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西落收了光线以后,社员们就把打谷上的小麦粒堆起来了。
人人手里握着木掀,卷起褂子袖口到腋下,小心地铲着麦子粒往堆上撂。
粮食堆起来不久,白天响遍了整个向阳大队的铃铛声又响了起来。
过来打谷场上纳凉凑热闹的人转头去看,只见叶老大扶着自行车后座,叶安慧骑在车上,摇摇晃晃地过来学骑自行车了。
自行车一到,便吸引了打谷场上所有人的目光,大家都朝叶安慧看。
尤其许多小孩子觉得好玩,就跟在自行车周围转,一会给叶安慧喊加油,一会又乱起哄,有的过分调皮还上去猛推一把,吓得叶安慧哇哇乱叫。
自从年前叶老太在打谷场上被叶苏英和苏瓷抹了面子,叶老大一家后来都不怎么出来。尤其是叶老太和刘兰花,不是实在憋闷得慌,都不往人堆里头去。
后来那事慢慢过去了,没什么再在背后谈说,她们才又出来。
现在家里买了辆自行车,她们当然更是要出来的,还必须得往人多的地方来,接收一下大家羡慕的目光和话语。
果然叶老太和刘兰花一来,瞬间就成为妇人中的焦点。
妇人们围在她们旁边,笑笑着说:“你家老大和安明真是有出息,轻轻松松的,自行车都给买了。”
刘兰花谦虚道:“可不轻松,原也没想买,这不是安慧今年上了初中嘛,她又不喜欢住学校。安明每天也要去公社里上班,想想不如买一辆,这不就咬牙买了一辆么?”
人又笑着说:“你家咬牙能买得起,咱们把牙咬碎了,连车轱辘都买不起。”
叶老太可不谦虚,阔气道:“咱家老大和家明,就是有本事,一个有手艺一个有铁饭碗,买辆自行车还是轻松的。家里还商量呢,再攒上几个月,买台新的收音机。”
人一听这话,眼睛倏一下亮了,“那敢情是好啊,咱们又都能跟着沾光了。”
叶老二家的那台收音机实在是太旧了,最近越发是不行了,放着放着就会出问题。
今天这不又出问题了,叶苏红跑来吆喝一声说放不了,转身就跑了。
打谷场上的人倒也习惯了,什么也没多说,只管闲聊自己的。
叶苏红吆喝完这话,跑回家停在院子里就说:“二哥你说得一点没错,大伯家果然把自行车骑去打谷场了,人都在那看叶安慧骑车呢,烧包得不得了。”
既然叶老大家跑去打谷场上炫耀,他们自然就不过去凑热闹了。
两家现在算恼绝了,还是不要出现在一个场合下比较好,免得一言不合又干起来,叫人家看笑话。
苏瓷本来就不去,她还和平时一样,在堂屋里的小桌子边,辅导叶安家学习。
叶安国也在堂屋里坐着看书,剩下几个丫头和叶安军,以及叶老二、苏华荣,都在坐在院子里各忙各的各玩各的。
玩到夜色黑沉沉落下来,一家人也就洗洗睡了。
第二天起来,和平时一样,吃完早饭上学的上学,上工的上工。
苏瓷还是到小树林边等李秋玲。
李秋玲看到她,小跑着过来,到了面前气都没喘匀,拉上苏瓷说:“叶安慧家买了辆自行车啊?”
苏瓷看向她笑笑,“你也知道了?”
李秋玲调整一下呼吸,“我怎么不知道啊?你那个大伯,昨天把整个大队都串了一遍,也走我们那庄子上了,走哪铃铛打到哪里,没有人不知道。”
然后她这话话音刚落下,“叮铃铃”的声音从后头传了过来。
苏瓷和李秋玲回过头去看,只见是叶安明载着叶安慧,正进了小树林。
树林里的泥土路不宽,苏瓷和李秋玲往旁边让开。
等叶安明和叶安慧骑车过去,两人才又走回到小土路上。
虽说苏瓷和叶安慧之间没有闹过矛盾,两人之前还暗搓搓地交过好,但因为两家大人彻底闹掰了,所以她们见了面,也不会说什么话。
苏瓷和叶安明那就更说不上话了。
她的这位三哥,最怕沾染上她家的穷气,从来都是避得远远的。现在人家买了自行车,成了向阳大队的土豪,更不可能理她们家的人了。
所以在叶安明和叶安慧骑车过去后,苏瓷也没和李秋玲多说他们。
实在也没什么好说的,既然已经都恼绝了,那就当成不相干的陌生人就完了。
家里人都出门后,苏华荣自己也不闲着。
她拿了去年留下来的黄瓜种,去门前的菜园子里点黄瓜,只在角落种上那么两排,长起来后可以摘黄瓜去集市上换钱。
各家的自留地没有改水田,所以剩下的地,基本都用来种红薯。
苏华荣上午收拾完家里的事情,去菜园子里种完了两排黄瓜,下午就带叶苏英和叶苏梅一起,去剩下的地里秧红薯。
蒋云霞家的自留地挨在叶家地旁边,她也过来一起种红薯。
她和苏华荣边种红薯边说话,全是些家长里短,范围最大也就到公社。
而向阳大队近来最最新鲜的事情,就是叶老大家买了一辆自行车。
甭管话题怎么散,只要在一起聊天,最后总能说到叶老大家买自行车的事情。
蒋云霞脸上挂着笑,试探着问苏华荣:“你家安国过几天结婚,要不要借他家的自行车去带媳妇啊?我听刘兰花在外面说,她们不是小气的人,只要你家过去借,她们就给。”
--
人人手里握着木掀,卷起褂子袖口到腋下,小心地铲着麦子粒往堆上撂。
粮食堆起来不久,白天响遍了整个向阳大队的铃铛声又响了起来。
过来打谷场上纳凉凑热闹的人转头去看,只见叶老大扶着自行车后座,叶安慧骑在车上,摇摇晃晃地过来学骑自行车了。
自行车一到,便吸引了打谷场上所有人的目光,大家都朝叶安慧看。
尤其许多小孩子觉得好玩,就跟在自行车周围转,一会给叶安慧喊加油,一会又乱起哄,有的过分调皮还上去猛推一把,吓得叶安慧哇哇乱叫。
自从年前叶老太在打谷场上被叶苏英和苏瓷抹了面子,叶老大一家后来都不怎么出来。尤其是叶老太和刘兰花,不是实在憋闷得慌,都不往人堆里头去。
后来那事慢慢过去了,没什么再在背后谈说,她们才又出来。
现在家里买了辆自行车,她们当然更是要出来的,还必须得往人多的地方来,接收一下大家羡慕的目光和话语。
果然叶老太和刘兰花一来,瞬间就成为妇人中的焦点。
妇人们围在她们旁边,笑笑着说:“你家老大和安明真是有出息,轻轻松松的,自行车都给买了。”
刘兰花谦虚道:“可不轻松,原也没想买,这不是安慧今年上了初中嘛,她又不喜欢住学校。安明每天也要去公社里上班,想想不如买一辆,这不就咬牙买了一辆么?”
