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了吗?晚上早点休息。”
有时候律风来不及回答,殷以乔就会在晚上接近11点的时候拨来视频电话,用温柔的声线和眼神,强迫他赶紧下班回家。
搞得律风不敢怠慢,有消息必回,免得被师兄发现自己又在偷偷加班。
乌雀山大桥动工时间越来越近,律风手上的工作也变得格外繁忙。
直到建设集团发来通知,告诉设计院可以去现场的时候,律风才算从紧张的期待里脱离出来。
他带着兴奋的情绪,给殷以乔发消息,“乌雀山大桥项目要动工了,我会跟着吴院一起去现场,你不用担心我加班,因为我天天都会加班!”
设计师不用天天住在现场,但是乌雀山大桥的建设复杂,他们国院都会派人全程参与这些重大工程项目。
住进乌雀山是必然的,跟着建设集团一起白加黑是肯定的。
换作任何人都会为这样的工作环境感到绝望,可律风却发自内心的感到兴奋。
因为,他能亲眼见证乌雀山大桥的诞生,能够亲自见到一座巨龙腾飞于这座大山。
即使是春天,乌雀山仍旧因为海拔太高显得寒冷。
乌雀山大桥项目动工的誓师大会,象征着这个预期三年的工程,即将开始。
乌雀山大桥的总工程师,是经验丰富的老桥梁工程师高卫胜。
这位从业二十五年的桥梁工程师,拿着图纸,似乎视线一瞥,就能知道图纸上那些线条应该在哪个地方铺设,然后对施工队下达建设指令。
律风觉得稀奇,他习惯了工程师谨慎的反复测算,还第一次见心算这么快的总工。
他问:“高总工,您都不算一算吗?”
高卫胜笑得自豪又骄傲,“律工你放心,我绝对不会算错精度。你们画的图比我们搞工程的好看,但是我们做工程的,比你们更熟悉哪里该落点,哪里该插桩。”
“不是有英国专家说我们造不出这样的桥?”
他抬手拍了拍图纸,“等我们乌雀山大桥建成的时候,就请他来看看,这世上又快又好的中国桥,让他后悔。”
作者有话要说: 我得说,曲水湾大桥没有原型……但是故事参考的港珠澳大桥
第23章
高卫胜的脾气, 比吴赢启更加外放。
习惯了严肃严格的吴院长,律风跟高总工搭档,竟然有些不适应这位是乌雀山大桥项目的领导。
高卫胜白天下命令快狠准, 晚上吃饭聊天, 却是截然不同的絮絮叨叨。
他说:“律工,斗公山大桥知道吧, 我的项目!虽然不是你们国院画的图,但是我们的工程做得特别漂亮,不比乌雀山大桥差!”
他说:“前些年, 我们还经常去英法美学习别人的工程项目,后来都不去了, 外国人的技术太烂, 我们都发展几十年了,他们还跟几百年前似的,不思进取!”
他说:“本来我是要接国外工程的, 去当副总。可上面一问我愿不愿意进山,去搞乌雀山大桥, 我一听,我就来了!”
他说:“还是干咱们国内自己的项目舒服, 好山好水好风光!”
乌雀山夜晚寒冷,根本谈不上什么舒服不舒服。
条件艰苦, 只有最简单的工棚作为宿舍,还会随时依照工程进度,往山里迁移。
可高卫胜说得真心实意,脸上笑出深深皱纹。
连律风都觉得心里温暖起来。
做工程的人,在荒无人烟的建设工地,看着一根一根立柱落地, 一条一条钢筋上桥,总是会抑制不住心里的骄傲和成就感。
乌雀山大桥的工期长,两端同时施工,注定了律风和高卫胜团队必须两头跑。
他们常常绕行上百公里,去确定每一个分段的施工进程。
偶尔熬到夜晚,也会在高速公路上亮起长灯,前往目的地。
于是,律风能够发给殷以乔的消息,总是离不开这座乌雀山。
“工程进度比我想象的还要快,建设集团的技术已经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他们组成了三班倒队伍,24小时连续施工,我和高总工会一直跟着项目进度,看着它建到山腰。”
“山确实又高又险,但是他们施工时候的每一个动作,都十分熟练,像是建了这座桥几十年。”
“可它很快就能完成了,也许用不了三年。”
律风用感慨,回复了殷以乔的全部担心、关怀。
即使乌雀山寒冷陡峭,在律风发送的消息之中,都像是即将被征服的山脉,不足人类畏惧。
因为,建设乌雀山大桥的集团,拥有中国最好的施工队伍。
高卫胜的全部指令,律风的所有设计,都可以经由他们亲手实现,不差分毫。
以至于殷以乔最初的担心,都变成了:“注意休息,小心行驶。”
毕竟,律风是个工作狂。
他的眼里只有桥梁,就算殷以乔告诉他天冷记得保暖,律风也会“好的好的”,然后出门还是之前穿的那套。
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消息互动终于慢慢变少。
律风本能的感觉到殷以乔忙碌起来,即使对方回复毫无异常,他也能若有若无的察觉到。
“是出了什么事吗?”律风认真问。
然而,殷以乔那边没有回答。
反而是远在澳大利亚的佐特尔,发来了一段语音。
--
有时候律风来不及回答,殷以乔就会在晚上接近11点的时候拨来视频电话,用温柔的声线和眼神,强迫他赶紧下班回家。
搞得律风不敢怠慢,有消息必回,免得被师兄发现自己又在偷偷加班。
乌雀山大桥动工时间越来越近,律风手上的工作也变得格外繁忙。
直到建设集团发来通知,告诉设计院可以去现场的时候,律风才算从紧张的期待里脱离出来。
他带着兴奋的情绪,给殷以乔发消息,“乌雀山大桥项目要动工了,我会跟着吴院一起去现场,你不用担心我加班,因为我天天都会加班!”
