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页
他抬眼,有些惊讶:“娘?兄长?”
韩识不再拄着拐杖,反倒拿着武器。
元娘子将两个儿子护在身后,狠狠地看着季恒:“你想做什么?”
季恒一时间也被她护崽子的气势唬住了,愣了愣,刚要招呼自己带来的人上前,只听“啪”的一声脆响,一阵风刮过,他的头偏向一边,脸上渐渐地浮现出一个巴掌印。
不知是谁这样大胆,纵是韩悯也只敢同他耍耍嘴皮子,哪里会直接动手?
季恒捂着脸,抬起头,却看见一个女人站在他面前,就算在寺院里,衣着简单,也难掩身上华贵的气质。
太后把元娘子同韩悯拉到自己这边,看向季恒:“要动韩悯,去找李恕过来。”
季恒还要辩解:“我……”
太后柳眉倒竖,叱道:“哀家说,去找李恕来。他就算造了反,我还算是他的长嫂,滚回去问他,他说过的‘长嫂如母’这句话还作不作数。”
李恕是德宗皇帝的义子,年岁比德宗最小的亲生儿子悦王爷还要小,算是兄弟中最小的。
先皇是德宗长子,便是李恕的长兄,太后自然算是长嫂。
这也是傅询把韩悯托付给太后照顾的根本缘由,韩悯跟在太后身边,一定能够毫发无伤。
至于李恕是不是真的说过这句话,季恒不知道。
最后季恒灰溜溜地带着人走了,建国寺的正门重新被关上。
一场闹剧就这样暂时落下帷幕。
*
房里,元娘子拉着韩悯向太后道谢。
“多谢娘娘出手相助。”
太后坐到榻上,摆了摆手:“不必多礼。悯哥儿也是我看着长大的,皇帝托哀家照顾他,哀家自当尽心。”
她沉吟道:“只怕天亮时还有的闹,这里院子大,等会儿你们都搬过来,省得再出什么意外。”
元娘子道了谢,韩悯还是怔怔的。
太后问道:“悯哥儿怎么了?在想什么?”
韩悯抿了抿唇角:“我觉得,赵存好像有意在试探我。”
“怎么了?”
“他知道季恒过来找我,不会讨到好处,还让一群宋国使臣和他一起过来,分明就是想看看我怎么样了。方才季恒说,我还是想想办法,快去给圣上通风报信吧。”
“他们说的对,以我与圣上的情分,我现在应该火急火燎地去找圣上报信,而不是安安稳稳地待在这里。赵存有心试探我,我要是不去,连出城的法子也不想,他恐怕起疑。”
太后道:“你要出去?”
“起码得做出一副想出城的模样。”
“也是。”她揉了揉眉心,“那哀家帮你想想,就算他起疑也没关系,不能让你置于险境。”
见她有些疲倦,元娘子也识趣地带着韩悯告辞离开。
他二人走后,惠太妃端着一个汤盅,从门外进来。
“姐姐,一夜没睡,喝点参汤醒醒神。”
她将参汤放在太后手边,又在太后身边坐下。
太后太妃年少嫁入太子府,年岁算不上大,保养得宜,看起来也比实际年龄年轻几岁。
惠太妃轻轻地帮太后捶着腿:“姐姐,你说信王爷真的会造反吗?”
太后扶着额,轻描淡写道:“他不会。哀家十六岁入太子府,他当时才几岁?哀家一手把他带大,还算了解他的心性,他是天下第一正直人。”
“可是信王爷如今也大了,难保不生出异心,危及圣上的江山。事情都已经摆在眼前了。”
“不会。他要造反,早在哀家续写先帝遗诏的时候,就揭发哀家了。”
太后声音悠远:“当时先皇是要传位给皇帝,可惜诏书还没写完,就病发身亡。我当时在旁边,唯恐生变,就帮先皇续写下去,最后盖上印玺。”
所以,其实当日在封乾殿对峙,恭王傅筌的直觉没有错,没有人会把遗诏放在棺材里。
那封遗诏,确实有鬼。
太后疲倦地闭上了眼睛,仿佛又回到那时——
她写好诏书,忍不住的心惊,推门出去,殿门前伺候的宫人都不在了,只有李恕背着手,也背对着门口,仿佛什么都没看见。
李恕听见开门的声音,转身行礼:“皇嫂。”
所谓长嫂如母。
*
那头儿,韩悯觉着自己还是得试着出城一趟,就算是做给赵存看。
但是太后坚决不准。
光是为了打消赵存的疑心,不值当。况且也不知道赵存是不是在城外给他下了套,太冒险了。
这时,连日来一直带着人在外边巡逻的卫环匆匆进来。
“韩二哥,有宋国人在寺院墙角蹲守,不知道在等什么。”
韩悯定定道:“他在等我。”
卫环不太明白:“等你?”
“他在试探是不是我们在布局,要我慌慌张张地出城报信,他才会信。”
“啊?布局?布什么局?”
如今赵存还躲在李恕的身后,探出一只试探的脚,只要有任何让他怀疑的事情,就会立即把脚缩回去,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李恕身上,转而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为保顺利收局,韩悯站起身:“我得出城一趟。”
*
此时已是三更天,夜色如墨。
吱嘎一声,建国寺东边的角门从里边慢慢打开,一个身披黑色斗篷的身影悄悄溜出来,借着夜色掩护,小跑着穿过街道。
--
韩识不再拄着拐杖,反倒拿着武器。
元娘子将两个儿子护在身后,狠狠地看着季恒:“你想做什么?”
