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车的车夫见苗云英带了两个好看的孩子,搭话问:“大嫂子,这两个是你孙子孙女吧?两个孩子长得可真好。”
他因为经常赶马车往公社里去,有时候还往县里,见过不少人,这两个孩子长得模样好看不说,穿的也齐整好看,不像是庄家地里孩子,“这孩子父母是不是工人?”
苗云英当然高兴有人夸自家孩子,也没否认宁修彦,这么几年来,陈家也把他当做是自家孩子一样,就笑着道:“哪里是工人那样好的身份,就是普通社员。这当爹娘长辈的,这辈子不就图孩子一辈辈长起来,不过是平时里好好照看孩子们,就是省着些也给孩子们。”
那马车夫闻言点头,“老嫂子说的是,咱们这费力拔插干活为的啥,还真是为了底下儿女孙辈。”
“现在咱们当大人的能动就好好干,让孩子们吃的饱饱穿的体面些,等咱老了,孩子们才能给养老。当老辈的要是不好好照顾小辈,等老了也没脸让孩子们养老,”苗云英看着马车夫实诚面相,不免多说了两句。
这话可说到这马车夫心坎里去了,“老嫂子,你说的真是太对了!我们那村里就有当老人的一碗水端不平,对自己大儿子坏的很,还使劲跟不待见的儿子要这要那,说是养老,要是不给就说不孝,原先咱都觉得看不过眼,现在可知道了,就是你说的这话。”
其实,这种情况很多见,苗云英听姚水莲说过不少,“现在政策好,不兴旧社会那一套了,当老人的不像话,政府也不给惯着,那不是有妇联什么的,尽管去告,有人给调解。”
马车夫之所以认同苗云英这些,因为他就有个不错的遇到这种情况,听见苗云英这话,笑着道:“大嫂子说的是,”他打算回头就好好跟自己那不错的说说去。
“大嫂子上公社,回来的时候,要是不太晚,还可以搭我这车,我给你免费。”
“哎呦,那可好,我正愁回去还得走路,不过不要钱不行,你也是给大队里干活,咱都知道,”苗云英很会说话,让马车夫笑呵呵地跟她聊了起来。
后来,马车上陆陆续续又上来些人,还以为两人认识是亲戚,有那想要宁修彦旁边挤的人,就歇了心思。
但大多数人还是选择步行,这一路就有不少人背着东西赶路,偶尔见到一两辆骑洋车子的人,引得路人都羡慕地看,那骑车子的人自然是挺胸抬头,自豪的很。
正好有人骑车子经过马车,安宝问:“奶,大姨爷爷骑车子,也这样吗?”
反正,去她姥姥家时,她爹可没这样,相反,生怕她从大梁上掉下去,还紧张地弯腰护着她。
“嗯?”苗云英低头,然后看了看那骑车人的姿势,顿时乐了,“还成,你大姨爷爷骑得多,都习惯了。刚才骑过去的那人,那车子新的很,应该是才买没多久。”
而且,她姐夫那车子是二手车,就算买回来捣鼓着刷了漆,弄得干干净净,可新车旧车区别还很大,更别说,她姐夫那车笨重,刚才那人的车轻巧好看。
“安宝,等我长大了,买车子带着你,”宁修彦道,咱不去羡慕人家。
宁修彦误以为安宝是羡慕别人有洋车子骑。
安宝笑道:“好啊。”
她知道等过几年,自行车比现在也会好买,价格也便宜,而且有一天,自行车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稀罕,满大街都是。
说说笑笑间,马车进了公社,其实就是一个大镇,地面依然是土地,但却宽大平整,临街的房子也是砖瓦房,比村里房子气派多多。
“先去你二姑家,”苗云英本来想先去公社,可又觉得安宝口渴,她还给陈玉芳带了玉米面,再带着两孩子挤着去供销社,不方便。
陈玉芳跟婆婆一家住在纺织厂家属楼,她的公公和丈夫都在纺织厂上班,当初丈夫顶的是婆婆的班,他们一家子住的屋子并不宽敞,做饭的厨房和洗漱公用,安宝每次来都觉得别扭。
不过,听她二姑说,像她家这种能分到四十个平房已经是大房子,有的人家七八口才住二十来个平方,更加拥挤。
陈玉芳去年才生了个小儿子,如今也没出去做工,听见敲门声,打开见是自己娘带着小侄女侄子来,顿时高兴地让她们进来,“娘,赶紧进来。安宝和修彦也来了,长高了。”
“二姑,”安宝和宁修彦也都开口唤人。
陈玉芳婆婆听见声音,从里屋出来,怀里抱着个小男娃,“大妹子来了,快坐下,玉芳给倒水啊。”
丁奶奶是个圆脸小身量的老太,看着就很好相处,因为就陈二姑父一个儿子,陈玉芳又懂事孝顺,婆媳两个相处的很好。
“丁奶奶好,”安宝和宁修彦拉着手唤人,安宝看着她怀里的丁宏达,朝他笑了下,丁宏达懵懂地看她,也笑出小牙来。
“这不是带安宝去供销社买东西,好久没见小达了,过来看看孩子,”苗云英将玉米面放到地上,“也没给带什么好东西,就是新打下来的玉米面,磨得细溜,给孩子熬糊糊蒸饼子吃不大剌嗓子。这还有半个野鸡,给孩子们补补身子。”
本来她还犹豫要不要给闺女带点肉,毕竟她现在也奶着孩子,吃点肉喝点鸡汤对身体好。
后来安宝看见她对着野鸡发呆,就让她给剁上半只带上,说再去后山逮,她一想也成,就剁了一半带上了。
--
他因为经常赶马车往公社里去,有时候还往县里,见过不少人,这两个孩子长得模样好看不说,穿的也齐整好看,不像是庄家地里孩子,“这孩子父母是不是工人?”
