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什么人说的话最具有新闻效应?
明星吗?当然不是,明星们天天说话,说各种各样的话,但绝大多数都在套路范围内。他们可以制造热点,制造新闻,但离开了流量,这些话本身却不具备新闻效应。
官员和学者?他们肚子里也许有成为新闻的东西,但永远也不可能指望在正常状态下,让他们主动说出来。
平民,或者边缘人,他们说的话足够激烈,有时候也能火上一把,但他们的地位堪忧——不管说的话多有道理,没有自身的能量,这些话也不可能让人信服。
但,如果把这三类人的身份突然中和呢,或者说,某个人正在快速从一个阶层跃向另一个阶层……平民一夜蹿红,成为明星;官员突然火了,成为媒体的焦点;曾经是明星,如今失落的人;曾经是官员,如今的普通人……就蔡云的经验来看,这些人说话往往是最具备爆点的。
而吴小清,显然就是最标准的这一类,存在极大爆点可能性的人。
“蔡小姐,”颜雁的话,打断了蔡云的思绪,“9点15了,吴总现在可以接受您的采访了。”
“哦,”蔡云点点头,“谢谢。”
她却没有起身,而是低下头,看着自己眼前空白的稿纸发呆。这稿纸是她以前在采访对象的时候,给自己准备的提词板,在每次采访之前,她都会在见到采访对象之后,正式采访之前,根据临时见面的印象,在上面写上一些临时性的问题。
她本以为今天过来,面对这么一个陌生的少年,这么富有话题性的任务,自己会写出很多问题的,但,足足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她什么也没写下来。
蔡云都不知道这是自己的失败,还是这位吴小清的失败了。
原因很简单,眼前的这个吴小清,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
作为一个才子,他举止粗鲁,没有教养,而且文化水平极低——吧台上还能看到颜雁没改完的高一物理课本,这个细节如果披露出来,才子这个名头基本就打了水漂。
要是吴小清现在很有名也就算了,起码这也算是个黑料,或者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点——如果吴小清非常有名,还能算做可爱之处。
但对于现在的吴小清来说,披露他理科成绩极差对新闻效应的提升毫无帮助,反而还把她之前精心策划的,关于吴小清创业的这个点完全打散了——她本来还想问吴小清关于创业需要的素质呢,甚至还把他设想成品学兼优,因为经济条件辍学的少年。
结果呢?吴小清本人就全无素质可言,这样的学习水平,上不了高中完全不能怪任何人,没有一个高中学校会收一个连初中数学都考不及格的人。
作为一个公司创业者,他完全看不出创业成功的必要素质。创业需要艰苦奋斗,需要创业者以身作则,忙的焦头烂额……蔡云在来之前,最期望的,是看到吴小清熬了一个通宵,顶着熊猫眼,却仍然耐着性子接受采访的模样。最不济,也是整个公司一派忙碌,或者办公室里空空如也,公司里杂乱一片的形象——创业公司蔡云见的多了,他知道许多新公司看起来都不怎么样。这种邋遢本身也是新闻中最好的一个点——能突出创业阶段的艰辛,也能让读者感觉到创业者的活力。
但是,从蔡云进公司到现在,都看到了什么?
她看到的巨大的咖啡吧,无所事事的公司员工,他们身上的高档定制西装,以及他们在工作时间,聚在一起聊闲篇。总经理对此不闻不问,吴小清这个老板让属下给他当家教,为他批改作业。
这让她整个采访还怎么做?
蔡云现在已经基本断定,整个《拯救先祖》剧组,对吴小清的宣传,只是因为电影的需要而制造出来的噱头。什么乡下孩子,初中毕业,什么天才少年……说不定又是哪个老板的儿子,花钱买了个剧本,又开了公司,这在闹着玩呢。
第221章 就是运气好,你咬我啊!
