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报道不就是活生生的广告吗?只是计划经济不需要打广告,目前还没人意识到这点。
余思雅含笑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孟经理,你见识比我多,你觉得我这篇稿子投到省报,有发表的机会吗?”
孟兰也摸不准,思忖了一下,抬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余思雅说:“余主任,我有认识的人在省报工作,我可以带你去见对方,成不成我不敢保证。但要是成了,我有个要求,以后你们的清河鸭只能提供给我们第二百货公司。”
最近看她这边火爆,第一百货和第三百货公司也蠢蠢欲动,照这种势头发展下去,他们迟早会找上余思雅。孟兰可以帮余思雅一把,但她可不想给对头做嫁衣。她也在销售经理这个位置上干了七八年了,也应该往上挪一挪了,如果能扶持起本省一个品牌,打出名气,她今年的业绩也会很好看。
余思雅清楚孟兰在顾虑什么,一口就答应了:“孟经理,我可以答应你,除非哪天你同意,否则清河鸭不会供应给第一百货和第三百货公司。”
但其他的厂矿企事业单位她可不想放弃。而且过几年,改革开放了,他们还会考虑在省城设立直销店。
孟兰要的是就遏制竞争对手,只要不提供给第一和第三百货就行。她笑了:“好,余主任把你住的招待所的地址留下,我明天跟对方约好了,咱们再聊。”
第41章
未免孟兰扑个空,第二天余思雅一直呆在招待所里看书,哪儿都没去,就中午去斜对面的国营饭店吃了顿午饭,然后又匆匆赶回了招待所等人。
下午,孟兰终于来了,身后还带着个拿着相机脖子上戴着白色围巾短发披肩浑身书卷气的女人。
余思雅打开门,招呼两人进去,又给两人倒水:“条件简陋,孟经理和这位同志将就一下,大家坐。”
孟兰拉着女人坐下,笑道:“余主任不用招呼我们了,你也坐,这是我同学路明惠,在省报工作,她听说了你的情况非常感兴趣,想当面跟你谈谈。”
余思雅赶紧站起来,伸出右手:“路同志,你好,幸会!”
路明惠一双秀气的眼睛饶有兴致地看着余思雅,跟着起身,与余思雅握了握手:“余主任可真是年轻,要不是孟兰先前跟我说过你的情况,我真不敢相信。”
余思雅感觉她这话里只有无尽的好奇,笑了笑:“好多第一次见到我的人都这么说。”
这一句话就把路明惠有些冒昧的话给带过去了。
路明惠好奇地看着余思雅:“你今年多大了?”
“19岁。”余思雅笑着说。
“那确实蛮小的,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们还在念书,余主任却已经做出这么一番亮眼的成绩,真是让人佩服。”路明惠感叹了一句,然后从包里拿出那三篇稿子,对余思雅说,“你的稿子孟兰给我看过了,咱们先说说这上面的情况吧。”
她先跟余思雅核实修路的事,路的宽度、长度,动员了多少力量,什么时候开始动工,什么时候竣工,总计花了多少钱云云,了解得非常详细。
问了修路的事,她又开始问全公社一万多人,两千多户通电的事,这可是比一段只有几公里的路更能造福社员。余思雅完全如实回答。
了解完情况后,路明惠盖上笔盖,合上了本子对余思雅说:“修路这个事是大亮点,不过通电你们目前还只是规划,没有实施起来,效果恐怕没那么好。如果你们不是很着急的话,我建议等通完了电,再一起登报,这样更轰动,也更能引起注意。”
新闻的时效性呢?余思雅很想问这一句,可现在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而且如今是个慢节奏的社会,情况跟后世又不一样,路明惠这么说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余思雅微笑着说:“好,路同志,就听你的,我们会尽快完成通电这项工程。”
见她听懂了自己话里的意思,路明惠笑了下从本子上撕了一页,刷刷地写了两行字,交给余思雅:“这是我的通信地址和我们报社办公室的电话。你的那篇《细数我吃过的‘清河鸭’》我先给你投到社里,等这篇文章刊登出去后,我们再安排人去你们公社走访,做一篇新的报道。”
记者亲自去他们公社采访,这说明路明惠也很看好这条新闻。余思雅高兴极了:“谢谢路同志,我们会尽快将通电的事做好。这是我们养殖场办公室的电话,你们要来之前给我们打个电话,我们安排一下,接待诸位同志。”
“好,我们家那三个小家伙也很喜欢吃你们养殖场生产的火腿肠、鸭子。我还有事先走一步了,余主任,咱们后面再联系。”路明惠将东西放回包里,起身跟余思雅笑着道别。
余思雅亲自把她送到楼下坐上公交车。
等人走后,孟兰说:“余主任,我也得先回去了,你不用送了,记得把我们百货公司的货补上就行。同时,你们那边多备一点货,估计等稿子刊登后,咱们的销量又会翻上一番。”
这倒是,余思雅笑着说:“好,我明天就回去安排。我们养殖场货应该已经准备好了,但还要协调车子,可能得等一两天。”
他们养殖场的生意虽然频繁,但距离不算远,每次只需一辆车,对省运输公司而言是实打实的小单子,人家也不可能随叫随到。伍常安这两天正好跑长途去了,所以余思雅想插个队也没熟人。
--
余思雅含笑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孟经理,你见识比我多,你觉得我这篇稿子投到省报,有发表的机会吗?”
