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氏闻言,温顺的起身道了声“是”。
却听见常氏“诶哟”了一声,原来也是吃到了吉祥物事,是一串雕工精致的赤金葡萄。
三叔母杨氏就掩嘴笑道:“二嫂还说嘴,既吃到了葡萄,明年可得给润姐儿和海姐儿添个弟弟才是。”
杨氏向来是方正的人,此时和常氏玩笑,大家就都笑起来。
众人也都陆续吃到了各种寓意的东西,有各种赤金的小玩意儿,也有雕刻了不同纹样的金银锞子,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因为家里的女眷几乎都是有诰命在身的,太夫人除了一品国公夫人的封诰之外,因为是公主长女,还有县主的封号。
明日新年大朝,要进宫去和宫里的贵人们说话,几乎是要在宫里呆上一日的。
吃完了饺子,草草收拾了一番,便在这里给太夫人拜年。
拜年的规矩沛柔当然知道,今生陆嬷嬷又仔仔细细的教过了,她给太夫人磕完头,上前去接了太夫人给的压岁钱。
荷包比从前还要沉一些,她晚上睡前拿出来看时,是七个金錁子,雕刻的是“岁岁平安”的纹样,每个都有四五两重。
其他人大约也都和她一样是得的金锞子,只有沁声除了金锞子之外还得了一套文房四宝,听说是曾祖父曾经用过的。
他翻过年就满了十一岁了,教他的师傅说他明年满可以下场去试试考个童生回来。
太夫人听说的时候很高兴,像徐家这样靠军功起家的人家,不能承袭爵位的子弟,最好的出路就是读书,有了功名,分家之后自己也能撑起小家。
三叔父是举人,家里给他捐了一个六品的官在户部任职,杨氏出身官宦世家,见惯了娘家的兄弟们读书举业,进士及第,风光返乡,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够争气考上进士。
幸而二哥沁声也的确很会读书,没有辜负杨氏和太夫人的期望。
她希望今生那些好的事情仍然能像原来一样发展,二哥仍然能顺利地娶到那位刘家的元娘,举案齐眉,花好月圆。
第13章 姑姑
等到小辈们给太夫人和各位长辈拜完年,再将宫中贵人所赐之物分送各房,已经近了丑正。
小辈们困倦已极,就连海柔和沛声这两个最爱闹腾的此时也支撑不住,依偎在父母怀里出了松鹤堂。
四叔母郭氏强撑着行完了礼,脸色已经非常不好看,太夫人不由有些担心,临时让两个小丫鬟又去库房里找了些上好的药材包了送到四房居住的枫晚堂里。
太夫人和家里有诰命在身的女眷天不亮就都要进宫去请安,寅正便要按品大妆,这样看来,郭氏身上没有诰命倒也算是件幸事。
因为太夫人天不亮就出了门,又在宫里被贵人留下说话,回来时沛柔早已歇下,初一一整日沛柔几乎都没有见到太夫人。
初二那日在宴息室里沛柔就在太夫人怀里赖了一天。
等到初三,是姑奶奶回门的日子,柯氏、二叔母常氏和四叔母郭氏的娘家都在京里,只有三叔母杨氏出身济宁望族,娘家并无人在京,因此在家帮着太夫人待客。
姑奶奶回门都是要带着儿女的,可闵氏夫人的孝期未过,做儿女的也不好随意走动,因此只有父亲陪着柯氏去了柯太师府。
前生沛柔就很不喜欢这个名义上的外祖父家。
柯家的人满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可沛柔却直觉不是这样。
要说相处,她只和柯氏大哥的女儿柯明碧有交往,她总是笑脸迎人,好像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使她改变颜色似的。
这样的人像一口深井,露在外头的只有碧绿的一汪,不知道它究竟深几何,清几许。沛柔几乎是有些本能的害怕她。
国公府嫡支向来女儿少。沛柔祖父那一辈只有徐太贵妃一个嫡女,没有庶女。而父亲这一辈却只有一个庶女。
今日回来国公府的,就只有沛柔唯一的亲姑姑永宁郡王妃徐效媛。
她的母亲是太夫人的陪嫁丫鬟,生下她不久就因病过世了,她是在太夫人正院里长起来的,太夫人对她向来是视如己出,和嫡小姐也差不了多少。
永宁郡王原配王妃过世的早,也并未留下一儿半女,因为父亲和永宁郡王交好,在一次春宴上偶然见到了她做的诗词,便决定要求娶她为继妃。这在当时听说也是一段佳话。
说起来永宁郡王的原配王妃正是柯氏的亲姐姐。
燕梁规矩,继室在原配面前是要执妾礼的,或许是因为这个,她在柯氏面前总有几分不自在,两人走的并不亲近。
等各房来松鹤堂向太夫人辞行后不久,就见三叔父夫妇陪着一位花信妇人和一个青年男子进了松鹤堂正房。
沛柔正被太夫人指点着描红,一抬头那妇人和男人已经在太夫人面前站定给太夫人行礼。
他们二人虽然站在一起,瞧着却并无丝毫夫妻之间的亲近之意。
妇人穿着宝蓝色绣葫芦纹的褙子,下身是月白色八幅湘裙,裙面上并未绣什么纹样,只是用颜色相近的蓝色丝线在底下镶了一道襕边,看起来很是清雅。
头发梳成了抛家髻,只在中间簪了一支鸾鸟点翠分心。她的容色看来并未多令人惊艳,且还有遮掩不住的疲惫之色。
然而她只是站在那里,却会让人联想到一株开在深山中的兰草。只是山中寂寞,让那清雅之色也沾染上了几分无人欣赏的清寂。
