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对了,阁老,”赵暲压低声音,“我从大郎处得到消息,陛下似乎不打算大婚。”
顾璟一震,许久才缓缓道:“与小贺可有干系?怪不得贺氏兄弟率兵来援,恐怕与陛下早有默契。”
赵暲点了点头,“阁老对此事如何看?”
“蒙先帝恩典,老夫有幸做过几年帝师,咱们天子的秉性老夫再清楚不过。”顾璟缓缓道,“当年诛杀杜显时的陛下和今日之陛下,国公以为孰明孰贤?”
“确实,陛下蒙尘一遭,可谓脱胎换骨。就说古往今来,有多少帝王能连中三元?又有多少帝王精通庶务?”赵暲沉吟道,“有此蜕变,小贺怕是功不可没,若是个女子,则当真是却辇、停机之德兼备了。”
顾璟闷咳一声,“老夫当年伴随文宗陛下时,常听他提及烈祖与文圣皇后故事,故而不似旁人那般迂腐。”
提及文圣皇后,赵暲满是怀缅,缓缓道:“家父幼时承蒙恩典,常伴于文圣皇后左右。烈祖与文圣皇后筚路蓝缕、草创基业,风雨相随、鹣鲽情深,只可惜文圣皇后年岁不永,未至花甲便宫车晏驾……”
“是啊,彼时烈祖几乎便要随着去了,幸好当时文宗携百官灵前哭求,又有文圣皇后遗诏,才堪堪稳住烈祖。”顾璟浑浊的眸中隐有泪光,“那段时日,老夫正好任黄门侍郎,几乎隔三差五便要随烈祖往肃陵祭拜。我朝有说法,叫做夫不祭妻,烈祖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前去,几乎次次都要醉倒在文圣皇后手植银杏旁。”
“故而仅仅三年后,烈祖皇帝也跟着崩了,二人同岁而卒,离一甲子均只差了一年。”赵暲感慨地看着巍峨宫阙,“阁老想得开便好,这么看也免了我一番口舌。”
顾璟拐杖点了点地,“只是你我想得开,旁人就未必了,主要是这贺氏的出身……”
赵暲叹了声,二人不及再商量几分,便到了紫宸殿,收声不提。
“阁老,国公。”殿内暖意融融,轩辕曜着一身常服伏案批奏折,见他们来了,忙免了礼,让人赐座看茶,又取来两个暖炉。
几人坐定,轩辕曜将笔放到一边,笑道,“今日请二位来,是有两件要事相商。其一,朝局纷乱之时,朕想请二位继续担任宰执,统领朝臣、安定人心。”
不待他们推辞,轩辕曜便已将他们心思猜个七七八八,“值此非常之时,二位本就是父皇留下的良佐,若是你们都不帮衬朕,朕岂不是孤家寡人、独木难支?朝臣欺朕年幼无知,宗室欺朕母家无人,士林百官、天下万民都在看着朕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二人自然不会再推却。
“既如此,”轩辕曜笑着在一张绢帛上用了印,让守良捧给他二人看,“朕就请国公做尚书左仆射,阁老做中书令,可好?”
“那门下侍中呢?”赵暲恭谨道,“陛下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轩辕曜沉吟道:“朝廷被贺党把持多年,朕对朝臣也不甚了解,不若二位宰执举荐一位人品端方、老成持重的臣子,日后再慢慢物色?”
看来皇帝甫一亲政,还是求稳为上。
二人对视一眼,赵暲开口道:“陛下觉得崔简……”
见皇帝眉头紧蹙,赵暲知皇帝心存芥蒂、亦想避嫌,但仍是道:“他正值壮年,但燕居日久,臣觉得不仅浪费其才,更对社稷无益,陛下可否挑那清贵的官职任用他?以博陵侯的声望,亦可安定人心。”
轩辕曜长叹一声,“国公说的是,舅舅曾对朕提起,他生平最喜经史。正好国史也正在编撰了,不若就请他出山,去翰林院做国史的总编修如何?”
“至于门下侍中,臣以为郝思源可堪重任。”顾璟果然挑了个品行高尚、清廉耿直,却也无多少政绩的老臣。
轩辕曜也想不到合适的人选,便也这么允了。
几人又将六部尚书一一敲定,当赵、顾二人准备告退时,又听轩辕曜道:“朕想着年轻官吏也需简拔,朕决定将几件大事交予他们着手去做,国公,三年五载,赵之焕迟早是要入阁的,可赵之灿亦是个人才,只是缺少磨炼。朕想将棉坊之事交予他办,你以为如何?”
赵暲自然无有不应,又听轩辕曜道:“海寇之事,待大朝会再广开言路,当前定不下来。”
不知想起了什么,轩辕曜神情森冷,“至于宗室,琅琊王府之事也是给朕提了醒,日后定不能再宽纵了,宫内的宗子依旧留着罢。还有西域那边近来也不定当,古人云,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先前张掖侯和贺熙朝做的不错,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信得过他们。”
赵暲虽对贺熙朝还有些保留,可觉得当前贺家苟延残喘,暂时不需打压太过,也便不提。
“朕预备于夏末成婚,只是……”
二人精神一振。
“朕只打算告予诸宰执和亲近国戚知晓,不打算兴师动众,也不打算将皇后姓名传诸天下。朕有顾虑,还请二位阁老帮朕。”
“这……怕是有些惊世骇俗。”顾璟瞠目惊舌。
赵暲竟不觉得意外,“就怕清流士林那边……”
轩辕曜笑笑,“朕的婚事,本就是私事,何须兴师动众了?如此还能防止外戚专权,诸位也不愿见第二个贺党不是?”
