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公赶紧去了。
萧圪揉了揉眉心。
虽说八车粮食缺口不大,豪门大户多多少少能填补这个窟窿。但不怕出纰漏,就怕有人捣鬼。
整个需求的粮草,都是郭季同计算出来的。京城和南边收缴起来的粮食数量,以及北边统计的数量,都交给郭季同来做统计。
如果郭季同有心搞事,京城这边的小纰漏恐怕只是开胃菜。等运粮队伍去北边城府那边运粮的时候,发现缺口甚大,到时候就算把郭季同斩首,也弥补不了这个错误了。
边关将士还眼巴巴地等着粮食运过去呢。
冬日大雪,路本来就极为难走。要是路上再出纰漏,斩上十个郭季同都弥补不了这个过失。
“先将这批粮运过去,以解燃眉之急。明日就出发。你明日叫人去南边调粮,不光填补北边百姓的缺口,再多调些粮食,到时候再派一批人运送去边关。”他道。
“是。”齐虚谷行了一礼,连忙出宫去忙碌。
“把郭季同叫来。”他转头吩咐太监。
没多久,郭季同就被带来了。
进了门还没来得及行礼,郭季同就见皇上将一个账本直接朝他砸来。他还不敢躲,账本子直接砸到了他的脑门上。
“郭季同,你来跟朕说说,为什么粮草还差八车?你是怎么算账的?”
郭季同满脸震惊,一下子跪到地上,喊冤道:“皇上明鉴,臣并没有算错。总共需要多少粮食,京城大概能筹集到多少粮食,臣都算得清清楚楚的。现在差八车粮食,是筹集粮食的数目不对,还是装车的时候出了失误?抑或是……有人篡改了臣算出来的数据?总之不是臣的计算有错,还记皇上明查。”
他这么一说,萧圪也疑惑起来。
郭季同也算是户部的老人了,在户部呆了七、八年有余。他不会不知道这种时候算错数据的责任,延误了军情,那是要株连九族的。
因此他对这数据应该是核算过一遍又一遍,不会出错才对。
“你可还记得,你算出来的数据?”萧圪问道。
郭季同点点头,抹了一把额上的汗:“臣记得,臣记得。”
萧圪挥了挥手。
旁边的小太监拿出一个小本子和一根炭笔,递给郭季同。
郭季同跪在地上,将自己算出来的数据一一写在了纸上。一边写,一边还不停地擦汗。
萧圪则示意张公公在一堆奏折里寻找户部递上来的奏折。
奏折里有各地需要筹集的粮食的总数。
朝廷规制的大车一车能装多少粮食,那都是有数的。如果少了一车倒也罢了,没准是别的车装多了粮食。可少了八车,京城能筹集出来的粮食总量本就不多,这数目是绝对不对的。
他们现在要看看郭季同写出来的数据,跟奏折上的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那就是筹集粮食和装车士兵的问题。
事关重大,郭季同又是跟数字打交道的人,自己才算出来的数,总不会不记得。因此不一会儿他就把写的数据交了上来。
萧圪一核对,用力拍了一下案几:“郭季同,朕问你,你确信你写的数字没错?”
第551章 谁算学好?
郭季同用力点了点头:“没错,臣记得十分真切,不会有半点错处。”
他的心里升出一股不好的预感:“莫不是奏折上的数据,跟臣算出来的数据不一样?”
不等萧圪回答,他的瞳孔就猛地睁大,似乎想到了什么。不过他很快就低下了头去,掩饰他刚才的失态。
可萧圪坐在上面,看得清清楚楚。
他问:“郭大人可是想起了什么?”
郭季同摇摇头:“没有,臣只是觉得可能是筹集粮食的官员把斤两给弄错了。只是没有真凭实据,不好胡说。”
萧圪的眼眯了眯,转头吩咐:“让齐虚谷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叫他马上过来。”
听到这话,郭季同低头跪在那里,眼珠子转了转,不知想些什么。
不一会儿,齐虚谷就来了。
萧圪直接把奏折和郭季同写的小本子扔到齐虚谷面前,还没等他看上面的字数,就斥道:“你看看是怎么回事?怎么工部的数据跟你奏折上的数据、郭大人的数据都不一样?”
