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午一点半,余思雅带着林红旗准时出现在市政府门口跟许秘书汇合。
许秘书笑着说:“你还没去过铁路总局,只见过吴书记一面,其他人都不认识,所以高市长让我送你过去。”
“让高市长费心了,劳烦许秘书了。”余思雅连忙客客气气地说道。
路上,许秘书大致跟余思雅说了一些省铁路总局的建筑分布和几个主要的领导。
两地就几百米,走路不到十分钟就到了。许秘书直接把余思雅带去了二楼的一个办公室,敲了敲门。
里面一个年轻男同志出来笑着说:“许秘书来了,想必这就余总了吧,吴书记他们在会客室。”
许秘书笑着跟对方打了招呼,然后给余思雅介绍:“这是吴书记的秘书谢云同志。”
余思雅伸手笑道:“谢秘书,幸会!”
握了手,寒暄过后,谢秘书将余思雅带去了隔壁的会客室,里面除了吴书记还有两名中年干部,一男一女,其中男的还是老熟人唐局长。
吴书记看到余思雅微微颔首:“余总来了,请坐,这位是后勤的舒安华处长,唐局长就不用我给你介绍了吧。”
余思雅含笑点头:“不用,舒处长,唐局长下午好。”
舒安华比较高冷,淡淡地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坐吧,咱们在讨论你上次的提议。”吴书记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余思雅坐到空着的位置上,背脊挺得直直的,闻言,笑着说:“不知道吴书记你们讨论得怎么样了?是还有什么顾虑吗?可以说出来咱们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吴书记看了舒处长一眼。
舒处长抿了抿唇,直接问道:“余总,据我所知,你们清河鸭才成立三年半,没有财政出资,完全靠贷款办起来的,你们现在还欠着银行十几万的贷款,除了搞食品加工,还新增了饲料厂和羽绒服厂。目前你们厂子总共只有五辆货车,其中三辆还是二手的,如果达成合作,你们能保证按时供货吗?”
“余总,这件事如果成了,铁路上将会新增一两千名职工,万一哪天你们供不上货了,这些职工的岗位问题将成为我们铁路局沉重的负担!”新的岗位增加容易,但想裁撤却很难,尤其是关系着几千个家庭的生计问题时就更难了,所以哪怕知道这是个很好的提议,省铁路总局里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争议很大。
说到底,他们还是担心清河鸭的实力。可能在辰山县那种小地方,清河鸭已经担得起“千人大厂”的赞誉,但放到省城还不够看。尤其是全省铁路总局这样的大单位面前。
余思雅点头,认真地说:“舒处长,我理解你的顾虑,你这是对职工,对单位负责的态度。别的我不敢跟你保证,但有一点我可以承诺,我们清河鸭一定能准时供货,运输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我们都运到省城铁路局,然后装车,由铁路发车,我们自付运费。如果舒处长你还不放心,我们可以拟定一份合同,规定清河鸭每个月供货的最低数量,如果低于这个数量,就算清河鸭违约,赔偿你们相应的损失,保证新增的职工不会成为你们的负担,你看怎么样?”
见舒处长在认真思考这番话,余思雅顿了一下又道:“第一个月咱们清河鸭可以先发货,等你们卖完了再结账,如果当月销量不好,你们可以将货全部退回来,完全不用担心损失问题。”
为了拿下铁路局,余思雅也是下了血本,做了巨大的让步。至于以后,等铁路上的各种便携食品越来越多,搞不好哪天铁路局会先抛弃了他们清河鸭。
听到这里,唐局长笑着说:“舒处长,你就会谈买卖,你来就让余总做了这么大的让步,想当初我可啥条件都没谈,真是亏大了。”
这话表面上是在埋怨余思雅没给好处,实际上是在帮余思雅说话。
余思雅朝他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笑眯眯地说:“唐局长也没亏啊,省城铁路局的职工们可感激你了。”
舒处长没搭理两人的这番话,在纸上将余思雅的承诺要点记录了下来,认真思考了一会儿,终于松了口:“吴书记,按照余总的承诺,我觉得这个计划可行,不过为了稳妥起见,我建议,一个铁路局一个铁路局的试点,以免步子迈得太大,出问题。”
虽然还是得一个一个的来,但由省铁路总局发通知,也不用余思雅挨个去说服了,能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总归是好事。
她扬起笑容道:“舒处长这个建议很好,我们清河鸭没有意见。”
吴书记见双方都没有意见,点头道:“那行,这件事就交给你们了!”
第122章
省铁路局这边松了口,余思雅第一个要操心的就是产能问题。清河鸭食品不像其他的产品,能够需要多少就马上生产多少,因为鸭子从孵化到长大,有个周期性,他们不可能凭空变出鸭子来,所以得提前做好准备。
因此回去后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小李打电话。
电话接通后,余思雅先问了问厂子里的情况:“厂子里年后运转一切还顺利吧?”