--
却听见常氏“诶哟”了一声,原来也是吃到了吉祥物事,是一串雕工精致的赤金葡萄。
三叔母杨氏就掩嘴笑道:“二嫂还说嘴,既吃到了葡萄,明年可得给润姐儿和海姐儿添个弟弟才是。”
杨氏向来是方正的人,此时和常氏玩笑,大家就都笑起来。
众人也都陆续吃到了各种寓意的东西,有各种赤金的小玩意儿,也有雕刻了不同纹样的金银锞子,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因为家里的女眷几乎都是有诰命在身的,太夫人除了一品国公夫人的封诰之外,因为是公主长女,还有县主的封号。
明日新年大朝,要进宫去和宫里的贵人们说话,几乎是要在宫里呆上一日的。
吃完了饺子,草草收拾了一番,便在这里给太夫人拜年。
拜年的规矩沛柔当然知道,今生陆嬷嬷又仔仔细细的教过了,她给太夫人磕完头,上前去接了太夫人给的压岁钱。
荷包比从前还要沉一些,她晚上睡前拿出来看时,是七个金錁子,雕刻的是“岁岁平安”的纹样,每个都有四五两重。
其他人大约也都和她一样是得的金锞子,只有沁声除了金锞子之外还得了一套文房四宝,听说是曾祖父曾经用过的。
他翻过年就满了十一岁了,教他的师傅说他明年满可以下场去试试考个童生回来。
太夫人听说的时候很高兴,像徐家这样靠军功起家的人家,不能承袭爵位的子弟,最好的出路就是读书,有了功名,分家之后自己也能撑起小家。
三叔父是举人,家里给他捐了一个六品的官在户部任职,杨氏出身官宦世家,见惯了娘家的兄弟们读书举业,进士及第,风光返乡,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够争气考上进士。
幸而二哥沁声也的确很会读书,没有辜负杨氏和太夫人的期望。
她希望今生那些好的事情仍然能像原来一样发展,二哥仍然能顺利地娶到那位刘家的元娘,举案齐眉,花好月圆。
第13章 姑姑
等到小辈们给太夫人和各位长辈拜完年,再将宫中贵人所赐之物分送各房,已经近了丑正。
小辈们困倦已极,就连海柔和沛声这两个最爱闹腾的此时也支撑不住,依偎在父母怀里出了松鹤堂。
四叔母郭氏强撑着行完了礼,脸色已经非常不好看,太夫人不由有些担心,临时让两个小丫鬟又去库房里找了些上好的药材包了送到四房居住的枫晚堂里。
太夫人和家里有诰命在身的女眷天不亮就都要进宫去请安,寅正便要按品大妆,这样看来,郭氏身上没有诰命倒也算是件幸事。
因为太夫人天不亮就出了门,又在宫里被贵人留下说话,回来时沛柔早已歇下,初一一整日沛柔几乎都没有见到太夫人。
初二那日在宴息室里沛柔就在太夫人怀里赖了一天。
等到初三,是姑奶奶回门的日子,柯氏、二叔母常氏和四叔母郭氏的娘家都在京里,只有三叔母杨氏出身济宁望族,娘家并无人在京,因此在家帮着太夫人待客。
姑奶奶回门都是要带着儿女的,可闵氏夫人的孝期未过,做儿女的也不好随意走动,因此只有父亲陪着柯氏去了柯太师府。
前生沛柔就很不喜欢这个名义上的外祖父家。
柯家的人满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可沛柔却直觉不是这样。
要说相处,她只和柯氏大哥的女儿柯明碧有交往,她总是笑脸迎人,好像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使她改变颜色似的。
这样的人像一口深井,露在外头的只有碧绿的一汪,不知道它究竟深几何,清几许。沛柔几乎是有些本能的害怕她。
国公府嫡支向来女儿少。沛柔祖父那一辈只有徐太贵妃一个嫡女,没有庶女。而父亲这一辈却只有一个庶女。
今日回来国公府的,就只有沛柔唯一的亲姑姑永宁郡王妃徐效媛。
她的母亲是太夫人的陪嫁丫鬟,生下她不久就因病过世了,她是在太夫人正院里长起来的,太夫人对她向来是视如己出,和嫡小姐也差不了多少。
永宁郡王原配王妃过世的早,也并未留下一儿半女,因为父亲和永宁郡王交好,在一次春宴上偶然见到了她做的诗词,便决定要求娶她为继妃。这在当时听说也是一段佳话。
说起来永宁郡王的原配王妃正是柯氏的亲姐姐。
燕梁规矩,继室在原配面前是要执妾礼的,或许是因为这个,她在柯氏面前总有几分不自在,两人走的并不亲近。
等各房来松鹤堂向太夫人辞行后不久,就见三叔父夫妇陪着一位花信妇人和一个青年男子进了松鹤堂正房。
沛柔正被太夫人指点着描红,一抬头那妇人和男人已经在太夫人面前站定给太夫人行礼。
他们二人虽然站在一起,瞧着却并无丝毫夫妻之间的亲近之意。
妇人穿着宝蓝色绣葫芦纹的褙子,下身是月白色八幅湘裙,裙面上并未绣什么纹样,只是用颜色相近的蓝色丝线在底下镶了一道襕边,看起来很是清雅。
头发梳成了抛家髻,只在中间簪了一支鸾鸟点翠分心。她的容色看来并未多令人惊艳,且还有遮掩不住的疲惫之色。
然而她只是站在那里,却会让人联想到一株开在深山中的兰草。只是山中寂寞,让那清雅之色也沾染上了几分无人欣赏的清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