孟兰也摸不准,思忖了一下,抬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余思雅说:“余主任,我有认识的人在省报工作,我可以带你去见对方,成不成我不敢保证。但要是成了,我有个要求,以后你们的清河鸭只能提供给我们第二百货公司。”
最近看她这边火爆,第一百货和第三百货公司也蠢蠢欲动,照这种势头发展下去,他们迟早会找上余思雅。孟兰可以帮余思雅一把,但她可不想给对头做嫁衣。她也在销售经理这个位置上干了七八年了,也应该往上挪一挪了,如果能扶持起本省一个品牌,打出名气,她今年的业绩也会很好看。
余思雅清楚孟兰在顾虑什么,一口就答应了:“孟经理,我可以答应你,除非哪天你同意,否则清河鸭不会供应给第一百货和第三百货公司。”
但其他的厂矿企事业单位她可不想放弃。而且过几年,改革开放了,他们还会考虑在省城设立直销店。
孟兰要的是就遏制竞争对手,只要不提供给第一和第三百货就行。她笑了:“好,余主任把你住的招待所的地址留下,我明天跟对方约好了,咱们再聊。”
第41章
未免孟兰扑个空,第二天余思雅一直呆在招待所里看书,哪儿都没去,就中午去斜对面的国营饭店吃了顿午饭,然后又匆匆赶回了招待所等人。
下午,孟兰终于来了,身后还带着个拿着相机脖子上戴着白色围巾短发披肩浑身书卷气的女人。
余思雅打开门,招呼两人进去,又给两人倒水:“条件简陋,孟经理和这位同志将就一下,大家坐。”
孟兰拉着女人坐下,笑道:“余主任不用招呼我们了,你也坐,这是我同学路明惠,在省报工作,她听说了你的情况非常感兴趣,想当面跟你谈谈。”
余思雅赶紧站起来,伸出右手:“路同志,你好,幸会!”
路明惠一双秀气的眼睛饶有兴致地看着余思雅,跟着起身,与余思雅握了握手:“余主任可真是年轻,要不是孟兰先前跟我说过你的情况,我真不敢相信。”
余思雅感觉她这话里只有无尽的好奇,笑了笑:“好多第一次见到我的人都这么说。”
这一句话就把路明惠有些冒昧的话给带过去了。
路明惠好奇地看着余思雅:“你今年多大了?”
“19岁。”余思雅笑着说。
“那确实蛮小的,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们还在念书,余主任却已经做出这么一番亮眼的成绩,真是让人佩服。”路明惠感叹了一句,然后从包里拿出那三篇稿子,对余思雅说,“你的稿子孟兰给我看过了,咱们先说说这上面的情况吧。”
她先跟余思雅核实修路的事,路的宽度、长度,动员了多少力量,什么时候开始动工,什么时候竣工,总计花了多少钱云云,了解得非常详细。
问了修路的事,她又开始问全公社一万多人,两千多户通电的事,这可是比一段只有几公里的路更能造福社员。余思雅完全如实回答。
了解完情况后,路明惠盖上笔盖,合上了本子对余思雅说:“修路这个事是大亮点,不过通电你们目前还只是规划,没有实施起来,效果恐怕没那么好。如果你们不是很着急的话,我建议等通完了电,再一起登报,这样更轰动,也更能引起注意。”
新闻的时效性呢?余思雅很想问这一句,可现在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而且如今是个慢节奏的社会,情况跟后世又不一样,路明惠这么说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余思雅微笑着说:“好,路同志,就听你的,我们会尽快完成通电这项工程。”
见她听懂了自己话里的意思,路明惠笑了下从本子上撕了一页,刷刷地写了两行字,交给余思雅:“这是我的通信地址和我们报社办公室的电话。你的那篇《细数我吃过的‘清河鸭’》我先给你投到社里,等这篇文章刊登出去后,我们再安排人去你们公社走访,做一篇新的报道。”
记者亲自去他们公社采访,这说明路明惠也很看好这条新闻。余思雅高兴极了:“谢谢路同志,我们会尽快将通电的事做好。这是我们养殖场办公室的电话,你们要来之前给我们打个电话,我们安排一下,接待诸位同志。”
“好,我们家那三个小家伙也很喜欢吃你们养殖场生产的火腿肠、鸭子。我还有事先走一步了,余主任,咱们后面再联系。”路明惠将东西放回包里,起身跟余思雅笑着道别。
余思雅亲自把她送到楼下坐上公交车。
等人走后,孟兰说:“余主任,我也得先回去了,你不用送了,记得把我们百货公司的货补上就行。同时,你们那边多备一点货,估计等稿子刊登后,咱们的销量又会翻上一番。”
这倒是,余思雅笑着说:“好,我明天就回去安排。我们养殖场货应该已经准备好了,但还要协调车子,可能得等一两天。”
他们养殖场的生意虽然频繁,但距离不算远,每次只需一辆车,对省运输公司而言是实打实的小单子,人家也不可能随叫随到。伍常安这两天正好跑长途去了,所以余思雅想插个队也没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