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饲料厂还先付了一半的定金,大家也不用担心饲料厂赖账反悔。这个事对社员来说,没半点风险,傻子才不答应呢!
想明白了其中的好处和可操作性,胡秘书兴奋地说:“余厂长你可真有主意,我这就去跟梅书记汇报,他要没意见,今天就把这消息通知下去。”
第102章
急着秋收,县里的速度非常快,当天就将这个政策传达到了各公社,并让各公社算出能卖的玉米数量,会计到县里来登记相应的数量,领定金。
因为定金是从清河鸭养殖场出,养殖场少不了要出面。全县多出来的玉米,涉及资金金额比较大,来的估计都是领导,余思雅担心杨会计一个人撑不住场子,索性一道去了。
梅书记也很关心这个事,怕出问题,派了两名信得过的同志过来帮忙登记作证,而且为了避免以后出现纠纷,没法对证,所有登记数据都做了两份,一份给清河鸭养殖场作为以后收粮的凭证,一份留在县里存档。核对无误后,双方都按了手印。
三方合作,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将六十多个公社要卖的玉米全部统计完全,并将定金发放给了各公社。
真是花钱如流水,仅此一项,余思雅在省城贷的十几万都快花光了。
不过想到接下来一年都差不了多少粮食,饲料厂会带来丰厚的回报,余思雅觉得花这点钱又不算什么了。
忙完之后,胡秘书亲自过来找她。
“余厂长,辛苦了,你还没吃午饭吧,梅书记刚才开个会拖到现在,正好也没吃饭,让食堂多做了一道菜,你也去吧。”
梅书记这会儿还想着她,余思雅当然不能推辞,微笑道:“好,辛苦胡秘书跑这一趟。”
将登记册交给杨会计保管后,余思雅就起身去了食堂。
这个点大部分人都吃过饭了,食堂里只有两张桌子还有人,梅书记单独坐在一张桌旁,手里拿着报纸在看。
余思雅走近瞄了一眼,最近C省没什么大事,报纸上报道得最多的就是粮食丰收的新闻,毕竟嘛,粮食是国泰民安的根本,吃不饱饭,其他一切都是白搭。
听到脚步声,梅书记抬头,露出一张瘦了一圈,皮肤也黑了一个维度的脸,笑着指了指对面的凳子:“余厂长来了,坐。小胡去让师傅加菜了,余厂长今天辛苦了,又让你特意跑一趟。”
余思雅依言坐下,笑着说:“梅书记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最辛苦的是梅书记你。这段时间频繁下乡,梅书记都瘦了。”
梅书记将报纸折了起来,放在一边,摆手说:“我不辛苦,最辛苦的是咱们的老乡啊。辛辛苦苦一年也就将将能够填饱肚子,真是不种地,不知道农民的艰辛。”
这段时间经常往乡下跑,梅书记也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和不易,面朝黄土背朝天,大中午丢下碗就要下地,其中的辛苦,没种过地人完全体会不到。
余思雅含笑点头:“是啊,不过现在越来越好了,我相信明年还会更好。”
梅书记隔空指着余思雅:“你这小同志就是会说话。”
余思雅只是笑。
梅书记也不在意,其实他也是这么想的,因为今年的丰收让他看到了农村的巨大潜力,如果年年都能达到这个水平,农民挨饿将会成为历史。
“余厂长,咱们县的玉米产量目前已经统计出来了,比之去年增长了135%,翻了一倍还多,这可真是出乎咱们当初的预料,我当时还想着能增加个百分之三五十就已经是个意外了,谁知道结果这么好。对了,你看最近的报纸了吗?”
余思雅摇头:“最近忙糊涂了,还没来得及看。怎么,最近报纸上有什么新的消息吗?”
梅书记将一旁的报纸递给她:“你看看。”
余思雅打开省报,从头版开始看,一目十行地扫过,大致浏览了一下。头版是省里领导讲话,要务必保障秋收,号召大家尽快抢收,完成今年的任务,接着是一些地市级举行抢收的誓师大会之类的,还有个别地方说今年的产量增加了多少。
几乎一半的版面都在讲秋收,就连第二届大学生即将入学这个消息也只得了个小豆腐块的版面。
“省里领导很重视秋收啊。”余思雅看完后说道。党媒是政府的喉舌,很多时候代表着政府的态度,这样大篇幅的报道秋收,可见省里对秋收的重视。没办法,这差不多一个月的收获,关系着几千万人接下来一年的口粮,怨不得大家如此重视。
梅书记低头喝了一口水,笑着说:“是啊,我看过最近这几天的报纸,也听了广播电视新闻,很多地方的秋收成绩,跟咱们县比起来,差距不小,但都已经很振奋人心了。余厂长,你觉得咱们这个成绩能上报吗?”