苗云英当然高兴有人夸自家孩子,也没否认宁修彦,这么几年来,陈家也把他当做是自家孩子一样,就笑着道:“哪里是工人那样好的身份,就是普通社员。这当爹娘长辈的,这辈子不就图孩子一辈辈长起来,不过是平时里好好照看孩子们,就是省着些也给孩子们。”
那马车夫闻言点头,“老嫂子说的是,咱们这费力拔插干活为的啥,还真是为了底下儿女孙辈。”
“现在咱们当大人的能动就好好干,让孩子们吃的饱饱穿的体面些,等咱老了,孩子们才能给养老。当老辈的要是不好好照顾小辈,等老了也没脸让孩子们养老,”苗云英看着马车夫实诚面相,不免多说了两句。
这话可说到这马车夫心坎里去了,“老嫂子,你说的真是太对了!我们那村里就有当老人的一碗水端不平,对自己大儿子坏的很,还使劲跟不待见的儿子要这要那,说是养老,要是不给就说不孝,原先咱都觉得看不过眼,现在可知道了,就是你说的这话。”
其实,这种情况很多见,苗云英听姚水莲说过不少,“现在政策好,不兴旧社会那一套了,当老人的不像话,政府也不给惯着,那不是有妇联什么的,尽管去告,有人给调解。”
马车夫之所以认同苗云英这些,因为他就有个不错的遇到这种情况,听见苗云英这话,笑着道:“大嫂子说的是,”他打算回头就好好跟自己那不错的说说去。
“大嫂子上公社,回来的时候,要是不太晚,还可以搭我这车,我给你免费。”
“哎呦,那可好,我正愁回去还得走路,不过不要钱不行,你也是给大队里干活,咱都知道,”苗云英很会说话,让马车夫笑呵呵地跟她聊了起来。
后来,马车上陆陆续续又上来些人,还以为两人认识是亲戚,有那想要宁修彦旁边挤的人,就歇了心思。
但大多数人还是选择步行,这一路就有不少人背着东西赶路,偶尔见到一两辆骑洋车子的人,引得路人都羡慕地看,那骑车子的人自然是挺胸抬头,自豪的很。
正好有人骑车子经过马车,安宝问:“奶,大姨爷爷骑车子,也这样吗?”
反正,去她姥姥家时,她爹可没这样,相反,生怕她从大梁上掉下去,还紧张地弯腰护着她。
“嗯?”苗云英低头,然后看了看那骑车人的姿势,顿时乐了,“还成,你大姨爷爷骑得多,都习惯了。刚才骑过去的那人,那车子新的很,应该是才买没多久。”
而且,她姐夫那车子是二手车,就算买回来捣鼓着刷了漆,弄得干干净净,可新车旧车区别还很大,更别说,她姐夫那车笨重,刚才那人的车轻巧好看。
“安宝,等我长大了,买车子带着你,”宁修彦道,咱不去羡慕人家。
宁修彦误以为安宝是羡慕别人有洋车子骑。
安宝笑道:“好啊。”
她知道等过几年,自行车比现在也会好买,价格也便宜,而且有一天,自行车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稀罕,满大街都是。
说说笑笑间,马车进了公社,其实就是一个大镇,地面依然是土地,但却宽大平整,临街的房子也是砖瓦房,比村里房子气派多多。
“先去你二姑家,”苗云英本来想先去公社,可又觉得安宝口渴,她还给陈玉芳带了玉米面,再带着两孩子挤着去供销社,不方便。
陈玉芳跟婆婆一家住在纺织厂家属楼,她的公公和丈夫都在纺织厂上班,当初丈夫顶的是婆婆的班,他们一家子住的屋子并不宽敞,做饭的厨房和洗漱公用,安宝每次来都觉得别扭。
不过,听她二姑说,像她家这种能分到四十个平房已经是大房子,有的人家七八口才住二十来个平方,更加拥挤。
陈玉芳去年才生了个小儿子,如今也没出去做工,听见敲门声,打开见是自己娘带着小侄女侄子来,顿时高兴地让她们进来,“娘,赶紧进来。安宝和修彦也来了,长高了。”
“二姑,”安宝和宁修彦也都开口唤人。
陈玉芳婆婆听见声音,从里屋出来,怀里抱着个小男娃,“大妹子来了,快坐下,玉芳给倒水啊。”
丁奶奶是个圆脸小身量的老太,看着就很好相处,因为就陈二姑父一个儿子,陈玉芳又懂事孝顺,婆媳两个相处的很好。
“丁奶奶好,”安宝和宁修彦拉着手唤人,安宝看着她怀里的丁宏达,朝他笑了下,丁宏达懵懂地看她,也笑出小牙来。
“这不是带安宝去供销社买东西,好久没见小达了,过来看看孩子,”苗云英将玉米面放到地上,“也没给带什么好东西,就是新打下来的玉米面,磨得细溜,给孩子熬糊糊蒸饼子吃不大剌嗓子。这还有半个野鸡,给孩子们补补身子。”
本来她还犹豫要不要给闺女带点肉,毕竟她现在也奶着孩子,吃点肉喝点鸡汤对身体好。
后来安宝看见她对着野鸡发呆,就让她给剁上半只带上,说再去后山逮,她一想也成,就剁了一半带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