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尘笑了笑,也不再管它们。
他回船篷里去,继续琢磨着其它水灵珠,和一些制符的灵材料。
他的那个青囊袋里,还有少量的灵马蹄莲种子、灵葫芦种子,可以种出灵马仙驹、葫芦法兵。
但这灵马仙驹和葫芦法兵都很大个,想要种出来,远比一粒小小的临兵豆,还更吃青色元气。
《白莲灵经》上面介绍,光是这灵葫芦藤,一串通常可以结出七八个葫芦,个头又非常的大,需要汲取极多的灵气才能种出来。
如果在灵山里种,消耗的青元气,恐怕要超过临兵豆的数十、上百倍。
苏尘虽好奇它们的作用,但自己太缺青元气,一时也不想去种它们。只能以后等自己有条件,再去尝试种一种。
苏尘对修仙,有着太多的疑惑和未知,想要解开。
他在那卷玉简之书《逍遥游之蜉蝣篇》里面,只看到“炼气期、元神、灵气”等字样。这卷仙书,完全没有提及所谓的灵山,更未提灵山的作用。
不知道别的修仙者,是不是跟他一样,也是元神扎根于灵山之中?
……
那三个幻化出来的白莲力士,灵气太足,生命力出奇的顽强,居然一直没有自动溃散掉。
阿奴指挥着它们这三个大力士划桨操船,速度显然快了一些。
两日之后的清晨时分。
乌篷船沿着这条大河,抵达一片苍茫的崇山峻岭前,连绵的山脉望不到尽头。
此处在大唐山川地图记载,名为莽山。
并不是太有名,若非在大唐山川地图里记载着,恐怕苏尘二人路过此地,也不会太去留意。
这莽山的山脚下,远远可见有一座古朴的小村。
朦胧的江雾,将这片小村笼罩着,看不真切。
依山傍水,辟田而居。
小村里的一栋栋的木屋若隐若现,怕是住着有近数百多户人家。只遥遥听见鸡鸣和犬吠之声,袅袅的炊烟升起,大多数农户应该起来做早饭,准备劳作了。
“公子,到了!”
阿奴清脆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苏尘盘膝闭目,睁开双眼起身,掀开船帘出去。
河面的寒风有些冷。
却见船甲面上,布满了如雪的白霜。阿奴的鞋印踏上去,留下一个浅浅的纤巧印痕,雅致和生趣。
“走,去看看!”
苏尘、阿奴下了乌篷船,在岸边系好,带着三个白莲力士,前往那古朴小山村看看。
这小村不大,鸡犬相闻。有陌生人进村,村中养的十几条土狗们纷纷犬吠奔出。
可是它们一见苏尘、阿奴二人和三个孔武的白莲力士,似乎嗅到什么可怕的气息,顿时偃旗息鼓,畏惧的缩了回去。
苏尘进入这古村中,向村里的老人们打听,是否听过这一带有仙人出没,或者是神异的事情。
他也并未报太大的希望,之前找过许多名山古迹和古村,都并未发现什么异常之人出现。
村里的老人、妇孺们闻言,果然都是摇头。
“咱这小村几百年,未曾听过有什么仙人。”
“不过,这座莽山,是一座神山,难以攀越。据说翻过此山,是大山大泽,穷山恶水。常有虎豹豺狼出没。没哪个猎户敢进去,进去十有八九都出不来。”
“不过,也还是有人敢去的。在村寨山脚一角,有一户樵夫,那人家姓吴。这吴樵夫,便常进大山里伐樵砍木,每过一些时候必伐一株木而归。最神奇的是,几十年来,他居然从没被豺狼咬过。但,这吴樵夫性子孤僻,除了进山伐樵之外,很少跟村里同龄人接触。”
苏尘不由眉头一扬,有些欣喜和惊奇。
这吴姓樵夫既然能自如的进入危险的大山,显然也有些本事,怕是隐居在此地的一流高手,甚至可能是宗师。
这样能人异士,当然比普通老百姓会知道更多。如果这莽山有什么神异之事,也肯定比别人清楚情况。
苏尘和阿奴相视一眼,立刻前往去山脚,寻访那户吴姓樵夫。
第129章 樵中仙
苏尘和阿奴,带着白莲力士来到山脚,偏僻的一角,找到了那户姓吴的樵夫人家。
却见,在这座木屋有一名年龄有近百岁,满脸皱纹的慈祥老妪,正在屋前的灶台熬煮着早粥。
她年龄虽老,却是耳聪目明,见有两名外地来的客人登门来访,连忙热情招待他们进屋来坐。
这座山脚小村很少有外人来访,若是有人登门,村民都是非常热情。
苏尘上前询问,才知道,原来这相貌祥和的老妪正是那吴樵夫的老母亲。她丈夫早已离世,只和儿子独自居住在这山脚下。
苏尘略一感知,这老妪只是普通的老妇人,身体健朗,但并无奇特之处,不曾修炼过武道。
老妪自言,她儿子前日背着斧头进山伐樵去了,也不知还要几日才会出山。往常,短则三五日,长则要一个月,才会从深山老林里出来。
苏尘在屋里随意看过去。
除了看到几副猎杀的虎豹、狼熊皮毛之外,意外的看到墙角堆着一些有灵气的木柴,但是被堆在墙角,被老妪当成灶台烧饭的柴来烧。
还有一些木碗、盛饭的木杯子、筷子,居然全都是用灵木打造成的。甚至,连木屋内,老妪睡觉的一副木板床,都是用整块的灵木打造而成。
--
他回船篷里去,继续琢磨着其它水灵珠,和一些制符的灵材料。
他的那个青囊袋里,还有少量的灵马蹄莲种子、灵葫芦种子,可以种出灵马仙驹、葫芦法兵。
但这灵马仙驹和葫芦法兵都很大个,想要种出来,远比一粒小小的临兵豆,还更吃青色元气。
《白莲灵经》上面介绍,光是这灵葫芦藤,一串通常可以结出七八个葫芦,个头又非常的大,需要汲取极多的灵气才能种出来。
如果在灵山里种,消耗的青元气,恐怕要超过临兵豆的数十、上百倍。
苏尘虽好奇它们的作用,但自己太缺青元气,一时也不想去种它们。只能以后等自己有条件,再去尝试种一种。
苏尘对修仙,有着太多的疑惑和未知,想要解开。
他在那卷玉简之书《逍遥游之蜉蝣篇》里面,只看到“炼气期、元神、灵气”等字样。这卷仙书,完全没有提及所谓的灵山,更未提灵山的作用。
不知道别的修仙者,是不是跟他一样,也是元神扎根于灵山之中?