他明着对齐虚谷说话,关注力却在郭季同身上。就见郭季同听到这话,明显地松了一口气。
齐虚谷听到这话,大吃一惊,连忙捡起地上的奏折和郭季同写的小本子看了起来。
奏折是两份,一份是他们户部呈上来的,另一份则是工部准备车辆的奏折。
军情紧急。这几日不光户部忙着筹集粮食,其他部门也没歇着。工部负责准备运输的车辆、检查车辆,禁卫军那边则准备挑选送粮的队伍。
而工部要准备的车辆数目,则是根据户部算出来的粮食数量来准备的。
户部的数据跟郭季同刚才写的数据对得上,可工部的那本奏折里,需要运送的粮食数和车辆数目明显就对不上。
郭季同也想要看一看,但因为他跪着,齐虚谷站着,他伸长了脖子也看不到,又不能殿前失仪。他只得收回视线,老老实实跪在那里。
齐虚谷跪了下去:“臣也不知为何数据不对,臣是根据郭大人写的数据写的奏折。而工部那里的车辆,本应该根本臣的数据来定的。现如今却出了差错,不知问题何在,还望皇上彻查。”
--
萧圪揉了揉眉心。
虽说八车粮食缺口不大,豪门大户多多少少能填补这个窟窿。但不怕出纰漏,就怕有人捣鬼。
整个需求的粮草,都是郭季同计算出来的。京城和南边收缴起来的粮食数量,以及北边统计的数量,都交给郭季同来做统计。
如果郭季同有心搞事,京城这边的小纰漏恐怕只是开胃菜。等运粮队伍去北边城府那边运粮的时候,发现缺口甚大,到时候就算把郭季同斩首,也弥补不了这个错误了。
边关将士还眼巴巴地等着粮食运过去呢。
冬日大雪,路本来就极为难走。要是路上再出纰漏,斩上十个郭季同都弥补不了这个过失。
“先将这批粮运过去,以解燃眉之急。明日就出发。你明日叫人去南边调粮,不光填补北边百姓的缺口,再多调些粮食,到时候再派一批人运送去边关。”他道。
“是。”齐虚谷行了一礼,连忙出宫去忙碌。
“把郭季同叫来。”他转头吩咐太监。
没多久,郭季同就被带来了。
进了门还没来得及行礼,郭季同就见皇上将一个账本直接朝他砸来。他还不敢躲,账本子直接砸到了他的脑门上。
“郭季同,你来跟朕说说,为什么粮草还差八车?你是怎么算账的?”
郭季同满脸震惊,一下子跪到地上,喊冤道:“皇上明鉴,臣并没有算错。总共需要多少粮食,京城大概能筹集到多少粮食,臣都算得清清楚楚的。现在差八车粮食,是筹集粮食的数目不对,还是装车的时候出了失误?抑或是……有人篡改了臣算出来的数据?总之不是臣的计算有错,还记皇上明查。”
他这么一说,萧圪也疑惑起来。
郭季同也算是户部的老人了,在户部呆了七、八年有余。他不会不知道这种时候算错数据的责任,延误了军情,那是要株连九族的。
因此他对这数据应该是核算过一遍又一遍,不会出错才对。
“你可还记得,你算出来的数据?”萧圪问道。
郭季同点点头,抹了一把额上的汗:“臣记得,臣记得。”
萧圪挥了挥手。
旁边的小太监拿出一个小本子和一根炭笔,递给郭季同。
郭季同跪在地上,将自己算出来的数据一一写在了纸上。一边写,一边还不停地擦汗。
萧圪则示意张公公在一堆奏折里寻找户部递上来的奏折。
奏折里有各地需要筹集的粮食的总数。
朝廷规制的大车一车能装多少粮食,那都是有数的。如果少了一车倒也罢了,没准是别的车装多了粮食。可少了八车,京城能筹集出来的粮食总量本就不多,这数目是绝对不对的。
他们现在要看看郭季同写出来的数据,跟奏折上的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那就是筹集粮食和装车士兵的问题。
事关重大,郭季同又是跟数字打交道的人,自己才算出来的数,总不会不记得。因此不一会儿他就把写的数据交了上来。
萧圪一核对,用力拍了一下案几:“郭季同,朕问你,你确信你写的数字没错?”
第551章 谁算学好?
郭季同用力点了点头:“没错,臣记得十分真切,不会有半点错处。”
他的心里升出一股不好的预感:“莫不是奏折上的数据,跟臣算出来的数据不一样?”
不等萧圪回答,他的瞳孔就猛地睁大,似乎想到了什么。不过他很快就低下了头去,掩饰他刚才的失态。
可萧圪坐在上面,看得清清楚楚。
他问:“郭大人可是想起了什么?”
郭季同摇摇头:“没有,臣只是觉得可能是筹集粮食的官员把斤两给弄错了。只是没有真凭实据,不好胡说。”
萧圪的眼眯了眯,转头吩咐:“让齐虚谷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叫他马上过来。”
听到这话,郭季同低头跪在那里,眼珠子转了转,不知想些什么。
不一会儿,齐虚谷就来了。
萧圪直接把奏折和郭季同写的小本子扔到齐虚谷面前,还没等他看上面的字数,就斥道:“你看看是怎么回事?怎么工部的数据跟你奏折上的数据、郭大人的数据都不一样?”
他明着对齐虚谷说话,关注力却在郭季同身上。就见郭季同听到这话,明显地松了一口气。
齐虚谷听到这话,大吃一惊,连忙捡起地上的奏折和郭季同写的小本子看了起来。
奏折是两份,一份是他们户部呈上来的,另一份则是工部准备车辆的奏折。
军情紧急。这几日不光户部忙着筹集粮食,其他部门也没歇着。工部负责准备运输的车辆、检查车辆,禁卫军那边则准备挑选送粮的队伍。
而工部要准备的车辆数目,则是根据户部算出来的粮食数量来准备的。
户部的数据跟郭季同刚才写的数据对得上,可工部的那本奏折里,需要运送的粮食数和车辆数目明显就对不上。
郭季同也想要看一看,但因为他跪着,齐虚谷站着,他伸长了脖子也看不到,又不能殿前失仪。他只得收回视线,老老实实跪在那里。
齐虚谷跪了下去:“臣也不知为何数据不对,臣是根据郭大人写的数据写的奏折。而工部那里的车辆,本应该根本臣的数据来定的。现如今却出了差错,不知问题何在,还望皇上彻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