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有能耐的公子不少,只是赵侯身体强健,哪个儿子手里都没有太大权利,一旦他回不去,赵国的损失就不只黄河以南这几十座城了,魏王在旁边虎视眈眈看着,那边只要乱起来,魏国就能吞掉大半个赵国。
卫霁认真听他们家师兄分析,愈发觉得自己的见识太少,难为孙师兄能把事情和他说的这么细致,换个人过来怕是要被当成榆木脑袋打出去。
孙大军师对小师弟崇拜的目光很是受用,他们家老师不在,当师兄的就得有当师兄的样子,小师弟年纪小,之前被家里保护的太过,如今刚开始接触这些事情,能接受的这么快着实有些超乎他的想象。
想当年他刚开始游历各国时,被这些纷乱嘈杂完全找不到头绪的事情搞的头疼了好长时间,小师弟学的这么快,一来是他自己有天分,二来肯定是他讲的好。
他孙伯灵当年也是让老师惊为天人的少年郎,如今看来亦是有成为良师的可能,他岁数也不小了,等这件事情结束,再回秦国后要不要找个徒弟带带?
嗯,是个好主意。
孙大军师满心愉悦的想着,将秦公和卫公的打算掰开来给他们家小师弟说完,然后正了神色叮嘱他到时候一定保护好自己。
看卫公方才的意思,似乎想让他们家小师弟学着如何处理政事,即便将来不会让他累着,该会的都学会了就不会轻易被底下人蒙骗了。
会盟那日只要安排得当不会真的有危险,小师弟之前经历那么多也算是命途多舛,区区扣押一国君主这种事情应该吓不到他。
卫霁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什么叫区区一点动静,会盟台当场动粗将赵侯扣押这种事情,在孙大军师口中竟然只是区区一点动静,口气这么大,您是跨越地域的阻隔吃到大蒜了吗?
这才多久不见,怎么一个两个都不拿事儿当事儿了?
俩人在帐中待了许久,另一边,秦公和卫公也把会盟当日的行动给敲定了,戚邑的兵马不多,在城门处站岗足够,掺和进这种事情无疑只会添乱,所以到时候只能靠秦兵以及秦公自己。
他们在这儿待的时间不短了,这两天还得注意赵侯的动向,在会盟之前消息不能传到韩魏,这种事情秦兵干不来,还得他回去安排。
“公子骐在城里有熙儿带着,秦公不必担心,这些日子不会亏待了他。”卫公走到帐外,想起还在城里的公子骐,尽量让自己的话显得不那么像威胁。
不怪他会这么想,秦公大老远来戚邑会盟,带来的小公子连帐篷都没进就直接去了城里,不知情的肯定觉得他们将公子骐当做质子来让秦公不敢轻举妄动。
公子骐多大点,他连儿子都不敢带过来,那孩子就更不能来了,就算别人会多想也就这样了,安全第一,性命最重要。
秦公完全没想到这里,他早早就知道公子骐这些天要留在城里,毕竟他带那小子过来就只想让他在富庶的戚邑长长见识,正儿八经的事情有大人在,不需要他一个半大孩子跟着发愁,“骐儿在家里野惯了,大哥该揍的时候别心软……算了,还是让侍卫揍吧,伤着大哥的手就不好了。”
身高体壮的年轻秦君看着旁边温文尔雅的华服青年,怎么也想不出来这人揍孩子的样子,话到嘴边赶紧改口,自家孩子自己了解,闹腾起来不揍一顿绝对安静不下来。
卫公看着压根没往那里想的年轻秦君,顿了一下无奈摇头,让人将卫霁喊出来然后准备回城。
是他多虑了,秦公这脑子在国事上极为卓越,其他时候不比公子虔强多少,他自己在这里纠结的不行,结果人家根本没注意,白担心一场。
大中午的天正热,在外面站一会儿额上就出了一层汗,卫公在等到宝贝弟弟上了马车后想起了什么,将跟着的内侍招来吩咐几句,然后才让车夫驾车回城。
人既然到了他卫国,不管过几天要闹出多大的动静,这几天在吃食上总不能怠慢了,天底下数他们卫国新鲜东西最多,这两天先把赵侯和那群赵兵的嘴巴养叼了,以后就能多开几条去赵国的商路,何乐而不为?
有钱不赚是傻蛋,三晋的钱不赚更是天理不容。
卫公眯了眯眼睛,进城之后让车夫转道去相国子京先生的住处,“哥哥有事情要和子京先生说,孟轲和庄周也在戚邑,霁儿去和他们玩一会儿,哥哥很快就好。”
国君都到戚邑来了,相国和其他朝臣自然也要跟来,世家大族的族人遍布各地,各自都能找到落脚之处,没人肯屈尊住传舍,所以就算戚邑多了那么多人,传舍里也只有往来的士子以及小商人。
被氏族控制的可以在各国行走的大商控制着绝大多数的财富,但是他们的数量却远远不及寻常不怎么出城的小商人以及走街串巷的贩夫走卒,囤积居奇不是随便来个人都能干的,不然在史书上有名有姓的也不会只有那几个。
卫霁来戚邑后没怎么出来逛,天气太热,人跟着也懈怠了起来,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在府里待着也不觉着闷,要不是今天跟着兄长出来,他还不知道孟轲和庄周也过来了。
未曾出仕的少年郎除了跟着他们家老师外没有其他进入宫廷的机会,就算有相国做老师,孟轲和庄周也不能经常进宫,这么一想,他们上次见面还是在两个月前春意融融的时候。
--
卫霁认真听他们家师兄分析,愈发觉得自己的见识太少,难为孙师兄能把事情和他说的这么细致,换个人过来怕是要被当成榆木脑袋打出去。
孙大军师对小师弟崇拜的目光很是受用,他们家老师不在,当师兄的就得有当师兄的样子,小师弟年纪小,之前被家里保护的太过,如今刚开始接触这些事情,能接受的这么快着实有些超乎他的想象。
想当年他刚开始游历各国时,被这些纷乱嘈杂完全找不到头绪的事情搞的头疼了好长时间,小师弟学的这么快,一来是他自己有天分,二来肯定是他讲的好。
他孙伯灵当年也是让老师惊为天人的少年郎,如今看来亦是有成为良师的可能,他岁数也不小了,等这件事情结束,再回秦国后要不要找个徒弟带带?
