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叔将门打开,把官薄递上。那差役见着这红缎面儿的薄书,便知是官老爷,态度便客气起来:“原来是苏州府同知大人。小的是卢津渡口的驿官。这船上狭小,夜晚水声大,怕扰了大人休息。大人不如随我下船,小的在官驿为大人安排一个房间?”
“不必麻烦了,我明早便会启程,在此将就一夜。你退下吧。”唐挽背对着门坐在窄小的桌前,桌上点着一豆油灯,只照亮了眼前的几张白宣纸。那差役抬眼看了看,只看到一个镀着光圈的清瘦背影。
“是,小的告退。”那差役将渡口章收回袖子里,躬身退了出去。
唐挽只顾着提笔给元朗写信,没看到身后渐掩的门缝里,那一闪而过的眼睛。
夜渐渐深了。唐挽放下笔,将烛火吹熄,一时又不觉得困顿,于是在桌前静坐。船舱开着一口小窗,银色的星辉便透过窗照进来,铺了她满怀。她将腰间那块玉佩捏在手中,凉沁沁的,使人心安。这是今年元日神武门开集市的时候,元朗送给她的生辰礼。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忽然想起古人的诗句,竟是时分契合此时的情境。
深思游荡中,忽然听到外面嘈杂起来,又不像是商贾卸货的声音,隐约听见一声呼号:“起火了!”
唐挽一惊,急忙点亮烛火,唤醒乔叔。两人将舱门打开,同行的旅人都已经走了出来,迷惘又惊惶地左右相顾。
“起火了!”有穿着官服的人从甲板下来,一句话把众人惊醒。
“哪里起火了?”
“好像是货舱!”
“都别慌,跟着我上甲板!”
狭窄的过道里顿时满是慌乱的人群。几个差役大声维持着秩序,组织人上甲板,有个官差几步到唐挽面前,道:“同知大人,小的保护大人下船!”
船舱里的人都已经上了甲板,在渡口官兵的组织之下沿着木道下船,木道口堵满了人,嘈杂且混乱。江风刺骨,船尾处浓烟滚滚,火势已经起来了。
唐挽一手夹着小布包袱,回头却发现乔叔没有跟上来,高声唤了两声也不见回应,心中顿时害怕极了。乔叔是老师的伴读书童,唐挽从小就蒙受他的照料,感情如同亲人长辈。她转身要回头去找,无奈人群汹涌都在往上走,根本下不到船舱去。
那差役紧紧拉着唐挽:“大人快走!”
“我得回去!我的家仆丢了!”
“丢不了,船舱里还有我们的官差,绝不会落下一个人。此处混乱,请大人先到安全的地方,小的再回来找!”
唐挽看着混乱的甲板,知道此时自己无能为力,不如信任那些训练有素的官差。
那差役将唐挽引到了船的另外一边,船舷外早系了一个小木舟,舟上摆渡人已经就位:“大人请上船。”
“为何不走木道?”
“木道人太多,恐有差池。”
唐挽想了想,也对,她如果去走木道,少不得官差会让百姓靠后,让她先行。这样一来又耽误百姓们逃生的时间。于是便攀着船舷上了小舟。
小舟摇摇晃晃地系到江面上,船桨一撑,便向着江心驶去。唐挽心下奇怪:“为何不去岸边?”
忽然一块布捂住了唐挽的口鼻,她挣扎了两下,便昏了过去。
大船上火烧得旺,岸上人声喧哗。没有人注意到船的另外一面,浓得化不开的黑夜中,一叶小舟如同沉默的幽灵,消失在江面上。
第11章
出门不看黄历这个习惯很不好,得改。
唐挽醒来时不知已过了多久,手脚被绑着,眼睛也被蒙着。倒是没有被堵住嘴。不过他想,对方既然敢不堵她的嘴,那就应该不怕她呼救。左右呼救无用,索性也就省省力气。
脚步声越来越近,继而眼睛上的布被挑开,火光照得眼前一亮。唐挽眨了眨模糊的眼睛,才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座普通的民房中。房间不大,正中一张桌子,围着桌子是四把长条凳。她就坐在一张凳子上,对面油灯下,是一个女人。
女子看上去二十来岁的光景,眉目生得还算秀美,皮肤黝黑,穿着一身劲装,背后还背着一把大环刀。女子身后站着四个壮汉,那长相,可谓魑魅魍魉,不敢恭维。
这是遇见劫匪了。
山有山匪,水有水贼。
本朝皇帝奉行藏富于国的政策,各种杂税名目繁多,国库府库充盈,但老百姓的日子却并不好过。
匪寇这个行当,虽然不稳定,胜在无本万利,还不用交税,因此每逢个天灾人祸,总有人拎着把猎刀就上山落了草。但他们也生不起什么大风浪,毕竟大多数人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大庸朝的子民们只要锅里还有明天的粮食,就断不会造反的。
因此这些土匪也并没有对朝廷的长治久安造成什么影响。他们全靠打劫过路的商旅过活,只劫财,不害命。有的时候闹得太凶了,官府就出来管一管,平时的小打小闹官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此以往官匪之间也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和谐。有一些大土匪甚至洗白做起了镖局的生意,协助官府保一方平安。
所以唐挽此时看见这群土匪,反而安了心。只要她亮明自己朝廷命官的身份,这群小土匪保准恭恭敬敬把他送回去。
那女匪自从唐挽摘下眼罩后,就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她。那眼神,就好像一个饿极了的人看着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她身后的魑魅魍魉也直勾勾地盯着唐挽。唐挽被看得有点心虚,于是决定先发制人:“大胆小贼,你可知我是谁?”
