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页
纪奶奶倒是还挺得意的,干活的时候又抓紧时间宣传起了自家孙孙多能干多聪明脑子多活络。
指望着通过她的推销,给孙孙找个媳妇。
然而村中人听她说的时候都敷衍的嗯嗯啊啊,半点相信的意思都没有。
就纪长泽?他聪明?呵呵。
纪家人还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纪长泽的,回了家看见这么多鱼,又是一阵高兴。
还不等纪三婶说说自己的功劳,纪长泽就先开了口:“奶,三婶可照顾我了,说我头上有伤口都没要我下水,这些鱼都是她自个抓的,回来的时候我要帮忙提着水桶她也说不劳累我,都是她一个人提回来的。”
纪奶奶当即表达了对儿媳妇的高度赞赏:“我就说老三家的是个好的,这个事交给你我放心。”
纪三婶心底美滋滋的,对纪长泽的好感更多了。
长泽这孩子别看爱玩了点混了点,倒是还知道感恩。
她自己夸自己,当然没有长泽夸她效果好了。
一家人喜气洋洋数着鱼的时候,纪长泽就说了;“奶,我想跟着一块去城里,买点书看看。”
纪奶奶:“书?什么书?”
“就看着买买。”纪长泽说的一本正经:“最近受了伤也不能随便跑,我就想着看看书,学学知识,我不是随了我爸吗?人家都说念书有出息,说不定我看看书,就有出息了。”
纪奶奶高兴的不行。
在她心底,读书是需要天赋的,而她大儿子有天赋,大儿子的儿子当然也有天赋了。
这也就是长泽之前懒得念书,不然啊,早就念出去了。
越想越美,纪奶奶兴奋的拉着纪长泽的胳膊就往屋里走,一边走一边说:“诶呀我的乖孙,你总算是懂事了,知道上进了,买!买!我乖孙想要什么书我都给你买,走,奶给你拿钱去,正好,你们今天去城里,还能找借口说是给买书去的,奶就等着我家长泽出息,以后带我们家享福。”
眼睁睁看着婆婆脸上写满了快乐,仿佛长泽今天看书明天就能考上大学后天就能进入公家单位走上人生巅峰的纪三婶:“……”
想啥呢。
读书是这么简单的事吗?
长泽都这么大岁数了,之前没怎么念过书也就能认字,突然一下要读书上进,以为他是文曲星么。
可心底这么想,纪三婶也没傻的面上这么说,不然就等着婆婆白眼她吧。
于是,纪长泽他们回来的时候拿着几本书就让不少人给看见了。
听说纪三叔这是特地带着侄儿去城里买书,大家的表情都是这样:= =
咋地啊,小时候不念书,现在都能娶媳妇的人了,还瞎看什么啊。
就有人问到纪三婶了。
纪三婶:“……”
其实她心底里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她肯定不能说出来,不然这刚刚才维持住的婶侄关系,婆媳关系,又要凉了。
她只能强撑着心虚,学着婆婆说的话,努力做出理直气壮的样子:“你们懂啥啊,我家长泽聪明着呢,他以前就是不稀得学,现在一学,肯定有出息。”
反正有出息没出息的,人不混账就行。
“以后啊,我们这些做叔婶的,还能享长泽的福呢。”
不求享福,别一直啃老就行。
“我家长泽认真起来那可不是一般的认真,现在每天关在家里看书,不知道多努力。”
其实她怀疑这是长泽为了不干活找的借口,但不管了,只要不出去闯祸,他就是一年都蹲那屋里都成。
村里人:“……”
他们觉得,纪三婶脑子不太好了。
纪三婶也不是没看见他们看自己的眼神有多古怪。
她面上满是理直气壮,心里其实可苦。
不瞒你们说,我自己个,也觉得自己个脑子有问题。
第169章 年代文里的懒汉(5)
村里人觉得纪长泽看书是找借口偷懒, 纪三婶也觉得他看书是为了偷懒,就连脾气最好的纪二婶,都没认为侄儿是真的打算实打实认认真真看书了。
她更加倾向于长泽这个孩子想上进。
重点是“想”, 而不是上进。
一家子人,除了纪奶奶坚定不移的认为自家孙孙跟大儿子一样天赋高,是个天生会读书的料,其他人都对此保持了不信任的态度。
纪长泽也没去管这些, 照旧闷在屋里看他的书。
纪家其他人都不抱怨, 照样是热火朝天的该打鱼打鱼, 该卖钱卖钱。
虽然纪长泽就开了个头,其他时间都躲在屋里看书, 但因为他那家中唯一男丁的地位,全家人都自动将“开了个头”,换算成了“参与了全程”。
甚至因为纪奶奶坚持不懈的洗脑,比如“要不是长泽我们家哪能挣这些钱”“全村也就长泽能在找到这么一个好地方了”“老二老三你们可要对长泽好, 看他年纪轻轻的就让我们家挣这么多钱”,等等等等。
她自己越叨叨就对此越深信不疑,二房也是满心相信,唯一清醒的纪三婶心底倒是清楚纪长泽后来一直没插手这件事。
但是那又怎么样。
侄儿这养的娇生惯养的,就算是动手了, 他估计也做不来多少活, 说不定还要人去照管他。
还不如像是现在这样,他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不惹事, 那就是他能做出的最大的贡献了。
--
指望着通过她的推销,给孙孙找个媳妇。
然而村中人听她说的时候都敷衍的嗯嗯啊啊,半点相信的意思都没有。
就纪长泽?他聪明?呵呵。
纪家人还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纪长泽的,回了家看见这么多鱼,又是一阵高兴。
还不等纪三婶说说自己的功劳,纪长泽就先开了口:“奶,三婶可照顾我了,说我头上有伤口都没要我下水,这些鱼都是她自个抓的,回来的时候我要帮忙提着水桶她也说不劳累我,都是她一个人提回来的。”
纪奶奶当即表达了对儿媳妇的高度赞赏:“我就说老三家的是个好的,这个事交给你我放心。”
纪三婶心底美滋滋的,对纪长泽的好感更多了。
长泽这孩子别看爱玩了点混了点,倒是还知道感恩。
她自己夸自己,当然没有长泽夸她效果好了。
一家人喜气洋洋数着鱼的时候,纪长泽就说了;“奶,我想跟着一块去城里,买点书看看。”
纪奶奶:“书?什么书?”
