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庆竖起了大拇指,赞叹道:“姐夫你真豁达,我可听说北京说相声的那帮人可跟何向东打的不可开交啊。”
苟启福摇摇头:“那没办法,何向东憋着弄死他们,人家也想要弄死向文社,这能不打起来吗?”
苟启福又叹了一声:“不过啊,何向东这个人是有点独的,而且性子也硬,现在看起来还挺膨胀的。”
周国庆疑惑道:“膨胀?怎么说?”
苟启福道:“他来天津办商演,也没见他跟谁打过招呼,这还不膨胀啊?”
周国庆哈哈大笑:“你还装大方,现在露馅了吧?”
苟启福摇摇头,没有说话。
拜访当地同行这种规矩在旧社会时期是很普遍的,那时候每个地方的人都很独,都是比较排外的,你外地人要过来做买卖,得拜会当地同行,得到他们认可了,你才能在这里做生意,不然人家轻则不理你,重则就要捣乱了。
以前跑水走码头的人士管这种方式叫做拜码头,而江湖艺人管这种事情叫做拜相,行客拜坐客,外地同行来此拜会本地同行,当然在本地的同行不一定是本地人,但只要他来的早,你还是要拜会人家的。
按照老规矩来说,你只要上门来拜会了,一般情况下本地艺人都是会同意的,而且还会告诉你当地的风土人情,人们的性格习惯,好叫你在卖艺的时候能多挣些钱。
就算有什么意外情况,人家不想让你在这里卖艺,也会给你一点盘缠,让你到外地去的,这都是旧社会时期的老规矩了,到现在就淡了许多了。
现在的拜相只是让人挑不出理儿来,不拜相也没关系,谁还能硬拦着你,不让你演出啊?
“师父,有您一封请帖。”外面进来一个小年轻。
苟启福接过打开一看,乐了。
第0637章 蔡生意
何向东从酒店出来的时候,眉头锁的很是厉害,他遵照老礼儿给天津同行们都下了帖子,也在当地的一家大酒楼里面,摆了十几桌了,可是却应者寥寥啊。
那些人不是推脱自己有事情,无法赴宴,就是随便派出两个徒弟过来吃顿饭就得了,天津民间相声班子也就两家来人了,一家是艺福班,一家是天笑堂。
艺福班是班主亲自来的,何向东和艺福班的班主苟启福也畅聊了一番,何向东对这人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苟启福也跟他说了许多天津的风土人情,还有做演出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和当地政府打交道的方式。
这才是正常艺人的交往,何向东也对苟启福表示了感谢,还邀请了他到时候一定出席向文社在天津的商演,苟启福也满口答应了。
天笑堂是全军出动的,这班子跟当初向文社初建时期是一样的,就四个演员,两老两少,两个老前辈退休之后闲不住,就跟小年轻一起办班子说相声了。
马家,常家也来人了,少马爷有事没能来,不过他说了会去看向文社商演的,马三爷则去年就去世了,患了病,没能治好。
常家是常四爷亲自出席的,见着了何向东常四爷不免大加夸赞了一番,何向东还是九岁的时候他就见过,还一起同台演出过。
后来在牡丹奖评选上,常四爷还帮何向东说过话,再后来何向东遁入民间之后,常四爷也以为这小子要完了,谁知道这小子现在居然红成了这个样子,还真是世事难料。
总而言之,拜相有好有坏吧,有不少同行很警惕何向东,生怕他会在天津驻扎不走了,到时候就会把他们的相声市场都抢走了,让他们没饭吃。
也有那些看的明白的人,就像常四爷还特地问何向东要不要把向文社的分社开到天津来,这里观众基础好,相声演员也多,比较适合开分社。
这就是差距了,小门小户总担心自己手上这点客源会被大鳄剥夺干净,其实市场是需要做大的,与其老是担心这里碗里的这三瓜俩枣,还不如齐心协力把盘子做大呢,生意可以小,但志向得大嘛。
何向东这边也把范文泉请来了,范文泉是作为何向东的师门长辈出席的,而且田佳妮和乔宇夫妇也都来了,向文社行政团队和环天传媒老板们也都来了,这阵容算是豪华了。
酒席结束之后,范文泉还有环天传媒那些人都回去休息了,何向东和田佳妮走了出来,他们身边还有一个新朋友,这人叫蔡生意,是天笑堂的演员,吃完饭他就跟着何向东出来了。
这人倒是蛮有意思的,他非常喜欢何向东的相声,天津广播电台只要播何向东的相声,他就肯定会听,而且前些日子他还特地跑到北京的四方茶馆里去听了向文社一场相声,用后世的话说这蔡生意是何向东的小迷弟。
天笑堂拢共也就四个演员,两老两少,这回倾巢而动了。两位老爷子喝多了一点,蔡生意的搭档送他们回去了,蔡生意在陪着何向东和田佳妮。
蔡生意瘦瘦高高的,脸上的肉却很多,笑起来很有亲和力,他对何向东道:“何老师,您看现在也不算晚,不如我带你们去看看天津的夜景吧?”
何向东和田佳妮对视一眼,又看着蔡生意说道:“好啊,我们确实有个地方想去。”
蔡生意疑惑道:“哦?哪儿啊?”
