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他娶的是别人,不会这么辛苦。
俞向晏爽朗一笑:“你在说什么傻话,我不觉得辛苦。”
他是心甘情愿的。
“小安的手艺不好,你帮她做两身衣服吧。”
她要是什么都不做,心里会一直压着这件事情,不如帮妹妹做两身衣服。
俞顺稳和阮晨曦也在说起俞向安。
阮晨曦现在是小学的临时老师,没有编制,不过在平时她不用下地了,给孩子们上课总比下地轻松,不过在农忙的时候她还是要下地的,但是这比起其他知青,她的日子已经很不错了。
原本她也是没有机会的,但是村里的日子越来越好,愿意送孩子念书的人就越来越多,往上一直供很多人觉得压力大,但是小学是没问题的,大家的兜里有钱了,谁都不乐意自己的孩子做个睁眼瞎。
学会认字和算数以后在村里有不少工作就可以上手了,比如说做记分员,比如说在砖坊、造纸厂里面做统计员,路广了很多,读书也就有用了。
现在的红星大队在附近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不知道有多少姑娘家想要嫁进来,本村的姑娘也不乐意嫁出去了,想要内部消化。
为什么要嫁出去。
嫁出去辛辛苦苦下地一年,一大家子挣的工分几十块,现在的红星大队呢。
造纸厂的收益大头上交,剩余的就是他们村的了,这是用的他们村的土地,用的他们村的材料。
砖坊则是完全的村集体产业,收益全都内部消化。
去年过年,家里壮劳力多又勤快的,分到了几百块!
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他们之前收入的十倍!
哪里还愿意去别的村继续苦巴巴的挣那么几分。
现在不仅仅是男孩子,女孩子都愿意送她们去上几年学了,除此之外,他们这里除了家里壮劳力不够,实在是挣工分困难的,大部分人都住上了一部分砖瓦建造的房子,他们不用花钱,只要用工分,就能兑换,只要再给几年的功夫,迟早能全部变成砖瓦的。
这些变化俞顺稳都看在眼里,现在他们村已经在计划着修路了,把他们村出口的路修一修,这样运砖出去能更方便一些。
“大队长,你也看到这试卷了,她是个好孩子,学习成绩也好,这样放弃回去带弟弟妹妹实在太可惜了。”
阮晨曦是真的为这个孩子觉得不值。
所以她跑来大队长这边,为她继续争取。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不是假的,像小安,她要是没有学习,没有上学,她也不能去到秦城还能继续上报纸,这孩子我敢说,继续保持下去,考上高中绝对没问题。”
俞顺稳敲了敲桌子,“这事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我去跟她爸妈谈谈。”
他也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不谈小安,就说他们村的知青温毅真。
改良了纸,给自己拿到正式工人不说,因着他提出来的一些建议,现在他们村造出来纸卖的更远了,挣回来了不少钱,他现在去公社,那些领导看见他就满脸是笑。
也就是他的孩子都大了,不然都恨不得让他们回学校重新上课,儿女是不行了,孙子孙女他是打定了主意,不管哪一个,能读,他说什么都会供下去。
别人家的孩子有这天分,浪费了是可惜了,就算是女儿,那又怎么样。
他们村能有今天,说到底,也是托了小安的福,小安也是个女儿啊。
得到了满意的答复,阮晨曦离开了,俞顺稳看着她离开的背影,远远地瞧见了俞满屋的影子,快速的朝着阮老师的方向去了,俞顺稳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这都成为他们大队里显著的一景了,堂侄子追了好几年都没追上,他都不知道该不该劝他放弃了。
不过也有可能他劝了他也不会听。
年轻人那一腔热火,不是轻易就会熄灭的。
*
要过年了,俞向居问俞青山,“爸爸,是不是五姐她不回来了?我看很多人过年都回家的,年初二也不回来了吗?”
他收到了五姐寄给他的衣服,他很高兴,但是他想见她。
俞青山点头,“今年不回来了,没有那么多时间,太远了,你姐姐她现在工作不久,不能老是请假,这样对她的工作不好。”
俞向居没说话,好一会儿才闷闷不乐道,“那我要跟她通信,我要给她写信。”
俞青山:“好,你写,你现在常用的字都会写了吗,不会的你问我,或者是查字典,你写好了,我一起寄过去。”
听到这话,俞向居的表情才亮了。
兄弟姐妹中俞向居和俞向安的年龄差最近,从来没有分开那么远,就是当初她嫁人了,他时不时的过去也方便的很,但是现在不行了。
他们正说着话,姚翠芬怒火冲冲的过来了。
俞青山迎过去,“妈,这是怎么了?”
