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何嫂子心中感慨更多。
巨大的水泥台上面铺了红毯,后面还立起高高的木牌,上面有‘豆腐节’三个大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宋飞凉、曹三,甚至是周光等人的题字,看上去体面又辉煌。
“他们都是小秀才老爷了。”丹哥叹气道,“我还在上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去试试考试。”
丹哥年纪不大,原本只是跟着徐良美学认字,是没想过科举的。
就连徐良美也只是在家中念书,等着考试,家中根本供应不起丹哥再念书,好在今年徐良美进了学堂教书,何嫂子也进了作坊,丹哥便也得了去学堂念书的机会。
念书能开智,能懂得许多道理,如今丹哥虽然还只是孩子,但学问上的见识已经不比富贵人家的少爷差。
徐良美和何嫂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坚定:一定要供应丹哥念书,说不定他们家以后会是丹哥更上一层楼。
这般想着,何嫂子又担心丹哥太好高骛远,便宽慰道:“他们虽然也是孩子,但毕竟是妖怪,听说晚上不睡觉也不困,照样能念书呢,跟你不一样。”
鸿胪寺的幼崽们都是妖怪,这一点谁都知道。
以前谈妖怪色变,即便是这些幼崽也没人给好脸色,如今何嫂子这般说出来,周围同样早来的人都听到了,眼中非但没有惧意,反而还有点羡慕。
是啊,那些幼崽都是妖怪,所以考中秀才并不奇怪?
但仅仅只是如此吗?
恐怕不是,不知道多少人想过,即便是自己可以晚上不睡觉,一直念书,也不过是一天当做两天用而已,但是那样就真的能考中秀才吗?
不见得。
不是人人都那般聪慧的。
丹哥倒是明白自己的本事,冲着何嫂子道,“娘,我怕是得再学几年才行。鸿胪寺的幼崽们太聪慧,我是比不上的。”
幼崽们仅仅只是因为妖怪身份考中秀才功名的吗?
没有人比在学堂念书的丹哥更明白了,他虽然年纪小,但心里早已清清楚楚:幼崽们考中秀才功名并不是因为身份,而是因为他们的聪慧。
大秦也不是没有九岁孩童考中秀才,那都要称之为神童,而这些幼崽们,只是学了一年多学问就考中秀才,这已经不是神童能形容的了。
“过些日子学堂有考试,到时候便能看出你们的真实本事。”徐良美道,“试卷我已经看过,如果取得高分就差不多有把握通过县试。”
“考试啊。”丹哥闻言,圆鼓鼓的脸蛋立即瘪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立即就有人凑过来问,“去学堂念几年书就能考中秀才?有那么简单?”
大秦文风强盛这么多年,文人墨客数不胜数,科举考试已经是越来越难,每年选中的人数虽然还是那么些,但读书人数量更多,别的家学、族学、私塾等,即便是有大儒坐镇也不敢保证学几年就能考中秀才。
见着有人问话,穿着还很体面,丹哥也没有怯场,脆生生道:“像我这种孩童入学,五年基础学完,若是学问不错便能考过县试,再三年就能参加府试,又三年就能参加院试了。”
丹哥才几岁,就算这十一年按部就班的学完,也不过是十几岁而已。
“不过今年学堂有好多人跳级,怕是明年、后年就有不少人学完课程,要参加科举的。”丹哥掰着手指头算,“我今年学基础,不打算跳级,等明年便要跳级试试。”
如此算起来,岂不是明年、后年参加县试的要多出许多十来岁的孩子,甚至更小的孩子?
往年县试不是没有十几岁的孩子,只不过一般都是参加试试,长长见识,等到真正准备好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也都没打算第一次就考中的。
“第一、第二学堂有多少学生?”那人突兀的问。
丹哥刚要说话,徐良美忽然警惕道,“学堂学生多少不方便透露,请见谅。”
那人倒是也没追问,他自然能推测出学堂有多少学生。
第一学堂在河那边,去年刚建成的时候学生确实不多,大都是原本就住在河那边的罪民之子,但是随着一座座作坊拔地而起,京城许多百姓都拖家带口的去那边做工,孩子自然也得了去学堂的机会,保守估计,第一学堂至少三百人。
而第二学堂规模那般大,每日上学、放学,那条路上的马车都数不胜数,人数比第一学堂只多不少。
这样几年下去,能培养出多少读书人?怕是其他家学、族学、私塾完全比不上的了。
更别说学堂并不只是培养读书人,还培养厨子,各行各业的人,等将来这些孩子出来做工,他们就是同窗,定然要互帮互助的。
这么多人足够连成一张网,足够撼动多年以来世家在官场、商场上的优势。
“哎,大势已成,为时晚矣。”那人说着,佝偻着脊背慢吞吞的走了。
丹哥一家早就选中一个铺子,等着吃早餐了。
铺子前面有小矮桌,矮板凳,碗筷等等都放在干净的木盆中,由自己取用,方便的很。
“三碗豆花好了。”铺子里,木哥儿利落地端出三个大碗放在柜台上,吆喝道。
徐良美赶忙站起来,把碗端回去。
何嫂子拿勺子舀了豆花尝了尝,道:“这家豆花用的豆子不一般,怕是还有别的小技巧,味道格外好,你们快尝尝。”
--
巨大的水泥台上面铺了红毯,后面还立起高高的木牌,上面有‘豆腐节’三个大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宋飞凉、曹三,甚至是周光等人的题字,看上去体面又辉煌。
“他们都是小秀才老爷了。”丹哥叹气道,“我还在上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去试试考试。”
丹哥年纪不大,原本只是跟着徐良美学认字,是没想过科举的。
就连徐良美也只是在家中念书,等着考试,家中根本供应不起丹哥再念书,好在今年徐良美进了学堂教书,何嫂子也进了作坊,丹哥便也得了去学堂念书的机会。
念书能开智,能懂得许多道理,如今丹哥虽然还只是孩子,但学问上的见识已经不比富贵人家的少爷差。
徐良美和何嫂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坚定:一定要供应丹哥念书,说不定他们家以后会是丹哥更上一层楼。
这般想着,何嫂子又担心丹哥太好高骛远,便宽慰道:“他们虽然也是孩子,但毕竟是妖怪,听说晚上不睡觉也不困,照样能念书呢,跟你不一样。”
鸿胪寺的幼崽们都是妖怪,这一点谁都知道。
以前谈妖怪色变,即便是这些幼崽也没人给好脸色,如今何嫂子这般说出来,周围同样早来的人都听到了,眼中非但没有惧意,反而还有点羡慕。
是啊,那些幼崽都是妖怪,所以考中秀才并不奇怪?
