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冲击波,瞬时可使方圆几公里内的人员遭受多种杀伤,对医疗救护人员的 技术要求高。 在装备损坏方面,高新技术装备损坏增多。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日益 广泛地运用于战场,战损装备的主要部分将由过去的一般机械性装备,逐渐 转变为机械、光、电子精密仪器等多种高新技术装备,维修保养的精密度和 难度也随之提高。 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战役中,我军在短时间内将消耗大量物 资,发生大量伤员,损坏大量装备,且其中高技术含量相当大。这至少给战 区后勤动员提出了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不断增加,高技术物资消耗越来越多,高技 术物资动员已成为战区后勤动员的重要内容。要满足上述要求,仅靠发动群 众捐粮、捐物和应急利用社会力量是不行的,务必依靠和促使军事科学技术 与社会物质技术力量的有机结合来实现。 二是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战役中,后勤技术保障任务尤其繁重,战 区后勤高新技术人员动员愈加重要。以飞机维修保养为例,美军AH64攻击 直升机每次飞行 2小时就进行一次全面维护,需要几十名技术人员提供保 障。在海湾战争中,由于技术保障人员的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美军80%以上 的后勤技术人员是征召的预备役后勤人员。其空军的一部分运输、加油、机 场勤务和大部分飞机维修任务,是由后备队完成的。因此,战区后勤人力动 员必须建立起数量足、质量高的后备后勤技术人才队伍。 二、多种作战方式和手段综合运用,后勤需求不确定因素多,战区 后勤动员组织指挥难度大 首先,高技术条件下战役作战,战场选择性强,后勤动员区域因空间位 置的不同而灵活多样。武器装备的日益高技术化,为军队选择理想的地区和 方式进行全方位、大纵深作战提供了有力的手段。随着武器装备机动性的空 前提高,战役军团可以是一处作战,也可以是多点、多方向作战;可以是由 浅入深的线式作战,也可以是 掏心、打点式的非线式作战;可以在 边境地区作战,也可以出击敌国作战。这种多点多方向的作战样式,影响和 改变传统的战场结构及特点。过去那种前方打仗,后方支援;一处打仗,全 国动员的方式、方法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未来战区后勤动员将可 能在一点展开,也可能在多点、多方向上同时展开。 其次,高技术条件下战役作战,打击手段多样,后勤动员内容因保障需 求不同而灵活多样。从近期几场局部战争尤其是海湾战争的实践看,综合运 用种种手段进行整体对抗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战役用兵的特点。只有将 参战的各军兵种、各种武器装备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形成最佳的战 斗力,夺取战争的胜利。与此相适应,各战区应具有综合性的后勤动员能力。 即,既有与陆军作战需要相适应的后勤动员能力,又有与空军、海军、第二 炮兵作战需要相适应的后勤动员能力。因此,战区后勤动员在不同的战役样 式、不同的作战阶段会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如陆战场上的空地一体作战, 战区后勤动员应以保障陆、空作战为重点;近侮海空军联合作战,战区后勤 动员应以保障海、空军作战为重点;远战和空袭作战,战区后勤动员应以保 障第二炮兵、航空兵作战,以及抗敌破坏,维护和保障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为重点。 三、战役行动的突然性大,战役进程速决性强,战区后勤动员与作
    战需求的时空差突出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不仅爆发突然,而且进程缩短,一次战争多 则几个月,少则几十天,甚至几天时间就结束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只进行了 6天,被称为六日战争,海湾战争也只进行了40余天。有时整个局部战 争的进程,就是一次战役行动的始终。与此相适应,其战役行动必然有着很 大的突然性,而且节奏加快,速决性强。由于单位时间内后勤保障负荷显著 加重,后勤保障强度急剧增大,加之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突然性消除了 后勤动员的 先行时间,战区后勤动员与作战需求的时空差尤其突出。 以较大规模的登陆战役为例,如有百余万各军种部队和相应装备参战, 战役持续时间以10余天计算,约伤亡10余万人 (其中伤约数万人);消耗 弹药、油料各数十万吨;约损坏各类武器数万件,各种车辆数千台。然而, 和平时期我军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建设和维持庞大的后勤规模,编配完全与战 时需要相适应的后勤力量。平时编成内的后勤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它只能遂 行战争开始阶段的应急机动保障任务,并且为后勤的动员扩编提供骨干力 量。因此,如果实施较大规模的联合战役行动,就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紧急 动员补充大量的后勤人力、物力,尽最大努力弥补后勤动员与作战需求的时 空差。这就要求,战区后勤动员的准备与实施必须具有与作战部队同等的快 速反应能力;战区后勤动员应力求实现一步到位的目标。否则,后勤动员将 难以适应快节奏、短进程的战役作战的需要。 四、敌人实施全纵深打击,反动员破坏加剧,战区后勤动员将遭敌 全时空的严重威胁 高技术条件下的战役作战理论均强调实施全纵深打击,并且把打击对方 后勤、破坏对方的战争潜力作为达成战略战役目的的重要手段。美军认为: 最有决定意义的进攻是使用占压倒优势的兵力攻入敌后,摧毁或夺占其后 勤、战斗支援以及指挥与控制设施。前苏军在 《军事战略》一书中指出: 消灭敌人的军队,以及破坏敌人后方的目标,并使后方处于瘫痪状态,这 是战争的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过程。与此同时,武器打击距离的增大 和能力的提高,也为上述战役作战理论的运用与实施提供了客观物质条件。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火炮的射程只有69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 12 17公里。现在,火炮的射程达5070公里,战术导弹的射程达1000多公 里,巡航导弹的射程达3000公里。飞机的作战半径提高幅度更大,从第一次 世界大战的几十公里,发展到数万公里。另外,电子战等新的打击样式,在 作用距离和方式上更是突破了传统的火力观念。 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战役作战中,由于后方将遭敌全方位、全纵深 综合火力打击,遭敌纵深机动部队的直接袭击,并面临高技术地球物理战的 严重威胁,因而使战区后勤动员面临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战区后方将受敌全时空的严重威胁,战区后勤动员能力有随时被毁 的危险。如海湾战争,历时38天的沙漠风暴空袭作战,多国部队共出动 飞机约11万余架次,投弹近60万吨,相当于朝鲜战争三年的投弹量。多国 部队的空袭使伊拉克80%的炼油设备遭到破坏;三分之二以上的石油设备被 摧毁;主要发电厂、水厂及骨干生产厂家瘫痪;7O%的指挥控制、通讯系统 遭到破坏等,大大削弱了伊拉克的后勤动员乃至整个战争的动员能力。 二是战区交通运输线将遭敌严重封锁破坏,后勤后备力量难以及时动员 补充。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交通运输线进行了全面轰炸,到
    --

章节目录


高技术备件下局部战争战役后勤保障研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余高达+陈曙东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余高达+陈曙东等并收藏高技术备件下局部战争战役后勤保障研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