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县里面开个会,将任务布置下去。”梅书记很快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余思雅听到这里,笑了一下说:“梅书记,我觉得下命令,不如直接给补贴,让各个公社自愿修路通电建学校。今年我们清河鸭养殖场交的税收应该不少吧,县里可以拿一部分出来,鼓励各公社搞建设。比如,愿意修路通电的公社,修路县里出三分之一,公社出三分之二,通电县里出四分之一,公社出二分之一,各村民出四分之一……这样用小钱撬动大钱,用几万块撬动几十万的资金。只要有公社搞建设,就会有一堆跟风的,不然回头没了补贴,得全部自家公社全掏腰包。”
“有了这笔钱,县里的相关单位,比如砖厂、水泥厂、采石场、电线厂之类的相关单位也能跟着扩大建设,创造更多的效益,交纳更多的税收。没钱的公社看到别的公社搞得火热,不用冯主席去动员,他们自己都会主动找冯主席开养殖场,跟我们清河鸭合作。等他们开了养殖场,也得修路,这样全县通路、通电就不成问题了,路修好了,更方便合作,大家可以加大规模,赚更多的钱,建学校,招聘更多的老师和工人。这样形成一个源源不断的循环,咱们也不愁咱们县的经济盘不活!”
梅书记默默听完,直接拍掌:“小余,你这办法绝了。全县修路通电,这个需求可不小,下午我就让胡秘书联系这些相关的厂子单位,先跟他们通个气。”
余思雅了然地笑了笑,这哪是通气啊,梅书记这是发现了让这些单位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办法。这明晃晃地是在打蒋主任的脸,不按他们的计划走,县里的经济一样能搞好。
本来梅书记因为粮食丰收的事已经压过了蒋主任,如果在全县的生产上蒋主任也没了话语权,那他这个主任就成了摆设。
对这个,余思雅也喜闻乐见,笑盈盈地说:“梅书记说得有道理,这个事肯定得先让生产跟上才行。咱们清河鸭也做不了别的,这样吧,我们厂子今年就出钱建一所小学和初中,这个具体的落实就得靠王书记了,希望他别怪我,又给他揽事。”
这也是话赶话,赶上了,不然余思雅是准备找个时间先跟王书记通气的。
梅书记不在意地说:“这是好事,你这么痛快,小王都不用愁了,他乐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怪你。这个事,你们回头商量沟通吧,到时候开会的时候,我可是要把你们公社拿出来树典型的啊!”
余思雅笑嘻嘻地说:“只要王书记没意见,我就没意见。”
反正这是行政上的事,表扬也好,批评也好,都是王书记受着,跟她没什么关系。她嘛,就负责出钱就行了。当然,等回了省城,她会打电话跟王书记说一下这个事。
梅书记和冯主席都笑了,遇到这么大方的厂子,王书记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有意见。其他公社的书记巴不得能遇到清河鸭这样的厂子呢。
“成,那这个事就先这么定下来了。”梅书记一锤定音。
余思雅含笑点头,说起今天过来的另外一个目的:“梅书记,我们集团成立党支部的申请县里批准了吗?”
最近太忙,梅书记都差点忘了这个事,现在听她提起,笑了:“回头就批,你们单位都是年轻同志,谁也越不过你,我会提议你担任清河鸭集团党支部书记。”
余思雅原本也是这么想的,毕竟这个集团是她一手建立起来的,而且她还想带着清河鸭走出辰山县,走出C省,走向全国,将清河鸭这个牌子响彻国内,成为风云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不枉费她再活一次。
所以集团要处于她的绝对控制中,这样方便她实施接下来的计划。但庞科长的出现,提醒了余思雅,他们这个集团太年轻了,缺乏老同志坐镇。
所以她这会儿心里有了另外的想法:“梅书记,我就算了,我还这么年轻,不合适,我心里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你看冯主席怎么样?他是咱们的老书记,对红云公社的情况最了解了,我跟冯主席共事的那两年,配合得也非常好。”
关键是冯主席一直搞党建工作,对经济不懂,他也不是那种爱乱插手的性格,有这么一个老领导做上司,余思雅并不排斥。而且以后再出现什么中老年思想守旧不好搞定的干部来往,也可以交给冯主席去应付。
他们俩一个搞经济,一个搞这些关系,解读上面的政策,应付检查,一个守好大后方,一个开疆扩土,可以说是珠联璧合。
冯主席没想到余思雅会挑他,特别意外:“这……这不合适吧,小余,我不懂厂子里的事,这个还是你做书记比较好。”
梅书记看着他们俩,琢磨了一下:“这样吧,小余同志说得也有道理,她太年轻了,而且还要兼顾学业与工作,忙不过来,确实需要一位有经验的老同志帮忙。就像昨天那位庞科长,要是有老同志,直接可以让老同志出面招待他,小余也能节省不少精力。也没人规定一个党支部只能有一个书记啊,小余,你担任书记,冯主任,你兼任清河鸭养殖场的副书记。小余在省城的时候,你这个老同志就帮忙看着厂子,处理清河鸭集团跟各养殖场的关系。这样以来清河鸭也有一个统一的话事人,跟县里面其他单位打交道也更合适。”
余思雅和冯主席对视一眼,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两个搭档不变,只是正副位置变了一下。
--
余思雅听到这里,笑了一下说:“梅书记,我觉得下命令,不如直接给补贴,让各个公社自愿修路通电建学校。今年我们清河鸭养殖场交的税收应该不少吧,县里可以拿一部分出来,鼓励各公社搞建设。比如,愿意修路通电的公社,修路县里出三分之一,公社出三分之二,通电县里出四分之一,公社出二分之一,各村民出四分之一……这样用小钱撬动大钱,用几万块撬动几十万的资金。只要有公社搞建设,就会有一堆跟风的,不然回头没了补贴,得全部自家公社全掏腰包。”
“有了这笔钱,县里的相关单位,比如砖厂、水泥厂、采石场、电线厂之类的相关单位也能跟着扩大建设,创造更多的效益,交纳更多的税收。没钱的公社看到别的公社搞得火热,不用冯主席去动员,他们自己都会主动找冯主席开养殖场,跟我们清河鸭合作。等他们开了养殖场,也得修路,这样全县通路、通电就不成问题了,路修好了,更方便合作,大家可以加大规模,赚更多的钱,建学校,招聘更多的老师和工人。这样形成一个源源不断的循环,咱们也不愁咱们县的经济盘不活!”