人又笑着说:“你家咬牙能买得起,咱们把牙咬碎了,连车轱辘都买不起。”
叶老太可不谦虚,阔气道:“咱家老大和家明,就是有本事,一个有手艺一个有铁饭碗,买辆自行车还是轻松的。家里还商量呢,再攒上几个月,买台新的收音机。”
人一听这话,眼睛倏一下亮了,“那敢情是好啊,咱们又都能跟着沾光了。”
叶老二家的那台收音机实在是太旧了,最近越发是不行了,放着放着就会出问题。
今天这不又出问题了,叶苏红跑来吆喝一声说放不了,转身就跑了。
打谷场上的人倒也习惯了,什么也没多说,只管闲聊自己的。
叶苏红吆喝完这话,跑回家停在院子里就说:“二哥你说得一点没错,大伯家果然把自行车骑去打谷场了,人都在那看叶安慧骑车呢,烧包得不得了。”
既然叶老大家跑去打谷场上炫耀,他们自然就不过去凑热闹了。
两家现在算恼绝了,还是不要出现在一个场合下比较好,免得一言不合又干起来,叫人家看笑话。
苏瓷本来就不去,她还和平时一样,在堂屋里的小桌子边,辅导叶安家学习。
叶安国也在堂屋里坐着看书,剩下几个丫头和叶安军,以及叶老二、苏华荣,都在坐在院子里各忙各的各玩各的。
玩到夜色黑沉沉落下来,一家人也就洗洗睡了。
第二天起来,和平时一样,吃完早饭上学的上学,上工的上工。
苏瓷还是到小树林边等李秋玲。
李秋玲看到她,小跑着过来,到了面前气都没喘匀,拉上苏瓷说:“叶安慧家买了辆自行车啊?”
苏瓷看向她笑笑,“你也知道了?”
李秋玲调整一下呼吸,“我怎么不知道啊?你那个大伯,昨天把整个大队都串了一遍,也走我们那庄子上了,走哪铃铛打到哪里,没有人不知道。”
然后她这话话音刚落下,“叮铃铃”的声音从后头传了过来。
苏瓷和李秋玲回过头去看,只见是叶安明载着叶安慧,正进了小树林。
树林里的泥土路不宽,苏瓷和李秋玲往旁边让开。
等叶安明和叶安慧骑车过去,两人才又走回到小土路上。
虽说苏瓷和叶安慧之间没有闹过矛盾,两人之前还暗搓搓地交过好,但因为两家大人彻底闹掰了,所以她们见了面,也不会说什么话。
苏瓷和叶安明那就更说不上话了。
她的这位三哥,最怕沾染上她家的穷气,从来都是避得远远的。现在人家买了自行车,成了向阳大队的土豪,更不可能理她们家的人了。
所以在叶安明和叶安慧骑车过去后,苏瓷也没和李秋玲多说他们。
实在也没什么好说的,既然已经都恼绝了,那就当成不相干的陌生人就完了。
家里人都出门后,苏华荣自己也不闲着。
她拿了去年留下来的黄瓜种,去门前的菜园子里点黄瓜,只在角落种上那么两排,长起来后可以摘黄瓜去集市上换钱。
各家的自留地没有改水田,所以剩下的地,基本都用来种红薯。
苏华荣上午收拾完家里的事情,去菜园子里种完了两排黄瓜,下午就带叶苏英和叶苏梅一起,去剩下的地里秧红薯。
蒋云霞家的自留地挨在叶家地旁边,她也过来一起种红薯。
她和苏华荣边种红薯边说话,全是些家长里短,范围最大也就到公社。
而向阳大队近来最最新鲜的事情,就是叶老大家买了一辆自行车。
甭管话题怎么散,只要在一起聊天,最后总能说到叶老大家买自行车的事情。
蒋云霞脸上挂着笑,试探着问苏华荣:“你家安国过几天结婚,要不要借他家的自行车去带媳妇啊?我听刘兰花在外面说,她们不是小气的人,只要你家过去借,她们就给。”
--