“就看着买买。”纪长泽说的一本正经:“最近受了伤也不能随便跑,我就想着看看书,学学知识,我不是随了我爸吗?人家都说念书有出息,说不定我看看书,就有出息了。”
纪奶奶高兴的不行。
在她心底,读书是需要天赋的,而她大儿子有天赋,大儿子的儿子当然也有天赋了。
这也就是长泽之前懒得念书,不然啊,早就念出去了。
越想越美,纪奶奶兴奋的拉着纪长泽的胳膊就往屋里走,一边走一边说:“诶呀我的乖孙,你总算是懂事了,知道上进了,买!买!我乖孙想要什么书我都给你买,走,奶给你拿钱去,正好,你们今天去城里,还能找借口说是给买书去的,奶就等着我家长泽出息,以后带我们家享福。”
眼睁睁看着婆婆脸上写满了快乐,仿佛长泽今天看书明天就能考上大学后天就能进入公家单位走上人生巅峰的纪三婶:“……”
想啥呢。
读书是这么简单的事吗?
长泽都这么大岁数了,之前没怎么念过书也就能认字,突然一下要读书上进,以为他是文曲星么。
可心底这么想,纪三婶也没傻的面上这么说,不然就等着婆婆白眼她吧。
于是,纪长泽他们回来的时候拿着几本书就让不少人给看见了。
听说纪三叔这是特地带着侄儿去城里买书,大家的表情都是这样:= =
咋地啊,小时候不念书,现在都能娶媳妇的人了,还瞎看什么啊。
就有人问到纪三婶了。
纪三婶:“……”
其实她心底里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她肯定不能说出来,不然这刚刚才维持住的婶侄关系,婆媳关系,又要凉了。
她只能强撑着心虚,学着婆婆说的话,努力做出理直气壮的样子:“你们懂啥啊,我家长泽聪明着呢,他以前就是不稀得学,现在一学,肯定有出息。”
反正有出息没出息的,人不混账就行。
“以后啊,我们这些做叔婶的,还能享长泽的福呢。”
不求享福,别一直啃老就行。
“我家长泽认真起来那可不是一般的认真,现在每天关在家里看书,不知道多努力。”
其实她怀疑这是长泽为了不干活找的借口,但不管了,只要不出去闯祸,他就是一年都蹲那屋里都成。
村里人:“……”
他们觉得,纪三婶脑子不太好了。
纪三婶也不是没看见他们看自己的眼神有多古怪。
她面上满是理直气壮,心里其实可苦。
不瞒你们说,我自己个,也觉得自己个脑子有问题。
第169章 年代文里的懒汉(5)
村里人觉得纪长泽看书是找借口偷懒, 纪三婶也觉得他看书是为了偷懒,就连脾气最好的纪二婶,都没认为侄儿是真的打算实打实认认真真看书了。
她更加倾向于长泽这个孩子想上进。
重点是“想”, 而不是上进。
一家子人,除了纪奶奶坚定不移的认为自家孙孙跟大儿子一样天赋高,是个天生会读书的料,其他人都对此保持了不信任的态度。
纪长泽也没去管这些, 照旧闷在屋里看他的书。
纪家其他人都不抱怨, 照样是热火朝天的该打鱼打鱼, 该卖钱卖钱。
虽然纪长泽就开了个头,其他时间都躲在屋里看书, 但因为他那家中唯一男丁的地位,全家人都自动将“开了个头”,换算成了“参与了全程”。
甚至因为纪奶奶坚持不懈的洗脑,比如“要不是长泽我们家哪能挣这些钱”“全村也就长泽能在找到这么一个好地方了”“老二老三你们可要对长泽好, 看他年纪轻轻的就让我们家挣这么多钱”,等等等等。
她自己越叨叨就对此越深信不疑,二房也是满心相信,唯一清醒的纪三婶心底倒是清楚纪长泽后来一直没插手这件事。
但是那又怎么样。
侄儿这养的娇生惯养的,就算是动手了, 他估计也做不来多少活, 说不定还要人去照管他。
还不如像是现在这样,他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不惹事, 那就是他能做出的最大的贡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