但仅仅只是如此吗?
恐怕不是,不知道多少人想过,即便是自己可以晚上不睡觉,一直念书,也不过是一天当做两天用而已,但是那样就真的能考中秀才吗?
不见得。
不是人人都那般聪慧的。
丹哥倒是明白自己的本事,冲着何嫂子道,“娘,我怕是得再学几年才行。鸿胪寺的幼崽们太聪慧,我是比不上的。”
幼崽们仅仅只是因为妖怪身份考中秀才功名的吗?
没有人比在学堂念书的丹哥更明白了,他虽然年纪小,但心里早已清清楚楚:幼崽们考中秀才功名并不是因为身份,而是因为他们的聪慧。
大秦也不是没有九岁孩童考中秀才,那都要称之为神童,而这些幼崽们,只是学了一年多学问就考中秀才,这已经不是神童能形容的了。
“过些日子学堂有考试,到时候便能看出你们的真实本事。”徐良美道,“试卷我已经看过,如果取得高分就差不多有把握通过县试。”
“考试啊。”丹哥闻言,圆鼓鼓的脸蛋立即瘪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立即就有人凑过来问,“去学堂念几年书就能考中秀才?有那么简单?”
大秦文风强盛这么多年,文人墨客数不胜数,科举考试已经是越来越难,每年选中的人数虽然还是那么些,但读书人数量更多,别的家学、族学、私塾等,即便是有大儒坐镇也不敢保证学几年就能考中秀才。
见着有人问话,穿着还很体面,丹哥也没有怯场,脆生生道:“像我这种孩童入学,五年基础学完,若是学问不错便能考过县试,再三年就能参加府试,又三年就能参加院试了。”
丹哥才几岁,就算这十一年按部就班的学完,也不过是十几岁而已。
“不过今年学堂有好多人跳级,怕是明年、后年就有不少人学完课程,要参加科举的。”丹哥掰着手指头算,“我今年学基础,不打算跳级,等明年便要跳级试试。”
如此算起来,岂不是明年、后年参加县试的要多出许多十来岁的孩子,甚至更小的孩子?
往年县试不是没有十几岁的孩子,只不过一般都是参加试试,长长见识,等到真正准备好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也都没打算第一次就考中的。
“第一、第二学堂有多少学生?”那人突兀的问。
丹哥刚要说话,徐良美忽然警惕道,“学堂学生多少不方便透露,请见谅。”
那人倒是也没追问,他自然能推测出学堂有多少学生。
第一学堂在河那边,去年刚建成的时候学生确实不多,大都是原本就住在河那边的罪民之子,但是随着一座座作坊拔地而起,京城许多百姓都拖家带口的去那边做工,孩子自然也得了去学堂的机会,保守估计,第一学堂至少三百人。
而第二学堂规模那般大,每日上学、放学,那条路上的马车都数不胜数,人数比第一学堂只多不少。
这样几年下去,能培养出多少读书人?怕是其他家学、族学、私塾完全比不上的了。
更别说学堂并不只是培养读书人,还培养厨子,各行各业的人,等将来这些孩子出来做工,他们就是同窗,定然要互帮互助的。
这么多人足够连成一张网,足够撼动多年以来世家在官场、商场上的优势。
“哎,大势已成,为时晚矣。”那人说着,佝偻着脊背慢吞吞的走了。
丹哥一家早就选中一个铺子,等着吃早餐了。
铺子前面有小矮桌,矮板凳,碗筷等等都放在干净的木盆中,由自己取用,方便的很。
“三碗豆花好了。”铺子里,木哥儿利落地端出三个大碗放在柜台上,吆喝道。
徐良美赶忙站起来,把碗端回去。
何嫂子拿勺子舀了豆花尝了尝,道:“这家豆花用的豆子不一般,怕是还有别的小技巧,味道格外好,你们快尝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