小李笑呵呵地说:“挺好的,去年你给大家发了那么丰厚的年终奖,大家今年可积极了,上班自觉性特别高,每天早早来上班,很晚才下班,不用催促都每天提前完成生产任务。”
--
许秘书笑着说:“你还没去过铁路总局,只见过吴书记一面,其他人都不认识,所以高市长让我送你过去。”
“让高市长费心了,劳烦许秘书了。”余思雅连忙客客气气地说道。
路上,许秘书大致跟余思雅说了一些省铁路总局的建筑分布和几个主要的领导。
两地就几百米,走路不到十分钟就到了。许秘书直接把余思雅带去了二楼的一个办公室,敲了敲门。
里面一个年轻男同志出来笑着说:“许秘书来了,想必这就余总了吧,吴书记他们在会客室。”
许秘书笑着跟对方打了招呼,然后给余思雅介绍:“这是吴书记的秘书谢云同志。”
余思雅伸手笑道:“谢秘书,幸会!”
握了手,寒暄过后,谢秘书将余思雅带去了隔壁的会客室,里面除了吴书记还有两名中年干部,一男一女,其中男的还是老熟人唐局长。
吴书记看到余思雅微微颔首:“余总来了,请坐,这位是后勤的舒安华处长,唐局长就不用我给你介绍了吧。”
余思雅含笑点头:“不用,舒处长,唐局长下午好。”
舒安华比较高冷,淡淡地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坐吧,咱们在讨论你上次的提议。”吴书记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余思雅坐到空着的位置上,背脊挺得直直的,闻言,笑着说:“不知道吴书记你们讨论得怎么样了?是还有什么顾虑吗?可以说出来咱们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吴书记看了舒处长一眼。
舒处长抿了抿唇,直接问道:“余总,据我所知,你们清河鸭才成立三年半,没有财政出资,完全靠贷款办起来的,你们现在还欠着银行十几万的贷款,除了搞食品加工,还新增了饲料厂和羽绒服厂。目前你们厂子总共只有五辆货车,其中三辆还是二手的,如果达成合作,你们能保证按时供货吗?”
“余总,这件事如果成了,铁路上将会新增一两千名职工,万一哪天你们供不上货了,这些职工的岗位问题将成为我们铁路局沉重的负担!”新的岗位增加容易,但想裁撤却很难,尤其是关系着几千个家庭的生计问题时就更难了,所以哪怕知道这是个很好的提议,省铁路总局里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争议很大。
说到底,他们还是担心清河鸭的实力。可能在辰山县那种小地方,清河鸭已经担得起“千人大厂”的赞誉,但放到省城还不够看。尤其是全省铁路总局这样的大单位面前。
余思雅点头,认真地说:“舒处长,我理解你的顾虑,你这是对职工,对单位负责的态度。别的我不敢跟你保证,但有一点我可以承诺,我们清河鸭一定能准时供货,运输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我们都运到省城铁路局,然后装车,由铁路发车,我们自付运费。如果舒处长你还不放心,我们可以拟定一份合同,规定清河鸭每个月供货的最低数量,如果低于这个数量,就算清河鸭违约,赔偿你们相应的损失,保证新增的职工不会成为你们的负担,你看怎么样?”
见舒处长在认真思考这番话,余思雅顿了一下又道:“第一个月咱们清河鸭可以先发货,等你们卖完了再结账,如果当月销量不好,你们可以将货全部退回来,完全不用担心损失问题。”
为了拿下铁路局,余思雅也是下了血本,做了巨大的让步。至于以后,等铁路上的各种便携食品越来越多,搞不好哪天铁路局会先抛弃了他们清河鸭。
听到这里,唐局长笑着说:“舒处长,你就会谈买卖,你来就让余总做了这么大的让步,想当初我可啥条件都没谈,真是亏大了。”
这话表面上是在埋怨余思雅没给好处,实际上是在帮余思雅说话。
余思雅朝他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笑眯眯地说:“唐局长也没亏啊,省城铁路局的职工们可感激你了。”
舒处长没搭理两人的这番话,在纸上将余思雅的承诺要点记录了下来,认真思考了一会儿,终于松了口:“吴书记,按照余总的承诺,我觉得这个计划可行,不过为了稳妥起见,我建议,一个铁路局一个铁路局的试点,以免步子迈得太大,出问题。”
虽然还是得一个一个的来,但由省铁路总局发通知,也不用余思雅挨个去说服了,能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总归是好事。
她扬起笑容道:“舒处长这个建议很好,我们清河鸭没有意见。”
吴书记见双方都没有意见,点头道:“那行,这件事就交给你们了!”
第122章
省铁路局这边松了口,余思雅第一个要操心的就是产能问题。清河鸭食品不像其他的产品,能够需要多少就马上生产多少,因为鸭子从孵化到长大,有个周期性,他们不可能凭空变出鸭子来,所以得提前做好准备。
因此回去后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小李打电话。
电话接通后,余思雅先问了问厂子里的情况:“厂子里年后运转一切还顺利吧?”
小李笑呵呵地说:“挺好的,去年你给大家发了那么丰厚的年终奖,大家今年可积极了,上班自觉性特别高,每天早早来上班,很晚才下班,不用催促都每天提前完成生产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