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说着,他们一边回过头愤愤地瞪了一眼方言钦,一边说道:“皇上——”
而后他们指着元平帝手旁的那一沓纸:“要是没有这些,还可以说是这些学子是在污蔑赵王,可是现在这些学子都已经把后面还没有下发的考题全都默写出来了,而他们之前做过的课业更是铁证,所以赵王偷盗考题,意图操控科举之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官员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俯身便说道:“赵王府的那三位名师已经招了,他们说那些考题的确是赵王给他们的,只是当时赵王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那是考题,而是告诉他们那是一位大儒拟的模拟题,因为那些题目出的的确很有水平,所以他们就按照赵王的吩咐,把那些考题全都当做课业让那些学子做了……”
说完,那名官员仗着自己低着头,上首的元平帝和一旁的官员看不见他脸上的表情,直接冲着跪在末尾的谢温纶冷笑了一声,仿佛是在说:看吧,你学识再好又有什么用,都不用我们出手,你就已经自取灭亡了,说不定还要连累你的那位好恩师。
——这人可不正是当初害死了谢温纶的堂姐的郑荣。
看到这一幕,谢温纶的眼睛瞬间就更红了。
是了,他要是坐实了科举舞弊的罪名,那他的恩师肯定也会被连坐的。
而他现在也根本没有办法能够证明自己的清白,因为他没有在第一时间像这些学子一样当众揭发赵王。
说不定赵王为了减轻罪行,还会把脏水泼到他们身上,说是他们唆使的他。
想到这里,谢温纶已经顾不上愤怒了,他一脸惨白,绝望地直接闭上了眼。
而听见这话,那几名被绑着的老将军的眼睛也红了,他们连忙膝行上前道:“不,殿下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皇上,这一定是有人故意在栽赃殿下……”
——因为秦言钦也知道这些老将军绝不会同意他把主意打到科举上面去,所以这些事情,他都是瞒着他们做的。
而听见这话,那些御史言官当即说道:“栽赃?这么多证据就摆在这里,你们倒是说说,还能是谁栽赃给的赵王?”
“赵王怎么就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别忘了,他之前在吏部的时候,可是连卖官鬻爵这样的事情都做出来了。”
“还有你们,边关将领无诏不得入京,你们现在却突然出现在了京城……你们,你们难道是想和赵王密谋造反?”
此言一出,不亚于平地一声惊雷。
那些御史言官瞬间就更激动了:“陈大人言之有理。”
“皇上,臣等请立即将赵王的党羽全部捉拿起来,严查此事。”
……
听到这儿,那几位老将军的脸色瞬间就白了。
谋反?
一旦他们真的被坐实谋反的罪名,那他们才是真的完了。
想到这里,他们求救似的看向了在场其他的官员,尤其是那些还活着的开国勋贵,因为他们就算不是仁端太子的旧部,也是当年看着仁端太子长大的,仁端太子的长辈。
只要他们肯站出来为赵王说情,至少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
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对上他们的目光,那些人竟全都移开了目光。
看到这一幕,他们脸上的神情瞬间全都变成了不可置信。
而在场的五位皇子却是差点笑出了声。
因为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刻呢。
这些老家伙也不想想,元平帝登基都十六年了,就算是再烫屁股的皇位这会儿也已经坐稳了。
反观那些勋贵旧臣,已经死了十之七八了,剩下的这些,也都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他们就算不为自己着想,还得为他们的子孙后代着想——
因为想想也知道,他们现在要是敢为秦言钦出头,将来元平帝就敢拿他们的子孙后代开刀。
更何况,这件事情归根究底还是秦言钦自己不争气,又怪不得他们。
想到这里,他们对元平帝就更佩服了。
因为那些勋贵旧臣一向看不上元平帝,他们觉得这个天下是太祖和仁端太子打下来的,要不是仁端太子死了,这个皇位哪里轮的上他来坐,他平白捡了个皇位,不得对仁端太子感激涕零吗?
