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页
王为穿着便装,开着七成新的桑塔纳,直奔宝元集团而去。
尽管他这段时间确实没怎么关注宝元集团的新闻,但地址他根本不用问。在他脑海中,宝元集团的地址相当的清楚。
东城商业街宣仁大街。
这是整个边城最繁华的商业区。
不但现在是,将来也是。
这算是一种特例,因为在一般的城市,随着城市的改造升级,新的商业区以极快的速度崛起,老商业区通常都会没落。
宣仁大街因为地理位置太好,所以跟着城市一起改造升级,始终都是边城最繁华的商业区。新的商业区虽然在不断崛起,却怎么也抢不走宣仁大街“一哥”的位置。
宝元集团就开在宣仁大街。
这倒是很好理解。
舒宝元本就是个“干大事的”,一切都是按照最高规格来搞。
纵算在九十年代,宣仁大街也堪称是寸土寸金,而且基本没有什么空铺面空写字楼等着出租。
但这拦不住舒宝元舒总,他直接走上层路线,市里区里两级领导纷纷出马为舒总奔忙,让相关单位尽最大努力为舒宝元和宝元集团提供便利。
这种压力相当强大,一般人是顶不住的。
再说了,舒总也不白要人家的地方,他出得起价钱,而且是大价钱。
谁不知道舒总和宝元集团的实力?
在省城都是赫赫有名的。
这也就罢了,关键人家宝元集团的总部在香港,那是遍地黄金的地方啊,能差了你的钱?
所以宝元集团就以令人无比惊讶的速度,几乎是一眨眼间,就从宣仁大街冒出来了。
但不管舒总多有钱,也不管市里区里两级领导多肯帮忙,宝元集团到底也不能开在宣仁大街的正大街上,而是在宣仁大街的侧后。其实那一块地方已经不能算是宣仁大街了,另有名字。可这有什么关系?谁都不在乎。
反正这一带,在边城人的嘴里,都是宣仁大街。
舒总也不要求宝元集团一定要开在正大街上,那地租太贵了。他的宝元集团又不开店卖东西,没必要开在那种地方,稍微偏一点,反倒能保持某种神秘感。
然而,自从宝元集团的“宣传”一发出去,原本略有点冷清的后街,突然就变得热闹非凡,蜂拥而至的“储户”,几乎要挤破头。
连正大街的风头都被抢走了,就算不去存钱的人,看到这种“盛况”,也忍不住挤过去凑热闹。
有热闹不看,对国人来说,简直是一大损失。
连见惯了大世面的王大队,都被这人山人海的劲头给吓住了。
泥煤的,边城人这是多有钱啊?
不是夸张,宝元集团的大厅,王大队这会儿还真挤不进去!
里三层外三层的,完全被包围了。
其中不少人都揣着袋子拎着包,叫喊着使尽浑身力气往里挤。
王为只能远远把车停好,再步行数百米过来,看到这种情形,忍不住蹙起了眉头。
太乱了,容易出事故啊!
倒也有人在维持秩序。
还不是宝元集团的保安员,而是正儿八经的警察。王为眼睛一抡,就看到了好几个熟人。都是宣仁派出所的民警,带着一堆的联防队员在这里,竭尽全力维持秩序。
宣仁所是城区最大的派出所,民警,联防队员,治安员加起来,怕不有六七十个人,赶上偏远地区一个小县公安局的警力了。
看这个架势,宣仁所纵算没有出动全部警力,至少也来了一多半人。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如果宝元集团开在红玉所的辖区内,目前还兼任着副所长的王大队,不管他自己乐不乐意,也必须穿着警服,在这里为舒总站班,维持秩序。
尽管有着另一个时空的记忆,王大队也还是没料到,宝元集团会火爆到这样的程度。在另一个时空,王为对宝元集团的印象,主要是来自于各种资料,他自己和宝元集团的接触并不多。令人汗颜的是,那个时空还在红玉所当基层小警察的王为,也东挪西凑搞了两千块钱投进了宝元集团。
除了在六个月和一年之后,分别取了两次利息,一共六百块钱,剩下的一千多,等到宝元集团轰然垮塌的时候,就只有口袋里的一张废纸和脑海中的一个数据了。
为了这个事,王警官差不多吃了半年的斋,连肉都不敢多吃。
所以无论哪个时空,王警官都不可能对舒宝元和宝元集团有半点好印象。
王为慢慢向宝元集团被围的几乎是水泄不通的大门走去。
与此同时,宝元集团的五楼上,有两个人正站在办公室的窗口饶有兴趣地关注着下边的一切。
这处办公室的装饰相当的豪华,办公室本身也特别宽敞大气。房子里还残留着痕迹,细心的人能看得出来,这是两间办公室打通成一间的。
房子本身略显陈旧,所以在装修上狠下了一番功夫,尽量将所有陈旧的痕迹都遮掩起来,乍一看,还真有大老板的派头。
挺胸凸肚站在窗前的那个矮胖男人,穿着边城少见的背带裤,头顶正中光溜溜的,标准地中海发型,只要见过他一次,谁都能一眼就把他认出来。
舒宝元!
