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看向跟在冯玉左右两侧的甘宁与蔡勋,笑道:“甘兴霸跟你同来,还在朕意料之中。怎么连蔡瑁将军的独子,也给你拐来了?”
甘宁与蔡勋听皇帝提到自己,都再次上前见礼。
这蔡勋乃是荆州本地最大势力蔡瑁蔡将军的独子,年方十六岁。
这次冯玉领兵离开荆州,赴吴地剿匪,虽然有诸葛亮坐镇荆州,但还是要防备蔡瑁等人生事。而蔡勋年少,正是渴望建功立业、脱离父亲与家族掌控之时。冯玉思量之下,便“拐带”了蔡勋领兵前来。蔡瑁此时见侄女婿诸葛孔明做了荆州刺史,而这半年来,民生逐渐恢复,眼看着荆州是越来越好了,内心深处,与朝廷合作的想法就更多了。既然儿子愿意,蔡瑁也没有阻拦,反而还派了两名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将随行,既是保护儿子安全,也是探查吴地形势。而冯玉带了蔡勋同来,也就不担心蔡瑁在荆州作乱了。
“蔡小将军,上前来给朕看看。”刘协笑着睨了冯玉一样,见冯玉乖巧站在一旁,不禁感叹玉奴进益了。
蔡勋在荆州时,曾参与过皇帝举办的宴会,只是他年幼又无官职,因此坐在末席,只远远望见高台上的人影,并不曾看清皇帝面容。
此时听得皇帝招呼,蔡勋怀着激动的心情上前来,脸上透红,大声道:“末将蔡勋,奉冯都督之命,带一万精兵,前来吴地剿匪。”
“很好。”刘协笑道:“中气十足,少年了得。”
其实蔡勋的身形在同龄人中并不算出众,皇帝夸的其实是他带来的这一万精兵,这是他父亲蔡瑁的一片爱子之心。
周瑜听得一万精兵,也是眸光一动。
要知道此时精兵是极为难得的。自东汉以来,士卒多是从世代军户之家出来。但这□□之下,军户的制度已经毁的差不多了。于是前些年从长安开始,又实行屯兵。吴地也效仿长安,实行屯兵制已有一段时日。屯田制保障了士卒基本的衣食,但出来成效也还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在战地工事、耕种田地、日常训练等各方面的组织上,需要精密的管理,这就需要有经验的管理者。而吴地在实行屯田制之前,最矫健的青壮都已经被豪强大族搜罗了去,成为了部曲私兵。后来屯田制养下的士卒,要出精兵就难很多。
这是吴地士卒资质现下还不高的原因。
在此之外,这次吴地剿匪,是要往山林中去的,需要的是训练有素的陆军。而吴地最优良的,却是熟悉水上作战的水军。
所以吴地要剿匪,就需要及时大量补充精良的路上步兵。
而荆州持节都督冯玉奉召而来,带来共三万兵马,其中冯玉亲领一万,甘宁领一万,蔡勋又领一万,都是精良的步兵,正是吴地当下最需要的。
周瑜忍不住又看一眼正与蔡勋亲切谈话的皇帝,不禁有些庆幸,自己那日一念大善,选择了与朝廷合作。
“要剿匪,还需要详细的舆图。”刘协察觉到周瑜的目光,“这一则还是吴地人熟悉。”
可就算是吴地的人,不在山地之中居住,也不会很熟悉其中的地形。而孙策在的时候,几次剿灭山越匪贼失利,都是因为不熟悉其中地形的缘故。
周瑜道:“臣去想办法。”
刘协点一点头,又与他们谈论了片刻剿匪如何用兵之事,就放周瑜等人下去处理细务,只留了冯玉说话。
一时殿内只剩了刘协与冯玉君臣二人。
刘协神色沈静下来,方才殿内仿佛欢乐聚会般的气氛也随之消散了,他问冯玉道:“你来了吴地,荆州诸事都托付给谁了?”
冯玉也肃容道:“臣走后,荆州诸事都托付给荆州刺史诸葛孔明。有蔡勋在此,倒是不惧荆州生乱。”
拿住蔡瑁的独子,也就拿住了蔡瑁;拿住了蔡瑁,也就拿住了荆州。
这一点君臣二人心知肚明。
刘协瞪着冯玉,然后眼睛一眨,笑了,道:“玉奴学坏了。”
冯玉也笑起来,道:“臣不过是追随陛下罢了。”这话也是双关,既可以说他是为了追随皇帝来吴地,不得不施展这等手段;也可以说是追随皇帝的行事风格,该“坏”的时候就要“坏”起来。
刘协笑道:“这么看来,你倒是很认可诸葛孔明了?”否则也不能放心离开荆州,而诸事都托付给诸葛亮。
“陛下选用的这位荆州刺史极好,超出了臣的预想。”冯玉回头想来,这诸葛亮倒是不枉皇帝亲自去寻访,只是当初他呈给皇帝的荆州可用俊才没有一百少说也有八十,怎么皇帝只看荐信就能从中选出最杰出的来呢?也能感叹一句,皇帝就是皇帝,他自然是不能及的。
说到诸葛亮,冯玉又想起一事,道:“荆州刺史夫人黄氏托臣转交给陛下一物。夫人说您一看就知道了。”
听说是黄月英托冯玉转交之物,刘协微感诧异,道:“何物?”