梅书记默默听完,直接拍掌:“小余,你这办法绝了。全县修路通电,这个需求可不小,下午我就让胡秘书联系这些相关的厂子单位,先跟他们通个气。”
余思雅了然地笑了笑,这哪是通气啊,梅书记这是发现了让这些单位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办法。这明晃晃地是在打蒋主任的脸,不按他们的计划走,县里的经济一样能搞好。
本来梅书记因为粮食丰收的事已经压过了蒋主任,如果在全县的生产上蒋主任也没了话语权,那他这个主任就成了摆设。
对这个,余思雅也喜闻乐见,笑盈盈地说:“梅书记说得有道理,这个事肯定得先让生产跟上才行。咱们清河鸭也做不了别的,这样吧,我们厂子今年就出钱建一所小学和初中,这个具体的落实就得靠王书记了,希望他别怪我,又给他揽事。”
这也是话赶话,赶上了,不然余思雅是准备找个时间先跟王书记通气的。
梅书记不在意地说:“这是好事,你这么痛快,小王都不用愁了,他乐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怪你。这个事,你们回头商量沟通吧,到时候开会的时候,我可是要把你们公社拿出来树典型的啊!”
余思雅笑嘻嘻地说:“只要王书记没意见,我就没意见。”
反正这是行政上的事,表扬也好,批评也好,都是王书记受着,跟她没什么关系。她嘛,就负责出钱就行了。当然,等回了省城,她会打电话跟王书记说一下这个事。
梅书记和冯主席都笑了,遇到这么大方的厂子,王书记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有意见。其他公社的书记巴不得能遇到清河鸭这样的厂子呢。
“成,那这个事就先这么定下来了。”梅书记一锤定音。
余思雅含笑点头,说起今天过来的另外一个目的:“梅书记,我们集团成立党支部的申请县里批准了吗?”
最近太忙,梅书记都差点忘了这个事,现在听她提起,笑了:“回头就批,你们单位都是年轻同志,谁也越不过你,我会提议你担任清河鸭集团党支部书记。”
余思雅原本也是这么想的,毕竟这个集团是她一手建立起来的,而且她还想带着清河鸭走出辰山县,走出C省,走向全国,将清河鸭这个牌子响彻国内,成为风云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不枉费她再活一次。
所以集团要处于她的绝对控制中,这样方便她实施接下来的计划。但庞科长的出现,提醒了余思雅,他们这个集团太年轻了,缺乏老同志坐镇。
所以她这会儿心里有了另外的想法:“梅书记,我就算了,我还这么年轻,不合适,我心里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你看冯主席怎么样?他是咱们的老书记,对红云公社的情况最了解了,我跟冯主席共事的那两年,配合得也非常好。”
关键是冯主席一直搞党建工作,对经济不懂,他也不是那种爱乱插手的性格,有这么一个老领导做上司,余思雅并不排斥。而且以后再出现什么中老年思想守旧不好搞定的干部来往,也可以交给冯主席去应付。
他们俩一个搞经济,一个搞这些关系,解读上面的政策,应付检查,一个守好大后方,一个开疆扩土,可以说是珠联璧合。
冯主席没想到余思雅会挑他,特别意外:“这……这不合适吧,小余,我不懂厂子里的事,这个还是你做书记比较好。”
梅书记看着他们俩,琢磨了一下:“这样吧,小余同志说得也有道理,她太年轻了,而且还要兼顾学业与工作,忙不过来,确实需要一位有经验的老同志帮忙。就像昨天那位庞科长,要是有老同志,直接可以让老同志出面招待他,小余也能节省不少精力。也没人规定一个党支部只能有一个书记啊,小余,你担任书记,冯主任,你兼任清河鸭养殖场的副书记。小余在省城的时候,你这个老同志就帮忙看着厂子,处理清河鸭集团跟各养殖场的关系。这样以来清河鸭也有一个统一的话事人,跟县里面其他单位打交道也更合适。”
余思雅和冯主席对视一眼,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两个搭档不变,只是正副位置变了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