嗯,是个好主意。
孙大军师满心愉悦的想着,将秦公和卫公的打算掰开来给他们家小师弟说完,然后正了神色叮嘱他到时候一定保护好自己。
看卫公方才的意思,似乎想让他们家小师弟学着如何处理政事,即便将来不会让他累着,该会的都学会了就不会轻易被底下人蒙骗了。
会盟那日只要安排得当不会真的有危险,小师弟之前经历那么多也算是命途多舛,区区扣押一国君主这种事情应该吓不到他。
卫霁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什么叫区区一点动静,会盟台当场动粗将赵侯扣押这种事情,在孙大军师口中竟然只是区区一点动静,口气这么大,您是跨越地域的阻隔吃到大蒜了吗?
这才多久不见,怎么一个两个都不拿事儿当事儿了?
俩人在帐中待了许久,另一边,秦公和卫公也把会盟当日的行动给敲定了,戚邑的兵马不多,在城门处站岗足够,掺和进这种事情无疑只会添乱,所以到时候只能靠秦兵以及秦公自己。
他们在这儿待的时间不短了,这两天还得注意赵侯的动向,在会盟之前消息不能传到韩魏,这种事情秦兵干不来,还得他回去安排。
“公子骐在城里有熙儿带着,秦公不必担心,这些日子不会亏待了他。”卫公走到帐外,想起还在城里的公子骐,尽量让自己的话显得不那么像威胁。
不怪他会这么想,秦公大老远来戚邑会盟,带来的小公子连帐篷都没进就直接去了城里,不知情的肯定觉得他们将公子骐当做质子来让秦公不敢轻举妄动。
公子骐多大点,他连儿子都不敢带过来,那孩子就更不能来了,就算别人会多想也就这样了,安全第一,性命最重要。
秦公完全没想到这里,他早早就知道公子骐这些天要留在城里,毕竟他带那小子过来就只想让他在富庶的戚邑长长见识,正儿八经的事情有大人在,不需要他一个半大孩子跟着发愁,“骐儿在家里野惯了,大哥该揍的时候别心软……算了,还是让侍卫揍吧,伤着大哥的手就不好了。”
身高体壮的年轻秦君看着旁边温文尔雅的华服青年,怎么也想不出来这人揍孩子的样子,话到嘴边赶紧改口,自家孩子自己了解,闹腾起来不揍一顿绝对安静不下来。
卫公看着压根没往那里想的年轻秦君,顿了一下无奈摇头,让人将卫霁喊出来然后准备回城。
是他多虑了,秦公这脑子在国事上极为卓越,其他时候不比公子虔强多少,他自己在这里纠结的不行,结果人家根本没注意,白担心一场。
大中午的天正热,在外面站一会儿额上就出了一层汗,卫公在等到宝贝弟弟上了马车后想起了什么,将跟着的内侍招来吩咐几句,然后才让车夫驾车回城。
人既然到了他卫国,不管过几天要闹出多大的动静,这几天在吃食上总不能怠慢了,天底下数他们卫国新鲜东西最多,这两天先把赵侯和那群赵兵的嘴巴养叼了,以后就能多开几条去赵国的商路,何乐而不为?
有钱不赚是傻蛋,三晋的钱不赚更是天理不容。
卫公眯了眯眼睛,进城之后让车夫转道去相国子京先生的住处,“哥哥有事情要和子京先生说,孟轲和庄周也在戚邑,霁儿去和他们玩一会儿,哥哥很快就好。”
国君都到戚邑来了,相国和其他朝臣自然也要跟来,世家大族的族人遍布各地,各自都能找到落脚之处,没人肯屈尊住传舍,所以就算戚邑多了那么多人,传舍里也只有往来的士子以及小商人。
被氏族控制的可以在各国行走的大商控制着绝大多数的财富,但是他们的数量却远远不及寻常不怎么出城的小商人以及走街串巷的贩夫走卒,囤积居奇不是随便来个人都能干的,不然在史书上有名有姓的也不会只有那几个。
卫霁来戚邑后没怎么出来逛,天气太热,人跟着也懈怠了起来,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在府里待着也不觉着闷,要不是今天跟着兄长出来,他还不知道孟轲和庄周也过来了。
未曾出仕的少年郎除了跟着他们家老师外没有其他进入宫廷的机会,就算有相国做老师,孟轲和庄周也不能经常进宫,这么一想,他们上次见面还是在两个月前春意融融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