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嵇清持不得不当众发毒誓,说他真的没有指使人写那文章批判《绣像本第一奇书》,否则就众叛亲离、孤独终老而死,那些愤怒的人群才放他走。
    简直,没有天理,没有王法!
    嵇清持来到翰林院办公时,足足比预计的时间晚了一个时辰,他在同僚的提醒下,恼怒地拔掉头发里插着的一片干草,铺展开公文纸,决定给九门提督写一封信,举报兵马司的人光吃饭不干事,官员当路被拦车殴打,这还是天子脚下吗?!
    嵇清持愤怒地研墨,将砚台压的吱吱响。
    这时,翰林院中突然起了一阵骚动。
    原来是礼部的邸报发到了翰林院,众人都去抢着看,礼部除了会把当日邸报贴在府衙门口以外,还会给朝廷各部门派发一定数量的邸报,只不过时间有早有迟,最近一段时间,翰林院里也有几个特别没水平的同僚,在抢着邸报看《金樽雪》,看完之后还要大呼小叫地猜剧情,就好像他们缺那几个钱,买不到一整本一下看完似的。
    自从前日邸报十篇发出来,就算是不关心《金樽雪》的人,也对邸报文化副刊产生了兴趣,碍于传统观念,很多人不看小说,至少不在办公场所看小说,但是他们可以看热闹,看吵架,邸报的文化副刊现在就具有了这种上至朝廷命官、下至普通百姓都喜闻乐见的娱乐性质吵架!
    今天又有新的批判文字,太好了,就让他们仔细看一看,有没有骂出新意,有没有骂出水平!
    喝,这一看,可了不得,今天骂人的内容比前两天的带劲多了!
    如果说前两天还是端着的,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白莲气息,那今天这就是一点遮掩都没有了,直接骂街!看看这个专栏的名字,它叫:读者来信。礼部的同僚怎么这么有才,能想出来这样的绝招,让《绣像本第一奇书》的读者对这本书发表意见,结合自身的真实经验,发表别出心裁的批判,真是有趣极了!
    人民群众的语言总是特别生动直接,能将士大夫们不敢点透的话一下子给说透了,这里面有几篇带着市井气息的来信就特别惹人爱,明明是在骂《绣像本第一奇书》如何败坏人心,如何教坏小孩,可是让人看了之后,却深刻感觉到写信的这位读者脑袋一定有点问题,这分明不是骂人,而是自曝:
    比如有说自己儿子看了《绣像本第一奇书》就不想考科举了,说当官还是没有做生意来钱快,来信人也就是当爹的教育儿子说,其实还是当官来钱快,你没看那些丝绸商捐出全部家财就为了买个官吗!
    又如有劝自己女儿嫁给老实人的,明明自己就是图那点彩礼,却还要拉拉杂杂说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话。
    又如有举子抗议社会风气太乱,应该恢复到前朝礼制,大家都穿粗麻布的。
    又如有商人自曝凭着书里的手段偷税漏税,赚了不少钱,现在书里都写出来了,就是断了他的财路。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明明是在控诉《绣像本第一奇书》坏人心术,可是,却给一种
    春秋笔法,翰林院编修都是顶级文字游戏玩家,自然一眼看穿本质,这是春秋笔法。
    礼部这是请了什么人才啊,这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咱们写惯了规矩文章,却没有这般学什么像什么的本事!
    哈哈哈哈哈实在是太有趣了!
    翰林院编修、修撰们聚集到一起,开始议论礼部最近的邸报又要加大发行量了,看来礼部负责邸报的部门今年的业绩是没什么问题,下回述职的时候还能评个甲等。
    看来,这《绣像本第一奇书》,果然是一部奇书,并非书商为搏眼球做出的噱头。
    不错是有必要买一本研读一番了。
    还是礼部的同僚厉害,前日里那十篇文字,我还真当礼部起了内讧,没想到竟藏着这么一个转折,竟是要从我们衣袋里也榨出银子来才罢休。
    嵇清持眼见着众位清高自持的同僚,看完这一整版的读者控诉之后,不仅没有跟着一起痛斥《绣像本第一奇书》,反而还露出了持币待购的兴味,实在令他银牙咬碎!
    他想不明白的是,这中间出了什么事,为什么他苦心经营,设计坑陷凌霄书坊的十篇批判文字,只是改了个口吻,变成了读者来信,怎么就反而变成了最有效的宣传利器,让那些本来对通俗小说没有任何兴趣的人,也想要买上一本看看了?!
    嵇清持无法解释这件事,他只能拿了一份邸报回去研究。
    然而,这股诡异的势头还未中止。
    六月二十三日,邸报文化副刊上又刊登了出几封读者来信,负责邸报的主事在读者来信前面先写了短短的一段介绍性质的文字,大意是说,兼听则明,前两日刊登的是批评文章,今天再刊登几篇褒扬文字,请大家自行评判。
    这一版的文化副刊,就全部都是分析《绣像本第一奇书》如何好的,还有一篇整理过的凌霄书坊坊主在京州府衙大堂应对清流书坊的控告时陈述的一番言辞,是来自当时府衙里书吏的记录,获得府尹和侍郎的准许,特别刊登在这里。
    --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开书坊[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洋葱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洋葱怪并收藏我在古代开书坊[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