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做的事一定能做到,她不想做的事谁都逼迫不了她。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让黛比这种见过不少世面的富家小姐如痴如醉。
小说原著到了后来,黛比甚至抛弃所有跟着艾米去流浪, 过那种朝不保夕却充满刺激又风流快活的生活。
于是结局理所当然地是个悲剧。
古往今来, 不论中西, 所有的作者大大都热衷于写悲剧, 写悲剧才能发人深省, 才能虐身虐心,才能让读者一边想着给作者寄刀片,一边抹着眼泪哭着继续追更新。
麦秋从系统里找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些有名的名媛影像资料来训练。
林非波老爷爷静静地看她模仿, 然后非常自然而然地给她加了另外的课程。
“……”麦秋盯着系统的日程表,眼见她的睡觉时间越缩越短。
“临阵磨枪,不亮也光,”林非波充满鄙视地瞥了她一眼,仿佛在恨铁不成钢:“你要学的太多了,先把壳子弄得像点。”
“别以为在现代社会当个骗子是件容易的事情,现实不需要逻辑,剧本需要逻辑,演得不像样,跟砸招牌有什么区别。”系统在旁边连连点头,像个狗腿子似的,麦秋瞥它一眼,决定不跟它一般见识。
二试的戏份会简单一点,艾米跟人搭讪的一个镜头。这里艾米会利用一些现代的技术,类似基本演绎法,冷读术等等,从别人的外表,习惯,手机使用等等方式来获取信息,再用这些信息与别人拉近关系。
很有意思的是,二试是用在同一个场景下同一个题目不同人物的抽签形式。当然,这几个镜头也都是早就给了剧本的,看的就是演员准备够不够充足,应变能力够不够快,以及运气怎么样。要是你运气不好抽中一个不擅长的角色,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麦秋抽了个艾米假扮成蕾丝,跟一个钢铁直男要电话的场景。
她把头发扎在脑后,领口稍微解开一个口子,手里从衬衫口袋拿出了什么,仿佛在打算抽烟,声音微微放低,嘴角微弯,冲着旁边剧组的助理借火:“不好意思,能借个火吗?”
开始的时候她说的是标准的牛津音,等到助理开口说可以,她才抽了口烟,转变成跟助理一样的口音。
她松了一口气似的说道:“谢谢兄弟,我憋了一天了,老板拿走我的火机就没还过。”
原本她站得很直,甚至有点过于挺胸,现在倒是歪歪起来了,倚着椅子靠背,二郎腿一翘,看起来有范还有点慵懒。
还过打火机,接下来就是套近乎,她假装不经意间地发现男人身上的车队胸章,两个人顺着车队,聊起了摇滚,聊完摇滚又聊教会,话题无缝衔接到给老婆买东西永远都选不对,聊着聊着彼此间相逢恨晚,直接交换了电话姓名职业。
就差家庭住址了。
因为要演百合题材,麦秋也找了许多的资料,虽然性别相同,但不是所有百合都爱分攻受。
一般华夏的影视这种题材特别喜欢给角色定性,在西方好像没有这么极端,哪怕是性格里偏女性化的多一些,也不代表一定是受。麦秋很不好意思地问过自己同性恋的同学,愿意说的大部分都表示快乐就可以,谁上谁下看心情。
有比较学术的还说,分攻受本身就是一种刻板印象,什么叫攻,什么叫受,对有些人来说,这是很冒犯的问题。
“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谁管他的呢!”那位同学还举了个国际手势,用开玩笑的方式来回应这个糟糕的问题。
所以麦秋在表演的时候也不会完全摒弃柔美一点的动作,只是因为要演的这个角色面对的是个钢铁直男的人设,靠近对方的习惯会拉近彼此的距离,但她也不会去假扮男人那种靠近。
更中性化一点,就已经足够让对方理解她想要对方理解的东西了。
这场戏的难点更集中在让别人看出你在假装,但又不能假装得不像,剧中剧的形式很考验表演技巧。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停顿,配合起来都可以是加分项,这些麦秋在演绎空间里练了好多次了,形成机械动作,下意识地会去做,表演就变得流畅了起来。
还有口音,剧团不是光演莎翁剧,也会演一些现代的剧目,麦秋的口音课一直上到现在也没落下。
以前麦秋连听都听不懂的方言口音,现在至少能依葫芦画瓢了。
就是有时候瓢画得也一般。
好在现场考的不是太特殊的口音,麦秋也练过不少次,对着摄影机和系统都不是新手,还是说得挺不错的。
至少自我感觉良好。
演完之后,考官又给麦秋出了个难题,让她再试一下,跟女生要电话号码的考验。
这回麦秋就把头发散开,按照容易害羞,初入社会,对前途迷茫,对学业一无所知的小妹妹人设来的。
因为这个也是考题之一,不知道是不是考官偷懒,很多对方人设都是常去教会的教徒,对人很有爱的那种。麦秋就把脸憋红了之后,半低着头,声音小小的:“不好意思……”
跟助理说到最后,她都感动得哭出眼泪了,小哭包重现江湖,再一次惊呆一干人等:“太感谢了,你真好。”
麦秋泪光盈盈,笑得小脸红扑扑的,这种角色她演得很熟了,有那么点匠气,刚好很符合艾米是在假装的人设。