但现在知道这些,也已经晚了。
毕竟人对方已经帮你约了,现在都到了对方家门口了,退回去简直就是打陈导的脸。
“不会很难的,”站起身来,蔡云深呼吸了一口气,给自己打气,“不就是一个初中生么……按之前订的提问大纲,随便问问……”
做记者不可能每篇稿子都是爆点的,总是需要出一些行货……
蔡云一边劝说的自己,一边飞快的开动大脑,并按照寻常采访的逻辑,确定这次采访的主要方向。既然是行货,那就简单了,怎么来的灵感,怎么跟陈导见面,双方的默契,剧组中发生的趣事,公司经营的不易……
总而言之,整体思路就是一个字,吹。
按照陈导他们需要的方向,使劲的吹。
这个吴小清要是中间能说点好听的,那就放俩镜头,拍俩照片——反正这人也算年轻。要是他不会说话,那就让他说些惯例的话……蔡云相信,这位吴小清对这次采访也肯定是有准备的,毕竟砸了这么多钱,不就是为了这时候,出点名么。
至于原来打算追问的许多细节,蔡云觉得也就没必要追问了。硬要问下去,比如就说这剧本怎么写的啊,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拍电影时怎么处理……只会让彼此难堪。吴小清肯定也说不出什么新东西,还浪费自己的时间。
--
明星吗?当然不是,明星们天天说话,说各种各样的话,但绝大多数都在套路范围内。他们可以制造热点,制造新闻,但离开了流量,这些话本身却不具备新闻效应。
官员和学者?他们肚子里也许有成为新闻的东西,但永远也不可能指望在正常状态下,让他们主动说出来。
平民,或者边缘人,他们说的话足够激烈,有时候也能火上一把,但他们的地位堪忧——不管说的话多有道理,没有自身的能量,这些话也不可能让人信服。
但,如果把这三类人的身份突然中和呢,或者说,某个人正在快速从一个阶层跃向另一个阶层……平民一夜蹿红,成为明星;官员突然火了,成为媒体的焦点;曾经是明星,如今失落的人;曾经是官员,如今的普通人……就蔡云的经验来看,这些人说话往往是最具备爆点的。
而吴小清,显然就是最标准的这一类,存在极大爆点可能性的人。
“蔡小姐,”颜雁的话,打断了蔡云的思绪,“9点15了,吴总现在可以接受您的采访了。”
“哦,”蔡云点点头,“谢谢。”
她却没有起身,而是低下头,看着自己眼前空白的稿纸发呆。这稿纸是她以前在采访对象的时候,给自己准备的提词板,在每次采访之前,她都会在见到采访对象之后,正式采访之前,根据临时见面的印象,在上面写上一些临时性的问题。
她本以为今天过来,面对这么一个陌生的少年,这么富有话题性的任务,自己会写出很多问题的,但,足足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她什么也没写下来。
蔡云都不知道这是自己的失败,还是这位吴小清的失败了。
原因很简单,眼前的这个吴小清,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
作为一个才子,他举止粗鲁,没有教养,而且文化水平极低——吧台上还能看到颜雁没改完的高一物理课本,这个细节如果披露出来,才子这个名头基本就打了水漂。
要是吴小清现在很有名也就算了,起码这也算是个黑料,或者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点——如果吴小清非常有名,还能算做可爱之处。
但对于现在的吴小清来说,披露他理科成绩极差对新闻效应的提升毫无帮助,反而还把她之前精心策划的,关于吴小清创业的这个点完全打散了——她本来还想问吴小清关于创业需要的素质呢,甚至还把他设想成品学兼优,因为经济条件辍学的少年。
结果呢?吴小清本人就全无素质可言,这样的学习水平,上不了高中完全不能怪任何人,没有一个高中学校会收一个连初中数学都考不及格的人。
作为一个公司创业者,他完全看不出创业成功的必要素质。创业需要艰苦奋斗,需要创业者以身作则,忙的焦头烂额……蔡云在来之前,最期望的,是看到吴小清熬了一个通宵,顶着熊猫眼,却仍然耐着性子接受采访的模样。最不济,也是整个公司一派忙碌,或者办公室里空空如也,公司里杂乱一片的形象——创业公司蔡云见的多了,他知道许多新公司看起来都不怎么样。这种邋遢本身也是新闻中最好的一个点——能突出创业阶段的艰辛,也能让读者感觉到创业者的活力。
但是,从蔡云进公司到现在,都看到了什么?
她看到的巨大的咖啡吧,无所事事的公司员工,他们身上的高档定制西装,以及他们在工作时间,聚在一起聊闲篇。总经理对此不闻不问,吴小清这个老板让属下给他当家教,为他批改作业。
这让她整个采访还怎么做?
蔡云现在已经基本断定,整个《拯救先祖》剧组,对吴小清的宣传,只是因为电影的需要而制造出来的噱头。什么乡下孩子,初中毕业,什么天才少年……说不定又是哪个老板的儿子,花钱买了个剧本,又开了公司,这在闹着玩呢。
第221章 就是运气好,你咬我啊!
但现在知道这些,也已经晚了。
毕竟人对方已经帮你约了,现在都到了对方家门口了,退回去简直就是打陈导的脸。
“不会很难的,”站起身来,蔡云深呼吸了一口气,给自己打气,“不就是一个初中生么……按之前订的提问大纲,随便问问……”
做记者不可能每篇稿子都是爆点的,总是需要出一些行货……
蔡云一边劝说的自己,一边飞快的开动大脑,并按照寻常采访的逻辑,确定这次采访的主要方向。既然是行货,那就简单了,怎么来的灵感,怎么跟陈导见面,双方的默契,剧组中发生的趣事,公司经营的不易……
总而言之,整体思路就是一个字,吹。
按照陈导他们需要的方向,使劲的吹。
这个吴小清要是中间能说点好听的,那就放俩镜头,拍俩照片——反正这人也算年轻。要是他不会说话,那就让他说些惯例的话……蔡云相信,这位吴小清对这次采访也肯定是有准备的,毕竟砸了这么多钱,不就是为了这时候,出点名么。
至于原来打算追问的许多细节,蔡云觉得也就没必要追问了。硬要问下去,比如就说这剧本怎么写的啊,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拍电影时怎么处理……只会让彼此难堪。吴小清肯定也说不出什么新东西,还浪费自己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