……
那三个幻化出来的白莲力士,灵气太足,生命力出奇的顽强,居然一直没有自动溃散掉。
阿奴指挥着它们这三个大力士划桨操船,速度显然快了一些。
两日之后的清晨时分。
乌篷船沿着这条大河,抵达一片苍茫的崇山峻岭前,连绵的山脉望不到尽头。
此处在大唐山川地图记载,名为莽山。
并不是太有名,若非在大唐山川地图里记载着,恐怕苏尘二人路过此地,也不会太去留意。
这莽山的山脚下,远远可见有一座古朴的小村。
朦胧的江雾,将这片小村笼罩着,看不真切。
依山傍水,辟田而居。
小村里的一栋栋的木屋若隐若现,怕是住着有近数百多户人家。只遥遥听见鸡鸣和犬吠之声,袅袅的炊烟升起,大多数农户应该起来做早饭,准备劳作了。
“公子,到了!”
阿奴清脆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苏尘盘膝闭目,睁开双眼起身,掀开船帘出去。
河面的寒风有些冷。
却见船甲面上,布满了如雪的白霜。阿奴的鞋印踏上去,留下一个浅浅的纤巧印痕,雅致和生趣。
“走,去看看!”
苏尘、阿奴下了乌篷船,在岸边系好,带着三个白莲力士,前往那古朴小山村看看。
这小村不大,鸡犬相闻。有陌生人进村,村中养的十几条土狗们纷纷犬吠奔出。
可是它们一见苏尘、阿奴二人和三个孔武的白莲力士,似乎嗅到什么可怕的气息,顿时偃旗息鼓,畏惧的缩了回去。
苏尘进入这古村中,向村里的老人们打听,是否听过这一带有仙人出没,或者是神异的事情。
他也并未报太大的希望,之前找过许多名山古迹和古村,都并未发现什么异常之人出现。
村里的老人、妇孺们闻言,果然都是摇头。
“咱这小村几百年,未曾听过有什么仙人。”
“不过,这座莽山,是一座神山,难以攀越。据说翻过此山,是大山大泽,穷山恶水。常有虎豹豺狼出没。没哪个猎户敢进去,进去十有八九都出不来。”
“不过,也还是有人敢去的。在村寨山脚一角,有一户樵夫,那人家姓吴。这吴樵夫,便常进大山里伐樵砍木,每过一些时候必伐一株木而归。最神奇的是,几十年来,他居然从没被豺狼咬过。但,这吴樵夫性子孤僻,除了进山伐樵之外,很少跟村里同龄人接触。”
苏尘不由眉头一扬,有些欣喜和惊奇。
这吴姓樵夫既然能自如的进入危险的大山,显然也有些本事,怕是隐居在此地的一流高手,甚至可能是宗师。
这样能人异士,当然比普通老百姓会知道更多。如果这莽山有什么神异之事,也肯定比别人清楚情况。
苏尘和阿奴相视一眼,立刻前往去山脚,寻访那户吴姓樵夫。
第129章 樵中仙
苏尘和阿奴,带着白莲力士来到山脚,偏僻的一角,找到了那户姓吴的樵夫人家。
却见,在这座木屋有一名年龄有近百岁,满脸皱纹的慈祥老妪,正在屋前的灶台熬煮着早粥。
她年龄虽老,却是耳聪目明,见有两名外地来的客人登门来访,连忙热情招待他们进屋来坐。
这座山脚小村很少有外人来访,若是有人登门,村民都是非常热情。
苏尘上前询问,才知道,原来这相貌祥和的老妪正是那吴樵夫的老母亲。她丈夫早已离世,只和儿子独自居住在这山脚下。
苏尘略一感知,这老妪只是普通的老妇人,身体健朗,但并无奇特之处,不曾修炼过武道。
老妪自言,她儿子前日背着斧头进山伐樵去了,也不知还要几日才会出山。往常,短则三五日,长则要一个月,才会从深山老林里出来。
苏尘在屋里随意看过去。
除了看到几副猎杀的虎豹、狼熊皮毛之外,意外的看到墙角堆着一些有灵气的木柴,但是被堆在墙角,被老妪当成灶台烧饭的柴来烧。
还有一些木碗、盛饭的木杯子、筷子,居然全都是用灵木打造成的。甚至,连木屋内,老妪睡觉的一副木板床,都是用整块的灵木打造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