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当年老太医所说,林溪辞的病医不好,这些年来一直时好时坏,药就没停过,人是越发的消瘦,越往后也就越抗不住了,便似油尽灯枯。
这一次病来得急,竟然就这么昏睡过去,数日未醒。
羡宗心中焦急,愈感亏欠,在病榻前向林溪辞保证:“若能让你醒来,就是遣散后宫,朕也心甘情愿……”
不知是太医医术高明,还是林溪辞半梦半醒间听到了这句承诺,半天后竟真的苏醒过来,睁眼便是一句:“我要的不是勉强他独爱,只是想独占他罢了……”
羡宗兑现了他的诺言,提笔欲写放妻书,听闻此事的慕王力挽狂澜,拎着礼部尚书就冲进了御书房,以祖宗礼法大局小情为由,劝谏羡宗莫要执意如此。
礼部的老头子思想陈腐,张口闭口都是祖宗社稷,“历史上从未有过君王遣散嫔妃这等耸人听闻之事,千百年来天下素以留嗣为头等大事。皇上膝下子嗣充盈,虽无此忧,却也该起到带头作用。”
慕王也跟着劝:“是啊父皇,您要是遣散了后宫,要这些嫔妃日后如何做人呢?放妻之事在民间虽常见,可要是发生在皇家,百姓纷纷效仿,则会平添许多无家可归的女子,实乃憾事。还请父皇三思。”
他说这话的意思就是希望羡宗冷落悦妃几日,待林溪辞好起来了,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他虽然不知悦妃受宠为何林溪辞会大受刺激,可他到现在想的都是用悦妃牵住父皇的心,待日后他的机会来了,这林溪辞就算不喜他,也得不情不愿的投靠他。
不过慕王来得太急,也没深思这些事其中的利弊,根本没想到这位被他搬来救场的礼部尚书会在关键时候推了他一把。
老尚书纠结了一下,犹豫着出了个幺蛾子,“皇上,您如今子嗣充盈,若无宠幸之念,也不必遣散后宫,就把通往东西六宫的大门锁了去,往后不再去不就成了?”
这倒不失为一个法子,既能表明心意,让林溪辞心安,又能保住他身为天子的颜面与名声,不造成坏的影响,也算两全其美了。
羡宗思量再三,还是命人打造了把近一尺长的大金锁,就挂在明华门上,意思是谁都不准再进,也没人再能出来。
这样的做法对各宫嫔妃而言虽然不大公平,不过曾陪侍羡宗的妃子们早已不再年轻,不过是因为膝下无子才留在宫中寂寞。
在此之前,羡宗也有七八年没踏入过后宫了,所以那明华门上挂不挂锁,对她们而言并无差别,还是过着每天吃斋念佛的悠闲日子,偶尔凑在一起唠唠闲话罢了。
可这样的做法对悦妃而言意义却是大不相同,她才入宫不久,心浮气躁,不肯就这样失了宠,况且之前她在宫中横行霸道,得罪了不少年长,资历更深的嫔妃,现在明华门关了起来,皇上铁了心不再管后宫之事,就算她受了委屈也是没人知晓的。
憋了能有个把月,悦妃再也忍不住了,想着事情隔了这么久,皇上怎么着也该消气了,加之那些日子月事未来,便以为自己怀上了龙嗣,还未请太医诊断,便趁夜逃出了后宫。
赶巧那一天林溪辞进宫给太后请安,被太后留下好一番嘘寒问暖,还用了晚膳,走的时候天色已黑。
他嫌明光刺目,便没让伺候的太监执灯,被人扶着小步走在宫道上,愈走气息愈急,可见身子还未好。
太监关切地问:“大人,听您喘得急了,可是身子不适了?奴才这便去找人备轿,让他们接您回府吧,您且在这儿稍等片刻,奴才去去就来。”
不等林溪辞婉拒,太监就跑了出去,结果才刚出去十来步就听身后“砰”的一声巨响。
再一回头,林溪辞已经倒在了地上。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公司聚餐,改的比较匆忙,可能有点小bug求见谅,感谢各位看文的小可爱鸭~
第172章 憾事
林溪辞突然倒地不起,吓得小太监赶紧跑了回来,扶起人来先晃了晃,焦急喊道:“大人!大人您没事吧,别吓我啊,快醒醒!”
好在林溪辞只是摔了一下,而不是疾症复发,疼是疼了些,很快便抬起头来,看到了那个角落里鬼鬼祟祟往前挪动的黑影。
“站住!”那太监也是机灵,一眼就看见了罪魁祸首,当场拿住了人,揪着耳朵把人扭送到了林溪辞面前,“撞了大人也不知认罪,你是哪个宫的奴才,没规没矩的,不要命吧!!”
太监点起了灯,两人才看清这披头散发,灰头土脸的女人竟是悦妃,如今一身落魄,看起来还挺可怜。
“悦妃娘娘,您这……是在做什么啊?”一目了然的事,被这太监问出口来,就显得更加尴尬了。
悦妃心中不忿,捋了把混乱中散下的头发,还端着架子,一副目中无人的德行,“本宫待得闷了,出来透口气,也轮得到你这奴才多嘴吗?”
可她根本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林溪辞是个怎样的角色,那人咳了一声,蹙着眉头把染血的帕子塞在掌心,声音轻而虚弱,“明华门上了锁,就是宫人也只能从后门出入,且来往盘查严密,办事的太监都不敢怠慢。敢问娘娘是如何出来的?”
