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能吧。”
两人说着话,李秀琴带着范寡妇从外面回来了。
进了院子,看到林满堂也在家,李秀琴有些意外,“你这个大忙人整天见不到人影。现在不忙了?”
林满堂点头,“不忙了。但是你好像比我还忙。”
李秀琴叹了口气,“忙啥呀,我待在医馆一天诊的病人连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林晓提了个建议,“娘,这边都穷,我觉得你还不如义诊呢。”
“我已经义诊了。已经义诊好几天了。只要路过的人,我让他们都喊了一声,可诊完后,发现他们其实并没有病。当然营养跟不上,身体亏得厉害,这种病估计他们也不会放在心上。但是像外面的常用病,比如风寒、咳嗽、发烧,这边好像很少生病。”
郑氏笑道,“奶奶,不说别人了,咱们就说家里这几个孩子,在京城三不五时就生一回病,可到了这边一回病都没生过。可能这边天气好,不容易生病呢?”
李秀琴细细一想,看向林满堂,“你之前说得对,这边的人确实很少生病。咱们还真是来对了。”
只要孩子少生病,那她利用这段时间好好给他们调理身体,让他们身体有了抵抗力,以后就算到气候恶劣的地方,也能扛一扛了。
林满堂也笑道,“那可好了。”
他想到上回百姓说的,这边蔬菜可以种八九茬,“这种气候不仅人少生病,蔬菜也会早熟。如果种水果也能早熟,但是这边良田太少,为了多得些钱,他们更愿意种蔬菜。”
说到这里,他突然想起什么,扭头就往外跑。
李秀琴愣了下,这人怎么了?
林满堂去了前衙,找到许二郎,问起扣除铺路的钱,账上还有多少钱?
许二郎换算一遍,“还能剩下两百斤金子。”
林满堂点头,叫了顺安往外走。
两人漫无目的到了城郊,四周都是长势茂盛的小青菜,老太婆拿着篮子小心翼翼在地里间菜苗,大的先卖出去,小的留在地里再长,直到所有菜都卖完。
现在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邻县百姓要穿棉袄过冬,重德这边只用穿两件秋衣就可以御寒。
林满堂看向良田后面就是连绵不绝的山脉。
他从地头绕到后面的山里。
顺安跟在后头,“大人,您瞧什么呢?”
林满堂走到两座山脉中间,这里的土是硬邦邦的,长不了庄稼,但是却可以摆放东西。
林满堂让顺安跑一趟,“你帮我去趟邻县找专门做瓦罐的,问问他们能不能做类似猪槽的瓦槽。下面要有两个孔。先给我做十个。”
顺安有些糊涂,“大人,咱们要这个做什么?”
林满堂也没瞒着他,“我想试试能不能用瓦槽种菜。既然这边气候好,如果我做了很多个瓦槽,其实不就相当于弄了很多块地吗?”
说到底土地才是农民的根。
顺安明白了,只是还有些疑惑,“大人,咱们就算弄来了瓦槽,可没有土啊?”
“怕什么。”林满堂朝北指了指,“蜀地那么多山,他们山上都是好土。我挖点怎么了?”
顺安见大人已经想好了,也不敢耽搁,“好,大人,我马上去。”
马上就过年了,他得抓紧让人制出来。
又有个发财主意,林满堂满脸轻松回了县衙。
庄文正好从外面回来,他已经让人将粮食送到山谷。将事情交待完,他就折回县衙。
林满堂找他正好有事,便让他跟自己到书房说话。
“我打算在咱们县衙门口搞个庆典。咱们县人口还是太少了。”林满堂给他算了笔账,“那牧草一亩地可以养十只羊,咱们现在每亩地只养了两只半。还有七只半呢。”
庄文有点迟疑,“大人,咱们要不要养点别的?比如牛,我实在弄不到小羊羔了。”
他定的一万只小羊羔已经是极限了。要是从外地调,那价格就不是现在这个价了。
林满堂摸摸下巴,“也行。还可以养牛,我们家不是有两头奶牛吗?到时候下了崽子,你们要精心养着。”
庄文点头,“成。”
说完正事,林满堂又提出搞庆典,“明年咱们多养些牛,但是咱们没那么多人手啊。这县城只有不到五百个壮劳力,这点人够干啥的。我的意思是咱们搞个庆典留住那些去外面当佃户的百姓。”
故土难离,百姓没有路引就相当于流民,天生低人一等。他们肯定更愿意回来。但前提是家乡能养活他们。
庄文明白大人的意思。
林满堂将自己写的计划拿给他看,“你就照着单子上面采买,记住要多多准备吃食。咱们就当是给山谷搞个仪式,也是想带领百姓过好日子的意思。”
庄文了然,“成,我这就带人去外面采买。”
第210章
腊月二十八这天。外面寒冷飘雪, 重德县依旧干燥无风。
前几日,县令给山谷里的壮劳力们集体放了年假,并且让他们在县衙门口领耕地和铺路挣的口粮, 而且还给每人发了过节礼(一包红糖)。
他们发粮的时候,壮劳力的家人们站在后面,听到衙役喊到自己家人的名字, 一家人齐齐过去帮忙。
耕一亩地能得到十斤粗粮,大家忙了两个多月,几乎每人都能分到六七百斤粮食, 这是他们一家老小两个月的口粮。
--
两人说着话,李秀琴带着范寡妇从外面回来了。
进了院子,看到林满堂也在家,李秀琴有些意外,“你这个大忙人整天见不到人影。现在不忙了?”
