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页
她提裙摆转身正要跑。
祭酒伸手一把抓住她后领,语气认真的说道:“扈先生,我觉得这婢女说的,似乎确实有道理,你过来,我们再详细聊聊。”
救人这件事情从最开始就漏洞百出。
之前众人相信县令,因此没有过多询问扈时。
如今祭酒和老妪一起审问,很快就将事实给问了出来。
这扈时不过是贪图名声,想要去殿前一展才华,才会这么干。
扈时表示后悔。
可是后悔有什么用,这早已是欺君之罪。
老妪无比气愤,大骂扈时:“江陵有君子如兰,亦有小人戚戚,你这种行为,还有江陵县令行为,当真是令人不齿!”
她又看向许珍:“先生,你是如何知道此事不是扈时功劳的?”
“你不必喊我先生,我不过是个青龙山打工的。”许珍道,“至于如何知道此事,那当真是巧合,因为……”
她话音未落,李三郎冲了进来,大喊道:“许先生才是那救了人的!!当时我们好几个子弟在场,先生差点掉下山崖,这怎是那什么都没干的人可以冒充的!”
李三郎从小练武,肺活量极大,这一嗓子喊出去,所有人都知道这事了。
众人震惊:“这是青龙山的李三郎?”
“他竟说,那救人的是他们书院的先生??”
“他们书院有什么女先生吗?没见到啊,不会是刚刚那个穿着不雅的送酒女子吧!”
“……”
老妪也十分震惊。
她本以为许珍学识渊博,已经是难得的人才,可未料到,这人还能善用百家学说,不顾危险,于自身为难之中救人。
实在是厉害,实在是厉害!!
老妪已经无法多说,对许珍的敬仰几乎要溢于言表。
这种人不做官,不从政,不入世,那是天下的损失!
她抓着许珍的手,无比诚恳说道:“我会和圣上禀明一切,许先生,你再等等,再等等就好。”
许珍听了以后很感动,她想了想,自己家中还有点钱,也不急着这千两,于是点头说:“谢谢你,妪,我不急!”
两人一言一语畅谈。
李三郎在门口踹了扈时好几脚泄气,又在门口和众人嘚瑟,大声说什么“让你们之前不信我”。
先前嘲笑过李三郎与许珍的,瞬时抬不起头,无比羞愧,掩面回家。
李三郎耍完威风,觉得跟着许珍混真好,他心情舒畅后也跑了过来,不断欢呼先生厉害,平反的速度贼快。
坐在旁边的祭酒听着那一声声“许先生”,终于想起了许珍身份。
原来是那个青龙山的女先生。
祭酒细细回忆,想起李山长说,许珍是青龙山一个不成器的先生。
可如今,她见大儒如此对待这不成器的,又想到上回在茶馆,大儒对此人赞口不绝。
祭酒顿时觉得好奇起来。
一边是不成器,一边是圣人再世,究竟哪个骗人,哪个是真的?
她目前知道的太少,无法判断。
祭酒坐在一旁,侧头时瞧见桌上放着花鸟鱼那本书,顺手拿来翻书页看,看着看着,她隐约发觉,上头字迹似乎有些眼熟……
临走之前,祭酒起身询问许珍:“近日都城,对于《公羊传》是否是孔子弟子,子夏编写的这事十分好奇,不知这位许先生可有什么见解?”
许珍愣了愣回道:“怎么可能是子夏写的。”
祭酒眼前一亮,转身问道:“为何不是?”
许珍很和善的为她解惑道:“公羊传在汉景帝之初才定书,而里头‘大一统’观念,秦以后才有。而且子夏与景帝相隔340年,序中说的传五代,自然是不可信的。”
祭酒闻言,在原地站了会儿,觉得感受到了一股熟悉的感觉。
然而当她深思完许珍这几句话,回神之后,发现许珍已经和大儒一块离开了。
祭酒想,这人看起来,的确比扈时靠谱许多。
旁边有人询问祭酒:“这事需不需要再查一下,万一又是冒领……”
祭酒道:“不必,这等学识的与气魄的,怎么会在意虚名。”
她说完之后,顿了会儿,补充道:“自然也不会在意那千两银子,是她学生帮她讨回公道罢了。看来这人,应当是个好先生啊。”
此次冒名领功之事,由于祭酒与太学大儒一起上报,圣上很快便知晓了全部情况。
当天下午,扈时便被押送到都城,被人一路唾骂,无比凄惨。
快到城门口时,有个扎羊角的女孩跑出来,拿烂菜叶子丢扈时,骂道:“恩人她,救了我们的命,却差点被你抢走功劳,你还是人吗!”
“恩人她宠辱不惊,即便得知自己身处黑牢,被人踢被人踹,依旧云淡风轻,为我们想出逃生之策,你做的到吗!”
“你全都做不到,你又哪来的脸面想要冒充她!”
扈时泪如雨下,喃喃道,我为了拼一把才这么做,我难道错了吗,我只要不后悔,就不算错……
一个臭鸡蛋再次砸中她的脑袋,鹅黄的液体顺着她的头发流下,滴在车上。
同时,白虹书院遭遇连坐。
书堂大门被锁,曾经的书院学子带着课本在书院大门口。
他们站在乌云之下,望着在风雨中飘摇的木窗,十分迷茫的问道:“书院关门,我们该去哪?”