这便有些一语双关了。
--
顾璟一震,许久才缓缓道:“与小贺可有干系?怪不得贺氏兄弟率兵来援,恐怕与陛下早有默契。”
赵暲点了点头,“阁老对此事如何看?”
“蒙先帝恩典,老夫有幸做过几年帝师,咱们天子的秉性老夫再清楚不过。”顾璟缓缓道,“当年诛杀杜显时的陛下和今日之陛下,国公以为孰明孰贤?”
“确实,陛下蒙尘一遭,可谓脱胎换骨。就说古往今来,有多少帝王能连中三元?又有多少帝王精通庶务?”赵暲沉吟道,“有此蜕变,小贺怕是功不可没,若是个女子,则当真是却辇、停机之德兼备了。”
顾璟闷咳一声,“老夫当年伴随文宗陛下时,常听他提及烈祖与文圣皇后故事,故而不似旁人那般迂腐。”
提及文圣皇后,赵暲满是怀缅,缓缓道:“家父幼时承蒙恩典,常伴于文圣皇后左右。烈祖与文圣皇后筚路蓝缕、草创基业,风雨相随、鹣鲽情深,只可惜文圣皇后年岁不永,未至花甲便宫车晏驾……”
“是啊,彼时烈祖几乎便要随着去了,幸好当时文宗携百官灵前哭求,又有文圣皇后遗诏,才堪堪稳住烈祖。”顾璟浑浊的眸中隐有泪光,“那段时日,老夫正好任黄门侍郎,几乎隔三差五便要随烈祖往肃陵祭拜。我朝有说法,叫做夫不祭妻,烈祖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前去,几乎次次都要醉倒在文圣皇后手植银杏旁。”
“故而仅仅三年后,烈祖皇帝也跟着崩了,二人同岁而卒,离一甲子均只差了一年。”赵暲感慨地看着巍峨宫阙,“阁老想得开便好,这么看也免了我一番口舌。”
顾璟拐杖点了点地,“只是你我想得开,旁人就未必了,主要是这贺氏的出身……”
赵暲叹了声,二人不及再商量几分,便到了紫宸殿,收声不提。
“阁老,国公。”殿内暖意融融,轩辕曜着一身常服伏案批奏折,见他们来了,忙免了礼,让人赐座看茶,又取来两个暖炉。
几人坐定,轩辕曜将笔放到一边,笑道,“今日请二位来,是有两件要事相商。其一,朝局纷乱之时,朕想请二位继续担任宰执,统领朝臣、安定人心。”
不待他们推辞,轩辕曜便已将他们心思猜个七七八八,“值此非常之时,二位本就是父皇留下的良佐,若是你们都不帮衬朕,朕岂不是孤家寡人、独木难支?朝臣欺朕年幼无知,宗室欺朕母家无人,士林百官、天下万民都在看着朕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二人自然不会再推却。
“既如此,”轩辕曜笑着在一张绢帛上用了印,让守良捧给他二人看,“朕就请国公做尚书左仆射,阁老做中书令,可好?”
“那门下侍中呢?”赵暲恭谨道,“陛下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轩辕曜沉吟道:“朝廷被贺党把持多年,朕对朝臣也不甚了解,不若二位宰执举荐一位人品端方、老成持重的臣子,日后再慢慢物色?”
看来皇帝甫一亲政,还是求稳为上。
二人对视一眼,赵暲开口道:“陛下觉得崔简……”
见皇帝眉头紧蹙,赵暲知皇帝心存芥蒂、亦想避嫌,但仍是道:“他正值壮年,但燕居日久,臣觉得不仅浪费其才,更对社稷无益,陛下可否挑那清贵的官职任用他?以博陵侯的声望,亦可安定人心。”
轩辕曜长叹一声,“国公说的是,舅舅曾对朕提起,他生平最喜经史。正好国史也正在编撰了,不若就请他出山,去翰林院做国史的总编修如何?”
“至于门下侍中,臣以为郝思源可堪重任。”顾璟果然挑了个品行高尚、清廉耿直,却也无多少政绩的老臣。
轩辕曜也想不到合适的人选,便也这么允了。
几人又将六部尚书一一敲定,当赵、顾二人准备告退时,又听轩辕曜道:“朕想着年轻官吏也需简拔,朕决定将几件大事交予他们着手去做,国公,三年五载,赵之焕迟早是要入阁的,可赵之灿亦是个人才,只是缺少磨炼。朕想将棉坊之事交予他办,你以为如何?”
赵暲自然无有不应,又听轩辕曜道:“海寇之事,待大朝会再广开言路,当前定不下来。”
不知想起了什么,轩辕曜神情森冷,“至于宗室,琅琊王府之事也是给朕提了醒,日后定不能再宽纵了,宫内的宗子依旧留着罢。还有西域那边近来也不定当,古人云,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先前张掖侯和贺熙朝做的不错,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信得过他们。”
赵暲虽对贺熙朝还有些保留,可觉得当前贺家苟延残喘,暂时不需打压太过,也便不提。
“朕预备于夏末成婚,只是……”
二人精神一振。
“朕只打算告予诸宰执和亲近国戚知晓,不打算兴师动众,也不打算将皇后姓名传诸天下。朕有顾虑,还请二位阁老帮朕。”
“这……怕是有些惊世骇俗。”顾璟瞠目惊舌。
赵暲竟不觉得意外,“就怕清流士林那边……”
轩辕曜笑笑,“朕的婚事,本就是私事,何须兴师动众了?如此还能防止外戚专权,诸位也不愿见第二个贺党不是?”
这便有些一语双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