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
马齐觉得十二阿哥是潜力股,更加坚定了想要投资十二阿哥的念头。
康熙对于这场戏文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不光进行了口头赞扬,还挥墨写了一则短短的影评。
孔尚任过来谢恩,颤抖着手接过影评,准备这就回家裱起来。
十二爷果然厉害,他说能叫自己风光回京,这才不过一个月时间便做到了,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之前的《桃花扇》花了三个月功夫火遍了全京城,这次的《升平调》殷陶希望更快、传播更广一些。
殷陶找托合齐雇佣了水军帮忙传播,顺便还请看过戏的五爷、七爷等自来水去酒楼、茶肆等地广泛传播。
这次活动经费由康熙和户部有情赞助,殷陶这出戏也是为了传播不是赚钱,所以演出不光有高端场,也有低端场,不是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去看的戏园子能演出,很多小戏班也都在第一时间拿到了版权和剧本,可以随意出演。
这部结合时事又颇有家国情怀的戏剧很快就火遍了京城,甚至隐隐有了火遍几个临省的趋势。
百姓们也都听说了皇上收债的事情,甚至开始联系时事思考了起来。
戏文中的王公贵族都是为了建设国家主动捐款,令人佩服。可听说京城那些官员们自己借了国家的钱,户部都开始催债了,他们还是不打算还债——比如,郭络罗某某,瓜尔佳某某,钮祜禄某某某。
除了大皇子和二皇子外,孔尚任还在文中写了个小皇子。
这位小皇子有一副侠义心肠,扶危济困,能力超凡,更重要的是有一张倾倒众生的脸,所有女人和男人都为了他疯狂。
十四素来自我感觉很是良好,看完整出戏后,认为孔尚任是以他为原型写得这一出戏。
十四福晋也抽空看了戏,觉得十四这个想法很是匪夷所思。
十四是有扶危济困,还是能力超凡?借个债都要靠着额娘和兄长们补贴去还的人,跟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沾边?
虽然十四长得很是不错,但十四福晋相由心生,一丁点儿也没看出十四的脸好到哪里去,如果这个小皇子有细节描写脸很大的话,十四福晋倒是能代入十四看进去。
面对十四福晋的不屑,十四也回以高冷的眼神。
他觉得福晋就是在嫉妒自己,嫉妒自己的才能,嫉妒自己的名声,嫉妒自己的受欢迎。
跟福晋谈不拢这事,舒舒觉罗氏怀着身孕没看那戏,也没什么好讨论的,十四便像剧中小皇子一样拿了折扇出门逛逛,去琉璃厂淘点儿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
谁知就是这么巧,十四逛着逛着,便在一家古董店里碰上了最近风很大的孔尚任。
因为得了皇帝肯定的缘故,孔尚任这会子又恢复了几年前的风光,或者说是跟以前比更加风光了。
店老板见这两个同时进店忙笑着迎上来一番恭维,今儿小店真是蓬荜生辉,不光孔先生过来了,就连十四爷也赏光降临。
十四跟殷陶不一样,他行为比较夸张,做事也比较高调,腰上还系着一条若隐若现的黄带子。
孔尚任一看十四爷这番做派,长得又和十二爷有那么点儿像,便也大概猜测出这位爷的身份了。
十四拉着孔尚任坐下来聊天,顺便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先生《升平调》中,那个年纪最小的皇子可有原型?”
孔尚任对着十四笑笑:“十四爷当真英明,连您也看出来那是十二爷了?”
这说明他人物塑造的很成功啊!
十四愣了一下,怀疑自己听错了:“是谁?”
孔尚任稍稍抬高了自己方才压低的声音:“是十二爷啊!”
十四的脸瞬间黑了下来。
十四和四爷这两个一母同胞的兄弟也算难兄难弟,就在十四受到重大打击的同时,跟前些时日相比顺风顺水的四爷过得也有些不顺了。
所有宗亲贵戚当中,太子才是欠银子最多的那一个,同时也是还款最慢最不配合的那一个。
四爷也算是太子的人,太子对四爷素来不错,四爷也一向敬重太子,但公是公,私是私,四爷分得清楚,这日过来毓庆宫中,为得也是想跟太子好好谈谈。
四爷是从户部冒着大太阳一路骑马进宫的,此时头上戴着帽子,热得有些冒烟,进了毓庆宫后感觉自己简直像是掉进了福窝。
太子今日殿内燃的正是殷陶之前送的那种百合香。
殷陶从江南带回来的那一批早早燃尽了,今年年初随着皇阿玛去江南时候,太子又着人采购了一批带了回来。
四爷说不上来什么味道,但就是觉得好闻。
还有这道名为“金风玉露”的茶水,入口清甜,回味甘醇,是难得的上上之品。
如今不过四月下旬,太子这里便已经用上了冰,还有专人推着风扇给太子送冷气纳凉。
更兼这满室的富丽堂皇,比起皇阿玛的居所也不遑多让,就连这椅子的坐垫都是今年新上的极品苏绣,比乾清宫里更是柔软舒适。
早些年时候,朝廷并不似如今宽裕,内务府手头也紧,老爷子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好把最好的统统供应给太子。
太子从小便是锦衣玉食金娇玉贵地养大,气质也和他们这些普通皇子迥然不同,虽然并非刻意,但在举手投足之间总会带上一种高高在上的疏离气质。
