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柔瞧着他好笑地说道:“先生的意思,粮匪是因我而起,也是我煽动丰衣足食的百姓落草为寇?”
“没有我,他们就能吃饱饭,不会为了活下去而去抢粮?”
明堂先生没有被她的讽刺激怒,平静地说:“至少不会心生挑战官府的心思和胆量,粮匪有也会为数不多,不会像现在如野草般铲除不尽。之所以敢,很多时候是公主给他们的勇气。”
“公主想必也知道,不少粮匪打的就是公主和令兄的旗号,称自己为义匪。公主只要不再逼粮商和当地官员放粮,别有用心者自然会退去。”
这种话要是能说服自己,庄柔都得佩服他了,但是可惜了。
她反问道:“先生,朝廷现在有何救灾的举动?”
明堂先生答道:“朝廷已派出巡查大臣,待确定灾情之后,再按各地受灾之情拨粮治理蝗灾。”
“那粮食下来之前,已经无粮的百姓要怎么办,以何为生?”庄柔问道。
在来之前,明堂先生已经思索过此事,早有了准备,他例举了几个想法,凭他在青梁的名望,实施的机会很大。
他向庄柔款款道来,他能到各地游说,让当地的富户多买下灾民为奴仆,减轻各户穷人的负担。
有田地的灾民还可以用地换粮,等渡过这个关口后,可以重新租回卖出去的地,成为有依靠的佃农。
佃农的粮种都是地主先供给,待到收获之后才扣除,可以解佃农的燃眉之急,不用担心无粮可种。
还有一条门路,青壮年可投军,朝廷年初时下了旨意,今年要征四十万新兵。
现在强征之后还有十余万人的缺口,去了那有吃有喝,还能建功立业,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至于老弱的百姓,可送回家乡,靠着乡亲邻里和族人帮衬,家中没有青壮年抢食,活到来年肯定行。
庄柔有些意外,他说的有些道理,不失是个解决大量灾民的好法子,只不过全是站在高高在上的权贵那边提出来的。
权贵富户用少量的粮,收购了大量的田地,得到卖身奴仆和失去了土地的佃农。
而军中多了十几万终身军户,她可是知道在青梁国普通征兵,劳役几年之后,便能回家与亲人团聚。
而像这种卖身般的投军者,除非立了大功,不然就得到五十有余,才能被几百钱打发回家。
送死的时候都让他们先上,绝大多数都不能完好的回乡,可以说是以整条命换几年的活头。
不过,这意思是鸿业帝想要征兵发动战争?
但现在蝗灾严重,就算征满了兵士,他也没粮开战。
这便是天意吧。
而且庄柔并不赞同明堂先生的办法,那只是借着救灾的名义,趁机敛财罢了。
真想救人,开仓救粮不就行了,大户有的是粮。
她其实并不知道明堂先生到底在青梁有多有名气,但可以借着他做一件事。
“先生,你担心我哥哥还不如注意一下宫里,皇上如此疼爱国师,说不定哪天就把皇位传给他了。”
明堂先生愣了一下,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庄柔却神神秘秘地说道:“明堂先生难道不知道,国师是皇上的亲儿子?妖妃生的。”
“什么!”明堂先生浑身一震,此事他可是从来没听说过。
第829章 洗刷过的清爽
明堂先生离开土地庙时,走的很匆忙,仿佛家里着了火一般,让侍卫抽着马儿拉着车飞奔而去。
庄柔站在土地庙外看着他们离开,决定去打听一下,这明堂先生到底是什么来历。
流民大多大字不识一个,哪能知道什么明堂先生,还以为是谁爱搞小明堂,那可不是什么好人,还提醒她可别上了当。
见他们是指望不上了,庄柔找了个有学堂的小镇子,给了那干瘦的教书先生半小口袋豆子,他便把明堂先生的祖宗几代都透了个彻底。
就连那些不知真假,流传在众人口中的花坊趣事也没放过。
庄柔听了之后才知道,明堂先生是青梁国大世家宫家的人。
这宫家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地位从来没有动摇过,出过十几位大学者,大儒三位,但凡摸过书本的人,都知道宫家的大名。
而青梁学子无不为能在宫家的清省学堂求学为荣,就连皇子也有惯例,必须在清省学堂求学两年。
只要在这里上学,就有机会和皇子成为同窗,运气好的话,未来的国君就是你的同桌。
虽然宫家无人在朝中为官,却能教导皇子和权贵之子,能与王公大臣促膝长谈,更会被请入宫中为皇帝解惑。
更别提,满朝的文武大臣,有不少都是在清省学堂求学过的学子。
不为官却拥有无比强大的底蕴,这便是青梁宫家。
而这几十年,宫家最有希望成为大儒的人,便是被称为明堂先生的宫明轩。
他教出来的学生,已有官居一品的大臣,其它的官员权贵更是数不胜数。
这样的人,很难让庄柔相信,能说出那种不用多想,很随意就打发了流民的法子。
如果是认真的,那就意味着他心中民不如国。
相比起流民,国师是鸿业帝亲儿子,还给大臣下毒虫,意图夺取皇位的事对他来说,要重要得多。
而且教主也没闲着,没让宫家做了漏网之鱼,也给他们下了虫卵,连他身边的侍卫也没放过。
--
“没有我,他们就能吃饱饭,不会为了活下去而去抢粮?”