季恒一时间也被她护崽子的气势唬住了,愣了愣,刚要招呼自己带来的人上前,只听“啪”的一声脆响,一阵风刮过,他的头偏向一边,脸上渐渐地浮现出一个巴掌印。
不知是谁这样大胆,纵是韩悯也只敢同他耍耍嘴皮子,哪里会直接动手?
季恒捂着脸,抬起头,却看见一个女人站在他面前,就算在寺院里,衣着简单,也难掩身上华贵的气质。
太后把元娘子同韩悯拉到自己这边,看向季恒:“要动韩悯,去找李恕过来。”
季恒还要辩解:“我……”
太后柳眉倒竖,叱道:“哀家说,去找李恕来。他就算造了反,我还算是他的长嫂,滚回去问他,他说过的‘长嫂如母’这句话还作不作数。”
李恕是德宗皇帝的义子,年岁比德宗最小的亲生儿子悦王爷还要小,算是兄弟中最小的。
先皇是德宗长子,便是李恕的长兄,太后自然算是长嫂。
这也是傅询把韩悯托付给太后照顾的根本缘由,韩悯跟在太后身边,一定能够毫发无伤。
至于李恕是不是真的说过这句话,季恒不知道。
最后季恒灰溜溜地带着人走了,建国寺的正门重新被关上。
一场闹剧就这样暂时落下帷幕。
*
房里,元娘子拉着韩悯向太后道谢。
“多谢娘娘出手相助。”
太后坐到榻上,摆了摆手:“不必多礼。悯哥儿也是我看着长大的,皇帝托哀家照顾他,哀家自当尽心。”
她沉吟道:“只怕天亮时还有的闹,这里院子大,等会儿你们都搬过来,省得再出什么意外。”
元娘子道了谢,韩悯还是怔怔的。
太后问道:“悯哥儿怎么了?在想什么?”
韩悯抿了抿唇角:“我觉得,赵存好像有意在试探我。”
“怎么了?”
“他知道季恒过来找我,不会讨到好处,还让一群宋国使臣和他一起过来,分明就是想看看我怎么样了。方才季恒说,我还是想想办法,快去给圣上通风报信吧。”
“他们说的对,以我与圣上的情分,我现在应该火急火燎地去找圣上报信,而不是安安稳稳地待在这里。赵存有心试探我,我要是不去,连出城的法子也不想,他恐怕起疑。”
太后道:“你要出去?”
“起码得做出一副想出城的模样。”
“也是。”她揉了揉眉心,“那哀家帮你想想,就算他起疑也没关系,不能让你置于险境。”
见她有些疲倦,元娘子也识趣地带着韩悯告辞离开。
他二人走后,惠太妃端着一个汤盅,从门外进来。
“姐姐,一夜没睡,喝点参汤醒醒神。”
她将参汤放在太后手边,又在太后身边坐下。
太后太妃年少嫁入太子府,年岁算不上大,保养得宜,看起来也比实际年龄年轻几岁。
惠太妃轻轻地帮太后捶着腿:“姐姐,你说信王爷真的会造反吗?”
太后扶着额,轻描淡写道:“他不会。哀家十六岁入太子府,他当时才几岁?哀家一手把他带大,还算了解他的心性,他是天下第一正直人。”
“可是信王爷如今也大了,难保不生出异心,危及圣上的江山。事情都已经摆在眼前了。”
“不会。他要造反,早在哀家续写先帝遗诏的时候,就揭发哀家了。”
太后声音悠远:“当时先皇是要传位给皇帝,可惜诏书还没写完,就病发身亡。我当时在旁边,唯恐生变,就帮先皇续写下去,最后盖上印玺。”
所以,其实当日在封乾殿对峙,恭王傅筌的直觉没有错,没有人会把遗诏放在棺材里。
那封遗诏,确实有鬼。
太后疲倦地闭上了眼睛,仿佛又回到那时——
她写好诏书,忍不住的心惊,推门出去,殿门前伺候的宫人都不在了,只有李恕背着手,也背对着门口,仿佛什么都没看见。
李恕听见开门的声音,转身行礼:“皇嫂。”
所谓长嫂如母。
*
那头儿,韩悯觉着自己还是得试着出城一趟,就算是做给赵存看。
但是太后坚决不准。
光是为了打消赵存的疑心,不值当。况且也不知道赵存是不是在城外给他下了套,太冒险了。
这时,连日来一直带着人在外边巡逻的卫环匆匆进来。
“韩二哥,有宋国人在寺院墙角蹲守,不知道在等什么。”
韩悯定定道:“他在等我。”
卫环不太明白:“等你?”
“他在试探是不是我们在布局,要我慌慌张张地出城报信,他才会信。”
“啊?布局?布什么局?”
如今赵存还躲在李恕的身后,探出一只试探的脚,只要有任何让他怀疑的事情,就会立即把脚缩回去,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李恕身上,转而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为保顺利收局,韩悯站起身:“我得出城一趟。”
*
此时已是三更天,夜色如墨。
吱嘎一声,建国寺东边的角门从里边慢慢打开,一个身披黑色斗篷的身影悄悄溜出来,借着夜色掩护,小跑着穿过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