设计师不用天天住在现场,但是乌雀山大桥的建设复杂,他们国院都会派人全程参与这些重大工程项目。
住进乌雀山是必然的,跟着建设集团一起白加黑是肯定的。
换作任何人都会为这样的工作环境感到绝望,可律风却发自内心的感到兴奋。
因为,他能亲眼见证乌雀山大桥的诞生,能够亲自见到一座巨龙腾飞于这座大山。
即使是春天,乌雀山仍旧因为海拔太高显得寒冷。
乌雀山大桥项目动工的誓师大会,象征着这个预期三年的工程,即将开始。
乌雀山大桥的总工程师,是经验丰富的老桥梁工程师高卫胜。
这位从业二十五年的桥梁工程师,拿着图纸,似乎视线一瞥,就能知道图纸上那些线条应该在哪个地方铺设,然后对施工队下达建设指令。
律风觉得稀奇,他习惯了工程师谨慎的反复测算,还第一次见心算这么快的总工。
他问:“高总工,您都不算一算吗?”
高卫胜笑得自豪又骄傲,“律工你放心,我绝对不会算错精度。你们画的图比我们搞工程的好看,但是我们做工程的,比你们更熟悉哪里该落点,哪里该插桩。”
“不是有英国专家说我们造不出这样的桥?”
他抬手拍了拍图纸,“等我们乌雀山大桥建成的时候,就请他来看看,这世上又快又好的中国桥,让他后悔。”
作者有话要说: 我得说,曲水湾大桥没有原型……但是故事参考的港珠澳大桥
第23章
高卫胜的脾气, 比吴赢启更加外放。
习惯了严肃严格的吴院长,律风跟高总工搭档,竟然有些不适应这位是乌雀山大桥项目的领导。
高卫胜白天下命令快狠准, 晚上吃饭聊天, 却是截然不同的絮絮叨叨。
他说:“律工,斗公山大桥知道吧, 我的项目!虽然不是你们国院画的图,但是我们的工程做得特别漂亮,不比乌雀山大桥差!”
他说:“前些年, 我们还经常去英法美学习别人的工程项目,后来都不去了, 外国人的技术太烂, 我们都发展几十年了,他们还跟几百年前似的,不思进取!”
他说:“本来我是要接国外工程的, 去当副总。可上面一问我愿不愿意进山,去搞乌雀山大桥, 我一听,我就来了!”
他说:“还是干咱们国内自己的项目舒服, 好山好水好风光!”
乌雀山夜晚寒冷,根本谈不上什么舒服不舒服。
条件艰苦, 只有最简单的工棚作为宿舍,还会随时依照工程进度,往山里迁移。
可高卫胜说得真心实意,脸上笑出深深皱纹。
连律风都觉得心里温暖起来。
做工程的人,在荒无人烟的建设工地,看着一根一根立柱落地, 一条一条钢筋上桥,总是会抑制不住心里的骄傲和成就感。
乌雀山大桥的工期长,两端同时施工,注定了律风和高卫胜团队必须两头跑。
他们常常绕行上百公里,去确定每一个分段的施工进程。
偶尔熬到夜晚,也会在高速公路上亮起长灯,前往目的地。
于是,律风能够发给殷以乔的消息,总是离不开这座乌雀山。
“工程进度比我想象的还要快,建设集团的技术已经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他们组成了三班倒队伍,24小时连续施工,我和高总工会一直跟着项目进度,看着它建到山腰。”
“山确实又高又险,但是他们施工时候的每一个动作,都十分熟练,像是建了这座桥几十年。”
“可它很快就能完成了,也许用不了三年。”
律风用感慨,回复了殷以乔的全部担心、关怀。
即使乌雀山寒冷陡峭,在律风发送的消息之中,都像是即将被征服的山脉,不足人类畏惧。
因为,建设乌雀山大桥的集团,拥有中国最好的施工队伍。
高卫胜的全部指令,律风的所有设计,都可以经由他们亲手实现,不差分毫。
以至于殷以乔最初的担心,都变成了:“注意休息,小心行驶。”
毕竟,律风是个工作狂。
他的眼里只有桥梁,就算殷以乔告诉他天冷记得保暖,律风也会“好的好的”,然后出门还是之前穿的那套。
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消息互动终于慢慢变少。
律风本能的感觉到殷以乔忙碌起来,即使对方回复毫无异常,他也能若有若无的察觉到。
“是出了什么事吗?”律风认真问。
然而,殷以乔那边没有回答。
反而是远在澳大利亚的佐特尔,发来了一段语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