所以元平帝刚刚登基那几年,那些勋贵旧臣甚至做出过逼迫元平帝以臣礼祭祀仁端太子的事情——
这种事情,一般人都忍受不了,更何况是皇帝。
但是元平帝却硬生生地忍了下来,而且一忍就是十六年,忍到那些勋贵旧臣一个个进了棺材,忍到秦言钦终于变成了一个废材,然后一步步走上死路……
所以现在,他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除掉秦言钦了。
——他们也只以为元平帝并不是真心的疼爱秦言钦,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
而让他们做出这个判断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秦言钦的两个庶兄都死在了元平帝手里。
没错,秦言钦虽然是仁端太子和仁孝太子妃的遗腹子,但是仁端太子留下来的子嗣可从来都不只秦言钦一个。
虽然那两个家伙一个是因为觉得自己是仁端太子的长子,结果元平帝却没有像厚待秦言钦那样厚待他,导致他对秦言钦心生嫉妒,进而意图谋害秦言钦,事发之后被元平帝逐出皇室,几年后郁郁而终的。
--
而后他们指着元平帝手旁的那一沓纸:“要是没有这些,还可以说是这些学子是在污蔑赵王,可是现在这些学子都已经把后面还没有下发的考题全都默写出来了,而他们之前做过的课业更是铁证,所以赵王偷盗考题,意图操控科举之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官员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俯身便说道:“赵王府的那三位名师已经招了,他们说那些考题的确是赵王给他们的,只是当时赵王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那是考题,而是告诉他们那是一位大儒拟的模拟题,因为那些题目出的的确很有水平,所以他们就按照赵王的吩咐,把那些考题全都当做课业让那些学子做了……”
说完,那名官员仗着自己低着头,上首的元平帝和一旁的官员看不见他脸上的表情,直接冲着跪在末尾的谢温纶冷笑了一声,仿佛是在说:看吧,你学识再好又有什么用,都不用我们出手,你就已经自取灭亡了,说不定还要连累你的那位好恩师。
——这人可不正是当初害死了谢温纶的堂姐的郑荣。
看到这一幕,谢温纶的眼睛瞬间就更红了。
是了,他要是坐实了科举舞弊的罪名,那他的恩师肯定也会被连坐的。
而他现在也根本没有办法能够证明自己的清白,因为他没有在第一时间像这些学子一样当众揭发赵王。
说不定赵王为了减轻罪行,还会把脏水泼到他们身上,说是他们唆使的他。
想到这里,谢温纶已经顾不上愤怒了,他一脸惨白,绝望地直接闭上了眼。
而听见这话,那几名被绑着的老将军的眼睛也红了,他们连忙膝行上前道:“不,殿下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皇上,这一定是有人故意在栽赃殿下……”
——因为秦言钦也知道这些老将军绝不会同意他把主意打到科举上面去,所以这些事情,他都是瞒着他们做的。
而听见这话,那些御史言官当即说道:“栽赃?这么多证据就摆在这里,你们倒是说说,还能是谁栽赃给的赵王?”
“赵王怎么就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别忘了,他之前在吏部的时候,可是连卖官鬻爵这样的事情都做出来了。”
“还有你们,边关将领无诏不得入京,你们现在却突然出现在了京城……你们,你们难道是想和赵王密谋造反?”
此言一出,不亚于平地一声惊雷。
那些御史言官瞬间就更激动了:“陈大人言之有理。”
“皇上,臣等请立即将赵王的党羽全部捉拿起来,严查此事。”
……
听到这儿,那几位老将军的脸色瞬间就白了。
谋反?
一旦他们真的被坐实谋反的罪名,那他们才是真的完了。
想到这里,他们求救似的看向了在场其他的官员,尤其是那些还活着的开国勋贵,因为他们就算不是仁端太子的旧部,也是当年看着仁端太子长大的,仁端太子的长辈。
只要他们肯站出来为赵王说情,至少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
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对上他们的目光,那些人竟全都移开了目光。
看到这一幕,他们脸上的神情瞬间全都变成了不可置信。
而在场的五位皇子却是差点笑出了声。
因为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刻呢。
这些老家伙也不想想,元平帝登基都十六年了,就算是再烫屁股的皇位这会儿也已经坐稳了。
反观那些勋贵旧臣,已经死了十之七八了,剩下的这些,也都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他们就算不为自己着想,还得为他们的子孙后代着想——
因为想想也知道,他们现在要是敢为秦言钦出头,将来元平帝就敢拿他们的子孙后代开刀。
更何况,这件事情归根究底还是秦言钦自己不争气,又怪不得他们。
想到这里,他们对元平帝就更佩服了。
因为那些勋贵旧臣一向看不上元平帝,他们觉得这个天下是太祖和仁端太子打下来的,要不是仁端太子死了,这个皇位哪里轮的上他来坐,他平白捡了个皇位,不得对仁端太子感激涕零吗?
所以元平帝刚刚登基那几年,那些勋贵旧臣甚至做出过逼迫元平帝以臣礼祭祀仁端太子的事情——
这种事情,一般人都忍受不了,更何况是皇帝。
但是元平帝却硬生生地忍了下来,而且一忍就是十六年,忍到那些勋贵旧臣一个个进了棺材,忍到秦言钦终于变成了一个废材,然后一步步走上死路……
所以现在,他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除掉秦言钦了。
——他们也只以为元平帝并不是真心的疼爱秦言钦,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
而让他们做出这个判断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秦言钦的两个庶兄都死在了元平帝手里。
没错,秦言钦虽然是仁端太子和仁孝太子妃的遗腹子,但是仁端太子留下来的子嗣可从来都不只秦言钦一个。
虽然那两个家伙一个是因为觉得自己是仁端太子的长子,结果元平帝却没有像厚待秦言钦那样厚待他,导致他对秦言钦心生嫉妒,进而意图谋害秦言钦,事发之后被元平帝逐出皇室,几年后郁郁而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