宝元商贸集团的老板,董事长。
也就是眼下这个疯狂场景的制造者。
--
尽管他这段时间确实没怎么关注宝元集团的新闻,但地址他根本不用问。在他脑海中,宝元集团的地址相当的清楚。
东城商业街宣仁大街。
这是整个边城最繁华的商业区。
不但现在是,将来也是。
这算是一种特例,因为在一般的城市,随着城市的改造升级,新的商业区以极快的速度崛起,老商业区通常都会没落。
宣仁大街因为地理位置太好,所以跟着城市一起改造升级,始终都是边城最繁华的商业区。新的商业区虽然在不断崛起,却怎么也抢不走宣仁大街“一哥”的位置。
宝元集团就开在宣仁大街。
这倒是很好理解。
舒宝元本就是个“干大事的”,一切都是按照最高规格来搞。
纵算在九十年代,宣仁大街也堪称是寸土寸金,而且基本没有什么空铺面空写字楼等着出租。
但这拦不住舒宝元舒总,他直接走上层路线,市里区里两级领导纷纷出马为舒总奔忙,让相关单位尽最大努力为舒宝元和宝元集团提供便利。
这种压力相当强大,一般人是顶不住的。
再说了,舒总也不白要人家的地方,他出得起价钱,而且是大价钱。
谁不知道舒总和宝元集团的实力?
在省城都是赫赫有名的。
这也就罢了,关键人家宝元集团的总部在香港,那是遍地黄金的地方啊,能差了你的钱?
所以宝元集团就以令人无比惊讶的速度,几乎是一眨眼间,就从宣仁大街冒出来了。
但不管舒总多有钱,也不管市里区里两级领导多肯帮忙,宝元集团到底也不能开在宣仁大街的正大街上,而是在宣仁大街的侧后。其实那一块地方已经不能算是宣仁大街了,另有名字。可这有什么关系?谁都不在乎。
反正这一带,在边城人的嘴里,都是宣仁大街。
舒总也不要求宝元集团一定要开在正大街上,那地租太贵了。他的宝元集团又不开店卖东西,没必要开在那种地方,稍微偏一点,反倒能保持某种神秘感。
然而,自从宝元集团的“宣传”一发出去,原本略有点冷清的后街,突然就变得热闹非凡,蜂拥而至的“储户”,几乎要挤破头。
连正大街的风头都被抢走了,就算不去存钱的人,看到这种“盛况”,也忍不住挤过去凑热闹。
有热闹不看,对国人来说,简直是一大损失。
连见惯了大世面的王大队,都被这人山人海的劲头给吓住了。
泥煤的,边城人这是多有钱啊?
不是夸张,宝元集团的大厅,王大队这会儿还真挤不进去!
里三层外三层的,完全被包围了。
其中不少人都揣着袋子拎着包,叫喊着使尽浑身力气往里挤。
王为只能远远把车停好,再步行数百米过来,看到这种情形,忍不住蹙起了眉头。
太乱了,容易出事故啊!
倒也有人在维持秩序。
还不是宝元集团的保安员,而是正儿八经的警察。王为眼睛一抡,就看到了好几个熟人。都是宣仁派出所的民警,带着一堆的联防队员在这里,竭尽全力维持秩序。
宣仁所是城区最大的派出所,民警,联防队员,治安员加起来,怕不有六七十个人,赶上偏远地区一个小县公安局的警力了。
看这个架势,宣仁所纵算没有出动全部警力,至少也来了一多半人。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如果宝元集团开在红玉所的辖区内,目前还兼任着副所长的王大队,不管他自己乐不乐意,也必须穿着警服,在这里为舒总站班,维持秩序。
尽管有着另一个时空的记忆,王大队也还是没料到,宝元集团会火爆到这样的程度。在另一个时空,王为对宝元集团的印象,主要是来自于各种资料,他自己和宝元集团的接触并不多。令人汗颜的是,那个时空还在红玉所当基层小警察的王为,也东挪西凑搞了两千块钱投进了宝元集团。
除了在六个月和一年之后,分别取了两次利息,一共六百块钱,剩下的一千多,等到宝元集团轰然垮塌的时候,就只有口袋里的一张废纸和脑海中的一个数据了。
为了这个事,王警官差不多吃了半年的斋,连肉都不敢多吃。
所以无论哪个时空,王警官都不可能对舒宝元和宝元集团有半点好印象。
王为慢慢向宝元集团被围的几乎是水泄不通的大门走去。
与此同时,宝元集团的五楼上,有两个人正站在办公室的窗口饶有兴趣地关注着下边的一切。
这处办公室的装饰相当的豪华,办公室本身也特别宽敞大气。房子里还残留着痕迹,细心的人能看得出来,这是两间办公室打通成一间的。
房子本身略显陈旧,所以在装修上狠下了一番功夫,尽量将所有陈旧的痕迹都遮掩起来,乍一看,还真有大老板的派头。
挺胸凸肚站在窗前的那个矮胖男人,穿着边城少见的背带裤,头顶正中光溜溜的,标准地中海发型,只要见过他一次,谁都能一眼就把他认出来。
舒宝元!
宝元商贸集团的老板,董事长。
也就是眼下这个疯狂场景的制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