姚翠芬的嗓门拔高:“这是怎么了?我也想知道这是怎么了,我之前都不知道,赵巧娘她做了什么,是不是之前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把家里的东西搬到那边去了,你不知道,刚刚我去买东西,路上遇到了周家的那孩子,他正跟一圈孩子炫耀牛扎糖,这牛扎糖就是小安寄回来的,我们这里都没有得卖,上面有花生、葡萄干、松子,放了那么多好东西,你说这东西是怎么跑到周家那孩子那里去的。”
--
俞向晏爽朗一笑:“你在说什么傻话,我不觉得辛苦。”
他是心甘情愿的。
“小安的手艺不好,你帮她做两身衣服吧。”
她要是什么都不做,心里会一直压着这件事情,不如帮妹妹做两身衣服。
俞顺稳和阮晨曦也在说起俞向安。
阮晨曦现在是小学的临时老师,没有编制,不过在平时她不用下地了,给孩子们上课总比下地轻松,不过在农忙的时候她还是要下地的,但是这比起其他知青,她的日子已经很不错了。
原本她也是没有机会的,但是村里的日子越来越好,愿意送孩子念书的人就越来越多,往上一直供很多人觉得压力大,但是小学是没问题的,大家的兜里有钱了,谁都不乐意自己的孩子做个睁眼瞎。
学会认字和算数以后在村里有不少工作就可以上手了,比如说做记分员,比如说在砖坊、造纸厂里面做统计员,路广了很多,读书也就有用了。
现在的红星大队在附近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不知道有多少姑娘家想要嫁进来,本村的姑娘也不乐意嫁出去了,想要内部消化。
为什么要嫁出去。
嫁出去辛辛苦苦下地一年,一大家子挣的工分几十块,现在的红星大队呢。
造纸厂的收益大头上交,剩余的就是他们村的了,这是用的他们村的土地,用的他们村的材料。
砖坊则是完全的村集体产业,收益全都内部消化。
去年过年,家里壮劳力多又勤快的,分到了几百块!
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他们之前收入的十倍!
哪里还愿意去别的村继续苦巴巴的挣那么几分。
现在不仅仅是男孩子,女孩子都愿意送她们去上几年学了,除此之外,他们这里除了家里壮劳力不够,实在是挣工分困难的,大部分人都住上了一部分砖瓦建造的房子,他们不用花钱,只要用工分,就能兑换,只要再给几年的功夫,迟早能全部变成砖瓦的。
这些变化俞顺稳都看在眼里,现在他们村已经在计划着修路了,把他们村出口的路修一修,这样运砖出去能更方便一些。
“大队长,你也看到这试卷了,她是个好孩子,学习成绩也好,这样放弃回去带弟弟妹妹实在太可惜了。”
阮晨曦是真的为这个孩子觉得不值。
所以她跑来大队长这边,为她继续争取。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不是假的,像小安,她要是没有学习,没有上学,她也不能去到秦城还能继续上报纸,这孩子我敢说,继续保持下去,考上高中绝对没问题。”
俞顺稳敲了敲桌子,“这事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我去跟她爸妈谈谈。”
他也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不谈小安,就说他们村的知青温毅真。
改良了纸,给自己拿到正式工人不说,因着他提出来的一些建议,现在他们村造出来纸卖的更远了,挣回来了不少钱,他现在去公社,那些领导看见他就满脸是笑。
也就是他的孩子都大了,不然都恨不得让他们回学校重新上课,儿女是不行了,孙子孙女他是打定了主意,不管哪一个,能读,他说什么都会供下去。
别人家的孩子有这天分,浪费了是可惜了,就算是女儿,那又怎么样。
他们村能有今天,说到底,也是托了小安的福,小安也是个女儿啊。
得到了满意的答复,阮晨曦离开了,俞顺稳看着她离开的背影,远远地瞧见了俞满屋的影子,快速的朝着阮老师的方向去了,俞顺稳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这都成为他们大队里显著的一景了,堂侄子追了好几年都没追上,他都不知道该不该劝他放弃了。
不过也有可能他劝了他也不会听。
年轻人那一腔热火,不是轻易就会熄灭的。
*
要过年了,俞向居问俞青山,“爸爸,是不是五姐她不回来了?我看很多人过年都回家的,年初二也不回来了吗?”
他收到了五姐寄给他的衣服,他很高兴,但是他想见她。
俞青山点头,“今年不回来了,没有那么多时间,太远了,你姐姐她现在工作不久,不能老是请假,这样对她的工作不好。”
俞向居没说话,好一会儿才闷闷不乐道,“那我要跟她通信,我要给她写信。”
俞青山:“好,你写,你现在常用的字都会写了吗,不会的你问我,或者是查字典,你写好了,我一起寄过去。”
听到这话,俞向居的表情才亮了。
兄弟姐妹中俞向居和俞向安的年龄差最近,从来没有分开那么远,就是当初她嫁人了,他时不时的过去也方便的很,但是现在不行了。
他们正说着话,姚翠芬怒火冲冲的过来了。
俞青山迎过去,“妈,这是怎么了?”
姚翠芬的嗓门拔高:“这是怎么了?我也想知道这是怎么了,我之前都不知道,赵巧娘她做了什么,是不是之前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把家里的东西搬到那边去了,你不知道,刚刚我去买东西,路上遇到了周家的那孩子,他正跟一圈孩子炫耀牛扎糖,这牛扎糖就是小安寄回来的,我们这里都没有得卖,上面有花生、葡萄干、松子,放了那么多好东西,你说这东西是怎么跑到周家那孩子那里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