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那使显然是深得太后心意的人,一副笑脸,让人不好挑他的错。
“年节时候,太后娘娘广开宫门,宴请朝臣及其家眷,娘娘看着底下人等言笑晏晏,想起大王与王后,想着大王与王后还在溪原,心中一时难过,多饮了两杯酒。”
“其实娘娘让大王留在溪原,也是为了大王好。一则,让大王留在溪原念书,是先王的意思;二则,大王年纪还小,留在溪原多多磨炼,往后才更好接管鏖兀。”
赫连诛听不得些绕来绕去的铺垫话,又问了一遍:“到底是什么事?”
那使倒也不恼,心平气和道:“如今大王也长大了,再一年就十五岁了。大王也已经结亲了,娶了王后,实在也不能算是小孩子了。”
“所以,太后娘娘一为思亲,二为鏖兀考虑,请大王与王后——”
“回尚京去。”
赫连诛绝不相信他说的些话,心中一凛,只觉得太后绝对另有所图。
或许是她后悔了,现在想把阮久要回去;或许是朝政上什么事情,要拿大王做筏子。
总之肯定不是好事。
所以他下意识不想回去。
在溪原快快活活地待着多好?他要养精蓄锐,还没有到回去的时候。
于是他拂袖起身:“你带话回去,就说我年纪还小,在尚京与溪原之间奔走,我受不了。溪原城挺好的,我暂时不打算回去。”
他顿了顿,最后极其艰难地从牙缝里挤出来一句:“多谢母亲好意。”
赫连诛不等使者再说话,就离开了。
纵使那使再心计,懂得忍耐,此时也忍不住冷下脸了。
到底怎么回事?尚京可比溪原好多了,大王怎么又不愿意回去了?
侍从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使臣请。”
使者也转身离去,还没走出行宫,就在路上撞见了一个二十来岁的梁人男子。
人一身绿衣,一双眼含笑望着他。
使者却不解,实在是记不起这人是谁。
于是他换了汉话:“阁下是?”
“大人不记得我了,从前在太后娘娘宫中,我们见过一面的。我是王后的陪嫁公子,柳宣。”
使者抬手行礼:“柳公子礼。”
柳宣回了礼,浅浅的笑意,浮在双眼之上:“太后娘娘让使臣来请王后回宫吗?”
“是。”使者叹气,“不过大王好像不太愿意回去,让我即刻回去复命。”
“使臣不妨在溪原多住两日,说不定再过两日,事情就有了转机?”
“公子是何意?”
柳宣笑了笑,却道:“溪原艰苦,大王与王后伉俪情深,甘之若饴,我却早就受不得了,想着早日回到尚京,侍奉在太后身边,得太后庇护呢。我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劝王后回去。”
原来如此。那使皱起眉,大约些不屑于他了两句客套话,就离开了。
柳宣望着他离开,眼中笑意渐渐消失。
前些日子思量的事情,他最终还是想明白了。
他要封侯拜相,权倾朝野,还是要拜到太后门下,才是正途。
凭心计来论,如今赫连诛年纪尚小,去年在尚京一场兵符之争,就落了下风。而太后不费一兵一卒,兵符兜兜转转一圈,又回到了自己手里。
论心计,如今是太后略胜一筹。
长远来看,倘若他奉太后为主,往后不可限量;赫连诛可不太喜欢梁人,他唯一喜欢的就是阮久。就算往后赫连诛重掌大权,阮久照样是王后,阮久在的时候,所人都会想起,他柳宣从前是王后的陪嫁公子。
他不喜欢这个名头,一点都不喜欢。
或许日后太后与大王会念及母亲情,握手言和,但就目前形势而论,柳宣已经下定决心了,他要追随太后。
既然太后要赫连诛与阮久回尚京去,不妨就把件事情当做一个契。
柳宣『摸』了『摸』指节,阮久太单纯,要利用阮久,可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他发誓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当然,太后这一次派使者来溪原,又让使给阮久带了许多东西。
太后知道他生过一次病之后,就觉得他可能是身不好,每次派人来,都会给他送许多补品。
格图鲁又一次请示赫连诛:“大王,又是好车的补品,该怎么处?”
“和以前一样。”赫连诛坐在位置上,随手翻着书,烦躁地翻过一页又一页,把纸张扯得哗啦啦地响,“拿出去,熬『药』膳粥,送给百姓,说是王后赏赐的。”
格图鲁点头应是,没有再说话。心想,再么吃下去,溪原城所百姓都得营养过剩,平均寿命基本提高十岁。
他刚要出去,阮久就牵着风筝回来了。
他跑得满身是汗,摘下帽子丢到一边,看见赫连诛,便问了一句:“小猪,你回来啦?”
赫连诛瘪了瘪嘴:“嗯。”
阮久把风筝线缠起来:“刘老头今天没拖堂吗?”
