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成功吗?”李煦问。
“如果他胆子够大,还真有可能成,几万士兵兵变不是最严重的,颍川城的百姓有好几十万,如果百姓集体闹着要朝廷给个说法,甚至指明要处理薛宁两家,朝廷也会陷入两难之境。”
李煦了然,就算这件事与这两家无关,但百姓不会信,他们只会以为朝廷要包庇高官,只要安庆平再引导舆论,煽动士兵和百姓的情绪,朝廷迫于压力,可能真的会顺应民意。
“这应该就是安庆平的目的了,杀陈大人只是随手而已,也是给宁家一个警告。”李煦不得不说,安庆平够狠,也够大胆,应该也有足够的谋略,是个狠人。
寇骁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对付仇人,是否会用这整座城的百姓做个局,达成自己的目的,不过他阅历始终比不上在朝廷沉浮几十年的老狐狸,应该很难做到尽善尽美。
如果换成李煦……他要报复一个人应该不需要这么大费周章。
李煦听他这么说,握住他的手,摸着他掌心的老茧,说:“其实要看是什么样的仇恨,又是什么样的环境,如果我是安庆平,我压根不可能把女儿嫁入宁家,成亲前居然连成亲的人是谁都没查清楚就胡乱嫁了,这场事故他也要负一部分的责任。”
“听说安庆平挺宠爱这个女儿的,应该是大意了。”
“不管如何,他要做的不仅是报复宁家人,而是将女儿接回来,可我似乎并没有听说安小姐回家的消息。”
寇骁在京城也有密探,他也摇头说:“是没有回去,据说是安小姐自己的意思,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
李煦没见过这位安小姐,也不想知道她要做什么,“颍川不能成为安庆平报仇的工具,那些士兵和百姓更不能成为他利用的对象,本王这就给叶长青写信,让他想办法把安宁两家的仇怨宣传出去。”
“有用吗?”
“一步一步来吧,我们的人不多,能做的事情也不多,先看看效果再说。”
“不如直接杀了安庆平,他野心勃勃,又满心黑暗,这样的人留在朝廷不是好事。”寇骁以前不会管朝廷上有什么样的官员,但和李煦在一起久了,渐渐的也会想要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第264章 朱永乐是谁?
“这下子想要安庆平的命不容易了,他身边肯定有叛军守护,要么让皇帝招他回去,要么他自己想回京,否则一时半刻还真没好办法。”
李煦给京城那边写了封信,让雷骆尽快将安家的消息查清楚寄来,同时,让他联系上傅大人,让他给皇帝进言,看能否把安庆平换回去。
李煦能想到这,京城里的大官们也想到了,尤其在安庆平将罪名冠在薛宁两家后,朝中不少人都看出他这是要公报私仇。
安家与宁家的仇人人都知道,但与薛家什么什么有仇了呢?不少人私下去问薛太尉。
薛太尉自己还一脸胡涂呢,安庆平能有今天还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结果对方居然恩将仇报。
也有人想,安庆平之所以提到薛太尉,应该是为了把火烧的更大些,等查明真相,羽希读佳薛太尉可以是无辜的,宁家可以是罪魁祸首。
薛太尉不耐烦听这样的解释,“这种时候,将本官推至风尖浪口,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都是陷本官于不义。”
再说了,谁敢说自己的手就一定干净,薛太尉总管全大燕军马,敢说自己没收过一分贿赂,敢说自己没克扣过一文军饷吗?就算没有这些,他作为三皇子的丈人,敢说自己没有做过一点损人利己的事情吗?
“这安庆平真该死!”薛太尉急得团团转,最终想到的法子也是先让人给皇帝递话,看看能不能把安大人换回来。
他给的理由很中正,说:“安庆平在颍川无凭无据斩杀了陈大人,又教唆叛军和百姓联名上书,不达目的誓不甘休,他与宁家的仇人尽皆知,为报仇不择手段,实在无法想象,若是目的没有达到,他是否会煽动叛军造反,如果让这批叛军走出颍川,那大燕就真的要乱了。”
皇帝近来一直处于精神不济的状态,脑子有些胡涂,耳根子有点软,安庆平要当钦差去降服叛军是他自己站出来自荐的,当时也没人愿意接这个烂摊子,皇帝欣然同意,如今初见成效了,又有人要将他换回来。
理由听上去是很中肯,可谁都知道,只是有人怕死才不敢让安庆平继续做下去而已。
“这案子查还未查呢,以何理由将安卿撤回来呢?那陈述死了就死了,作为颍川郡守,他本就该为此次兵变负责,不死朕也要问罪于他,至于宁大人和薛大人,先让人查吧,清者自清,总要给百姓和将士们一个交代。”皇帝一点也不想得罪这群叛军,这群人虽然不是好东西,但也情有可原,如果查清此事就能解决兵乱,他肯定同意。
至于安庆平把矛头对准薛宁两位大人,也许这就是真相呢?死两个当官的而已,他再任命两个就是了,如果与他们无关,那就把罪魁祸首查出来,杀了他,这件事也就了结了。
皇帝懒洋洋地瞥了眼跪在下首的御史中丞,“你也起来吧,有时间跪在这里劝谏,不如多去查案,朕赋予你们监察百官的权利,你们却能让这些蛀虫侵吞军饷,祸害百姓,等这件事了,你们也该给朕一个说法了。”
御史中丞没料到引火烧身,唯唯诺诺地应承下来,然后退出门外,等出了宫,立即让随从给薛太尉递话,这事是不可能完成了,如今为今之计,只有尽快找个罪人给颍川一个交代。