--
康熙对于这场戏文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不光进行了口头赞扬,还挥墨写了一则短短的影评。
孔尚任过来谢恩,颤抖着手接过影评,准备这就回家裱起来。
十二爷果然厉害,他说能叫自己风光回京,这才不过一个月时间便做到了,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之前的《桃花扇》花了三个月功夫火遍了全京城,这次的《升平调》殷陶希望更快、传播更广一些。
殷陶找托合齐雇佣了水军帮忙传播,顺便还请看过戏的五爷、七爷等自来水去酒楼、茶肆等地广泛传播。
这次活动经费由康熙和户部有情赞助,殷陶这出戏也是为了传播不是赚钱,所以演出不光有高端场,也有低端场,不是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去看的戏园子能演出,很多小戏班也都在第一时间拿到了版权和剧本,可以随意出演。
这部结合时事又颇有家国情怀的戏剧很快就火遍了京城,甚至隐隐有了火遍几个临省的趋势。
百姓们也都听说了皇上收债的事情,甚至开始联系时事思考了起来。
戏文中的王公贵族都是为了建设国家主动捐款,令人佩服。可听说京城那些官员们自己借了国家的钱,户部都开始催债了,他们还是不打算还债——比如,郭络罗某某,瓜尔佳某某,钮祜禄某某某。
除了大皇子和二皇子外,孔尚任还在文中写了个小皇子。
这位小皇子有一副侠义心肠,扶危济困,能力超凡,更重要的是有一张倾倒众生的脸,所有女人和男人都为了他疯狂。
十四素来自我感觉很是良好,看完整出戏后,认为孔尚任是以他为原型写得这一出戏。
十四福晋也抽空看了戏,觉得十四这个想法很是匪夷所思。
十四是有扶危济困,还是能力超凡?借个债都要靠着额娘和兄长们补贴去还的人,跟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沾边?
虽然十四长得很是不错,但十四福晋相由心生,一丁点儿也没看出十四的脸好到哪里去,如果这个小皇子有细节描写脸很大的话,十四福晋倒是能代入十四看进去。
面对十四福晋的不屑,十四也回以高冷的眼神。
他觉得福晋就是在嫉妒自己,嫉妒自己的才能,嫉妒自己的名声,嫉妒自己的受欢迎。
跟福晋谈不拢这事,舒舒觉罗氏怀着身孕没看那戏,也没什么好讨论的,十四便像剧中小皇子一样拿了折扇出门逛逛,去琉璃厂淘点儿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
谁知就是这么巧,十四逛着逛着,便在一家古董店里碰上了最近风很大的孔尚任。
因为得了皇帝肯定的缘故,孔尚任这会子又恢复了几年前的风光,或者说是跟以前比更加风光了。
店老板见这两个同时进店忙笑着迎上来一番恭维,今儿小店真是蓬荜生辉,不光孔先生过来了,就连十四爷也赏光降临。
十四跟殷陶不一样,他行为比较夸张,做事也比较高调,腰上还系着一条若隐若现的黄带子。
孔尚任一看十四爷这番做派,长得又和十二爷有那么点儿像,便也大概猜测出这位爷的身份了。
十四拉着孔尚任坐下来聊天,顺便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先生《升平调》中,那个年纪最小的皇子可有原型?”
孔尚任对着十四笑笑:“十四爷当真英明,连您也看出来那是十二爷了?”
这说明他人物塑造的很成功啊!
十四愣了一下,怀疑自己听错了:“是谁?”
孔尚任稍稍抬高了自己方才压低的声音:“是十二爷啊!”
十四的脸瞬间黑了下来。
十四和四爷这两个一母同胞的兄弟也算难兄难弟,就在十四受到重大打击的同时,跟前些时日相比顺风顺水的四爷过得也有些不顺了。
所有宗亲贵戚当中,太子才是欠银子最多的那一个,同时也是还款最慢最不配合的那一个。
四爷也算是太子的人,太子对四爷素来不错,四爷也一向敬重太子,但公是公,私是私,四爷分得清楚,这日过来毓庆宫中,为得也是想跟太子好好谈谈。
四爷是从户部冒着大太阳一路骑马进宫的,此时头上戴着帽子,热得有些冒烟,进了毓庆宫后感觉自己简直像是掉进了福窝。
太子今日殿内燃的正是殷陶之前送的那种百合香。
殷陶从江南带回来的那一批早早燃尽了,今年年初随着皇阿玛去江南时候,太子又着人采购了一批带了回来。
四爷说不上来什么味道,但就是觉得好闻。
还有这道名为“金风玉露”的茶水,入口清甜,回味甘醇,是难得的上上之品。
如今不过四月下旬,太子这里便已经用上了冰,还有专人推着风扇给太子送冷气纳凉。
更兼这满室的富丽堂皇,比起皇阿玛的居所也不遑多让,就连这椅子的坐垫都是今年新上的极品苏绣,比乾清宫里更是柔软舒适。
早些年时候,朝廷并不似如今宽裕,内务府手头也紧,老爷子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好把最好的统统供应给太子。
太子从小便是锦衣玉食金娇玉贵地养大,气质也和他们这些普通皇子迥然不同,虽然并非刻意,但在举手投足之间总会带上一种高高在上的疏离气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