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据说香火鼎盛,年少夫妻若是求子最为灵验。也有那些正在相看的年轻男女,各自跟着父母亲友, 相约去庙里烧香,偷偷见上一见,在无人处说几句悄悄话互表心意。
桃红今日带了一个侍女, 坐在车内,对面是符若初与孟如川。
一路上桃红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介绍着襄州城内各种名胜典故。有关娘娘庙的奇闻异事也讲了不少,不过符若初听得心不在焉。
她让人敞开窗子,往外边看,浏览着街面上的景致,观察普通百姓的表情。看他们是笑还是为了生计发愁,又或者行色匆匆都在忙碌奔走,根本没有什么表情。这都能体现真正的民生,比奏表上一成不变的歌功颂德真实许多。
襄州城的百姓,看起来过的不错,至少各种店铺都有人进进出出,街边小贩也生意兴隆。可见摄政王将自己的大本营管理的不错,他留在襄州城的手下之中,定有善于治理民生的大臣。
这些能臣之中,又有几人能被放到襄州之外呢?摄政王欲染指帝位,肯定会有所保留,舍不得将自己好用的人,都在新帝面前露了面被别人惦记着。
符若初又在想自己的将来,回到北燕之后,不光是图谋南下培养兵马,还要找到更多能治理好百姓民生的人才行。那样的人才,需要扎实的深入在各地,了解民生疾苦,一心为民解难。而不是精力全放到争权夺利,整日与同僚勾心斗角。
比起南昭已经有的,北燕真的是什么都缺。
符若初这一车后面还跟着一辆车,坐着“江咏歌”,也是带了美姬。不过这美人并不是软玉楼的,是府台送的婢女,姿容尚可小鸟依人。“江咏歌”故作被这婢女迷了心神,旁的事情也懒得管,都由着侍从们张罗。
符若初知道真的江咏歌昨晚上已经离开,估计这几日都不会再出现。真的很希望江咏歌找到帝师或者帝师相关的资料。她到时也能分一杯羹,再不济问帝师讨教如何做个好皇帝这种问题,能得到指点绝对就赚了。
这个时候,外边的街道忽然脱离了市井喧嚣,入耳变作朗朗读书声。再行不久,便能看到“浩然书院”几个大字。门第宽阔,可以望见其后院落重重,比豪门巨富的宅邸丝毫不差。
这座书院早年间规模并没有这么大,摄政王为襄王之时,励精图治劝学读书,将城内这所本来就很出名的书院不断扩建,收容领地内优秀的学子进修。在书院内供职的先生,大多是有举人以上的功名,更有致仕官员、知名的学者受聘来此讲学。对于读书勤奋成绩优异的学子,襄王每年还会给予丰厚的赏赐补贴,让其不必为金钱发愁,能专心读书。浩然书院这师生待遇比杭城国子监也差不多了,算是襄王辖地内最好的书院。
符若初问道:“桃红,听说浩然书院内有一座藏书楼,收藏了不少孤本古籍,那地方怎么能进去一观呢?”
桃红笑道:“奴家是风尘女子,哪里懂这些。不过以往有些客人也是读书人,奴家打听一二再告诉公子如何?”
这时桃红身旁的侍女低声耳语几句,桃红又改口道:“我这侍女小妮说,明日上午书院有辩论大会,不是浩然书院的学子也能入内聆听。不过要早些去,否则怕是房间内坐不开,只能站在院子里听了。”
符若初心想,走府台的关系再加上自己的名帖,进去浩然书院应该不难。但是藏书楼那种地方,并不是随便的外人想去就去的了。昨日安排闵七去查,也不知有没有线索门路。上一世浩然书院藏书楼失火,损毁了不少古籍孤本未免可惜了。这一世若能有机会进去瞧瞧,找人将孤本提前抄录一套,送回北燕去,肯定比弄金银回去更有价值。
母后一直劝她多读书。北燕与南昭虽然是同源,都是承继了中原文化书同文车同轨。但是南昭鱼米之乡不愁吃穿人才济济,称雄南方之后,各国能人来投效,百年间积累下的著作典籍,比北燕丰富多了。
金银有价,学问无价。母后叮嘱过,他日若是南征,也一定要保护各地的藏书楼,不能让那些珍贵的书籍毁于战火。
到了娘娘庙的时候,外边已经停满了车马。
诚心求神拜佛的人天不亮就会出门,第一波早就拜完了,这会儿都要陆续离开。符若初他们算是来闲逛的,下了车悠然自得,从外到内走走看看,并不急着去主殿内进香。
桃红问道:“公子不去求签么?这里求签问姻缘最准了。”
“你问过?”符若初打趣了一句。
桃红也不在意,笑答:“公子说笑了,奴家只求将来从良时,能有个好归宿,这不是姻缘未到,还要再操劳几年?”