何向东笑道:“一家酒楼。”
蔡生意脱口就是一句:“啊?您没吃饱啊?”
--
苟启福摇摇头:“那没办法,何向东憋着弄死他们,人家也想要弄死向文社,这能不打起来吗?”
苟启福又叹了一声:“不过啊,何向东这个人是有点独的,而且性子也硬,现在看起来还挺膨胀的。”
周国庆疑惑道:“膨胀?怎么说?”
苟启福道:“他来天津办商演,也没见他跟谁打过招呼,这还不膨胀啊?”
周国庆哈哈大笑:“你还装大方,现在露馅了吧?”
苟启福摇摇头,没有说话。
拜访当地同行这种规矩在旧社会时期是很普遍的,那时候每个地方的人都很独,都是比较排外的,你外地人要过来做买卖,得拜会当地同行,得到他们认可了,你才能在这里做生意,不然人家轻则不理你,重则就要捣乱了。
以前跑水走码头的人士管这种方式叫做拜码头,而江湖艺人管这种事情叫做拜相,行客拜坐客,外地同行来此拜会本地同行,当然在本地的同行不一定是本地人,但只要他来的早,你还是要拜会人家的。
按照老规矩来说,你只要上门来拜会了,一般情况下本地艺人都是会同意的,而且还会告诉你当地的风土人情,人们的性格习惯,好叫你在卖艺的时候能多挣些钱。
就算有什么意外情况,人家不想让你在这里卖艺,也会给你一点盘缠,让你到外地去的,这都是旧社会时期的老规矩了,到现在就淡了许多了。
现在的拜相只是让人挑不出理儿来,不拜相也没关系,谁还能硬拦着你,不让你演出啊?
“师父,有您一封请帖。”外面进来一个小年轻。
苟启福接过打开一看,乐了。
第0637章 蔡生意
何向东从酒店出来的时候,眉头锁的很是厉害,他遵照老礼儿给天津同行们都下了帖子,也在当地的一家大酒楼里面,摆了十几桌了,可是却应者寥寥啊。
那些人不是推脱自己有事情,无法赴宴,就是随便派出两个徒弟过来吃顿饭就得了,天津民间相声班子也就两家来人了,一家是艺福班,一家是天笑堂。
艺福班是班主亲自来的,何向东和艺福班的班主苟启福也畅聊了一番,何向东对这人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苟启福也跟他说了许多天津的风土人情,还有做演出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和当地政府打交道的方式。
这才是正常艺人的交往,何向东也对苟启福表示了感谢,还邀请了他到时候一定出席向文社在天津的商演,苟启福也满口答应了。
天笑堂是全军出动的,这班子跟当初向文社初建时期是一样的,就四个演员,两老两少,两个老前辈退休之后闲不住,就跟小年轻一起办班子说相声了。
马家,常家也来人了,少马爷有事没能来,不过他说了会去看向文社商演的,马三爷则去年就去世了,患了病,没能治好。
常家是常四爷亲自出席的,见着了何向东常四爷不免大加夸赞了一番,何向东还是九岁的时候他就见过,还一起同台演出过。
后来在牡丹奖评选上,常四爷还帮何向东说过话,再后来何向东遁入民间之后,常四爷也以为这小子要完了,谁知道这小子现在居然红成了这个样子,还真是世事难料。
总而言之,拜相有好有坏吧,有不少同行很警惕何向东,生怕他会在天津驻扎不走了,到时候就会把他们的相声市场都抢走了,让他们没饭吃。
也有那些看的明白的人,就像常四爷还特地问何向东要不要把向文社的分社开到天津来,这里观众基础好,相声演员也多,比较适合开分社。
这就是差距了,小门小户总担心自己手上这点客源会被大鳄剥夺干净,其实市场是需要做大的,与其老是担心这里碗里的这三瓜俩枣,还不如齐心协力把盘子做大呢,生意可以小,但志向得大嘛。
何向东这边也把范文泉请来了,范文泉是作为何向东的师门长辈出席的,而且田佳妮和乔宇夫妇也都来了,向文社行政团队和环天传媒老板们也都来了,这阵容算是豪华了。
酒席结束之后,范文泉还有环天传媒那些人都回去休息了,何向东和田佳妮走了出来,他们身边还有一个新朋友,这人叫蔡生意,是天笑堂的演员,吃完饭他就跟着何向东出来了。
这人倒是蛮有意思的,他非常喜欢何向东的相声,天津广播电台只要播何向东的相声,他就肯定会听,而且前些日子他还特地跑到北京的四方茶馆里去听了向文社一场相声,用后世的话说这蔡生意是何向东的小迷弟。
天笑堂拢共也就四个演员,两老两少,这回倾巢而动了。两位老爷子喝多了一点,蔡生意的搭档送他们回去了,蔡生意在陪着何向东和田佳妮。
蔡生意瘦瘦高高的,脸上的肉却很多,笑起来很有亲和力,他对何向东道:“何老师,您看现在也不算晚,不如我带你们去看看天津的夜景吧?”
何向东和田佳妮对视一眼,又看着蔡生意说道:“好啊,我们确实有个地方想去。”
蔡生意疑惑道:“哦?哪儿啊?”
何向东笑道:“一家酒楼。”
蔡生意脱口就是一句:“啊?您没吃饱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