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立春不动声色地听老梁继续说下去。
老梁的话很委婉,但意思很明确,他跟齐科是多年熟人,齐科又是他的老上司,必要的应酬他不好推辞,吃饭归吃饭,但他决不会做不利于顾立春的事情。
顾立春看着老梁深有感触地说道:“老梁,咱们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我了解你这个人,你这人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人正直有原则。我相信你,解不解释我都信你。”
顾立春不太担心老梁,这人人品可靠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能给对方更多的好处,老梁在他这儿受到重用,又刚得到提拔,现在是副科长。下一步,他当上副场长,老梁就能顺理成章 地当上科长。成年人之间的交往,利益才是根本。而齐科能给老梁什么?只要老梁的脑子清醒,就知道应该怎么选择。
顾立春的这番话话让老梁倍感舒坦,他动容地说道:“谢谢你的信任。我这边你尽管放心,出不了岔子。”
齐科拉拢他的事,他根本就不做考虑,结果显而易见:他跟着齐科好几年,一直都是科员。他以前倒没有抱怨过,觉得畜牧科本来就是冷门边缘科室,他也不指望能升职,一直安于现状。
直到顾立春的到来,他才知道,什么冷门边缘,一切事在人为。有的人就是有能力把冷门变热门。
他也是从顾立春身上知道,有的领导不但不会压制下属的能力和风头,还拉着你一起升职,因为人家能力足够强,不惧竞争。
他是脑子有病,才会放弃顾立春这样一个有能力有魄力有前途,肯提拔下属又不摆架子的现领导,去跟着妒贤嫉能、郁郁不得志的前领导。
老梁为人谨慎,他自信自己这边出不了岔子,但仍不放心齐科,便提醒顾立春:“咱们农牧科这边方方面面都要注意,齐科在咱们科好几年,对咱们科室门儿清,认识的人又多,万一他从别处下手也是个麻烦。”
顾立春在脑中把农牧科的人飞快地过滤一遍,办公室里齐科没办法插手,要插手也是从下面的职工打开缺口。猪场和水产养殖那边是重点,快过年了,大家对猪场和鱼场都充满着期待,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出了问题,五场的职工期望落空,会大大损害顾立春的声望,还会影响总场领导对他的看法。
想到这里,顾立春感激地对老梁说道:“老梁,幸亏你提醒我,我这就去告诉猪场和沼泽地那边的人,让他们务必小心谨慎。”
顾立春说完一阵风地出去了。他骑上自行车,先到猪场,把孟念群和小康等人叫过来,吩咐他们年前一定要小心谨慎,尤其是饲料和喂食这方面,一定要严格把关,两人深知此事重大,满口答应一定会小心谨慎,顾立春还是不放心,考虑了一会儿,便给老袁、孟安京和关教授换了个工作,让他们三个去猪场喂猪,沼泽地那边也做了相应的安排。
顾立春深感人手不够用,他的心腹不多,而且能挑大梁的人太少。现在孙厚玉勉强可以独挡一面,像赵高小康是执行能力可以,但还不能独挡一面。吴胖更不用提,孟念群倒还行,但因为身份问题,受的限制太多。他需要一批脑子好使的盟友。领袖教导过,搞斗争就是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这么想着,顾立春筹备农业科研小组的速度也加快了,他制定了几条简单的标准,先让人把消息放出去。
招人的标准就三个:识字;热爱学习,肯钻研;真心热爱农业。其余,年龄不限,学历不限,性别更不限。
消息一放出去,第一个来问的人却是林教授。他开口就问:“顾科长,我这样的你收吗?”
顾立春苦笑道:“林教授,我说实话,你这样水准的,我们是求之不得。不过现在场里的形势不好,你在我们小组名义上是打杂和干活的,能接受吗?”
林教授点头:“只要能让我继续搞研究,我干什么都行。”
第二个报名的是郭红梅的好朋友张盼,张盼性子安静,有些孤僻,平时喜欢看书看报。
这姑娘太安静了,不惹事不生非也不爱出风头,顾立春几乎没注意到他她。
张盼说道:“顾科长,我高中毕业,平常喜欢读书看报。要不是因为高考废除,我原本是打算报考农大的,你提的三个要求我都符合。”
顾立春问了几句,发现这姑娘还真是个宝藏,便愉悦地接收了这个组员。
第三个来报名的倒是出乎顾立春的预料,是吴胖。
顾立春看着吴胖:“你这么快就改变了自己的理想?你不是一直想进食堂吗?”
吴胖说道:“嗐,那不是年纪小没见过世面嘛,现在食堂请我去,我都不稀罕。”
顾立春:“……”
“那你为什么要加入农业科研小组?”
吴胖是有备而来:“我觉得我挺符合要求,我识字,肯钻研,真心热爱农业,想为社会主义农业发光发热。”
顾立春反问道:“你确定你肯钻研?还真心热爱农业?”
