精良的电视剧,只能是这个价位。
也就是说,如果这部剧拍出来播不了,林子轩需要赔偿空政中心60万元。
这是为了给空政中心信心,他觉得这部剧能够成功。
观众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战争戏,人物脸谱化,猛然看到这种生活化的剧集一定会感兴趣。
当然,如果真的因为各种原因播不了,他也认了,大不了拍其他电视剧还债呗。
林子轩表现出了诚意,降低了空政中心的风险,让这件事有了转机。
空政中心的领导层经过商议,决定试试水,尝试转型,投资这种新型的军旅题材电视剧,不过他们有几个要求。
一个是把成本降低到100万以内,并使用空政中心自己的演员和幕后人员。
空政中心本身就有电视剧的制作班底,只是没拍过情景喜剧,经验不足,有了林子轩和冯小刚的加入,可以让他们积累拍情景喜剧的经验。
他们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一旦这部剧得到了观众的认可,社会反响不错,空政中心就能自己干了,他们不会一直依靠林子轩,要自力更生,这是部队上的优良传统。
林子轩不担心这个,他拍情景喜剧只是为了赚取第一桶金,不会一直拍这种类型。
再说,空政中心愿意提供演员和幕后人员可以节省一大笔资金,他们的薪酬由部队内部结算,和这部电视剧没有关系。
谈妥初步的意向后,林子轩要提供30集的完整剧本。
空政中心要进行审查,不能有故意丑化军人形象的情节,要保证剧集积极正面,具有教育意义,宣扬军队的新风尚。
为此,林子轩要花时间到空军的基层炊事班进行走访,深入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不能闭门造车,不能生搬硬套,很多段子都具有时代性,只有这个时代的故事才能真正的引起共鸣。
--
这样的军人形象能不能代表部队,让观众看见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或者说军旅题材的电视剧适不适合拍摄成情景喜剧。
有人觉得不错,通过这种喜剧的形式拉近军人和观众的距离,让观众看到军队的另一面。
况且炊事班没有政治任务,不需要严格的保密条例,是个很好的切入点,能更自由发挥。
有人觉得是瞎胡闹,这部电视剧会让观众觉得部队不团结,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没有集体荣誉感,影响军人的形象,也影响百姓对军人的信任。
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以后会不会连战争电视剧也进行娱乐化,这个后果谁来负责。
在空政中心,双方讨论的非常激烈。
讨论到了最后,主题成了在新的形势下,部队的宣传工作应该怎么展开,是坚持主旋律,还是尝试加入娱乐消遣的内容,向着大众靠拢。
八十年代,观众还喜欢看主旋律的影视剧,现在观众更倾向于娱乐性强的片子。
面对香港和台湾的影视剧,面对武侠片和言情片,除了上了年纪的观众,没有人再喜欢看主旋律的电视剧。
这是空政电视艺术中心面临的困境,他们有国家拨款,拍摄出来的电视剧不愁销路,华国电视台肯定会播出,只是收视率令人堪忧。
怎么着也没办法和《京城人在纽约》相比,甚至比《过把瘾》这类言情剧也不如。
林子轩送来的这个剧本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是主旋律还是大众化,是塑造概念化的形象,还是塑造鲜活的人物。
这是开放和保守的争论。
空政中心的讨论没有结果,他们把林子轩找了来,想听听林子轩的想法,怎么会想拍这么一部军旅题材的电视剧。
林子轩听到这件事,发现自己有点想当然了。
《炊事班的故事》是个好本子,只是出现的早了点,这时候华国的情景喜剧刚刚发展起来,军旅题材相对敏感一些,只能说整个社会的开放程度还不够。
不过他还想尽力的争取一下。
“上面不是提倡摸着石头过河么?这是新事物,咱们先拍出来试试,看看观众的意见和社会上的评价,要是反响好的话就继续,不行的话就停掉好了。”林子轩提议道。
第一百八十五章 说服
林子轩赞同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不能过度娱乐化,他同样不想看到各种战争神剧的出现,不过适当的增添生活化的元素有助于获得观众的认同感。
实际上,《炊事班的故事》也属于主旋律,主题还是宣传正能量,只是多了喜剧的成分。
“一部电视剧面对的是观众,最终还是要观众来评判,咱们拍出来后邀请部队上的军人和普通观众先看,要是他们觉得有损军人的形象,那就不播了,至于造成的损失,咱们双方各占一半。”林子轩建议道。
他这么说是为了说服空政中心的领导,把投资定下来。
在他提交的制作计划里,《炊事班的故事》投资120万,拍摄30集,合4万一集。
以目前的市场行情,这算是良心价了,91年的时候一集情景喜剧最多2万块,这不是市场放开了嘛,民营资本的进入拉高了电视剧整体的制作费用。
演员和幕后人员的薪酬涨的最快,京城的物价也在上涨,过两年估计制作费用还会翻倍。
想要制作一部精良的电视剧,只能是这个价位。
也就是说,如果这部剧拍出来播不了,林子轩需要赔偿空政中心60万元。
这是为了给空政中心信心,他觉得这部剧能够成功。
观众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战争戏,人物脸谱化,猛然看到这种生活化的剧集一定会感兴趣。
当然,如果真的因为各种原因播不了,他也认了,大不了拍其他电视剧还债呗。
林子轩表现出了诚意,降低了空政中心的风险,让这件事有了转机。
空政中心的领导层经过商议,决定试试水,尝试转型,投资这种新型的军旅题材电视剧,不过他们有几个要求。
一个是把成本降低到100万以内,并使用空政中心自己的演员和幕后人员。
空政中心本身就有电视剧的制作班底,只是没拍过情景喜剧,经验不足,有了林子轩和冯小刚的加入,可以让他们积累拍情景喜剧的经验。
他们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一旦这部剧得到了观众的认可,社会反响不错,空政中心就能自己干了,他们不会一直依靠林子轩,要自力更生,这是部队上的优良传统。
林子轩不担心这个,他拍情景喜剧只是为了赚取第一桶金,不会一直拍这种类型。
再说,空政中心愿意提供演员和幕后人员可以节省一大笔资金,他们的薪酬由部队内部结算,和这部电视剧没有关系。
谈妥初步的意向后,林子轩要提供30集的完整剧本。
空政中心要进行审查,不能有故意丑化军人形象的情节,要保证剧集积极正面,具有教育意义,宣扬军队的新风尚。
为此,林子轩要花时间到空军的基层炊事班进行走访,深入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不能闭门造车,不能生搬硬套,很多段子都具有时代性,只有这个时代的故事才能真正的引起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