余思雅到这会儿才算是明白了梅书记的意图。
她笑着说:“当然能,咱们这项改革创新的举措,可是大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如果能在全省推广开来,明年的粮食产量岂不是能翻倍。这样大家都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余思雅是真这么想。小岗村要明年才开始偷偷摸摸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明年秋天才能看到成效,正式在全国推广是在82年以后去了,晚一年就得少收多少粮食,农民又要多饿肚子一年。
他们省先这么搞集体小队奖励制,不冒进,又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等小岗村彻底解放农村劳动力,粮食产量跨越式增长,让上面的领导看到改变农村生产关系的好处,中央肯定包产到户这一大胆举措,下发文件,他们就能顺利地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变。中间这几年过度,能多收粮食,也能让大家逐渐意识到更公平的分配方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总归不是坏事。
--
想明白了其中的好处和可操作性,胡秘书兴奋地说:“余厂长你可真有主意,我这就去跟梅书记汇报,他要没意见,今天就把这消息通知下去。”
第102章
急着秋收,县里的速度非常快,当天就将这个政策传达到了各公社,并让各公社算出能卖的玉米数量,会计到县里来登记相应的数量,领定金。
因为定金是从清河鸭养殖场出,养殖场少不了要出面。全县多出来的玉米,涉及资金金额比较大,来的估计都是领导,余思雅担心杨会计一个人撑不住场子,索性一道去了。
梅书记也很关心这个事,怕出问题,派了两名信得过的同志过来帮忙登记作证,而且为了避免以后出现纠纷,没法对证,所有登记数据都做了两份,一份给清河鸭养殖场作为以后收粮的凭证,一份留在县里存档。核对无误后,双方都按了手印。
三方合作,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将六十多个公社要卖的玉米全部统计完全,并将定金发放给了各公社。
真是花钱如流水,仅此一项,余思雅在省城贷的十几万都快花光了。
不过想到接下来一年都差不了多少粮食,饲料厂会带来丰厚的回报,余思雅觉得花这点钱又不算什么了。
忙完之后,胡秘书亲自过来找她。
“余厂长,辛苦了,你还没吃午饭吧,梅书记刚才开个会拖到现在,正好也没吃饭,让食堂多做了一道菜,你也去吧。”
梅书记这会儿还想着她,余思雅当然不能推辞,微笑道:“好,辛苦胡秘书跑这一趟。”
将登记册交给杨会计保管后,余思雅就起身去了食堂。
这个点大部分人都吃过饭了,食堂里只有两张桌子还有人,梅书记单独坐在一张桌旁,手里拿着报纸在看。
余思雅走近瞄了一眼,最近C省没什么大事,报纸上报道得最多的就是粮食丰收的新闻,毕竟嘛,粮食是国泰民安的根本,吃不饱饭,其他一切都是白搭。
听到脚步声,梅书记抬头,露出一张瘦了一圈,皮肤也黑了一个维度的脸,笑着指了指对面的凳子:“余厂长来了,坐。小胡去让师傅加菜了,余厂长今天辛苦了,又让你特意跑一趟。”
余思雅依言坐下,笑着说:“梅书记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最辛苦的是梅书记你。这段时间频繁下乡,梅书记都瘦了。”
梅书记将报纸折了起来,放在一边,摆手说:“我不辛苦,最辛苦的是咱们的老乡啊。辛辛苦苦一年也就将将能够填饱肚子,真是不种地,不知道农民的艰辛。”
这段时间经常往乡下跑,梅书记也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和不易,面朝黄土背朝天,大中午丢下碗就要下地,其中的辛苦,没种过地人完全体会不到。
余思雅含笑点头:“是啊,不过现在越来越好了,我相信明年还会更好。”
梅书记隔空指着余思雅:“你这小同志就是会说话。”
余思雅只是笑。
梅书记也不在意,其实他也是这么想的,因为今年的丰收让他看到了农村的巨大潜力,如果年年都能达到这个水平,农民挨饿将会成为历史。
“余厂长,咱们县的玉米产量目前已经统计出来了,比之去年增长了135%,翻了一倍还多,这可真是出乎咱们当初的预料,我当时还想着能增加个百分之三五十就已经是个意外了,谁知道结果这么好。对了,你看最近的报纸了吗?”
余思雅摇头:“最近忙糊涂了,还没来得及看。怎么,最近报纸上有什么新的消息吗?”
梅书记将一旁的报纸递给她:“你看看。”
余思雅打开省报,从头版开始看,一目十行地扫过,大致浏览了一下。头版是省里领导讲话,要务必保障秋收,号召大家尽快抢收,完成今年的任务,接着是一些地市级举行抢收的誓师大会之类的,还有个别地方说今年的产量增加了多少。
几乎一半的版面都在讲秋收,就连第二届大学生即将入学这个消息也只得了个小豆腐块的版面。
“省里领导很重视秋收啊。”余思雅看完后说道。党媒是政府的喉舌,很多时候代表着政府的态度,这样大篇幅的报道秋收,可见省里对秋收的重视。没办法,这差不多一个月的收获,关系着几千万人接下来一年的口粮,怨不得大家如此重视。
梅书记低头喝了一口水,笑着说:“是啊,我看过最近这几天的报纸,也听了广播电视新闻,很多地方的秋收成绩,跟咱们县比起来,差距不小,但都已经很振奋人心了。余厂长,你觉得咱们这个成绩能上报吗?”
余思雅到这会儿才算是明白了梅书记的意图。
她笑着说:“当然能,咱们这项改革创新的举措,可是大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如果能在全省推广开来,明年的粮食产量岂不是能翻倍。这样大家都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余思雅是真这么想。小岗村要明年才开始偷偷摸摸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明年秋天才能看到成效,正式在全国推广是在82年以后去了,晚一年就得少收多少粮食,农民又要多饿肚子一年。
他们省先这么搞集体小队奖励制,不冒进,又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等小岗村彻底解放农村劳动力,粮食产量跨越式增长,让上面的领导看到改变农村生产关系的好处,中央肯定包产到户这一大胆举措,下发文件,他们就能顺利地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变。中间这几年过度,能多收粮食,也能让大家逐渐意识到更公平的分配方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总归不是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