--
“如果他胆子够大,还真有可能成,几万士兵兵变不是最严重的,颍川城的百姓有好几十万,如果百姓集体闹着要朝廷给个说法,甚至指明要处理薛宁两家,朝廷也会陷入两难之境。”
李煦了然,就算这件事与这两家无关,但百姓不会信,他们只会以为朝廷要包庇高官,只要安庆平再引导舆论,煽动士兵和百姓的情绪,朝廷迫于压力,可能真的会顺应民意。
“这应该就是安庆平的目的了,杀陈大人只是随手而已,也是给宁家一个警告。”李煦不得不说,安庆平够狠,也够大胆,应该也有足够的谋略,是个狠人。
寇骁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对付仇人,是否会用这整座城的百姓做个局,达成自己的目的,不过他阅历始终比不上在朝廷沉浮几十年的老狐狸,应该很难做到尽善尽美。
如果换成李煦……他要报复一个人应该不需要这么大费周章。
李煦听他这么说,握住他的手,摸着他掌心的老茧,说:“其实要看是什么样的仇恨,又是什么样的环境,如果我是安庆平,我压根不可能把女儿嫁入宁家,成亲前居然连成亲的人是谁都没查清楚就胡乱嫁了,这场事故他也要负一部分的责任。”
“听说安庆平挺宠爱这个女儿的,应该是大意了。”
“不管如何,他要做的不仅是报复宁家人,而是将女儿接回来,可我似乎并没有听说安小姐回家的消息。”
寇骁在京城也有密探,他也摇头说:“是没有回去,据说是安小姐自己的意思,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
李煦没见过这位安小姐,也不想知道她要做什么,“颍川不能成为安庆平报仇的工具,那些士兵和百姓更不能成为他利用的对象,本王这就给叶长青写信,让他想办法把安宁两家的仇怨宣传出去。”
“有用吗?”
“一步一步来吧,我们的人不多,能做的事情也不多,先看看效果再说。”
“不如直接杀了安庆平,他野心勃勃,又满心黑暗,这样的人留在朝廷不是好事。”寇骁以前不会管朝廷上有什么样的官员,但和李煦在一起久了,渐渐的也会想要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第264章 朱永乐是谁?
“这下子想要安庆平的命不容易了,他身边肯定有叛军守护,要么让皇帝招他回去,要么他自己想回京,否则一时半刻还真没好办法。”
李煦给京城那边写了封信,让雷骆尽快将安家的消息查清楚寄来,同时,让他联系上傅大人,让他给皇帝进言,看能否把安庆平换回去。
李煦能想到这,京城里的大官们也想到了,尤其在安庆平将罪名冠在薛宁两家后,朝中不少人都看出他这是要公报私仇。
安家与宁家的仇人人都知道,但与薛家什么什么有仇了呢?不少人私下去问薛太尉。
薛太尉自己还一脸胡涂呢,安庆平能有今天还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结果对方居然恩将仇报。
也有人想,安庆平之所以提到薛太尉,应该是为了把火烧的更大些,等查明真相,羽希读佳薛太尉可以是无辜的,宁家可以是罪魁祸首。
薛太尉不耐烦听这样的解释,“这种时候,将本官推至风尖浪口,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都是陷本官于不义。”
再说了,谁敢说自己的手就一定干净,薛太尉总管全大燕军马,敢说自己没收过一分贿赂,敢说自己没克扣过一文军饷吗?就算没有这些,他作为三皇子的丈人,敢说自己没有做过一点损人利己的事情吗?
“这安庆平真该死!”薛太尉急得团团转,最终想到的法子也是先让人给皇帝递话,看看能不能把安大人换回来。
他给的理由很中正,说:“安庆平在颍川无凭无据斩杀了陈大人,又教唆叛军和百姓联名上书,不达目的誓不甘休,他与宁家的仇人尽皆知,为报仇不择手段,实在无法想象,若是目的没有达到,他是否会煽动叛军造反,如果让这批叛军走出颍川,那大燕就真的要乱了。”
皇帝近来一直处于精神不济的状态,脑子有些胡涂,耳根子有点软,安庆平要当钦差去降服叛军是他自己站出来自荐的,当时也没人愿意接这个烂摊子,皇帝欣然同意,如今初见成效了,又有人要将他换回来。
理由听上去是很中肯,可谁都知道,只是有人怕死才不敢让安庆平继续做下去而已。
“这案子查还未查呢,以何理由将安卿撤回来呢?那陈述死了就死了,作为颍川郡守,他本就该为此次兵变负责,不死朕也要问罪于他,至于宁大人和薛大人,先让人查吧,清者自清,总要给百姓和将士们一个交代。”皇帝一点也不想得罪这群叛军,这群人虽然不是好东西,但也情有可原,如果查清此事就能解决兵乱,他肯定同意。
至于安庆平把矛头对准薛宁两位大人,也许这就是真相呢?死两个当官的而已,他再任命两个就是了,如果与他们无关,那就把罪魁祸首查出来,杀了他,这件事也就了结了。
皇帝懒洋洋地瞥了眼跪在下首的御史中丞,“你也起来吧,有时间跪在这里劝谏,不如多去查案,朕赋予你们监察百官的权利,你们却能让这些蛀虫侵吞军饷,祸害百姓,等这件事了,你们也该给朕一个说法了。”
御史中丞没料到引火烧身,唯唯诺诺地应承下来,然后退出门外,等出了宫,立即让随从给薛太尉递话,这事是不可能完成了,如今为今之计,只有尽快找个罪人给颍川一个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