吴胖鼓着眼睛说道:“我怎么不肯钻研了?你忘了瓜田里的瓜是谁种的?谁浇的水?我爱吃饭,饭怎么来的?原材料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所以热爱吃饭就是热爱农业。”
这逻辑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顾立春想着吴胖这人搞研究脑子肯定不够用,但他们小组也离不开苦力,也吸收进来吧。
--
老梁的话很委婉,但意思很明确,他跟齐科是多年熟人,齐科又是他的老上司,必要的应酬他不好推辞,吃饭归吃饭,但他决不会做不利于顾立春的事情。
顾立春看着老梁深有感触地说道:“老梁,咱们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我了解你这个人,你这人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人正直有原则。我相信你,解不解释我都信你。”
顾立春不太担心老梁,这人人品可靠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能给对方更多的好处,老梁在他这儿受到重用,又刚得到提拔,现在是副科长。下一步,他当上副场长,老梁就能顺理成章 地当上科长。成年人之间的交往,利益才是根本。而齐科能给老梁什么?只要老梁的脑子清醒,就知道应该怎么选择。
顾立春的这番话话让老梁倍感舒坦,他动容地说道:“谢谢你的信任。我这边你尽管放心,出不了岔子。”
齐科拉拢他的事,他根本就不做考虑,结果显而易见:他跟着齐科好几年,一直都是科员。他以前倒没有抱怨过,觉得畜牧科本来就是冷门边缘科室,他也不指望能升职,一直安于现状。
直到顾立春的到来,他才知道,什么冷门边缘,一切事在人为。有的人就是有能力把冷门变热门。
他也是从顾立春身上知道,有的领导不但不会压制下属的能力和风头,还拉着你一起升职,因为人家能力足够强,不惧竞争。
他是脑子有病,才会放弃顾立春这样一个有能力有魄力有前途,肯提拔下属又不摆架子的现领导,去跟着妒贤嫉能、郁郁不得志的前领导。
老梁为人谨慎,他自信自己这边出不了岔子,但仍不放心齐科,便提醒顾立春:“咱们农牧科这边方方面面都要注意,齐科在咱们科好几年,对咱们科室门儿清,认识的人又多,万一他从别处下手也是个麻烦。”
顾立春在脑中把农牧科的人飞快地过滤一遍,办公室里齐科没办法插手,要插手也是从下面的职工打开缺口。猪场和水产养殖那边是重点,快过年了,大家对猪场和鱼场都充满着期待,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出了问题,五场的职工期望落空,会大大损害顾立春的声望,还会影响总场领导对他的看法。
想到这里,顾立春感激地对老梁说道:“老梁,幸亏你提醒我,我这就去告诉猪场和沼泽地那边的人,让他们务必小心谨慎。”
顾立春说完一阵风地出去了。他骑上自行车,先到猪场,把孟念群和小康等人叫过来,吩咐他们年前一定要小心谨慎,尤其是饲料和喂食这方面,一定要严格把关,两人深知此事重大,满口答应一定会小心谨慎,顾立春还是不放心,考虑了一会儿,便给老袁、孟安京和关教授换了个工作,让他们三个去猪场喂猪,沼泽地那边也做了相应的安排。
顾立春深感人手不够用,他的心腹不多,而且能挑大梁的人太少。现在孙厚玉勉强可以独挡一面,像赵高小康是执行能力可以,但还不能独挡一面。吴胖更不用提,孟念群倒还行,但因为身份问题,受的限制太多。他需要一批脑子好使的盟友。领袖教导过,搞斗争就是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这么想着,顾立春筹备农业科研小组的速度也加快了,他制定了几条简单的标准,先让人把消息放出去。
招人的标准就三个:识字;热爱学习,肯钻研;真心热爱农业。其余,年龄不限,学历不限,性别更不限。
消息一放出去,第一个来问的人却是林教授。他开口就问:“顾科长,我这样的你收吗?”
顾立春苦笑道:“林教授,我说实话,你这样水准的,我们是求之不得。不过现在场里的形势不好,你在我们小组名义上是打杂和干活的,能接受吗?”
林教授点头:“只要能让我继续搞研究,我干什么都行。”
第二个报名的是郭红梅的好朋友张盼,张盼性子安静,有些孤僻,平时喜欢看书看报。
这姑娘太安静了,不惹事不生非也不爱出风头,顾立春几乎没注意到他她。
张盼说道:“顾科长,我高中毕业,平常喜欢读书看报。要不是因为高考废除,我原本是打算报考农大的,你提的三个要求我都符合。”
顾立春问了几句,发现这姑娘还真是个宝藏,便愉悦地接收了这个组员。
第三个来报名的倒是出乎顾立春的预料,是吴胖。
顾立春看着吴胖:“你这么快就改变了自己的理想?你不是一直想进食堂吗?”
吴胖说道:“嗐,那不是年纪小没见过世面嘛,现在食堂请我去,我都不稀罕。”
顾立春:“……”
“那你为什么要加入农业科研小组?”
吴胖是有备而来:“我觉得我挺符合要求,我识字,肯钻研,真心热爱农业,想为社会主义农业发光发热。”
顾立春反问道:“你确定你肯钻研?还真心热爱农业?”
吴胖鼓着眼睛说道:“我怎么不肯钻研了?你忘了瓜田里的瓜是谁种的?谁浇的水?我爱吃饭,饭怎么来的?原材料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所以热爱吃饭就是热爱农业。”
这逻辑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顾立春想着吴胖这人搞研究脑子肯定不够用,但他们小组也离不开苦力,也吸收进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