其实看她这一身灰土,便知她是从舒贵妃养狗的小洞里钻出来的,只是林溪辞生了玩心,想奚落她一番罢了。
悦妃心中虽气,可她明白面前这位林大人深受皇上宠爱,又是长公主的未婚夫,要是能巴结上他,让他在羡宗面前美言几句,自己也就不必再被关在后宫孤苦终老了。
--
这一次病来得急,竟然就这么昏睡过去,数日未醒。
羡宗心中焦急,愈感亏欠,在病榻前向林溪辞保证:“若能让你醒来,就是遣散后宫,朕也心甘情愿……”
不知是太医医术高明,还是林溪辞半梦半醒间听到了这句承诺,半天后竟真的苏醒过来,睁眼便是一句:“我要的不是勉强他独爱,只是想独占他罢了……”
羡宗兑现了他的诺言,提笔欲写放妻书,听闻此事的慕王力挽狂澜,拎着礼部尚书就冲进了御书房,以祖宗礼法大局小情为由,劝谏羡宗莫要执意如此。
礼部的老头子思想陈腐,张口闭口都是祖宗社稷,“历史上从未有过君王遣散嫔妃这等耸人听闻之事,千百年来天下素以留嗣为头等大事。皇上膝下子嗣充盈,虽无此忧,却也该起到带头作用。”
慕王也跟着劝:“是啊父皇,您要是遣散了后宫,要这些嫔妃日后如何做人呢?放妻之事在民间虽常见,可要是发生在皇家,百姓纷纷效仿,则会平添许多无家可归的女子,实乃憾事。还请父皇三思。”
他说这话的意思就是希望羡宗冷落悦妃几日,待林溪辞好起来了,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他虽然不知悦妃受宠为何林溪辞会大受刺激,可他到现在想的都是用悦妃牵住父皇的心,待日后他的机会来了,这林溪辞就算不喜他,也得不情不愿的投靠他。
不过慕王来得太急,也没深思这些事其中的利弊,根本没想到这位被他搬来救场的礼部尚书会在关键时候推了他一把。
老尚书纠结了一下,犹豫着出了个幺蛾子,“皇上,您如今子嗣充盈,若无宠幸之念,也不必遣散后宫,就把通往东西六宫的大门锁了去,往后不再去不就成了?”
这倒不失为一个法子,既能表明心意,让林溪辞心安,又能保住他身为天子的颜面与名声,不造成坏的影响,也算两全其美了。
羡宗思量再三,还是命人打造了把近一尺长的大金锁,就挂在明华门上,意思是谁都不准再进,也没人再能出来。
这样的做法对各宫嫔妃而言虽然不大公平,不过曾陪侍羡宗的妃子们早已不再年轻,不过是因为膝下无子才留在宫中寂寞。
在此之前,羡宗也有七八年没踏入过后宫了,所以那明华门上挂不挂锁,对她们而言并无差别,还是过着每天吃斋念佛的悠闲日子,偶尔凑在一起唠唠闲话罢了。
可这样的做法对悦妃而言意义却是大不相同,她才入宫不久,心浮气躁,不肯就这样失了宠,况且之前她在宫中横行霸道,得罪了不少年长,资历更深的嫔妃,现在明华门关了起来,皇上铁了心不再管后宫之事,就算她受了委屈也是没人知晓的。
憋了能有个把月,悦妃再也忍不住了,想着事情隔了这么久,皇上怎么着也该消气了,加之那些日子月事未来,便以为自己怀上了龙嗣,还未请太医诊断,便趁夜逃出了后宫。
赶巧那一天林溪辞进宫给太后请安,被太后留下好一番嘘寒问暖,还用了晚膳,走的时候天色已黑。
他嫌明光刺目,便没让伺候的太监执灯,被人扶着小步走在宫道上,愈走气息愈急,可见身子还未好。
太监关切地问:“大人,听您喘得急了,可是身子不适了?奴才这便去找人备轿,让他们接您回府吧,您且在这儿稍等片刻,奴才去去就来。”
不等林溪辞婉拒,太监就跑了出去,结果才刚出去十来步就听身后“砰”的一声巨响。
再一回头,林溪辞已经倒在了地上。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公司聚餐,改的比较匆忙,可能有点小bug求见谅,感谢各位看文的小可爱鸭~
第172章 憾事
林溪辞突然倒地不起,吓得小太监赶紧跑了回来,扶起人来先晃了晃,焦急喊道:“大人!大人您没事吧,别吓我啊,快醒醒!”
好在林溪辞只是摔了一下,而不是疾症复发,疼是疼了些,很快便抬起头来,看到了那个角落里鬼鬼祟祟往前挪动的黑影。
“站住!”那太监也是机灵,一眼就看见了罪魁祸首,当场拿住了人,揪着耳朵把人扭送到了林溪辞面前,“撞了大人也不知认罪,你是哪个宫的奴才,没规没矩的,不要命吧!!”
太监点起了灯,两人才看清这披头散发,灰头土脸的女人竟是悦妃,如今一身落魄,看起来还挺可怜。
“悦妃娘娘,您这……是在做什么啊?”一目了然的事,被这太监问出口来,就显得更加尴尬了。
悦妃心中不忿,捋了把混乱中散下的头发,还端着架子,一副目中无人的德行,“本宫待得闷了,出来透口气,也轮得到你这奴才多嘴吗?”
可她根本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林溪辞是个怎样的角色,那人咳了一声,蹙着眉头把染血的帕子塞在掌心,声音轻而虚弱,“明华门上了锁,就是宫人也只能从后门出入,且来往盘查严密,办事的太监都不敢怠慢。敢问娘娘是如何出来的?”
其实看她这一身灰土,便知她是从舒贵妃养狗的小洞里钻出来的,只是林溪辞生了玩心,想奚落她一番罢了。
悦妃心中虽气,可她明白面前这位林大人深受皇上宠爱,又是长公主的未婚夫,要是能巴结上他,让他在羡宗面前美言几句,自己也就不必再被关在后宫孤苦终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