“我与你其实也没什么不同,我将来若能活着回到北燕,婚姻之事都是父皇母后安排,问神佛也没用。”符若初叹了一口气,“我若真喜欢什么人,很可能做不得夫妻,唯有求能朝夕相伴而已。”
符若初与桃红聊起这个话题,孟如川却控制不住自己瞎想,怎么也想不出来公子初娶妻时会是怎样。公子初身为嫡皇子,将来归国,必然会娶妃。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公子初的床上枕侧躺着别人,孟如川的心就有些莫名酸涩。
“孟郎,你怎么不去求签问问姻缘?”符若初看了一眼发愣的孟如川,“你若已经有了心上人,应该拜一拜。”
--
桃红今日带了一个侍女, 坐在车内,对面是符若初与孟如川。
一路上桃红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介绍着襄州城内各种名胜典故。有关娘娘庙的奇闻异事也讲了不少,不过符若初听得心不在焉。
她让人敞开窗子,往外边看,浏览着街面上的景致,观察普通百姓的表情。看他们是笑还是为了生计发愁,又或者行色匆匆都在忙碌奔走,根本没有什么表情。这都能体现真正的民生,比奏表上一成不变的歌功颂德真实许多。
襄州城的百姓,看起来过的不错,至少各种店铺都有人进进出出,街边小贩也生意兴隆。可见摄政王将自己的大本营管理的不错,他留在襄州城的手下之中,定有善于治理民生的大臣。
这些能臣之中,又有几人能被放到襄州之外呢?摄政王欲染指帝位,肯定会有所保留,舍不得将自己好用的人,都在新帝面前露了面被别人惦记着。
符若初又在想自己的将来,回到北燕之后,不光是图谋南下培养兵马,还要找到更多能治理好百姓民生的人才行。那样的人才,需要扎实的深入在各地,了解民生疾苦,一心为民解难。而不是精力全放到争权夺利,整日与同僚勾心斗角。
比起南昭已经有的,北燕真的是什么都缺。
符若初这一车后面还跟着一辆车,坐着“江咏歌”,也是带了美姬。不过这美人并不是软玉楼的,是府台送的婢女,姿容尚可小鸟依人。“江咏歌”故作被这婢女迷了心神,旁的事情也懒得管,都由着侍从们张罗。
符若初知道真的江咏歌昨晚上已经离开,估计这几日都不会再出现。真的很希望江咏歌找到帝师或者帝师相关的资料。她到时也能分一杯羹,再不济问帝师讨教如何做个好皇帝这种问题,能得到指点绝对就赚了。
这个时候,外边的街道忽然脱离了市井喧嚣,入耳变作朗朗读书声。再行不久,便能看到“浩然书院”几个大字。门第宽阔,可以望见其后院落重重,比豪门巨富的宅邸丝毫不差。
这座书院早年间规模并没有这么大,摄政王为襄王之时,励精图治劝学读书,将城内这所本来就很出名的书院不断扩建,收容领地内优秀的学子进修。在书院内供职的先生,大多是有举人以上的功名,更有致仕官员、知名的学者受聘来此讲学。对于读书勤奋成绩优异的学子,襄王每年还会给予丰厚的赏赐补贴,让其不必为金钱发愁,能专心读书。浩然书院这师生待遇比杭城国子监也差不多了,算是襄王辖地内最好的书院。
符若初问道:“桃红,听说浩然书院内有一座藏书楼,收藏了不少孤本古籍,那地方怎么能进去一观呢?”
桃红笑道:“奴家是风尘女子,哪里懂这些。不过以往有些客人也是读书人,奴家打听一二再告诉公子如何?”
这时桃红身旁的侍女低声耳语几句,桃红又改口道:“我这侍女小妮说,明日上午书院有辩论大会,不是浩然书院的学子也能入内聆听。不过要早些去,否则怕是房间内坐不开,只能站在院子里听了。”
符若初心想,走府台的关系再加上自己的名帖,进去浩然书院应该不难。但是藏书楼那种地方,并不是随便的外人想去就去的了。昨日安排闵七去查,也不知有没有线索门路。上一世浩然书院藏书楼失火,损毁了不少古籍孤本未免可惜了。这一世若能有机会进去瞧瞧,找人将孤本提前抄录一套,送回北燕去,肯定比弄金银回去更有价值。
母后一直劝她多读书。北燕与南昭虽然是同源,都是承继了中原文化书同文车同轨。但是南昭鱼米之乡不愁吃穿人才济济,称雄南方之后,各国能人来投效,百年间积累下的著作典籍,比北燕丰富多了。
金银有价,学问无价。母后叮嘱过,他日若是南征,也一定要保护各地的藏书楼,不能让那些珍贵的书籍毁于战火。
到了娘娘庙的时候,外边已经停满了车马。
诚心求神拜佛的人天不亮就会出门,第一波早就拜完了,这会儿都要陆续离开。符若初他们算是来闲逛的,下了车悠然自得,从外到内走走看看,并不急着去主殿内进香。
桃红问道:“公子不去求签么?这里求签问姻缘最准了。”
“你问过?”符若初打趣了一句。
桃红也不在意,笑答:“公子说笑了,奴家只求将来从良时,能有个好归宿,这不是姻缘未到,还要再操劳几年?”
“我与你其实也没什么不同,我将来若能活着回到北燕,婚姻之事都是父皇母后安排,问神佛也没用。”符若初叹了一口气,“我若真喜欢什么人,很可能做不得夫妻,唯有求能朝夕相伴而已。”
符若初与桃红聊起这个话题,孟如川却控制不住自己瞎想,怎么也想不出来公子初娶妻时会是怎样。公子初身为嫡皇子,将来归国,必然会娶妃。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公子初的床上枕侧躺着别人,孟如川的心就有些莫名酸涩。
“孟郎,你怎么不去求签问问姻缘?”符若初看了一眼发愣的孟如川,“你若已经有了心上人,应该拜一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