--
祭酒伸手一把抓住她后领,语气认真的说道:“扈先生,我觉得这婢女说的,似乎确实有道理,你过来,我们再详细聊聊。”
救人这件事情从最开始就漏洞百出。
之前众人相信县令,因此没有过多询问扈时。
如今祭酒和老妪一起审问,很快就将事实给问了出来。
这扈时不过是贪图名声,想要去殿前一展才华,才会这么干。
扈时表示后悔。
可是后悔有什么用,这早已是欺君之罪。
老妪无比气愤,大骂扈时:“江陵有君子如兰,亦有小人戚戚,你这种行为,还有江陵县令行为,当真是令人不齿!”
她又看向许珍:“先生,你是如何知道此事不是扈时功劳的?”
“你不必喊我先生,我不过是个青龙山打工的。”许珍道,“至于如何知道此事,那当真是巧合,因为……”
她话音未落,李三郎冲了进来,大喊道:“许先生才是那救了人的!!当时我们好几个子弟在场,先生差点掉下山崖,这怎是那什么都没干的人可以冒充的!”
李三郎从小练武,肺活量极大,这一嗓子喊出去,所有人都知道这事了。
众人震惊:“这是青龙山的李三郎?”
“他竟说,那救人的是他们书院的先生??”
“他们书院有什么女先生吗?没见到啊,不会是刚刚那个穿着不雅的送酒女子吧!”
“……”
老妪也十分震惊。
她本以为许珍学识渊博,已经是难得的人才,可未料到,这人还能善用百家学说,不顾危险,于自身为难之中救人。
实在是厉害,实在是厉害!!
老妪已经无法多说,对许珍的敬仰几乎要溢于言表。
这种人不做官,不从政,不入世,那是天下的损失!
她抓着许珍的手,无比诚恳说道:“我会和圣上禀明一切,许先生,你再等等,再等等就好。”
许珍听了以后很感动,她想了想,自己家中还有点钱,也不急着这千两,于是点头说:“谢谢你,妪,我不急!”
两人一言一语畅谈。
李三郎在门口踹了扈时好几脚泄气,又在门口和众人嘚瑟,大声说什么“让你们之前不信我”。
先前嘲笑过李三郎与许珍的,瞬时抬不起头,无比羞愧,掩面回家。
李三郎耍完威风,觉得跟着许珍混真好,他心情舒畅后也跑了过来,不断欢呼先生厉害,平反的速度贼快。
坐在旁边的祭酒听着那一声声“许先生”,终于想起了许珍身份。
原来是那个青龙山的女先生。
祭酒细细回忆,想起李山长说,许珍是青龙山一个不成器的先生。
可如今,她见大儒如此对待这不成器的,又想到上回在茶馆,大儒对此人赞口不绝。
祭酒顿时觉得好奇起来。
一边是不成器,一边是圣人再世,究竟哪个骗人,哪个是真的?
她目前知道的太少,无法判断。
祭酒坐在一旁,侧头时瞧见桌上放着花鸟鱼那本书,顺手拿来翻书页看,看着看着,她隐约发觉,上头字迹似乎有些眼熟……
临走之前,祭酒起身询问许珍:“近日都城,对于《公羊传》是否是孔子弟子,子夏编写的这事十分好奇,不知这位许先生可有什么见解?”
许珍愣了愣回道:“怎么可能是子夏写的。”
祭酒眼前一亮,转身问道:“为何不是?”
许珍很和善的为她解惑道:“公羊传在汉景帝之初才定书,而里头‘大一统’观念,秦以后才有。而且子夏与景帝相隔340年,序中说的传五代,自然是不可信的。”
祭酒闻言,在原地站了会儿,觉得感受到了一股熟悉的感觉。
然而当她深思完许珍这几句话,回神之后,发现许珍已经和大儒一块离开了。
祭酒想,这人看起来,的确比扈时靠谱许多。
旁边有人询问祭酒:“这事需不需要再查一下,万一又是冒领……”
祭酒道:“不必,这等学识的与气魄的,怎么会在意虚名。”
她说完之后,顿了会儿,补充道:“自然也不会在意那千两银子,是她学生帮她讨回公道罢了。看来这人,应当是个好先生啊。”
此次冒名领功之事,由于祭酒与太学大儒一起上报,圣上很快便知晓了全部情况。
当天下午,扈时便被押送到都城,被人一路唾骂,无比凄惨。
快到城门口时,有个扎羊角的女孩跑出来,拿烂菜叶子丢扈时,骂道:“恩人她,救了我们的命,却差点被你抢走功劳,你还是人吗!”
“恩人她宠辱不惊,即便得知自己身处黑牢,被人踢被人踹,依旧云淡风轻,为我们想出逃生之策,你做的到吗!”
“你全都做不到,你又哪来的脸面想要冒充她!”
扈时泪如雨下,喃喃道,我为了拼一把才这么做,我难道错了吗,我只要不后悔,就不算错……
一个臭鸡蛋再次砸中她的脑袋,鹅黄的液体顺着她的头发流下,滴在车上。
同时,白虹书院遭遇连坐。
书堂大门被锁,曾经的书院学子带着课本在书院大门口。
他们站在乌云之下,望着在风雨中飘摇的木窗,十分迷茫的问道:“书院关门,我们该去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