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拼一拼,说不定会拼出生路,而且,他们也只能是拼一拼了。
而司令官的话就是命令,是命令就得执行。
“是,末将这就去安排。”那问话之人应诺,急忙起身去做准备。
可是,他尚未转身,那被称作司令官的人却从旁拉住了他,只听那司令官道:“户木君,一切小心。”
前行之路艰难,大家必须风雨同舟,而司令官的这话说的也是真心话,真心的关心之语。
而至此,茅草屋中之人的身份也就显露无遗了。
是的,正是太平军久寻而不得的户木孝允与伊藤博文等人。
这些人竟然藏在这种地方,难怪太平军找不到他们,真的很会找地方。
而且,这的确也是个好地方。
躲避搜查的好地方。
如果仅从寻找藏身之所这一点来说,伊藤博文等人急中生智的本领,着实令人佩服。
可是,这些人又是怎么跑这来的呢?
这还得从头说起。
当户木孝允在城楼上听伊藤博文说起援军未至之事后,知道形势已经无法扭转,所以,他便力劝伊藤博文放弃大军,只身逃命,以后再找机会报仇。
而对于户木孝允的提议,伊藤博文当然是不能同意了,他身为日军统帅,上需对天皇负责,下要对全体将士负责,他如果就这样走了,不要说天皇不会放过他,就是他自己,也不会原谅自己,这可是涉及到几十万将士的性命之事,几十万条人命啊。
很显然,伊藤博文不愿意走,但户木孝允却偏偏在一旁力劝,于是,二人便发生了僵持。
不过,真要站在伊藤博文的立场上想一想这事,他的坚持还是有那么一点道理的,即使他再理智,他也不会有勇气做出逃跑的选择,那不是缺德吗?
虽然后来伊藤博文还是逃了,但那是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被户木孝允强迫而退的,而从他本心上来讲,他是不愿意这样做的。
况且,被强迫而退,那意义也不同,即使以后追究起责任来,伊藤博文也能给自己,给其他人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样说来,不知这伊藤博文是聪明呢,还是滑头呢,亦或是傻啊?
也许只有伊藤博文自己心里面明白吧。
而他们是在后有追兵,前有阻截的情况下,灵光一闪间想起了那海上的小道,而想到了小路之后,再窜到那破烂的茅草屋之中也就再正常不过了,于是,这茅草屋也就成了他们暂时的栖息之所。
而再说起这海上的小道,也另有一番由来。
这条小道是伊藤博文率领大军进军朝鲜之时无意间发现的,当时,他只是出于谨慎而留上了心,出于本能而派遣户木孝允做了一些准备,在当时,他根本就没想过这会成为他们跑路的选择,可是,世事难料,无心的一步棋却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派上了用场。
不知伊藤博文是该庆幸呢,还是应该赞自己有先见之明呢。
也许是五味杂陈吧。
总之,这条小路是伊藤博文等人此时最正确的选择。
而户木孝允去了不一会儿,便回来了。
当他回来的时候,脸上竟挂着久违的笑容。
难道有好消息?其他众人在心中嘀咕。
果不其然,户木孝允报道,船只还在,所有给养一应俱全,如果省一点用,足以让他们这一队人在大海上支持一月有余。
伊藤博文听到此报,脸色一如既往地平静,也不喜,更不忧,似乎这一切都已经在他的预料之中。
而其他那些护卫亲兵就不同了,他们闻听此言,那是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要不是害怕伊藤博文与户木孝允责怪,他们早已经欢呼起来了。
冥冥之中,似有上天照拂,他们命不该绝。
既然如此,他们就不能拂了上天的好意,正好趁此良机逃命。
于是,做了一些必须的准备,借着夜色的掩护,伊藤博文与户木孝允率领着他们的那队亲兵,踏上了那条未知的小路,开始了亡命之旅。
第四百九十三章 都是好消息
这边厢,日本人亡命而逃,而太平军一边,却又收到好消息。
就在黄旭召集众将议事,着手准备进攻日本本土之际,却忽然传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好消息。
朝鲜国有变。
当然,这变不是变坏,而是变好。
朝鲜国王李元通在与手下的三驾马车,李过,霍东洋,李元培等人商议之后,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们向帝国皇帝黄旭提请将朝鲜国并入中华帝国的版图,直接将他们之间的附属关系变为直属关系。
当黄旭收到李元通的呈请的时候,起初也是颇为惊讶,但是,当他确认李元通不象是在开无笑之后,便转惊为喜,而且是惊喜不已。
李元通的这个要求,无论是对黄旭,还是对中华帝国,那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大的好事,而且还是送上门的好事,既然如此,如黄旭不笑纳,帝国不接受,那不是傻吗?