“没有。”
每次太后派人来,赫连诛都不让人告诉阮久。自己随便找个借口过去见见,打发走了就回来。
太后的人不会出现在阮久面前,太后的东西更不会出现在阮久面前。
赫连诛朝格图鲁使了个眼『色』,让他快点下去把那些东西处掉,格图鲁会意,告辞退走。
--
“年节时候,太后娘娘广开宫门,宴请朝臣及其家眷,娘娘看着底下人等言笑晏晏,想起大王与王后,想着大王与王后还在溪原,心中一时难过,多饮了两杯酒。”
“其实娘娘让大王留在溪原,也是为了大王好。一则,让大王留在溪原念书,是先王的意思;二则,大王年纪还小,留在溪原多多磨炼,往后才更好接管鏖兀。”
赫连诛听不得些绕来绕去的铺垫话,又问了一遍:“到底是什么事?”
那使倒也不恼,心平气和道:“如今大王也长大了,再一年就十五岁了。大王也已经结亲了,娶了王后,实在也不能算是小孩子了。”
“所以,太后娘娘一为思亲,二为鏖兀考虑,请大王与王后——”
“回尚京去。”
赫连诛绝不相信他说的些话,心中一凛,只觉得太后绝对另有所图。
或许是她后悔了,现在想把阮久要回去;或许是朝政上什么事情,要拿大王做筏子。
总之肯定不是好事。
所以他下意识不想回去。
在溪原快快活活地待着多好?他要养精蓄锐,还没有到回去的时候。
于是他拂袖起身:“你带话回去,就说我年纪还小,在尚京与溪原之间奔走,我受不了。溪原城挺好的,我暂时不打算回去。”
他顿了顿,最后极其艰难地从牙缝里挤出来一句:“多谢母亲好意。”
赫连诛不等使者再说话,就离开了。
纵使那使再心计,懂得忍耐,此时也忍不住冷下脸了。
到底怎么回事?尚京可比溪原好多了,大王怎么又不愿意回去了?
侍从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使臣请。”
使者也转身离去,还没走出行宫,就在路上撞见了一个二十来岁的梁人男子。
人一身绿衣,一双眼含笑望着他。
使者却不解,实在是记不起这人是谁。
于是他换了汉话:“阁下是?”
“大人不记得我了,从前在太后娘娘宫中,我们见过一面的。我是王后的陪嫁公子,柳宣。”
使者抬手行礼:“柳公子礼。”
柳宣回了礼,浅浅的笑意,浮在双眼之上:“太后娘娘让使臣来请王后回宫吗?”
“是。”使者叹气,“不过大王好像不太愿意回去,让我即刻回去复命。”
“使臣不妨在溪原多住两日,说不定再过两日,事情就有了转机?”
“公子是何意?”
柳宣笑了笑,却道:“溪原艰苦,大王与王后伉俪情深,甘之若饴,我却早就受不得了,想着早日回到尚京,侍奉在太后身边,得太后庇护呢。我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劝王后回去。”
原来如此。那使皱起眉,大约些不屑于他了两句客套话,就离开了。
柳宣望着他离开,眼中笑意渐渐消失。
前些日子思量的事情,他最终还是想明白了。
他要封侯拜相,权倾朝野,还是要拜到太后门下,才是正途。
凭心计来论,如今赫连诛年纪尚小,去年在尚京一场兵符之争,就落了下风。而太后不费一兵一卒,兵符兜兜转转一圈,又回到了自己手里。
论心计,如今是太后略胜一筹。
长远来看,倘若他奉太后为主,往后不可限量;赫连诛可不太喜欢梁人,他唯一喜欢的就是阮久。就算往后赫连诛重掌大权,阮久照样是王后,阮久在的时候,所人都会想起,他柳宣从前是王后的陪嫁公子。
他不喜欢这个名头,一点都不喜欢。
或许日后太后与大王会念及母亲情,握手言和,但就目前形势而论,柳宣已经下定决心了,他要追随太后。
既然太后要赫连诛与阮久回尚京去,不妨就把件事情当做一个契。
柳宣『摸』了『摸』指节,阮久太单纯,要利用阮久,可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他发誓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当然,太后这一次派使者来溪原,又让使给阮久带了许多东西。
太后知道他生过一次病之后,就觉得他可能是身不好,每次派人来,都会给他送许多补品。
格图鲁又一次请示赫连诛:“大王,又是好车的补品,该怎么处?”
“和以前一样。”赫连诛坐在位置上,随手翻着书,烦躁地翻过一页又一页,把纸张扯得哗啦啦地响,“拿出去,熬『药』膳粥,送给百姓,说是王后赏赐的。”
格图鲁点头应是,没有再说话。心想,再么吃下去,溪原城所百姓都得营养过剩,平均寿命基本提高十岁。
他刚要出去,阮久就牵着风筝回来了。
他跑得满身是汗,摘下帽子丢到一边,看见赫连诛,便问了一句:“小猪,你回来啦?”
赫连诛瘪了瘪嘴:“嗯。”
阮久把风筝线缠起来:“刘老头今天没拖堂吗?”
“没有。”
每次太后派人来,赫连诛都不让人告诉阮久。自己随便找个借口过去见见,打发走了就回来。
太后的人不会出现在阮久面前,太后的东西更不会出现在阮久面前。
赫连诛朝格图鲁使了个眼『色』,让他快点下去把那些东西处掉,格图鲁会意,告辞退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