--
“不必麻烦了,我明早便会启程,在此将就一夜。你退下吧。”唐挽背对着门坐在窄小的桌前,桌上点着一豆油灯,只照亮了眼前的几张白宣纸。那差役抬眼看了看,只看到一个镀着光圈的清瘦背影。
“是,小的告退。”那差役将渡口章收回袖子里,躬身退了出去。
唐挽只顾着提笔给元朗写信,没看到身后渐掩的门缝里,那一闪而过的眼睛。
夜渐渐深了。唐挽放下笔,将烛火吹熄,一时又不觉得困顿,于是在桌前静坐。船舱开着一口小窗,银色的星辉便透过窗照进来,铺了她满怀。她将腰间那块玉佩捏在手中,凉沁沁的,使人心安。这是今年元日神武门开集市的时候,元朗送给她的生辰礼。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忽然想起古人的诗句,竟是时分契合此时的情境。
深思游荡中,忽然听到外面嘈杂起来,又不像是商贾卸货的声音,隐约听见一声呼号:“起火了!”
唐挽一惊,急忙点亮烛火,唤醒乔叔。两人将舱门打开,同行的旅人都已经走了出来,迷惘又惊惶地左右相顾。
“起火了!”有穿着官服的人从甲板下来,一句话把众人惊醒。
“哪里起火了?”
“好像是货舱!”
“都别慌,跟着我上甲板!”
狭窄的过道里顿时满是慌乱的人群。几个差役大声维持着秩序,组织人上甲板,有个官差几步到唐挽面前,道:“同知大人,小的保护大人下船!”
船舱里的人都已经上了甲板,在渡口官兵的组织之下沿着木道下船,木道口堵满了人,嘈杂且混乱。江风刺骨,船尾处浓烟滚滚,火势已经起来了。
唐挽一手夹着小布包袱,回头却发现乔叔没有跟上来,高声唤了两声也不见回应,心中顿时害怕极了。乔叔是老师的伴读书童,唐挽从小就蒙受他的照料,感情如同亲人长辈。她转身要回头去找,无奈人群汹涌都在往上走,根本下不到船舱去。
那差役紧紧拉着唐挽:“大人快走!”
“我得回去!我的家仆丢了!”
“丢不了,船舱里还有我们的官差,绝不会落下一个人。此处混乱,请大人先到安全的地方,小的再回来找!”
唐挽看着混乱的甲板,知道此时自己无能为力,不如信任那些训练有素的官差。
那差役将唐挽引到了船的另外一边,船舷外早系了一个小木舟,舟上摆渡人已经就位:“大人请上船。”
“为何不走木道?”
“木道人太多,恐有差池。”
唐挽想了想,也对,她如果去走木道,少不得官差会让百姓靠后,让她先行。这样一来又耽误百姓们逃生的时间。于是便攀着船舷上了小舟。
小舟摇摇晃晃地系到江面上,船桨一撑,便向着江心驶去。唐挽心下奇怪:“为何不去岸边?”
忽然一块布捂住了唐挽的口鼻,她挣扎了两下,便昏了过去。
大船上火烧得旺,岸上人声喧哗。没有人注意到船的另外一面,浓得化不开的黑夜中,一叶小舟如同沉默的幽灵,消失在江面上。
第11章
出门不看黄历这个习惯很不好,得改。
唐挽醒来时不知已过了多久,手脚被绑着,眼睛也被蒙着。倒是没有被堵住嘴。不过他想,对方既然敢不堵她的嘴,那就应该不怕她呼救。左右呼救无用,索性也就省省力气。
脚步声越来越近,继而眼睛上的布被挑开,火光照得眼前一亮。唐挽眨了眨模糊的眼睛,才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座普通的民房中。房间不大,正中一张桌子,围着桌子是四把长条凳。她就坐在一张凳子上,对面油灯下,是一个女人。
女子看上去二十来岁的光景,眉目生得还算秀美,皮肤黝黑,穿着一身劲装,背后还背着一把大环刀。女子身后站着四个壮汉,那长相,可谓魑魅魍魉,不敢恭维。
这是遇见劫匪了。
山有山匪,水有水贼。
本朝皇帝奉行藏富于国的政策,各种杂税名目繁多,国库府库充盈,但老百姓的日子却并不好过。
匪寇这个行当,虽然不稳定,胜在无本万利,还不用交税,因此每逢个天灾人祸,总有人拎着把猎刀就上山落了草。但他们也生不起什么大风浪,毕竟大多数人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大庸朝的子民们只要锅里还有明天的粮食,就断不会造反的。
因此这些土匪也并没有对朝廷的长治久安造成什么影响。他们全靠打劫过路的商旅过活,只劫财,不害命。有的时候闹得太凶了,官府就出来管一管,平时的小打小闹官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此以往官匪之间也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和谐。有一些大土匪甚至洗白做起了镖局的生意,协助官府保一方平安。
所以唐挽此时看见这群土匪,反而安了心。只要她亮明自己朝廷命官的身份,这群小土匪保准恭恭敬敬把他送回去。
那女匪自从唐挽摘下眼罩后,就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她。那眼神,就好像一个饿极了的人看着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她身后的魑魅魍魉也直勾勾地盯着唐挽。唐挽被看得有点心虚,于是决定先发制人:“大胆小贼,你可知我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