黄旭与他的帝国是不会这样傻的。
所以,黄旭欣然同意了李元通的请求,并重赏之。
至此,中华帝国少了一藩国,多了一个朝鲜民族自治区,而朝鲜民族自治区则下辖两个省,朝南省与朝北省。
为什么会是朝南与朝北省呢,原来,朝鲜民族自治区被分为朝南与朝北两省,是中华帝国的军机处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向黄旭提出来的,军机处的众军机认为,如此划分。不仅便于管理,而且也符合朝鲜的实际情况。
--
而司令官的话就是命令,是命令就得执行。
“是,末将这就去安排。”那问话之人应诺,急忙起身去做准备。
可是,他尚未转身,那被称作司令官的人却从旁拉住了他,只听那司令官道:“户木君,一切小心。”
前行之路艰难,大家必须风雨同舟,而司令官的这话说的也是真心话,真心的关心之语。
而至此,茅草屋中之人的身份也就显露无遗了。
是的,正是太平军久寻而不得的户木孝允与伊藤博文等人。
这些人竟然藏在这种地方,难怪太平军找不到他们,真的很会找地方。
而且,这的确也是个好地方。
躲避搜查的好地方。
如果仅从寻找藏身之所这一点来说,伊藤博文等人急中生智的本领,着实令人佩服。
可是,这些人又是怎么跑这来的呢?
这还得从头说起。
当户木孝允在城楼上听伊藤博文说起援军未至之事后,知道形势已经无法扭转,所以,他便力劝伊藤博文放弃大军,只身逃命,以后再找机会报仇。
而对于户木孝允的提议,伊藤博文当然是不能同意了,他身为日军统帅,上需对天皇负责,下要对全体将士负责,他如果就这样走了,不要说天皇不会放过他,就是他自己,也不会原谅自己,这可是涉及到几十万将士的性命之事,几十万条人命啊。
很显然,伊藤博文不愿意走,但户木孝允却偏偏在一旁力劝,于是,二人便发生了僵持。
不过,真要站在伊藤博文的立场上想一想这事,他的坚持还是有那么一点道理的,即使他再理智,他也不会有勇气做出逃跑的选择,那不是缺德吗?
虽然后来伊藤博文还是逃了,但那是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被户木孝允强迫而退的,而从他本心上来讲,他是不愿意这样做的。
况且,被强迫而退,那意义也不同,即使以后追究起责任来,伊藤博文也能给自己,给其他人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样说来,不知这伊藤博文是聪明呢,还是滑头呢,亦或是傻啊?
也许只有伊藤博文自己心里面明白吧。
而他们是在后有追兵,前有阻截的情况下,灵光一闪间想起了那海上的小道,而想到了小路之后,再窜到那破烂的茅草屋之中也就再正常不过了,于是,这茅草屋也就成了他们暂时的栖息之所。
而再说起这海上的小道,也另有一番由来。
这条小道是伊藤博文率领大军进军朝鲜之时无意间发现的,当时,他只是出于谨慎而留上了心,出于本能而派遣户木孝允做了一些准备,在当时,他根本就没想过这会成为他们跑路的选择,可是,世事难料,无心的一步棋却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派上了用场。
不知伊藤博文是该庆幸呢,还是应该赞自己有先见之明呢。
也许是五味杂陈吧。
总之,这条小路是伊藤博文等人此时最正确的选择。
而户木孝允去了不一会儿,便回来了。
当他回来的时候,脸上竟挂着久违的笑容。
难道有好消息?其他众人在心中嘀咕。
果不其然,户木孝允报道,船只还在,所有给养一应俱全,如果省一点用,足以让他们这一队人在大海上支持一月有余。
伊藤博文听到此报,脸色一如既往地平静,也不喜,更不忧,似乎这一切都已经在他的预料之中。
而其他那些护卫亲兵就不同了,他们闻听此言,那是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要不是害怕伊藤博文与户木孝允责怪,他们早已经欢呼起来了。
冥冥之中,似有上天照拂,他们命不该绝。
既然如此,他们就不能拂了上天的好意,正好趁此良机逃命。
于是,做了一些必须的准备,借着夜色的掩护,伊藤博文与户木孝允率领着他们的那队亲兵,踏上了那条未知的小路,开始了亡命之旅。
第四百九十三章 都是好消息
这边厢,日本人亡命而逃,而太平军一边,却又收到好消息。
就在黄旭召集众将议事,着手准备进攻日本本土之际,却忽然传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好消息。
朝鲜国有变。
当然,这变不是变坏,而是变好。
朝鲜国王李元通在与手下的三驾马车,李过,霍东洋,李元培等人商议之后,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们向帝国皇帝黄旭提请将朝鲜国并入中华帝国的版图,直接将他们之间的附属关系变为直属关系。
当黄旭收到李元通的呈请的时候,起初也是颇为惊讶,但是,当他确认李元通不象是在开无笑之后,便转惊为喜,而且是惊喜不已。
李元通的这个要求,无论是对黄旭,还是对中华帝国,那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大的好事,而且还是送上门的好事,既然如此,如黄旭不笑纳,帝国不接受,那不是傻吗?
黄旭与他的帝国是不会这样傻的。
所以,黄旭欣然同意了李元通的请求,并重赏之。
至此,中华帝国少了一藩国,多了一个朝鲜民族自治区,而朝鲜民族自治区则下辖两个省,朝南省与朝北省。
为什么会是朝南与朝北省呢,原来,朝鲜民族自治区被分为朝南与朝北两省,是中华帝国的军机处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向黄旭提出来的,军机处的众军机认为,如此划分。不仅便于管理,而且也符合朝鲜的实际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