--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让黛比这种见过不少世面的富家小姐如痴如醉。
小说原著到了后来,黛比甚至抛弃所有跟着艾米去流浪, 过那种朝不保夕却充满刺激又风流快活的生活。
于是结局理所当然地是个悲剧。
古往今来, 不论中西, 所有的作者大大都热衷于写悲剧, 写悲剧才能发人深省, 才能虐身虐心,才能让读者一边想着给作者寄刀片,一边抹着眼泪哭着继续追更新。
麦秋从系统里找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些有名的名媛影像资料来训练。
林非波老爷爷静静地看她模仿, 然后非常自然而然地给她加了另外的课程。
“……”麦秋盯着系统的日程表,眼见她的睡觉时间越缩越短。
“临阵磨枪,不亮也光,”林非波充满鄙视地瞥了她一眼,仿佛在恨铁不成钢:“你要学的太多了,先把壳子弄得像点。”
“别以为在现代社会当个骗子是件容易的事情,现实不需要逻辑,剧本需要逻辑,演得不像样,跟砸招牌有什么区别。”系统在旁边连连点头,像个狗腿子似的,麦秋瞥它一眼,决定不跟它一般见识。
二试的戏份会简单一点,艾米跟人搭讪的一个镜头。这里艾米会利用一些现代的技术,类似基本演绎法,冷读术等等,从别人的外表,习惯,手机使用等等方式来获取信息,再用这些信息与别人拉近关系。
很有意思的是,二试是用在同一个场景下同一个题目不同人物的抽签形式。当然,这几个镜头也都是早就给了剧本的,看的就是演员准备够不够充足,应变能力够不够快,以及运气怎么样。要是你运气不好抽中一个不擅长的角色,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麦秋抽了个艾米假扮成蕾丝,跟一个钢铁直男要电话的场景。
她把头发扎在脑后,领口稍微解开一个口子,手里从衬衫口袋拿出了什么,仿佛在打算抽烟,声音微微放低,嘴角微弯,冲着旁边剧组的助理借火:“不好意思,能借个火吗?”
开始的时候她说的是标准的牛津音,等到助理开口说可以,她才抽了口烟,转变成跟助理一样的口音。
她松了一口气似的说道:“谢谢兄弟,我憋了一天了,老板拿走我的火机就没还过。”
原本她站得很直,甚至有点过于挺胸,现在倒是歪歪起来了,倚着椅子靠背,二郎腿一翘,看起来有范还有点慵懒。
还过打火机,接下来就是套近乎,她假装不经意间地发现男人身上的车队胸章,两个人顺着车队,聊起了摇滚,聊完摇滚又聊教会,话题无缝衔接到给老婆买东西永远都选不对,聊着聊着彼此间相逢恨晚,直接交换了电话姓名职业。
就差家庭住址了。
因为要演百合题材,麦秋也找了许多的资料,虽然性别相同,但不是所有百合都爱分攻受。
一般华夏的影视这种题材特别喜欢给角色定性,在西方好像没有这么极端,哪怕是性格里偏女性化的多一些,也不代表一定是受。麦秋很不好意思地问过自己同性恋的同学,愿意说的大部分都表示快乐就可以,谁上谁下看心情。
有比较学术的还说,分攻受本身就是一种刻板印象,什么叫攻,什么叫受,对有些人来说,这是很冒犯的问题。
“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谁管他的呢!”那位同学还举了个国际手势,用开玩笑的方式来回应这个糟糕的问题。
所以麦秋在表演的时候也不会完全摒弃柔美一点的动作,只是因为要演的这个角色面对的是个钢铁直男的人设,靠近对方的习惯会拉近彼此的距离,但她也不会去假扮男人那种靠近。
更中性化一点,就已经足够让对方理解她想要对方理解的东西了。
这场戏的难点更集中在让别人看出你在假装,但又不能假装得不像,剧中剧的形式很考验表演技巧。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停顿,配合起来都可以是加分项,这些麦秋在演绎空间里练了好多次了,形成机械动作,下意识地会去做,表演就变得流畅了起来。
还有口音,剧团不是光演莎翁剧,也会演一些现代的剧目,麦秋的口音课一直上到现在也没落下。
以前麦秋连听都听不懂的方言口音,现在至少能依葫芦画瓢了。
就是有时候瓢画得也一般。
好在现场考的不是太特殊的口音,麦秋也练过不少次,对着摄影机和系统都不是新手,还是说得挺不错的。
至少自我感觉良好。
演完之后,考官又给麦秋出了个难题,让她再试一下,跟女生要电话号码的考验。
这回麦秋就把头发散开,按照容易害羞,初入社会,对前途迷茫,对学业一无所知的小妹妹人设来的。
因为这个也是考题之一,不知道是不是考官偷懒,很多对方人设都是常去教会的教徒,对人很有爱的那种。麦秋就把脸憋红了之后,半低着头,声音小小的:“不好意思……”
跟助理说到最后,她都感动得哭出眼泪了,小哭包重现江湖,再一次惊呆一干人等:“太感谢了,你真好。”
麦秋泪光盈盈,笑得小脸红扑扑的,这种角色她演得很熟了,有那么点匠气,刚好很符合艾米是在假装的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