明堂先生没有被她的讽刺激怒,平静地说:“至少不会心生挑战官府的心思和胆量,粮匪有也会为数不多,不会像现在如野草般铲除不尽。之所以敢,很多时候是公主给他们的勇气。”
“公主想必也知道,不少粮匪打的就是公主和令兄的旗号,称自己为义匪。公主只要不再逼粮商和当地官员放粮,别有用心者自然会退去。”
这种话要是能说服自己,庄柔都得佩服他了,但是可惜了。
她反问道:“先生,朝廷现在有何救灾的举动?”
明堂先生答道:“朝廷已派出巡查大臣,待确定灾情之后,再按各地受灾之情拨粮治理蝗灾。”
“那粮食下来之前,已经无粮的百姓要怎么办,以何为生?”庄柔问道。
在来之前,明堂先生已经思索过此事,早有了准备,他例举了几个想法,凭他在青梁的名望,实施的机会很大。
他向庄柔款款道来,他能到各地游说,让当地的富户多买下灾民为奴仆,减轻各户穷人的负担。
有田地的灾民还可以用地换粮,等渡过这个关口后,可以重新租回卖出去的地,成为有依靠的佃农。
佃农的粮种都是地主先供给,待到收获之后才扣除,可以解佃农的燃眉之急,不用担心无粮可种。
还有一条门路,青壮年可投军,朝廷年初时下了旨意,今年要征四十万新兵。
现在强征之后还有十余万人的缺口,去了那有吃有喝,还能建功立业,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至于老弱的百姓,可送回家乡,靠着乡亲邻里和族人帮衬,家中没有青壮年抢食,活到来年肯定行。
庄柔有些意外,他说的有些道理,不失是个解决大量灾民的好法子,只不过全是站在高高在上的权贵那边提出来的。
权贵富户用少量的粮,收购了大量的田地,得到卖身奴仆和失去了土地的佃农。
而军中多了十几万终身军户,她可是知道在青梁国普通征兵,劳役几年之后,便能回家与亲人团聚。
而像这种卖身般的投军者,除非立了大功,不然就得到五十有余,才能被几百钱打发回家。
送死的时候都让他们先上,绝大多数都不能完好的回乡,可以说是以整条命换几年的活头。
不过,这意思是鸿业帝想要征兵发动战争?
但现在蝗灾严重,就算征满了兵士,他也没粮开战。
这便是天意吧。
而且庄柔并不赞同明堂先生的办法,那只是借着救灾的名义,趁机敛财罢了。
真想救人,开仓救粮不就行了,大户有的是粮。
她其实并不知道明堂先生到底在青梁有多有名气,但可以借着他做一件事。
“先生,你担心我哥哥还不如注意一下宫里,皇上如此疼爱国师,说不定哪天就把皇位传给他了。”
明堂先生愣了一下,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庄柔却神神秘秘地说道:“明堂先生难道不知道,国师是皇上的亲儿子?妖妃生的。”
“什么!”明堂先生浑身一震,此事他可是从来没听说过。
第829章 洗刷过的清爽
明堂先生离开土地庙时,走的很匆忙,仿佛家里着了火一般,让侍卫抽着马儿拉着车飞奔而去。
庄柔站在土地庙外看着他们离开,决定去打听一下,这明堂先生到底是什么来历。
流民大多大字不识一个,哪能知道什么明堂先生,还以为是谁爱搞小明堂,那可不是什么好人,还提醒她可别上了当。
见他们是指望不上了,庄柔找了个有学堂的小镇子,给了那干瘦的教书先生半小口袋豆子,他便把明堂先生的祖宗几代都透了个彻底。
就连那些不知真假,流传在众人口中的花坊趣事也没放过。
庄柔听了之后才知道,明堂先生是青梁国大世家宫家的人。
这宫家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地位从来没有动摇过,出过十几位大学者,大儒三位,但凡摸过书本的人,都知道宫家的大名。
而青梁学子无不为能在宫家的清省学堂求学为荣,就连皇子也有惯例,必须在清省学堂求学两年。
只要在这里上学,就有机会和皇子成为同窗,运气好的话,未来的国君就是你的同桌。
虽然宫家无人在朝中为官,却能教导皇子和权贵之子,能与王公大臣促膝长谈,更会被请入宫中为皇帝解惑。
更别提,满朝的文武大臣,有不少都是在清省学堂求学过的学子。
不为官却拥有无比强大的底蕴,这便是青梁宫家。
而这几十年,宫家最有希望成为大儒的人,便是被称为明堂先生的宫明轩。
他教出来的学生,已有官居一品的大臣,其它的官员权贵更是数不胜数。
这样的人,很难让庄柔相信,能说出那种不用多想,很随意就打发了流民的法子。
如果是认真的,那就意味着他心中民不如国。
相比起流民,国师是鸿业帝亲儿子,还给大臣下毒虫,意图夺取皇位的事对他来说,要重要得多。
而且教主也没闲着,没让宫家做了漏网之鱼,也给他们下了虫卵,连他身边的侍卫也没放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