一时冯玉的随从进殿呈上黄氏所托的物品来。
刘协见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木箱,打开来时,却见里面分了三层,每一层收出来,都是一张写了字的纸,纸上的字都一样,乃是解释易经的一句话,“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刘协比较着看这三幅字,只见最上层的是黑底白字,中层的是白底黑字,底层也是白底黑字、但是比中层的字要清晰许多。
--
甘宁与蔡勋听皇帝提到自己,都再次上前见礼。
这蔡勋乃是荆州本地最大势力蔡瑁蔡将军的独子,年方十六岁。
这次冯玉领兵离开荆州,赴吴地剿匪,虽然有诸葛亮坐镇荆州,但还是要防备蔡瑁等人生事。而蔡勋年少,正是渴望建功立业、脱离父亲与家族掌控之时。冯玉思量之下,便“拐带”了蔡勋领兵前来。蔡瑁此时见侄女婿诸葛孔明做了荆州刺史,而这半年来,民生逐渐恢复,眼看着荆州是越来越好了,内心深处,与朝廷合作的想法就更多了。既然儿子愿意,蔡瑁也没有阻拦,反而还派了两名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将随行,既是保护儿子安全,也是探查吴地形势。而冯玉带了蔡勋同来,也就不担心蔡瑁在荆州作乱了。
“蔡小将军,上前来给朕看看。”刘协笑着睨了冯玉一样,见冯玉乖巧站在一旁,不禁感叹玉奴进益了。
蔡勋在荆州时,曾参与过皇帝举办的宴会,只是他年幼又无官职,因此坐在末席,只远远望见高台上的人影,并不曾看清皇帝面容。
此时听得皇帝招呼,蔡勋怀着激动的心情上前来,脸上透红,大声道:“末将蔡勋,奉冯都督之命,带一万精兵,前来吴地剿匪。”
“很好。”刘协笑道:“中气十足,少年了得。”
其实蔡勋的身形在同龄人中并不算出众,皇帝夸的其实是他带来的这一万精兵,这是他父亲蔡瑁的一片爱子之心。
周瑜听得一万精兵,也是眸光一动。
要知道此时精兵是极为难得的。自东汉以来,士卒多是从世代军户之家出来。但这□□之下,军户的制度已经毁的差不多了。于是前些年从长安开始,又实行屯兵。吴地也效仿长安,实行屯兵制已有一段时日。屯田制保障了士卒基本的衣食,但出来成效也还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在战地工事、耕种田地、日常训练等各方面的组织上,需要精密的管理,这就需要有经验的管理者。而吴地在实行屯田制之前,最矫健的青壮都已经被豪强大族搜罗了去,成为了部曲私兵。后来屯田制养下的士卒,要出精兵就难很多。
这是吴地士卒资质现下还不高的原因。
在此之外,这次吴地剿匪,是要往山林中去的,需要的是训练有素的陆军。而吴地最优良的,却是熟悉水上作战的水军。
所以吴地要剿匪,就需要及时大量补充精良的路上步兵。
而荆州持节都督冯玉奉召而来,带来共三万兵马,其中冯玉亲领一万,甘宁领一万,蔡勋又领一万,都是精良的步兵,正是吴地当下最需要的。
周瑜忍不住又看一眼正与蔡勋亲切谈话的皇帝,不禁有些庆幸,自己那日一念大善,选择了与朝廷合作。
“要剿匪,还需要详细的舆图。”刘协察觉到周瑜的目光,“这一则还是吴地人熟悉。”
可就算是吴地的人,不在山地之中居住,也不会很熟悉其中的地形。而孙策在的时候,几次剿灭山越匪贼失利,都是因为不熟悉其中地形的缘故。
周瑜道:“臣去想办法。”
刘协点一点头,又与他们谈论了片刻剿匪如何用兵之事,就放周瑜等人下去处理细务,只留了冯玉说话。
一时殿内只剩了刘协与冯玉君臣二人。
刘协神色沈静下来,方才殿内仿佛欢乐聚会般的气氛也随之消散了,他问冯玉道:“你来了吴地,荆州诸事都托付给谁了?”
冯玉也肃容道:“臣走后,荆州诸事都托付给荆州刺史诸葛孔明。有蔡勋在此,倒是不惧荆州生乱。”
拿住蔡瑁的独子,也就拿住了蔡瑁;拿住了蔡瑁,也就拿住了荆州。
这一点君臣二人心知肚明。
刘协瞪着冯玉,然后眼睛一眨,笑了,道:“玉奴学坏了。”
冯玉也笑起来,道:“臣不过是追随陛下罢了。”这话也是双关,既可以说他是为了追随皇帝来吴地,不得不施展这等手段;也可以说是追随皇帝的行事风格,该“坏”的时候就要“坏”起来。
刘协笑道:“这么看来,你倒是很认可诸葛孔明了?”否则也不能放心离开荆州,而诸事都托付给诸葛亮。
“陛下选用的这位荆州刺史极好,超出了臣的预想。”冯玉回头想来,这诸葛亮倒是不枉皇帝亲自去寻访,只是当初他呈给皇帝的荆州可用俊才没有一百少说也有八十,怎么皇帝只看荐信就能从中选出最杰出的来呢?也能感叹一句,皇帝就是皇帝,他自然是不能及的。
说到诸葛亮,冯玉又想起一事,道:“荆州刺史夫人黄氏托臣转交给陛下一物。夫人说您一看就知道了。”
听说是黄月英托冯玉转交之物,刘协微感诧异,道:“何物?”
一时冯玉的随从进殿呈上黄氏所托的物品来。
刘协见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木箱,打开来时,却见里面分了三层,每一层收出来,都是一张写了字的纸,纸上的字都一样,乃是解释易经的一句话,“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刘协比较着看这三幅字,只见最上层的是黑底白字,中层的是白底黑字,底层也是白底黑字、但是比中层的字要清晰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