林满堂点头,“不忙了。但是你好像比我还忙。”
李秀琴叹了口气,“忙啥呀,我待在医馆一天诊的病人连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林晓提了个建议,“娘,这边都穷,我觉得你还不如义诊呢。”
“我已经义诊了。已经义诊好几天了。只要路过的人,我让他们都喊了一声,可诊完后,发现他们其实并没有病。当然营养跟不上,身体亏得厉害,这种病估计他们也不会放在心上。但是像外面的常用病,比如风寒、咳嗽、发烧,这边好像很少生病。”
郑氏笑道,“奶奶,不说别人了,咱们就说家里这几个孩子,在京城三不五时就生一回病,可到了这边一回病都没生过。可能这边天气好,不容易生病呢?”
李秀琴细细一想,看向林满堂,“你之前说得对,这边的人确实很少生病。咱们还真是来对了。”
只要孩子少生病,那她利用这段时间好好给他们调理身体,让他们身体有了抵抗力,以后就算到气候恶劣的地方,也能扛一扛了。
林满堂也笑道,“那可好了。”
他想到上回百姓说的,这边蔬菜可以种八九茬,“这种气候不仅人少生病,蔬菜也会早熟。如果种水果也能早熟,但是这边良田太少,为了多得些钱,他们更愿意种蔬菜。”
说到这里,他突然想起什么,扭头就往外跑。
李秀琴愣了下,这人怎么了?
林满堂去了前衙,找到许二郎,问起扣除铺路的钱,账上还有多少钱?
许二郎换算一遍,“还能剩下两百斤金子。”
林满堂点头,叫了顺安往外走。
两人漫无目的到了城郊,四周都是长势茂盛的小青菜,老太婆拿着篮子小心翼翼在地里间菜苗,大的先卖出去,小的留在地里再长,直到所有菜都卖完。
现在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邻县百姓要穿棉袄过冬,重德这边只用穿两件秋衣就可以御寒。
林满堂看向良田后面就是连绵不绝的山脉。
他从地头绕到后面的山里。
顺安跟在后头,“大人,您瞧什么呢?”
林满堂走到两座山脉中间,这里的土是硬邦邦的,长不了庄稼,但是却可以摆放东西。
林满堂让顺安跑一趟,“你帮我去趟邻县找专门做瓦罐的,问问他们能不能做类似猪槽的瓦槽。下面要有两个孔。先给我做十个。”
顺安有些糊涂,“大人,咱们要这个做什么?”
林满堂也没瞒着他,“我想试试能不能用瓦槽种菜。既然这边气候好,如果我做了很多个瓦槽,其实不就相当于弄了很多块地吗?”
说到底土地才是农民的根。
顺安明白了,只是还有些疑惑,“大人,咱们就算弄来了瓦槽,可没有土啊?”
“怕什么。”林满堂朝北指了指,“蜀地那么多山,他们山上都是好土。我挖点怎么了?”
顺安见大人已经想好了,也不敢耽搁,“好,大人,我马上去。”
马上就过年了,他得抓紧让人制出来。
又有个发财主意,林满堂满脸轻松回了县衙。
庄文正好从外面回来,他已经让人将粮食送到山谷。将事情交待完,他就折回县衙。
林满堂找他正好有事,便让他跟自己到书房说话。
“我打算在咱们县衙门口搞个庆典。咱们县人口还是太少了。”林满堂给他算了笔账,“那牧草一亩地可以养十只羊,咱们现在每亩地只养了两只半。还有七只半呢。”
庄文有点迟疑,“大人,咱们要不要养点别的?比如牛,我实在弄不到小羊羔了。”
他定的一万只小羊羔已经是极限了。要是从外地调,那价格就不是现在这个价了。
林满堂摸摸下巴,“也行。还可以养牛,我们家不是有两头奶牛吗?到时候下了崽子,你们要精心养着。”
庄文点头,“成。”
说完正事,林满堂又提出搞庆典,“明年咱们多养些牛,但是咱们没那么多人手啊。这县城只有不到五百个壮劳力,这点人够干啥的。我的意思是咱们搞个庆典留住那些去外面当佃户的百姓。”
故土难离,百姓没有路引就相当于流民,天生低人一等。他们肯定更愿意回来。但前提是家乡能养活他们。
庄文明白大人的意思。
林满堂将自己写的计划拿给他看,“你就照着单子上面采买,记住要多多准备吃食。咱们就当是给山谷搞个仪式,也是想带领百姓过好日子的意思。”
庄文了然,“成,我这就带人去外面采买。”
第210章
腊月二十八这天。外面寒冷飘雪, 重德县依旧干燥无风。
前几日,县令给山谷里的壮劳力们集体放了年假,并且让他们在县衙门口领耕地和铺路挣的口粮, 而且还给每人发了过节礼(一包红糖)。
他们发粮的时候,壮劳力的家人们站在后面,听到衙役喊到自己家人的名字, 一家人齐齐过去帮忙。
耕一亩地能得到十斤粗粮,大家忙了两个多月,几乎每人都能分到六七百斤粮食, 这是他们一家老小两个月的口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